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结束了,黑色幽默没停
今天要讲的这事不仅魔幻,而且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黑色幽默的气息。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明星可能要算是意大利人雅各布斯,这个横空出世的前跳远运动员,不仅自己夺得了博尔特退役后的第一届奥运男子百米飞人大赛冠军,
而且率领意大利队获得了男子4x100米决赛的金牌。
雅各布斯夺金后首先引发的美意两国关于他爹的舆论大战。美媒在惊叹这家伙从哪里蹦出来的同时,反复强调雅各布斯的亲爹是非裔美国人。维基百科雅各布斯词条下,美国网友一次次加上“他有一个美国爹”的描述,意大利网友一次次删去。拉锯战打了几十个小时,直到雅各布斯站出来澄清:“我是地地道道的意大利人,我那个爹,我去年才第一次见。”
血缘大战刚刚告一段落,接着上演的是兴奋剂质疑。在前一战中铩羽而归的美媒开始炒作意大利人是否吃药的问题。其实客观上讲美国人的质疑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官网上的公开数据,被查出服药最多的是俄罗斯,第二名就是意大利,但这个时间这个情势谈这个,总让人觉得美国媒体有点假公济私的味道。意大利奥委会主席马拉戈对此评论时讲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句场面话——“这些言论让人感到遗憾”,第二句是句大实话——“美国人输不起”。
在美媒炒作奥运冠军吃药的前后脚,英国媒体几乎是同一时间跟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晤士报》,捕风捉影的工作做到了非常细致的地步,他们抓住雅各布斯以前的营养师在意大利媒体上吹嘘对新任飞人有“改造”之功的发言,挖出了该营养师曾经分发类固醇的黑历史,以此暗示雅各布斯不干净。
雅各布斯出来回应:早在三月我发现该营养师有问题时就与他解约了,得了金牌以后,我也接受了很多次兴奋剂检测。
《泰晤士报》的反应也很妙,把报道标题改了,看上去好像更新事态发展,但内容几乎不变,该暗示还是拼命暗示。下面这两篇谷歌出来的文章,点进去其实是同一篇。
英媒对美媒的跟进,很难说完全是跟班之举,没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英国得到的是银牌,如果意大利因为兴奋剂出局,英国队可以递补得到金牌,与如果雅各布斯出局可以递补得到百米金牌的美国队同为最大赢家。
意大利出局还能带来一个附带效果,那就是4x100米接力里得到第四名的中国队(汤星强、谢震业 、苏炳添、吴智强)可能递补得到铜牌,苏神拿一枚奥运奖牌的愿望可能就实现了。
前两天的知乎热门话题里有一个是:
当时有知道来龙去脉的朋友回答:现阶段主要还是英美媒体输不起的炒作,没有实锤,所以没必要太当回事,虽然很希望苏神能得到一枚奥运奖牌,但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奥运奖牌。
话虽如此,相信许多人刚看这则消息,心头还是不禁会泛起一点涟漪。
今天早上起来,一条新的新闻像雅各布斯一样横空出世:
刚看到这条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又上热搜了”,细看才发现跟之前的不同,这次是银牌得主英国可能被取消成绩,而且这次不是涉及营养师的捕风捉影,而是实打实的检测呈阳性,还被禁了赛。我到英国天空新闻上找了找,发现是真的。
天空新闻里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视频标题说“疑似(suspected)嗑药”,但主持人在播报的时候没有用“疑似”这个词。涉事的运动员CJ Ujah赛后提供了两瓶样本供检测,A瓶被检出了兴奋剂,不仅检出,还检出了两种,目前CJ Ujah申请要求再检测B瓶。我查了一下,奥运历史上A瓶阳性B瓶非阳的案例,没有。即使之后CJ Ujah辩护说自己是误服,那可能只影响禁赛期限,这次奥运会4x100的成绩,该取消还是要取消。
东边不亮西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苏神好像真的有希望获得一枚宝贵的奥运奖牌。
实话实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中国队可能获得的铜牌反倒不是最大的亮点了,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是我们“大英帝国”的这一通“小丑竟是我自己”的骚操作,从最开始跟在意大利人屁股后面闻风捉影,大做文章,到之后自己后院失火,报道时扭扭捏捏地拿“疑似”一词掩耳盗铃,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英国人独特的民族性。
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想顺便谈谈英国人民族性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对一件事不仅要知其然,最好还能知其所以然。
有一本书叫《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几次,但从来没有展开来细说,今天正好可以介绍一下。这本由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和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琳达·科利(Linda Colley)所著的关于英国崛起时代的历史学著作,讨论的是英国现代国家概念和民族性格的形成,1992年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关于英国人民族性的大讨论。
我们不谈复杂的理论,多讲讲书里生动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民间的一首歌。这首歌1740年由詹姆斯·汤姆森创作出来,“频繁在音乐会礼堂、足球赛或教会仪式上奏响”。其最后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如果有朋友不是很熟悉1740年这个年份的话,我提示一句,这一年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变好,糖销售量翻倍。糖从哪里来呢?著名的三角贸易,英国人从非洲把黑奴贩卖到美洲的甘蔗园,然后把糖卖回欧洲。糖贸易的高潮也是黑奴贸易的高潮,在黑奴贸易的高潮中,奴隶贩子高唱“英国人绝不为奴”。
