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陷巴以泥潭,纽森在后排造反
加沙的人间炼狱仍在持续。飞到中东希望斡旋的拜登在落地前夕收获震惊全球的“见面礼”,英国圣公会运营的加沙Al-Ahli医院遭炮弹袭击,造成至少500人死亡(《巴以局势失控,医院大屠杀后美媒的反应》、《“加沙的尸袋已不够用”》)。
在美国的犹太人团体冲进国会大厦,展开“停火”和“让巴勒斯坦活”的横幅,高喊“(屠杀)不要以我们的名义(not in our name)”。国会工作人员则冷漠地站在楼上,挥舞以色列的国旗,目视楼下的人被警察逮捕。
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取消了与拜登的会面,拜登提前返回美国。美媒、英媒和印媒等强调是拜登取消了行程、或者双方同时取消。
Al-Ahli医院是谁炸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觉得是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有动机、有技术、甚至有先例(前两天刚炸过这医院)。拜登在飞机降落特拉维夫后,则站在了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国防军一边,嘲讽“哈马斯应该射得准一点”。
昨天我们提了一嘴这里面的一点小问题,那就是内塔尼亚胡和以军其实说的是巴勒斯坦另一抵抗组织杰哈德,但不知道为什么,拜登已经跟以方开过会了,口径还是没有统一起来,可能老人家还处在震惊之中,短时间内难以分清虚拟与现实,处理不过来翻来覆去的信息。
以军提供的“杰哈德误炸”解释,在拜登定调之后,得到了西方媒体的全力推送。但显然在西媒内部,也有很多阳奉阴违的报道。比如CNN就质疑了以军上传的视频是剪辑伪造的,之后以军不得不删除了所谓的视频证据。又比如BBC写了一篇《加沙医院:视频、图片和其他证据告诉我们什么》,报道里说弹坑无定论,炮弹无定论,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采访了20家智库、大学等,9家没有回应,5家拒绝评论,剩下的6家里有3家支持以色列的说法。
BBC的报道之后英国Channel 4也做了一个调查报道,Channel 4这个报道的特点是综合了巴以双方的解释,并且对当地人做了访问。这则报道的信息量比较大,简单概括的话,差不多八点:
1)死亡人数已确认的是471;
2)轰炸前有3000人左右在医院避难,露天停车场挤了很多人;
3)虽然不大的弹坑和没有完全破碎的建筑不像以往以军满地瓦砾的作派,但不能排除空爆弹的可能性,空爆弹对建筑物的伤害小,但对人的杀伤大;
4)以军公布了两则据说是监听到的哈马斯人员确认是巴方误炸医院的音频,Channel 4找了两个加沙当地记者确认,当地记者说语法、用词、口音都不是加沙的;
5)Channel 4说以方说火箭弹是从医院后面的墓地发射的,但是以军公布的视频里被以军称作肇事火箭弹的物体飞得太高了,而且没有一般火箭弹的飞行痕迹,并且以军对发射位置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两个说法自相矛盾;
6)Channel 4提到以军惯常撒谎,举例去年被杀的美国籍巴勒斯坦裔女记者Shireen Abu Akleh,还有20年前的英国记者James Henry Dominic Miller,以军杀害他们后一开始都是拒不承认,但随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又改口说是“误杀”,历史上被以军“误杀”的记者名单很长;
7)在Al-Ahli医院之后,以军又轰炸了联合国一家学校,行为并无收敛;
8)视频最后一句话:“以色列可以随便说他们想说的,但是事实需要独立专家去查证,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在《巴以局势失控,医院大屠杀后美媒的反应》里,我们介绍了POLITICO欧洲版17号做的调查报道,介绍了以色列在冲突爆发后,是如何花钱在各个社交媒体上推广数百条虚假新闻的。用POLITICO的话说,采用虚假的信息激起观众的义愤从而左右人们的站队,一直是常见的做法,相比巴勒斯坦,有钱得多的以色列,在信息战中享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加沙的尸袋已不够用”》中,我们追溯了中文互联网上最早的两种在Al-Ahli医院屠杀中为以色列辩护的说法:1)说有视频为证,结果被X官方标注提醒所谓视频证据来自2022年8月一则老帖;2)说半岛电视台拍到了杰哈德误炸,结果被半岛电视台否认,所谓直播视频也被发现时间不吻合。我们发现它们的源头都来自以色列网军负责人之一、《耶路撒冷邮报》钦定“人权活动家”Hananya Naftali的X账号上的通稿,这侧面印证了POLITICO的调查。
