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同新:岐山木牌楼散记

岐山作家 岐山作家 2021-07-30

岐山木牌楼散记

杨同新



1966年8月的一个早晨,似乎跟平常没什么两样,太阳仍旧从东方慢慢升起。不久,一队造反派高呼口号,紧紧围住了岐山县城街道的木牌楼,然后像一群猴子一样从四面窜了上去,开始拆砖抛瓦,砍梁伐柱。吼声喧嚣声震动街道,烟尘遮蔽天日,一天之内,百年的文物木牌楼被彻底拆除了,全县为之大震。有人兴奋,有人痛心,但大多数人恐惧。连县城的木牌楼都敢拆,造反派还不敢拆什么?

《岐山县志》记:木牌楼,原在县城东大街,横跨街道。石基,木构,三楼。高峻宏伟。清同治三年,清廷为旌表在太平军攻克武昌时殉职的湖北布政使邑人梁星源而敕建。以其颇有艺术价值,1956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被拆毁。

木牌楼原建在岐山县城街道中心。小时候我随母亲去舅家杨柳村,从它的下面经过时,在它光滑的青石基座上玩耍,常赖着不肯走,对它印象深刻。那时一进县城东门,就能看见它,飞檐斗角,高大宏伟。木牌楼正面朝东,横跨街道,底层像城门洞一样,很宽,三套的马车完全可以从其中通过。南北两侧面各有人行道,离店铺一丈有余。对小孩子来说,最好玩的是它的青石基座。为了坚固、美观、不影响交通,它的基座全部是青石,每块大约一丈长,五尺宽,地面以上呈品字形,高处约一米,低处约2尺,平整光滑,通体乌黑发亮,墨玉一般。行人游客常常在上面或坐或躺休息。抬头仰望,门洞上面是一个圆形穹顶,有点像西方的教堂顶棚,但又不同。它从四周围向中间拱起,收扰后又从中心垂直向下沿伸约3尺,设计巧妙,雕刻细致,色彩优雅。很像一个撑开的短把雨伞,又像一束散开的唐菖蒲花。岐山县城那时早已通上了电,在那中心小圆柱上装了一个电灯泡,以供夜晚照明。

文化革命前的1965年,我坐在益店中学教室里听古汉语老师讲白居易的《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老师说,敕,意思为“皇帝的命令”。例如,你们岐山县城里的木牌楼,上面中间有一块金匾,写有“敕建”两个字,那就是说木牌楼是当年皇帝命令修建的,这在关中其他县是少有的。老师不是岐山人,家在乾县。但他知识渊博教法得当,他随便的旁证博引,让我深刻理解了《卖炭翁》也进一步认识了木牌楼。以后每次从它下面经过,都要先看一看那牌匾,念一念“敕建”两个字,那时许多人不认得那个字,也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无独有偶,当时学校里的另一位老师也提到木牌楼。老师叫张恒谦,岐山祝家庄净宫人,书法特别好,字在当时全县数一数二。他指导我们写大字。他说,写字首先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别人不认识的字,对那些不正规流行的字千万不要写,特别是在重要的地方。他说,解放初,他遵照县政府安排在木牌楼上写毛主席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个字。当时正是号召扫除文盲,推广简化字时期。当时有些人把“数”字简化为“娄”来写,结果他在木牌楼上就写成了“娄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好后才发现写错了许多人不认识。另写吗,很不容易,红油漆写的,字很大,木牌楼很高,要搭脚手架。他说,这是他写了一辈子字最为后悔的事。直到逝世张老师给我们每说这事的时候,都表情凝重、遗憾无限。木牌楼没有躲过“文革”,在运动刚开始不久就被造反派拆毁了,它上面没贴过大字报。只有在三楼和二楼之间的封檐上有两行红字“娄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就是我的张老师写的。我的毛笔字没有练好,但老师说的话,我牢牢记着,干啥事都要认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在很显眼的地方。



木牌楼除基石外,全是木结构。清朝晚期我国古建技术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加之是皇帝命令修建,其建筑用材和能工巧将的选择,必然集中了国家特别是关中一带古建筑的精华。它不仅宏伟高大而且内部层层卯榫相套,美观牢靠。老百姓说,就像蚂蚱笼笼一样,就是整体倒下,也不会散伙。然而,无知和火气冲天的造反派手执钢斧利锯,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剥葱削笋般地切割了下来。封建皇帝的“敕建”也好,人民领袖的“数风流人物”也好,都在浩劫中灰飞烟灭荡然无存,连一点时代的烙印都没留下。那怕留下一块墨玉一般的青石,现在也是价值不菲的宝贝。木牌楼的原址旁后来修建了供销社第三门市部,后又变成许多个体门店。也曾有人把门店命名为“木牌楼商场”,但没有政府的的协调和文物部门的扶助,与文化古迹没有多大关系,也像最后的吟唱一样渐渐无声无息了。在此后的开门建店、市场经济、规模发展中,岐山县原来的城隍庙、文庙、凤鸣书院等等也悄悄地消失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太平塔耸立在高楼大厦包围之中。

今天岐山县城的发展日新月异。一片片美丽的住宅小区千姿百态,一座座凌空的高层大楼傲立群雄,大家都在竞争谁是岐山的地标。谁是地标?今年你盖20层,明年也会盖30层,不久我们的子孙将盖50层、100层……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县城和北郭已建有六七个牌楼一样的东西,说是城门非城门,说是牌楼没名堂,千篇一律的现代版、水泥品。每当我经过三原城隍庙、宝鸡金台观、西安钟鼓楼、北京天坛时,我都想起岐山县木牌楼。如果它还在,必然是岐山县城的地标。雷峰塔、黄鹤楼、法门寺塔倒了都能重建,而那座有根有据皇帝下令修建的省级文物单位岐山木牌楼却无法恢复。岁月不会停止,文物就这么珍贵。恐怕再过几年,谁也就不知道它了,它无影无踪地离开五千年的文明史,真是让后来人遗憾。


相关链接:

《岐山县志》大事记载:

1966年8月,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内木牌楼被当作“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拆除。

1967年1月25日~27日,县委和县人委被造反派“夺权”。

1967年2月10日“岐山县无产阶级革命夺权委员会”成立。

……


继续悦读

在周公庙望月亮

快来看!周公庙的花儿开了

周公庙上学的艰苦岁月

笔下悠悠周原情 ——著名作家徐岳老师在周公庙的日子

与周公庙结缘的古树和村庄

周公庙笔会小记

周公庙的雾

周公庙记

周公庙门前的槐树

周公庙的风花雪月

周公庙的参天古柏

周公庙赋


敬告:

《岐山作家百人作品选》已经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定价:50元。需要者可将书款打赏本书的后记、序文、跋或者此文,留言地址、电话,免费邮寄。

杨同新,岐山县蒲村镇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岐山县图书馆馆长。



岐山作家微信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  73745099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