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荐读:
Loewenberg, Peter. 1971. “The Psycho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Nazi Youth Cohor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6 (5): 1457–1502.
有译本,收录在:
——彼得.洛温伯格,《纳粹青年追随者的心理历史渊源》,载《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罗凤礼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本辑已推:
第139期增寿(aging)与社会范式:ASA前会长Riley学说的总结
第140期社会学怎么界定Life course?5种定义与整合(Alwin2012)
第141期社会学如何理解generation概念?生命周期,出生组,还是参与认同?
预告:
【141-46期预告】精神分析、生命历程与世代的社会学:5篇论文和1个书单
(图片来源:B站,“阅后即瞎”节目。超好看!)
对于有卡里斯玛式人物的时期,史学家往往喜欢研究重要人物(如毛泽东、斯大林)这些leader,但是Peter Loewenberg将要研究那些追随者——the Nazi Youth。
【理论的总结图示直接见页底】
问题是(1)如何在population中框出追随者;(2)如何在追随者中框出某些分析性characters——来自心理的、历史的、社会化的?(3)为什么这些特征能够使之形成追随—领袖的关系?
洛温伯格用cohort analysis + psychohistorica analysis的方式,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战争创伤的幼儿童年(1914-1920),到了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大萧条兴起之时(1929-1935)时,他们得以使得之前固结(fixation)下来的心理压抑,得在投射出来,回归(regression)到童年时没有得到的满足——追随希特勒。
1. 曼海姆的“世代研究”:被忽视的精神分析
洛温伯格看到1927年曼海姆的《世代的问题》一文中,常被社会学家所忽视的一段文字——与精神分析有关。
我也从没注意到这段文章。如我上期推送Alwin D.F. 2007 的Rethinking Generations一文中,也也没有提到精神分析的选段。
由此,世代分析(找到一个时段出生的、有共同的历史经验与认同,会通过同龄群体的集体规范与行动来形成社会变迁影响的),与精神分析有了结合的可能。
2. 结合到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
如果说世代分析提供了来自于人口继替的、外在的、生物/历史时间能力,那么精神分析则是提供了内在的、心理动力。
众所周知,精神分析注意的是life course中的变化,这为世代分析(每个世代中的成员当然也在不断的aging之中)与之结合,提供了结合点。
洛温伯格的结合点是:童年时期因战争创伤(贫穷、饥渴、都上场了缺少父爱)形成固结点。相较于成人来说,童年或幼儿在这方面受到的打击更大,因为他们的忍受能力和发泄渠道十分有限。——“早期的固结越强,日后回归的要求就越大”。
3. 案例分析之一:纳粹政党的年龄世代构成与大萧条背景
在纳粹兴起之时,德国遭受了大萧条的经济危机,比其它国家(除了美国)更严重,例如1933年主要产品产量只等于五年前的1/5,而纳粹上台更使得国外资本逃走了。1932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上, 每3个人中就有1个失业了。
那么,是什么人让纳粹得以选举上台呢?要看看当时青年人的力量了。我复制了下面的数据:
这些新增的选民,显然很多是新步入投票年龄的选民。这些年轻人正是被纳粹的政党吸引走了,因为当时各政党的年龄结构如下:
1933年,德国的18-30岁占总人口的31.1%,而这一年龄组的人,在民族社会主义政党中占到从1931年的37.6%增长到了纳粹上台前的42.2%。换句话说,纳粹党员在多出生在1905-1912。
4. 案例分析之二:纳粹青年的童年创伤
洛温伯格从精神分析角度提出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得1914-1918年就有75万人饿死,而美国直到1919年才恢复与德国自由贸易,以致于:
——“除了农民和富有的囤积者,德国的儿童、妇女和男人们在继续封锁下所受的苦难比停战前更严重。”
洛温伯格甚至分析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母乳喂养比例的下降、婴儿体重的下降、营养不良的状况、以及一些疾病在儿童中的蔓延,以及——家庭的解体(父亲上战场、母亲从事战时劳动)带使得仇恨、暴力、爱国情绪的铺开。
当然,最重要的,还离不开他以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时期在理论上是自私的、自恋的,要及时满足的,否则就会形成狂怒感和剥夺感。尤其是,战争导致的与父亲、母亲的分离带来的焦虑感,形成了分离与投射的过程:
——哪些是好国家,哪些是坏国家
——哪些是要爱的,哪些是要恨的
洛温伯格总结道:
这些情绪在儿童时期被固结起来,等待的是,是成年后,来自纳粹的召唤。
5. 案例分析之三:走向纳粹
从材料上来讲,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是当时有一份“希特勒运动拥护者最佳个人生活史”有奖竞赛的征文,于是收集到了一批难得的自传式材料,有600多篇。
这篇文章中虽不免套话,但是重要的是:儿童成年之后(进入大萧条),对童年时期的苦难的回忆。于是,在他们看来,希特勒是理想化的父亲——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充满理想与期待上了战场并备受宣传,但最终落败而归的那个父亲了。
比如这段选文:
洛温伯格指出,正是由于童年的固结点,使得他们到了成年时(又是大萧条)产生了对童年的“回归”,于是走上了追随那个理想父亲之路。
6. 可惜的是,译文中没有收录图片,居然连最重要的理论图示也没收。见下:
在这个图示中标出:1. 出生组:1900-1915;2. 战争创伤/固结期:1915-1920,形成了固结点;3. 新增选民期/大萧条时期/纳粹上台期:1929-1933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142期)
链接:
如何治理冲突?国家权变、政治环境与人民政治(冯仕政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