第二个故事关于天主教徒在英国受到的“良好待遇”。直接看原文吧:
第二个故事提到了英国舆论机器的作用,具体这台舆论机器说了什么呢?可以看第三个故事。科利提到,英国的报纸和布道中,经常提到海外天主教徒的暴行,比如1729年《每日文摘》中写道:
科利将此类新闻评论为“夸大的报道”。
与第三个故事相比,第四个故事显得更加“夸大”,但它来自当时英国的超级畅销书《殉教者书:对玛丽女王统治期间受迫害和被处死的新教徒的记述》,这本面世于1563年的书,到了1795年,是“英国工人阶级家庭里,和《圣经》以及几本皇历一起,可以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书之一”,它也“在所有书摊和报摊上销售”。
这本书里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叫“可怜的寡妇考奇丝”:
在火刑柱上分娩,孩子还飞到了高空,这个神话般的故事在英国被人信奉了几个世纪,因为它不仅说明了天主教的残暴和道德败坏,而且悲壮的场面易于坚定英国人的信仰。
第四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一起,可以和第二个故事对比来看,然后这个对比,可以继续拿来和第一个故事对照。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篇幅原因,我们再讲第五个故事,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故事。
科利在“奴隶、自由和舆论”一节中提到1783年的桑格号奴隶船事件,当时这艘从牙买加开往英国的英国奴隶船上爆发了瘟疫,船长担心储藏的淡水不够,也担心奴隶大量死亡——不要误会,他不是关心奴隶们,而是关心奴隶们死的方式,因为他的保险单只赔付葬身海上的奴隶,不赔付病死的奴隶。“聪明的”船长想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命人将133名生病的奴隶一批又一批活生生投进大海。半个世纪后,英国画家透纳以此事件为原型,画出了名作《奴隶船》,又名“已死或垂死的奴隶被扔向海中,暴风雨即将来临”,此画后被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第五个故事里的两个时间点都值得注意。一个是1783年,那一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后一年,英国在美洲大陆吃到了败仗。按照科利的考证,这场败仗让英国人最难以接受的地方在于,它不是输给“万恶的天主教徒”,而是输给了前殖民地的新教徒,这让以前惯用的舆论宣传、那些日积月累对天主教形成的道德优越感都失了灵。于是不得已,英国必须开发出新的优越感,把自己从战败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英国人想到的是废奴,议会于1807年开始限制奴隶贸易,并于1840年也就是透纳创作《奴隶船》的那一年基本完成相关的法律工作。从此以后,英国开始标榜“自己是世界上走在反奴隶最前沿的国家”。谁是差生呢?当然是建立在棉花种植园上的美利坚了。
有一点不能不提,就在1840年,用废奴标榜自己是先进文明的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鸦片,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虚伪、双标、舆论洗脑、自我感动、污蔑、强行制造敌人……这些英国民族性里最恶劣的一面,从英国国家和国民意识形成的那一刻就深深烙印在了民族基因里,我们不用讳言普通英国老百姓的纯朴善良,也不用讳言英国这架由传统政商学媒精英操纵的机器的冰冷温度。
虚伪的英国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管是防疫(《2020英国(不)抗疫简史》)、违反国际法(《大英朝大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归还文物(《绅士话术、流氓学术和虚伪艺术》)、法律人的堕落(《这家英国律所做了什么》)、篡改历史(《无法修改的历史和被修改的历史教科书》)还是今天关于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兴奋剂的反转,今天的英国跟18世纪的英国殊无二致,它从未改变。
写到这里插一句闲话,读《英国人:国家的形成》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幻觉,今天的美国从许多方面来说不过是18世纪英国的改头换面,比如上面的五个故事,我们把“英国”换成“美国”,再套用一下今天美国的作为,不能说有所雷同,只能说如出一辙。
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山巅之城”和“美国例外论”(《为什么美国人不觉得自己“双标”:哈佛教授总结的五个美国神话》),18世纪的英国也有自己的版本,叫“英国就是以色列”。这一点科利书中有详细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还有当科利这样描述英国的形成时:“英国国家的形成首先是通过战争。与法国的战争,一次又一次让英国人直接面对一个显然敌对的异己,并激励他们集体以反抗法国来界定自身……我曾指出并继续认为,这是一种习惯于战争并常常通过战争来界定自己的文化。”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建国245年打了220多年仗的美国。
回到奥运会这个话题上来,英国4x100米接力银牌选手药检阳性遭禁赛,结合英媒之前积极给意大利运动员泼脏水的前戏,构成一出极具反差与视觉冲击力的好戏。当我们深入挖掘下去,我们会发现,这出好戏的主旨一点都不新鲜,它联动的依旧是英国人独特的民族性。
该怎么说呢?无论是今天药检这事,还是英国人的民族性,从某个方面来讲,它们不仅魔幻,而且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黑色幽默的气息。这是一种带声效的气息,不信你听,啪啪的。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