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霉霉侃爷录音曝光 | 那个女孩终能满身花雨再归来

肖一凉介 肖一凉介 2022-03-19

大家好,欢迎来到肖一凉介不定期更新的「肖一杂谈」栏目。舆论风暴、热点聚焦、媒介前沿,新鲜话术等,关注我,带你看看「肖一」眼中的江湖。


文 | 肖一
编辑 | 肖一
字数 | 6047

今日,
持续占领Twitter的「全球趋势」前三的是,
关于霉霉侃爷之争的「反转结局」。
而在微博,一度窜上热搜的也是「Kanye」。
据悉,今日霉霉「Taylor Swift」和砍爷「Kanye West」在16年的一通电话全程录音遭黑客曝光,
从而证明了当初侃爷公开的那段电话录音遭到恶意剪辑,霉霉本人并没有说谎。
当初的录音事件让霉霉被全网骂「」,以下为你起底「二人之争」的始末。
注:以下简称「T(aylor)·K(anye)」之争

T·K之争始末

••••

风起于青萍之末

2009年9月3日,第26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颁奖礼在美国纽约举行。
Taylor Swift凭借当年爆火的「You Belong With Me」拿下「最佳女艺人录影带奖」。
而这也是VMA史上第一位乡村歌手获此奖项。
当时还很稚嫩的「Taylor」上台领奖本来满怀激动和兴奋,正在说获奖感言之时,
Kanye」竟冲上台一把夺过了「Taylor」手中的话筒,然后说:
Taylor, I'm really happy for you and I'mma let you finish, but Beyoncé had one of the best videos of all time. One of the best videos of all time!泰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等下会让你把话说完,不过,碧昂斯的音乐录像带是史上最棒的!史上最棒的!
抢完话后他把话筒塞回给Taylor,然后走下台。
此时全场一片嘘声,Beyoncé本人也是满脸疑惑。
而此时稚嫩的Taylor一脸错愕,手足无措地站在台上,随后被迫离场。

之后Beyoncé在领取「年度最佳录影带奖」的时候,她没有发表获奖感谢词,
而是让Taylor重新回到舞台完成她的感言,随后她被请上台完成了她的获奖感言。
同穿红色礼服的两人拥抱在一起,得到了现场观众的掌声致意。

颁奖晚会之后,Kanye招致了一众名人的谴责,而他本人也在之后迫于「舆论压力」多次作出道歉。
一年后的「VMA」上,Taylor演唱了「Innocent」。
泰勒在演唱前插入了一段抢话筒事件的视频,似乎以歌声传达了自己的「和解」。
尽管最后这次风波以Taylor「释然」收场,但显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2010年Taylor凭借「Fearless」拿下格莱美年度专辑时,Kanye又表示她「没资格」获得此奖。
而在后面几年里,
Kanye也多次公开表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错,
甚至暗讽Taylor利用大众博同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2016年2月11日,Kanye发布了个人单曲「Famous」,其中有歌词这么写道:
I feel like me and Taylor Swift might still have sex,I made that b*tch famous.我觉得我跟霉霉还是有机会来一发的,毕竟是爷让那个婊砸出名的。
而且在MV中还有一个镜头是:

Taylor的裸体蜡像跟Kanye的老婆卡戴珊分躺在Kanye的两侧

歌曲一出,很快引起了争议。

而Kanye第二天发推称发歌前已经跟Taylor「沟通」过,而Taylor也表示「有趣」并「赞同」了这个行为。
很快Taylor方表示Kanye根本没说到「B*tch」的事,只是让她帮忙「打歌」而已。
此后,Taylor的一众好友纷纷发声为她声援。
随后,Kanye的老婆「卡戴珊」也加入对战。
在真人秀「卡戴珊一家」中,卡戴珊放出了当时Taylor和Kanye的「电话录音」,并公布在Snapchat上。
当时公布录音的内容大致是Kanye和Taylor讨论过了「made her famous」这件事。
所以录音一出,Taylor招致了很多骂声,说她「虚伪」以及「绿茶」。
然后卡戴珊开始在网络上带节奏,给予了Taylor「」的称号,
暗讽她是「蛇蝎心肠」,并带领网友集体刷带「🐍」的帖子。
而当时没有任何证据的Taylor百口莫辩,只得忍受全网铺天的谩骂。