不管是看以往诚信纪录,还是看现在已有的信息资料,都很难让人相信以军的说辞。
通过上面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拜登所支持的以色列的说辞,不仅在阿拉伯世界和全球南方引发了广泛的质疑,甚至在西方内部也有不小的反对声音。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拜登这个时候,还要立刻表态,坚定地站在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极右翼一边呢?作为一个久经历练的政治人物,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在这个爆发点上,这么做是把美国彻底绑上以色列极右翼的失速列车,绑在以色列三易其稿、自相矛盾的所谓证据之上,赌上作为国际秩序提供者美国最后的信誉——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通常会做的选择(《记住2023年10月17日,从这一天起,世界不一样了》)。
然而我们之前在《美国是怎么陷入巴以泥潭的?》里介绍过米尔斯海默和斯蒂芬·沃特的研究《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我们知道以色列游说集团在美国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其势力完全可以左右美国政坛的浮沉。
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不好理解的事情,如果从拜登家族的私利角度出发,就好理解得多了。支不支持以色列,其实就是在两种后果中做选择:1)维护美国的道义形象,团结阿拉伯世界和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西方世界内部仍然重视道义的人士,这会得罪以色列,影响金主的捐款,2024年拜登必然竞选连任失败,拜登的弟弟和儿子在随后共和党的报复调查中必然难以脱身,拜登家族被重伤;2)坚定支持以色列,虽然会赔上美国的信誉,得罪美国内部坚守道义的人士,失去一部分选票,2024年可能竞选连任失败,但因为卖给以色列游说集团一个泼天人情,之后很可能会得到以色列游说集团的回报和庇护。
如果仅从拜登自己利益的角度计算,选哪种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拜登做出了他的抉择。
加沙医院挨了一颗实体炸弹,但它带来的后果,是美国的道德高地被彻底轰塌了。注意说巴勒斯坦人误炸加沙医院,跟之前说俄罗斯炸毁北溪管道还不同,北溪管道还可以说是为战胜不义不择手段,炸加沙医院这个一点矫饰的空间都没有(《“北溪管道是亲乌势力炸的”:《纽约时报》转风向了》)。
随着美国道义形象的彻底粉碎,拜登本人的道德形象在国内国际受损都是非常严重的,他2024年连任成功的概率是受到很大影响的。精明的美国政坛立刻就有了反应。
我们之前详细介绍过很多次加州帮三代目、现任加州州长、被拜登提防的民主党少壮派代表、一度被亲拜登喉舌称作“已成为总统忠诚卫兵”的纽森(《比起弹劾拜登,加州这条不起眼的新闻可能更值得关注》),随着拜登站队,一夜之间纽森多了很多新闻。
首先,他要访华了,来谈气候合作和经济合作,外交部还特地表示了欢迎。
访华的消息在加沙医院屠杀之前其实也透过风,如果说这则消息还不是特别明显,那么下一条消息就耐人寻味了。纽森突然宣布,在访华路上,也要顺访以色列。
纽森是什么意思?官方的说法是他要去以色列慰问受哈马斯袭击影响的人,但美国那么多州长,为什么是他去?他先后访问以色列和中国,知道的人知道他是州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总统呢,至少也得是美国国务卿。
不要忘了,下个月,在美国还有一场万众瞩目的“州长辩论”,由纽森对阵共和党那边的热门总统候选人、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
信号似乎越来越明显,我们很可能不会看到纽森2028,而会看到纽森2024。纽森现在的行动似乎在告诉世人,他不要做李亨,要做安禄山。
特殊时期,可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