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度】兰德《火箭军与中国军改》(附全文)

2018-02-20 学术plus 学术plus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编者按


近日,兰德公司发布了《火箭军的现代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报告,这是兰德公司资深政治学家迈克尔·蔡司,于2018年2月15日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所提交的证词,该证词分析了中国火箭军的组建背景、职责和能力,并对美军提出了建议。报告分为五部分:

1.中国军改对火箭军的影响;

2.火箭军的任务;

3.火箭军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4.火箭军的未来能力;

5.对美军的建议。

现将报告部分内容编译如下,英文报告全文下载请点击“阅读原文”。如无法下载或需密码等情况,可在公号后台留下邮箱,小编会于每晚统一发送。


军改对火箭军的影响


报告认为:自2015年组建军改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战略威慑和常规威慑能力得以增强。但与此同时,随着空军和海军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威慑能力更加多元化;而太空、赛博和电子战任务也将由新组建的“战略支援部队”承担,这些都将给火箭军的地位造成一定影响,尽管如此,火箭军作为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核心地位不会改变,仍然是美国及其盟友的重大威胁。


报告指出,火箭军是中国军事能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战略威慑力量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正通过多种渠道,包括阅兵,官方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甚至音乐和视频,向外界展示其日益增长的战略威慑力和常规精确打击能力。重点包括: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通过披露新型DF31AG洲际弹道导弹(ICBM),突出了向更现代化和可生存的核威慑力量的转型。
•中国通过揭示部署具有核打击能力和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DF-26中程弹道导弹(IRBM)以及传统的反舰导弹,强调了其区域性核和常规打击选项的灵活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
•中国正在继续发能够携带多个分导能力的再入飞行器(MIRV)的DF-41,以及用于战略威慑和区域打击任务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的DF-41来实现火箭军的现代化。

火箭军的使命


报告认为:中国的火箭军的主要使命包括两个方面:

1.战略威慑。

报告认为,战略威慑是火箭军的核心职能,作者认为中国的“威慑”概念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威慑概念要更为宽泛,还包括了“强制”的含义。而中国的战略家将军事威慑视为政治的延续,因此火箭军自然成为中国最理想的威慑力量。而在平时的一系列宣传来看,中国正在强化这一威慑力量的象征。


2.核常兼备的作战行动。

根据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作者认为,火箭军在核打击方面的唯一作战任务是“核反击作战”。这种作战既可由火箭军独立遂行,也可藉由中国可能制定的“核反击联合作战行动”,与海军、空军组成中国的“核三角”来加以实施。


在常规导弹作战方面,火箭军即可以独立遂行常规导弹攻击行动、也作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参与联合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防空等行动。旨在实现信息优势,空中优势,和制海权,以及对抗第三方干预。中国的军事出版物正在探讨协调导弹和空袭敌人关键目标,如指挥和控制设备、通信和交通节点,空中和导弹防御和空军基地。这些活动需要火箭军具有各种现代和精确的导弹,以对地面和海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火箭军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报告认为,过去20年中国的导弹数量和作战能力不断发展:

1.核导弹部队,这些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对美国ISR系统,精确打击和导弹防御体系所带来威胁的评估。中国将其理想的部队结构描述为“精干有效”,这能确保在敌人袭击中国后发起核反击。中国致力于发展对移动发射装置的反击能力,自身生存能力,对抗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增加导弹和发射部队的数量,改进指挥和控制以及支援系统。


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进程除了重点提高生存能力和对抗导弹防御体系外,还为区域威慑和打击任务部署了中程导弹(MRBMs和IRBMs),部署具有核和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DF-26以及常规反舰导弹,还通过建立广泛的隧道和地下设施网络,为解放军的作战提供保障。


2.常规导弹力量现代化方面。火箭军常规导弹的现代化重点是增加常规导弹的射程,提高导弹防御系统的准确性和能力,提高导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说法,火箭军部署了DF-16常规导弹、DF-21中程弹道导弹和DF-21D反舰弹道导弹。此外火箭军拥有大约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和若干射程约1500公里的CJ-10陆基巡航导弹。


3.在发展C4ISR,训练和战备方面。报告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能力提升,并不局限于新型核导弹和常规导弹的开发和部署。也在于发展C4ISR和指挥自动化能力。中国军方出版物中提到“铺设数千英里的光缆”,“部署移动指挥所”和“综合指挥平台”。连同中国的军改,都是为了提高火箭军联合作战能力。此外火箭军的训练正变得更加实战化和复杂。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长期进程,包括在一个“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的训练,跨域机动以及对导弹部队的检查和评估等等。最后诚如中国媒体报道的“战备值班单元可以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发射导弹。”火箭军似乎正聚焦于提高导弹发射装置的战备状态。

火箭军的未来能力


报告根据中国2015年的国防白皮书,认为中国未来将继续推进火箭军的核和常规威慑和打击能力,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努力在信息化的方向转型,推进自主创新的武器和设备,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导弹系统,作者认为火箭军正在发展许多新能力,如新型机动发射的DF-41导弹,而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s)似乎是中国优先发展的武器,以增强火箭部队的战略威慑和常规的精确打击能力。

对美军的四点建议


报告认为:中国的火箭军部队强大的能力及其现代化进程,将给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带来严重的挑战。首先,中国日益增强的核能力可能会对美国延伸威慑力量、及其对盟友的保障产生影响。其次,火箭军日益增长的常规导弹和巡航导弹能力可能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力量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包括空军基地等固定设施,还包括美国航空母舰等水面舰艇。美国应该考虑以下方式作出回应:


1.美国应投资维护自身的核威慑能力并使之现代化,以达到战略威慑和保护盟友的目的。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的保证需要现代,可生存,可靠和灵活的核力量。国会通过拨款过程及其监督职责,将继续在塑造美国核力量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美国应采取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式拓展威慑能力和保障能力,并加强军事和外交行动 。美国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向盟友保证,它将继续保持这种能力,并决心在危机中支持他们。美国还应该采取军事和外交行动,例如双边和多边培训和演习,高层互访和交流,以及其他工作级别的倡议,这有助于强调美国保护美国安全利益和支持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和伙伴的决心。国会议员,特别是那些对国家安全问题感兴趣的国会议员,也可能希望通过国会代表团访问,向其盟友和伙伴表明美国的承诺。

3.美国应该继续提高其部队的生存能力,并鼓励其盟国和伙伴也这样做。潜在的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水下战(undersea warfare),分散和强化前沿部署,加强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并对中国的(C4ISR)系统进行干扰、欺骗和对抗。

4.美国应该改变其传统的威慑方式和保障方式,并准备好应对中国的胁迫或恐吓。一是多样化,分散化和出其不意的军事行动能力;二是凸显美国的拒止和欺骗能力,以加大中国对美行动判断的不确定性;三是要强化超远距离干预中国军事行动的能力。

(完)

英文报告下载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或留言邮箱地址


本文延伸阅读

兰德证词《中国的军事现代化》2018年2月

美智库:《首次打击:中国队美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

美智库:《具有中国特色的火箭军》

美智库:《火箭军的打击目标与库存》

美智库:《火箭军的精确打击建模》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

美智库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美智库分析:新时代的来临(组图)

美智库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一次先发制人的导弹袭击?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实施导弹打击的目标与所需库存评估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精确打击能力的建模与仿真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