忽如一夜春风来

直到今日以前,Taylor还在继续因为这件事被骂,而「🐍」的称号也伴随了她直到现在。
而今日,黑客放出的「完整录音」让大家看到了Kanye在通话里其实一直在「引导」Taylor说出他想要的答案,

然后再经过「恶意剪辑」,就成功地炮制出了「绿茶」的形象。

点击视频查看完整录音

这个消息一经释出,就立刻发酵,仿佛一夜春风,梨花开了。
然后就出现了文首说的各大热度。
注:文中所有图片及及部分事件概述均来自网络整理。


以上差不多就是肖一整理的二人「撕扯之争」的始末,其实还有很多细节,毕竟至今已有十年有余。
具体情况可以参见一些「扒皮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下肖一带你们来解读一下这场事件的背后。


T·K之争背后

••••

移花接木的媒介假事件

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媒介假事件」即,
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特点。
这场时隔四年的风波直到今日真相大白,显然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媒介假事件。
 01   媒介化动机
首先,Kanye在09年抢话筒一事之后遭到了「诸多抨击」,处于舆论压力道歉的他显然心有不甘,这也在他之后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得到证明。
最开始作为弱势一方的Taylor不仅接受了Kanye的道歉,还自己写了单曲「Innocent」表态,在对此事的回应中由于「大度」和「睿智」,Taylor广受好评。
一高一低的「落差」让Kanye这个说唱界的前辈「跌了大面儿」,或许是出于这样一种扭曲的媒介化动机,让他计划了这样一场「大戏」。
但这只是「猜想」,真正的「心理动因」只有Kanye夫妇清楚,但不可否认这事是因为和Taylor 的之争引起。
 02   导演事件
首先,Kanye对于录音事件先进行了「预编码」。
他预计通过一场舆论风波来引导舆论攻击Taylor,所以事先写好了「剧本」:
通过电话引导Taylor说出同意歌词和一些敏感字眼的话然后通过剪辑隐匿掉引导和次要的部分接着释出争议性单曲引发大众热议引起Taylor方的否认回应然后公开剪辑后的录音继而成功打造出Taylor表里不一的形象。
通过这样一个剧本,Kanye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而Taylor则是另一位毫不知情的「女演员」。
在这位「双重角色」的人的安排下导演出了一场「严丝合缝」的大戏。
 03   事件媒介化
事件导演出了,还得有媒介推动,否则难以收割大批忠实的观众。
而Kanye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步骤,因为他的妻子「卡戴珊」能凭借真人秀收获超高的关注度,就足以证明其完全具备熟练「操纵媒介」的能力。
事实也证明,的确是她的妻子在这场事件中扮演着「引导人」的角色。
在真人秀中曝光「录音片段」、在Twitter上引发「刷蛇活动」,多次发表抨击Taylor的言论......
卡戴珊很好地借用了大众媒介的力量,显然在事件媒介化中她的力量不可或缺。
 04   媒介假事件成功炮制
当时录音曝出后,全网集体「刷蛇」辱骂Taylor,而其的一切行为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直至今日,这件事也依然没能消停。
今日,完整录音流出,这场媒介假事件才终于算是画上了「句号」。
不得不说,从整个事件的「动机」到「操作」再到「影响」,都可以算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如果没有黑客的曝光,或许永远都只有一个关于「电话录音」的「媒介事件」,而不是「媒介假事件」。

