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全文及修改情况汇报


点击标题下「网络法前哨」可快速关注


前哨按语


4月29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开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以下是二审稿全文和修改情况汇报。关注前哨回复“210430”,可下载草案二审稿PDF版。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1年5月28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企业、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专家、企业的意见,到北京、深圳、湖南调研,听取地方意见,并就草案的有关问题与有关方面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于4月1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对草案进行了逐条审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4月20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进行了审议。现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主要问题修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草案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专家、社会公众提出,当前,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不透明及过度收集、使用等问题仍很突出,建议有针对性地完善上述内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对上述规定予以修改完善,进一步明确:不得通过“胁迫”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小范围、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应当保证个人信息的质量,避免因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对个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

  二、根据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专家、企业、社会公众的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对草案作以下修改:一是增加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为个人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个人撤回同意,不影响撤回同意前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二是规定: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进行商业营销、信息推送,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拒绝的方式。三是明确: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合同应“按照国家网信部门制定的标准合同”订立。(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八条第三项)

  三、有的常委委员和专家、社会公众提出,民法典中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等受到侵害的,其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建议参照上述内容对死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作出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一条规定:自然人死亡的,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由其近亲属行使。(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四十九条)

  四、有的部门、专家建议,强化超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并加强监督。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一条规定:提供基础性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二)对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内的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停止提供服务;(三)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五十七条)

  五、有的常委委员和部门、专家提出,接受委托处理个人信息的受托方,不属于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但仍应履行相应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建议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一条规定:接受委托处理个人信息的受托方,应当履行第五章规定的相关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五十八条)

  六、有的部门、专家提出,应当充分发挥国家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配套规定制定等工作,保证本法有效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有关条款中明确由国家网信部门统筹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有关工作,包括:制定个人信息保护具体规则、标准;针对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等。(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六十一条)

  七、草案第六十五条规定,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处理者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责任。一些常委委员和地方、部门、专家、企业建议,根据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确定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损害赔偿责任。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将上述规定修改为:个人信息权益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受到侵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六十八条第一款)

  此外,还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


相关文章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全文及说明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

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及起草说明

刘金瑞|民法典注重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近期热点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官方解读

广东高院首次发布互联网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十大案例

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办法》

三部门联合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

182.28亿元!阿里巴巴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附处罚决定书全文

刘金瑞|解析《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的问题导向

刘金瑞|数据安全范式革新及其立法展开

杭州魔蝎公司非法爬取数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增判删除指纹识别信息!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终审宣判

最高检披露2020年网络犯罪基本态势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附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

拜登反垄断团队猛将Lina Khan的破圈论文: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

习近平|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全文及官方解读

摄像头非法采集人脸信息 名创优品被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全文及官方解读

腾讯、百度、滴滴等被罚50万!互联网领域反垄断在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隐私?深圳南山法院判决书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文


公众号推送规则变了,点击“在看”或者把本号设置为置顶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推送。


在看、点赞、分享是最好的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