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六盘水到密歇根,学会读懂政治新闻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4-04-11

今天先推荐两篇关于国内政治新闻的文章,一篇是《重磅的三中全会要开了?未来导向是全力扶持最主力的地区,最优秀的选手》,另一篇是《彼此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家,正进入翻脸成仇模式》。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前南周政治新闻记者马江博老师。
马老师的风格跟我们熟悉的南周风格有些不一样,干货比较多,跟“新黄色新闻”的距离比较远(政治类“新黄色新闻”的例子可以看这里:《马金瑜的罗生门:没有一盏省油的灯》、《媒体的编剧老师们辛苦了》、《媒体的嘴,骗人的鬼》、《感谢凤凰网,带我们重回大字报年代》)。这两篇文章对比起来看非常有意思,一篇写今天对未来的规划、写优势地区、写机遇,一篇写过去对今天的包袱、写后发地区、写困难。
后一篇彼此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家,正进入翻脸成仇模式》还结合了近期热点“六盘水”。对于这篇文章我个人有三个补充的点。
第一是六盘水方面也发通告了,说法跟《中国经营报》南辕北辙,这个事情事实还不清楚,所以对事件本身的评论就要留余地,尤其没必要像一些人花十秒钟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就键盘断案,“抛开事实不谈”是一个很低幼的习惯,记住时评不是中学生作文,像中学生作文的时评都没有阅读的意义
第二是马老师主要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但他忽略了另一个也很重要的维度,即承销商。十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金融市场上最火的就是地方债,我有许多同学和朋友一年到头辗转各地发债,项目奖金拿到手软。改革后叫停地方债,一开始最不理解、怨言最多的,也是当年这批吃到红利的朋友。所以这个问题,也应该和现在的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看
第三是马老师提到的“所以这里我给很多地方企业家们提个醒:时代变了,老路没了,小心点吧”,以及“有观点说,该女企业家三年拿下了十个当地政府项目,背后显然也不简单,但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层面的问题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经济模式转型,可能涉及到腐败模式的演变。我们之前在《Yuen Yuen Ang《中国的镀金时代》:为什么腐败没有扼杀中国的经济繁荣丨读中国计划(四)》里介绍过基础知识和学术界的前沿研究,转型期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渠道费(access money)腐败朝美国模式转变,我们将如何应对?现实已经告诉我们美国应对得不好,引发自己的衰落,那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也应该想在前头。
今天一开始虽然是推荐文章,但其实提供了两个参考案例,一个是马江博老师看政治新闻的视角,一个是我个人看政治新闻的视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两种视角,我们常说不仅要读新闻,还要读懂新闻,至少要能读出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点,一些对自己特别自信的中老年朋友遇到问题就喜欢“定体问”,永远是那么两三套话术,这其实等于用一套“八股文”去套复杂世界的所有问题,是一种懒惰,也是一种智弱。
今天的标题是“学会读懂政治新闻”,讲了国内的例子,我们再讲国际的例子。
昨天的文章梳理了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布林肯“餐桌菜单论”的上下文,以及俄乌冲突的大赢家》),我们介绍了从美国国务院通告到《华尔街日报》“美国赢麻了”报道许多资料,也见识了很多费尽心思解释“on the menu(在菜单上)不等于成为食物”或者“被任意摆布跟作为鱼肉意思不一样”的奇谈怪论。
留言区有朋友提到了某亲美up主的另一种奇谈怪论,说布林肯讲“餐桌菜单论”的语气是很温柔的,所以并没有多少威胁的意思。我想了一下,这种奇谈怪论其实并非不值一提,是值得花一点笔墨分析一下的。
最简单的反驳当然是举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他爹拿鞭子把他娘抽得满地乱跑的时候,都是笑着抽的,所以他爹并没有多少家暴的意思。正常人一眼可知这说法的荒谬。
又或者,强哥文质彬彬,说话都轻声细语、慢条斯理,他怎么可能是黑社会呢?怎么可能在威胁人呢?哪怕真没进入过社会,看过一点电影电视剧,也知道这种反推不成立。
但为什么说这种幼稚到荒谬的奇谈怪论还是值得分析呢?因为这种“文人气荒谬”并不罕见,我们在专业领域也曾经见过
读过《顾维钧回忆录》的朋友,应该都记得书里的两段内容。一段是关于巴黎和会的,我们知道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高举“国际正义”旗帜,旅美多年、接受美国教育的顾维钧先生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巴黎和会上美国却跟英法一起,出卖了中国,把德国在华利益转给了日本,这让顾维钧破了防,在回忆录里大骂威尔逊。
有意思的是顾维钧骂威尔逊的时候,当年的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施也在场,他一边附和顾先生的话说威尔逊确实干得不是人事儿,一边见缝插针地让顾维钧也要理解威尔逊。冲着芮恩施的“白脸”,顾维钧先生最后理解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卖,发出了美国还是好人多、值得期待的结论。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七七事变时的例子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七七事变后,时任日本外相的币原给顾维钧写了一封信,顾维钧阅信后感动不已,我们看《顾维钧回忆录》原文怎么写的:

