“小城市”也能打造“高光”科学城?YES,WE CAN(上)
作者:张莉杰 调查评估部执行总监,姚荣伟 华略智库创始合伙人、理事长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全文6057字,阅读约16分钟
打造高光科学城,大都市玩出超秘诀
科学城的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集聚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多元创新主体和科技服务等创新要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功能,具有数字化形态、高端人才宜居的创新载体和卫星城。经过70多年的演变迭代,科学城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内外顶级科学城来看,取得成功主要有五大超级秘诀。
这轮科学城建设与以往科学城建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均属于“重装科学城”,不仅集聚了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更是把集聚建设大科学装置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般来讲,各地科学城或者争取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如光源、中子、量子、射线、基因组等科研装置,或者结合自身优势产业自建重点实验室,如太湖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但建设大科学设施也面临着一些比较大的风险挑战:
——如何实现造血可持续发展。大科学设施不仅前期建设耗资巨大,而且后续运营维护成本高昂,尤其是大科学设施后续科研投入、人员经费,基本要占到前期建设经费的10-50%。
国外经验显示,科学城运营资金的来源,既要依靠政府科技财政拨款,也要依靠龙头企业、科技基金筹款,获取横向经费支持。例如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科研机构通过寻找国外科技资金,或与国外基金会、国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或接受国外机构委托开展项目研究,从而弥补国内经济合同减少的经费缺口。
同时,大科学设施产业化是收回前期投入并产生巨大效益的有效途径。例如,欧洲用于高能物理的加速器类“大科学装置”在产业化后,投入产出比一般可以达到1:3;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经过产业化发展,综合投入产出比达1:2.14;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装置迄今为止已带来了超过投资额141倍的经济效益。
——如何集聚专业科研辅助人员。随着全球科研攻关难度与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科学城“小作坊、师徒制”或者说是“一个科学大咖带着几个研究生攻坚克难”的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已经逐步被“大分工、强协同、专业化”的“大创新”的团队合作模式替代。
国外科学城的建设经验显示,整个科研团队不仅要有围绕着首席科学家的核心科研团队(包括研究员、研究生、博士后等),还要有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财务管理、工程技术支持、知识情报管理、专利产权服务、公共关系服务、技术转化与商业化等从事各式辅助工作的专业人员。
例如,德国亥姆霍茨科研中心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科研管理学院,先后培养专业科研辅助人员2万多人,为大科学设施构建服务中枢平台提供了支撑。又如韩国大德科学城,特别培育了“研发-产业化”的研究型公司,将公共研发机构先进的研发成果与私有企业资本进行有效结合,在大德先进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与欧美地区相对自发成长的科学城不同,中国和日韩科学城均采取在郊区全新建设科学城的发展模式,实施的是“集聚产业-构筑城市-招引人才-形成生态”或“产-学-研”的逻辑线,科学城从建设初期到发展成熟需要多年多轮开发,通常会经历一段职住分离、郊野空城的窗口阶段,发展成本较高且投入加大。张江科学城、筑波科学城、大德科学城就是上述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但从近年看,为规避传统发展模式弊病,科学城规划建设“人本化”趋势日趋明显。
——以完善城市引领产业集聚。国内首次提出“人城产”概念的是成都科学城,其建设思路是“人才引领发展、区域边界跨越、主题公园建设、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优化、产城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服务、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其目的就是要有效破解传统科学城“重生产、轻服务”“重项目、轻协作”“重集中、轻集聚”等问题,解决产城分离、同质竞争、服务缺位等问题。
归纳起来,科技产业对科学城的选择,本质上就是“哪里宜居,知识分子就会到哪里居住;知识分子到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会在哪里聚集;智慧在哪里聚集,人类财富最终就会在哪里汇聚”。
——以分片开发确保产城融合。韩国大德科学城在空间布局上,除了偏安于西侧山间的国防科研片区,由南向北依次布局了大德科学小镇、大德科技谷、大德产业综合体和绿色空间四个组团,各组团分别代表一个建设分期,每个建设期内只集中开发一处,各期间隔5-15年。各组团功能的差异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处时代的发展主题。