舆论领袖引发的群体极化

前面也提到了Kanye和卡戴珊的「角色扮演」,在此之外,本身作为热度不小的名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称得上算是「意见领袖」。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意见领袖」的知识:
1948年,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研究成果,写出了传播学的经典著作「人民的选择」。他认为「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信息的传递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
总而言之,意见领袖就是在公共事务中拥有话语权的那一拨人。
 01   Kanye其人
Kanye,美国说唱歌手、音乐制作人、商人、服装设计师。
至今为止发过九张个人专辑,也几次获得过时代周刊「百大人物」的称号。
可能你不知道他在说唱界的地位,但你肯定知道阿迪的「椰子系列」的球鞋。
Kanye于2009年推出「Air Yeezy」系列运动鞋以来,至今获得不俗的成绩。
此外,Kanye还在2018年宣布将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
 02   卡戴珊其人
卡戴珊其实并不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
卡戴珊的全称是「金·卡戴珊」,而现在一般提起卡戴珊都会直接联想到「金·卡戴珊」,你就可以想象她的知名度了。
卡戴珊是美国娱乐界的名媛,服装设计师,演员,企业家,通过真人秀「与卡戴珊姐妹同行」成为全美明星。
由于极富特色的「个人特点」和「家族身份」,使得她至今依旧「名声大噪」。
大概搬运了二人的简历,你们应该可以知道二人的影响力了吧。
抛开他们的「主业」,他们两人在「日常言行」上也颇具「争议性」,导致二人的「风评」一直很迷,这也是他们保持超高知名度的法宝。
所以作为拥有「话语权」的名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为大众们带去影响。
 03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也叫「冒险转移」。
指在群体决策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化倾向,即或转向冒险一极,或转向保守一极。
Kanye夫妇通过设计「媒介假事件」从而导致大众的「认知失调」集体释放,利用他们的「朴素情绪」为事件壮大声势。
而他们又深谙「盲从心理」的低成本,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样一场舆论战中,最终导致「群体极化」,
即,共同起来抨击、打倒Taylor。
这样的一个情况让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新媒体为王」的世界,
我们要警惕「意见领袖」带来的影响,在公共事务中保持「理性」和「独立的思考」才是应有之道。

网络迷因的病毒式狂欢

道金斯的「迷因」之论在新媒体时代发展成了「网络迷因」,即,
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通过模仿、复制和传播的文化片段可以实现病毒式的传播。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日常口中的「」。
而这种「梗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了当下青年亚文化的「标签式现象」。
这场事件中,卡戴珊引发的「刷蛇」运动,导致「」成为了一种「」,一种给Taylor贴上恶意标签的「」。

而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梗能火速传播,并引发不小的全球趋势呢?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01   简单易传
」往往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或是一句话,抑或一个表情包。而这种符号具有「易改」和「易传」的特征。
网民们只需要「复制」或在「框架」内改一下简单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地传播。
如「🐍」这个简单的符号以及一些带文字的图片、表情包,都可以稍作修改然后发布。
这就使得「🐍」这个梗可以迅速传播并蔓延成一种流行趋势。
 02   求新求异
好奇害死猫,「求新求异」心理是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当全网都在出现「🐍」这个符号时,许多根本都不清楚事件始末的网民,出于「好奇」和「盲从」的心理,便纷纷参与到这场「刷蛇」运动中,为此事自发地壮大了声势。
事件的「限定性」又为它成为热点提供了一个解释。
只有平时关注网络以及名人动态的人才会理解「刷蛇」的原因。
这个设限正好满足柯林斯的「仪式链」之论,即,
集体内所共同注意同一对象,且对局外人设限,在内部共享情感体验。
因此「刷蛇」的群体就是这一部分网民,这也满足了他们「群体意识」和「共识」的优越感。
而群体之外的人也会被这一话题吸引,这就迫使他们主动去了解「🐍」的意思,去学习相关传播内容,从而为「刷蛇」的趋势化起了很大程度的助推。
 03   批判表达
然而娱乐之余,「梗文化」也透射出网民的批判态度。
大家虽然都在「刷蛇」,但其中也暗含着对「绿茶」和「表里不一」的品性的不满。
刷蛇」表示了网民们对Taylor言行不一的行为的批判,尽管这是Kanye夫妇营造出的假象。
但网友们不知道真相,他们只能根据看到的「部分事实」去做出道德评判。
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甚至形成趋势,其代表的社会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实则得到了相当一大部分人的认可。
因此,即使这次真相大白让网民们停止了「刷蛇」运动,这种「梗文化」也只会发生「迭代」,即,
抛弃掉旧有主体而已,其本身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简言之,下一个被「刷蛇」的又会是谁呢?
其实在内娱,最近已经出现了这个现象,具体是谁我就不点破了,自行想象吧。