“他(指币原)说作为老朋友(巴黎和会上币原是日方代表)他要我了解,他会尽可能促使问题得到解决。他正在日本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他相信我也正在中国为同样目的而努力。他向我个人表示,就他本人而言,他决心求得中日双方都公允的解决办法。由于必须面临某种压力,他在日本的地位也是困难的:如果他因为那些压力而失败,那末他的内阁就会垮台。他相当担心无论谁继他组阁,都会使事情难办得多。他颇为他的真挚所感动,就请重光葵转告我感谢他的好意和坦率。我反复考虑这封信,更感到其出言之真挚……当然,他也考虑日本的利益,希望尽可能增进日本的利益,但是由于他是外交家,他知道军部采取的行动不会达到像他那样用更巧妙更合乎常规的办法所能达到的目的。”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日本老乡用手砍了你一刀,用嘴给你发了一句安慰,你不喊手带给你的疼,却感受到了嘴的“真挚”,甚至主动理解嘴“会用更巧妙的办法”达成手的目的。如果说用布林肯语气温和反推没有威胁透着一股二次元的傻气,那么《顾维钧回忆录》里的这一段就让我们看到了这股傻气可以变成多么恐怖的东西。
恐怖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种傻气属于一种自寻死路,另一方面,这种傻气里,有奴气的味道。
读政治新闻,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不然只能陷入自说自话的“无知之雾”。今天最后还是用一个最新的现实案例来解释一下。
这两天中外媒体都报道了这么一条关于拜登、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
该怎么理解这条新闻呢?不能看字面的意思,不能他说什么,你就看到什么,不能媒体往哪个方向报道,你就往这个方向或一百八十度相反方向思考。首先要看看前后有没有什么别的关联事件,其次要看看谁放的消息,口径怎么样。
拜登放话的同时,跟巴以冲突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卡塔尔方面也放了一条“未有突破性进展”的消息,看到这条消息,就要提醒自己对拜登方面的放话留个心眼。
那拜登为什么突然放话呢?这时我们要扩大搜索范围,寻找更多资讯。找了一圈,我们发现原来2月27日重要的摇摆州密歇根州要举行初选,密歇根州有许多人不满拜登纵容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屠杀,喊拜登“种族灭绝乔”,民主党方面把密歇根初选视作一次对拜登巴以立场的压力测试
这才是拜登突然放话提“有望停火”的原因。
作为过去五十多年里收以色列游说集团钱最多的美国政客,拜登指挥不了以色列(《拜登到底收了以色列多少钱?》)。
从拜登的家族利益出发,他也不可能对以色列硬气。我们以前在《拜登陷巴以泥潭,纽森在后排造反》里已经做过利益计算:
把所有讯息结合在一起,我们只能推导出一个最有可能的解释:所谓“停火”,只是“种族灭绝乔”在密歇根压力测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并不真意味着事情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主要体现的是拜登“关键时刻哄一哄密歇根老乡”的心态。
这样读懂了新闻,就不会一看标题,就庆祝要停火了,或者冷笑内塔尼亚胡和拜登又要不好了,更不会肉麻地吹捧拜登果然是青天大老爷。
什么叫新闻操纵,什么叫操纵选举,什么叫洗脑,上面的例子就是。为什么要找到政治新闻的正确打开方式,因为没有人真的愿意当傻子。
— END —

首页置顶精选《2024年读书写作计划》中的“系统读中国”读书笔记包含了本号最用心写的文章;

首页目录区还有系统搬运的新冠防护系列文章,包括房屋改进建议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患者和儿童家长等群体的专门建议;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林一五精读”

备份地址:https://github.com/Linyiwu015015/-/issues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