新近出台的江阴霞客湾科学城初步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以细胞单元聚落、分区开发建设作为未来开发模式,实现产业和城市生活功能的集聚与混合。每个单元兼具产业与居住功能,形成一定的主导特色产业集聚,为产业的发展带来规模效应。
同时,每个单元考虑职住平衡与产城共荣,提供一定的城市生活配套与服务支撑,使每个聚落单元都成为具有相对复合城市功能的“细胞”,构建健康、繁荣、可自发生长的城市有机体(基于主导特色功能,分为应用科创型细胞、TOD综合型细胞、未来孵化型细胞、创智工坊型细胞、文旅康养型细胞、智能制造型细胞六大类)。
从开发时序上,提出要优先开发“科学中枢岛”、依次开发功能细胞群落,“成熟一片、滚动一片”的路径,以求形成稳步集聚成型的效应。
当前国内外先进科学城发展,很明显存在两大流派:
——从关注本地资源整合转向对接全球创新网络。科研活动与国际接轨,从关注本地资源整合转向对接全球创新网络,是国内外头部科学城发展的明显趋势。这些头部科学城致力于建立与世界其他创新创业中心在知识创造、风险投资流动、人力资本流动,以及科技企业全球布局等方面的联系,将本地科技和产业优势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价值对接,促进知识和创新流动。
根据Compass咨询机构发布的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0年硅谷创业企业中的外国工程师比例已经达到50%,远程办公比例为48%;新加坡创业企业中的外国工程师比例达到60%,国外顾客比例达到51%。
从国内科学城看,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整合,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产业对外开放,逐步放开国际人才使用门槛,构造离岸创新孵化投资体系,已经成为时下最热举措组合。
如张江科学城完善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功能,推动中心保税仓库和海关监管仓库联动,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通关便利化创新试点。争取试点实施数据跨境流动,加快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场景。
强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鼓励境内外投资机构在张江科学城集聚,支持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依托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上海国际科创人才服务中心、浦东国际人才港等平台,加快落实针对重点产业领域研发生产企业、吸引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等政策。
——从独立规划建设转向走廊贯通契合发展。从目前全球科创要素流向分析,科创向大都会回归、都市圈聚拢“头部”资源已成为普遍趋势。如美国硅谷科技巨头加速“全美扩张”,苹果、脸书、领英、优步等都偏爱纽约,纽约成为仅次于硅谷的东部创新中心;日本东京圈已经连续22年初现人口净流入,东京科技创新“单极集中”效应明显。
从国内看,上海作为全球性大都市和长三角龙头城市,头部创新资源沿城际高铁和G60-G42科创走廊向上海集中的趋势也早已显现。作为周边都市圈二线城市的科学城,如何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尤其是张江科学城等契合共生,都成为核心议题。
总的构思,是希望通过和上海共同搭建智慧互联之城,结合自身优势产业打造资源互动的错位竞争格局。如太湖科学城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小科学装置、细分领域实验室、高密度企业研发群落,契合进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成为大区域创新枢纽节点之一。
从产业集群培育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是当下科学城产业转型升级的流行思路。产业集群思路与创新创业生态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伴随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和开放融合创新趋势,产业内部合作转向产业链贯穿、产业间协同,鼓励企业家发掘市场需求,整合不同产业的资源;其次,将整个区域作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创业的基础,充分挖掘城市开放、多维和共同演进的复杂网络的价值。
从创新集群升级为创新生态链,主要是抓好以下三点:
——发挥龙头链主企业的牵头作用。例如,哥本哈根科学城依托诺和诺德公司,为科学城内的孵化器、师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创业培训、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等一系列高品质的孵化服务。同时,引进包括基金会、投资机构、公共服务平台、中介结构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构建起了完整的孵化服务生态链,为创新创业企业打通了成长路径。
国内张江科学城更是联合微软、IBM、百度等企业设立大企业开放创新联合系统,通过建立“一企一档一专员”机制,为链主企业关联中小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精准化赋能服务。
