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嘴,骗人的鬼
今天水一篇。
刚才翻新闻的时候,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环球时报》和《澎湃新闻》的微信视频号同时报道了关于俄乌的一则新闻,微信把两条报道并排放在一起,两边的报道口径完全不同。
《环时》讲了三件事:1)俄代表采访被乌议员干扰;2)俄代表抢夺乌国旗;3)乌议员挥拳暴打俄代表。《澎湃》讲了两件事:1)俄代表抢夺乌国旗;2)乌代表挥拳抢回。《环时》比《澎湃》多讲了一件。
点开视频,两边的文字描述也完全不同。
《环时》这边讲的是:“据英国天空新闻消息,在俄罗斯代表团团长Olga Timofeeva接受采访时,乌克兰议员Oleksandr Marikovski在她身后展开一面乌克兰国旗。另一名俄罗斯代表Valery Stavitsky见状从Marikovski手中夺过旗帜。随后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乌议员推搡并挥拳殴打俄代表……”
《澎湃》这边讲的是:“根据美国《新闻周刊》5月4日报道,社交媒体推特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5月4日在土耳其安卡拉的一次会议上俄罗斯代表夺走一名乌克兰议员手里的国旗,乌议员随后动手揍了俄代表,两人随后扭打在一起,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制止下局势才得到控制……”
除了注明的信息来源不同,以及《环时》标题里多介绍了一件事,即不一样的起因,两边第三个不同是一个用“殴打”,一个用“扭打”,区别在于俄代表有没有还手。另外《环时》的视频比《澎湃》的长一点,《澎湃》的视频到结束都是乌议员单方暴揍俄代表,《环时》的视频多一个工作人员拉开乌议员的“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制止下局势才得到控制”的段落。
微信把两家视频号的同一则新闻并排放在一起,是非常有意思的,我看完的第一反应是《澎湃》这个“扭打”用得真的很精髓啊。
本着刨根问底的心态,我又查了一下两家声称的消息源。
《环时》说消息来自英国天空台,应该是下面这篇。看了下,《环时》交代的三件事确实来自天空台。
《澎湃》说消息来自《新闻周刊》,应该是下面这篇。也看了下,有意思了,《新闻周刊》从题目开始就交代说这是乌议员对俄代表的单方面暴打。当然,作为美媒,《新闻周刊》用了不小的篇幅来阐述为什么乌方人士认为俄代表“该打”,但《新闻周刊》并没有扭曲基本的“谁打谁”的事实。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新闻周刊》的题目仅仅谈了现象,即“视频显示乌克兰人拳击俄罗斯外交官的脸”,没有在题目中涉及原因。而在正文中,《新闻周刊》一上来先说打人是因为俄代表抢夺乌国旗,到了文章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又加了一句抢夺国旗是因为乌议员用国旗妨碍俄代表接受采访。
虽然这种一头一尾大喘气式的“切割叙事”暗搓搓的,但美媒嘛,不能要求太高,至少我们可以说,《新闻周刊》还是放上了几乎全部事实的,立场主要是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技术实现,而非运用“信息选择性消失术”和“指鹿为马术”。
对比《澎湃》和《新闻周刊》的报道非常有趣,同样的事件,同样想表达立场,《澎湃》的技术比《新闻周刊》low了不止一点,是通过篡改事实实现的,而且篡改得非常生硬。
如果说《新闻周刊》、天空台、《环时》的报道是在利用新闻事件输出立场,那《澎湃》输出的就是纯粹的被污染过的信息垃圾。扭曲的事实无益于增强其所希望的人们对乌克兰的共情,反而会让乌克兰同情者在参与相关事件的讨论时陷入被动。
之前有媒体人发出过一句感慨,说“三十年启蒙失败了”。我并不认同这句话,因为这帮媒体人被淘汰,正体现了启蒙没有失败。像上面《澎湃》这则新闻里展现出来的粗陋技术,不被淘汰有鬼了。失败的不是启蒙,失败的是落伍的媒体人自己。那句感慨除了代表被淘汰者的哀鸣,承载不了更多的含义。
前两天听朋友说快高考了,这里提一点个人的小小建议:不要报考新闻学院,不要报考任何围绕如何写文字开展教育的专业。
本身我国的舆论环境就不太好,而那帮自称好人的群体里又一堆脏东西。后者喜欢怪前者把大环境搞得不好,但他们自己身上里里外外乌漆嘛黑的看上去也叫人一百个狐疑。
宝贵的青春学着做点实事,掌握一套成体系的方法论,这是最好的。即使以后真的想干媒体,有实务中得来的方法论傍身,也能写出更贴近社会现实、更经得起推敲的报道,对脏东西的免疫力也高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