后真相时代下的罪与罚

自从2016年牛津词典首次把「后真相」一词作为「年度十大词语」以来,基本上就宣告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
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
而词典编辑表示,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之下,「后真相」一词的使用率急遽上升「2000%」。
一言以蔽之,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情绪的力量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大。
在Kanye和Taylor的事件中,网民们的「情绪」一直都是贯穿事件始末的主线。
情绪的力量往往杀人于「无形」,在某种程度上,网民们不仅是「帮凶」,甚至是「元凶」。
或许今天真相大白后,许多网民又纷纷表示站在同情Taylor的一侧,为她声援。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忽略掉他们曾经给Taylor带来的伤害呢?
而就算我们计较不了,那么这样的一种行为又该如何去看待?
在后真相时代下,「」与「」不再是前后关系,「有罪有罚」成了罕见之事,而「有罪无罚」和「无罪有罚」却成了常态。
Kanye夫妇」做错了事,理应受到惩罚;
声援他们的「网民们」做错了事却不会有人受罚;
而在这场事件中相对无辜的「Taylor」却曾受到了巨大的惩罚。
这样的一个结局,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称赞。
后真相时代下,
我深切地希望「警惕情绪主义,共塑理性社会」。

满身花雨又归来

••••
那个曾经顶着「波浪卷」的小女孩,抱着「班卓琴」,羞涩地在台上唱着自己喜欢的「乡村乐」。

她的努力和对音乐的执着受到了大众的肯定,
却有人拿他自己的标准去作为利器狠狠地将她击倒在地,
甚至不惜机关算尽地将她狠狠地踩进土里......土里......
但所幸,这个女孩是坚强的,她没有被一切「苦厄」打倒。
如同她的原创单曲「Mean」中说到,
Some day, I'll be living in a big old city,有一天我一定会成功,And all you're ever gonna be is mean, 而你一辈子只会使坏而已,Some day, I'll be big enough so you can't hit me, 到时候你再也不能打败我。
她的第六张个人专辑叫「reputation」,
在这张专辑中,她褪去了以往的「柔软」,披上了「铠甲」,做了自己的「女王」。
既然大众都在骂我「」,那我就做一条「」,一条不惧争议和谩骂、强势霸道的「」。

这也是张专辑以「暗黑」和「」为主要元素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
或许只有一直站在她背后的粉丝才能懂得这张专辑的「意义非凡」。
但这个成为女王的人,却依旧没忘记她的初心,她热爱音乐,她感激所有支持和喜欢她的人。
她在单曲「End Game」中写道:
I got a reputation, girl, that don't precede me.

我享有盛名,但我绝不会被冲昏头脑。

就像「冰雪奇缘」里的Elsa,即使是女王,心底也依然有最「柔软」的地方。
所以她在第七张专辑中「破茧成蝶」,专辑里有「感恩」、有「女权」、有「回望」、有「向上」......
总之,这张专辑是她和粉丝的对话,但也是她对个人初心的抒写,更是她对不公待遇的抗争。
她是举世盛名的明星,
她是越挫越勇的女王,
但她更是那个源自「纳什维尔」的热爱唱作的音乐女孩,
她就是Taylor Swift
如今,她已然能成熟从容地应对各种「鲜花」和「嘲笑」,正如她在第58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说的获奖感言:

There are going to be people along the way who are going to try to undercut your success or take credit for your accomplishments or your fame. 

But if you just focus on the work and you don't let those people sidetrack you, someday when you get where you're going, 

you'll look around and you will know that it was you and the people who love you who put you there. And that will be greatest feeling in the world.

在你成功的路上会一直有人诋毁你削弱你,试图把你的成就当做是他们的功劳。

但是只要你专注工作,不要让这些无聊的人分散你的注意力,你会成功的。

那时你就会知道,是周围爱你的人成就了你。这种感觉是世界上最棒的。

我仿佛依稀看到,
那个抱着班卓琴的小女孩,
笑容烂漫地朝着我们,
满身花雨又归来。
最后,
想问问你们,
你对「偶像」的定义是什么?
你是否也有一个能给你带来「爱与感动」的偶像?
你希望能从偶像身上获取到什么?
你又能为你的偶像做些什么?
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分享

—END—



肖一杂谈



凉介干货
▼请关注一下吧,肖一和凉介都在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