——构筑完善的全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如张江科学城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和专属科技金融部门,鼓励银行、保险公司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商标保险等规模,支持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建立科创板储备企业库。开展“浦东创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高企贷”“孵化贷”等金融产品创新。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或资产支持票据(ABN),鼓励金融机构、保险机构针对科技企业开发知识产权服务产品。
——围绕打造热带雨林系统扶持创新型企业。目前,先进科学城管理部门都开始转变思路,从关注成型的大企业转向关注小企业发展,从为大企业引进制定优惠政策转向为小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从关注集群的培育和建设转向创新创业“热带雨林”式生态系统的培育。如瑞典西斯塔科学城均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风险投资引导、创新源合作、创新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创业企业的衍生和孵化。
广州科学城也于前几年专门推出100亿元规模级的专精特新基金,设立5个专精特新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湾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专业化股权投资服务平台,打造黄埔对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营商环境、专业园区、投资基金、资本运作”全链条服务,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技研发进入“团队协作”时代,无论是依赖“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大团队协作,还是细分领域的小团体颠覆式创新,团队合作是科学工作的基本模式。在科学城中创造无处不在的交流空间,是保障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工作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外科学城无不重视对自身人文艺术、会议展览功能的提升打造:
——推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畅通交流。“科学城”为科学家打造的不是简单的“办公室+宿舍”的环境,而是有着良好家庭氛围、高雅人文艺术气息的有温度的社区。科学工作不只需要实验与运算,也需要审美直觉,通过艺术促进科学家创新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尝试。
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城自2011年起发起“碰撞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ollide@CERN)计划,让国际艺术家成为国际科学“大咖”的“灵感激发伙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被邀请到CERN居住,并与粒子物理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工作。高规格的艺术设施和高水平的艺术表演极大满足了高知人群的需求,浓厚的艺术氛围成为他们到橘郡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
作为新兴规划的小城市,橘郡已经成为加州人口第三多的县、美国最富有的居民区之一。2020年橘郡人口超过330万,家庭收入中位数达10万美元,是洛杉矶都市区的1.5倍、加州的1.21倍、美国的1.42倍。
图:英飞凌8英寸传感器芯片助力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揭示宇宙奥秘,来源:英飞凌中国
又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提出要创造无处不在交往客厅,落实“小街区、密路网”开发建设格局,重视多元化生活空间、交往空间、文化空间的整体营造;丰富创新创业交往,重点配置孵化用房、共享办公等“双创”空间设施,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咖啡厅、共享餐厅等设施,努力打造数万创业者“梦开始的地方”。
——打造国际性永久科学峰会会址。科学会议本质就是一次科学家的聚集,一场科学会议活动或许不能让城市“永久”成为科学聚集地,却能让城市“短暂”地聚集大量科学家。相比传统给户口、给资金甚至建大学等方式,“科学会议”可以让城市更迅速地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以布鲁塞尔科学城为例,2005年推出“索尔维公开演讲”,其设定的辩论环节和茶歇环节成为公众近距离与科学家互动的良机,吸引了无数科学粉丝前往布鲁塞尔参与公开演讲,成为比利时最为知名、最受欢迎的科学宣传活动。
——建立科学城共同治理的合作机制。如张江科学城积极建立业界共治主体,在政府引导下探索成立了张江科学城理事会,由关心张江科学城发展的知名科学家、社会专家以及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作为张江科学城业界共治的主体机构,对张江科学城的重大事项进行建议和监督。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创新主体牵头发起成立创新联盟,鼓励吸引科技类、战略类智库在张江科学城建立实体机构。
【原创】我和我的家乡——焦作: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再一次蝶变跃升
【原创】“南乌镇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且看“江南七雄”的“霸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