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稿  约



目  录




论点摘编


省级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平台风险防控的管理机制研究

杨志远在《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3期撰文指出:省级平台的风险管理,就是针对资本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运营和权益类风险,在识别、评估的基础上,应用市场化手段,对风险因素以及由此可能形成的风险损失进行针对性、预防性管控,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应急性、控制性管理的全过程。平台风险管理要能够有效实施,除开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外,有必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平台运作的全过程,对其进行充分的制度支持和资源保障。这是风险管理能够对平台资本运作形成积极支持的关键所在,也是平台风险管理的体制基础关注的重点内容。平台风险管理流程的特异点在于管理流程的治理基础、风险识别机制和类风险的结构关系等三个方面;有必要围绕防控主体与机制、资产定价等关键环节,构建分散决策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提升资本结构的集中配置水平以实施风险管理,聚焦资产定价构建资本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匹配的市场机制。加强省级平台风险防控的模式构建和机制培育,要注重在在平台风险防控的模式选择、市场化的风险防控边界确定、资本运作风险防控和职能履行风险防控的体制并行、重视提升平台风险治理能力以及强化平台规范有序的风险应对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治理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

张淑红、田永胜在《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3期撰文指出:通过研究风险感知与食品安全治理意愿、风险偏好与食品安全治理意愿以及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食品安全治理部门开通食品安全治理热线或网络、拓宽消费者监督、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平台。让消费者便于、易于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举报,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途径。听取并吸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纳入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的过程;其次,各级各地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大力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积极打击假冒伪劣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维护安全食品的信誉,引导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安全食品,从而引导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者供给安全食品,从而提升全社会的安全食品水准;第三,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消费者建立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组织。单个的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既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推动消费者成立治理食品安全的社会组织,共享食品安全信息、一起采购安全食品、共同监督食品生产、以团体力量对会员遇到的水平安全问题进行公益性诉讼,有效提升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社会转型期农村小学生上学交通方式变迁研究——以X村为例

黄婷婷在《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3期撰文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至2012年农村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360366所减少到155008所,十年间减少57%,孩子的求学之路变得更远、更艰难,如何促进乡村小学的教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5年,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间段,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对转型期小学生交通方式的研究发现在小学生的出行方式改变适应了社会系统的整合,在这个“适应”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已有的社会系统已经不能调整社会各部分的变化,无法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随之社会系统的各部分发生变迁。经济系统适应社会变化,带来交通工具的改变;政治系统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带来教育政策的改变;社会共同体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带来区域属性的改变;文化系统维系社会存在,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


社会变迁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系统的社会变迁开始是小范围的,然后扩展到所属的领域,最后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调,引起社会系统的变迁,开始产生新的社会模式——接送模式,维持系统的均衡。很多学者聚焦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后果,忽视了变迁带来的社会进步,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视角去了解社会变迁、认识社会变迁、探究社会变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接送模式产生于社会变迁,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交通堵塞、人群拥挤、安全能力的缺失和健康问题的忧虑,这些问题涉及生命安全、能力培养、规范管理等方面,也是接下来要加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社区夜间经济发展研究 ——以绵阳市上马·望蜀苑社区实践探索为例

严红、李楠新在《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3期撰文指出: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办发2019年41号文《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我国夜间经济被赋予了“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历史新使命。推动我国社区夜间经济发展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内在逻辑上是完全相融的,发展社区夜间经济有利于“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符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题中之义,是新时代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内循环”重塑“外循环”、最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路径。在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夜间经济以其消费时间自由、消费体验特殊、消费方式多样逐渐成为消费经济的主要形式。社区夜间经济通过发展餐饮、旅游、文化、休闲、体验等多种消费方式不仅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或时尚元素吸引越来越多的异地游客前来体验。社区夜间经济具有增长效应、协同效应、聚集效应和融合效应。绵阳市上马·望蜀苑社区夜间经济是我国众多社区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消费形式单一、消费价格结构不合理、夜间景观单调乏味、文化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在其他社区夜间经济也不同程度存在,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合理设计价格结构、打造丰富多样的夜间景观、深度融合地方文化等是提升社区夜间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阅读链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投稿网址: 

sxzb.cbpt.cnki.net

 微信号 : scdxqks  

●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