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二)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编者按

鉴于这里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经济体,最重要的海上航道,以及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亚太地区正在迅速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核心。然而,这里同时也是21世纪第一个新兴大国的故乡——这个大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应对中国的大国崛起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年来,北京一直加速实现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行为也更为果断,这使得冲突升级的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附近海域的领土争端方面。有鉴于此,本报告的目的是,勾勒美国在亚太地区国防战略的关键要素——而这一战略既是基于美国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长远大战略,同时也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所带来的新挑战。


报告以作者角度进行翻译,未做任何调整,供大家交流参考!


作者:埃文.布莱顿.蒙哥马利(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原文题目:REINFORCING THE FRONT LINE  U.S. DEFENSE STRATEGY AND THE RISE OF CHINA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节选翻译仅用于学术交流

本文长约8000

阅读约需25分钟

前期链接【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 ——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一)

第一章:

处在不断变化安全环境里的战略


理想情况下,区域性防守策略应该被嵌入一个全球大战略范围中,该大战略列出了关键的国家安全目标,利用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工具满足国家安全目标,并在可用资源范围内进行作战。但是什么样的大战略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或者更准确地讲,美国是否应该保留或拒绝其已遵循了(有某些偏差)几十年的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大战略?现在是询问这些问题的最佳时机。


新政府的开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用于深思、评估,如果有必要则进行战略性调整。此外,美国目前发现自身正处于一系列困难的境况下。在更广泛的中东地区进行了一系列代价惨重的干预措施已经耗费了巨大的资源,并对美国军事力量执行的效用提出了质疑。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的同时,美国国防开支方面的自我约束已经使其很难再进行海外作战,其中的一些挑战已不再远在天边。地缘政治和技术变革正在以重要方式重塑安全环境。由于所有的这些发展,美国主导地位的程度和持久性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结果如何尚不可知。


本章认为,放弃传统的战略目标将是一个错误。事实上,全球领导、全球介入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随着中国等修正主义国家将自己定位于改变关键地区的现状。然而,因为华盛顿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许多不同的方向,而且它的一些常规军事优势开始削弱,全球领导、全球介入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紧缩政策是一个诱人但危险的选择,实施紧缩政策将会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实验”和主要的赌博。即使美国能够设法避免这种诱惑,尽管它仍将需要设置明确的当务之急,特别是长期防御计划的当务之急。这些当务之急应该受到东亚和中国崛起的关系的强烈影响。


美国战略的演变


近70年来,美国大战略规定了一整套核心目标:防止敌对国家主导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关键区域,保护那些置身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之下的盟友,并且提供用以支撑自由经济秩序的公共品,包括交通运输国际海域和空域不受干扰的自由。美国的国际作用这种方法被建立在持久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这些基础包括两党对孤立主义危险的共识,以及一个共同的信念,即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有助于避免国家间的冲突。它也有深刻的地缘政治根源。


在1940年代,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曾指出,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 其边境没有严重威胁,可自由地访问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洋。但其有利的位置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它取决于海外大国的平衡。如果一个国家(或联盟的国家)能够实现横跨欧亚大陆的优越性,它将控制改变大国全球分布所必需的人力、自然资源、工业产能,以及战略地理,使美国与关键的经济和安全合作伙伴隔离,限制美国介入国际事务,甚至将其领土置于受攻击的风险中。因此,他认为,这样一个修正主义国家聚居的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技术变革,“海洋这边没有安全的防守阵地。”


这警示迅速成为美国政策遵循的指导原则,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依然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和日本的干预决定——首先是物质支持前线盟友,后来在多个战区派驻远征军事部队—— 是由于担心这两个侵略者将瓜分他们东西部之间的欧亚大陆,将美国独自留在西半球并处于守势。同样,冷战期间选择放弃海外短期参与有利于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外稳定持久,源于担心前苏联会将其触角延伸至远远超出欧亚大陆腹地,主导其周边国家当地的抗衡,并控制巨大的资源以及新进海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冷战的需求也对美国战略的军事方面留下一个巨大的印记,此前仅在前线国家已经战死之后,依赖延迟动员和国外武装干预,以防止经济和军事力量危险的聚集。相反,决策制定者开始强调持续的全球影响力、前线防御,以及核威慑。举例来说,华盛顿塑造并定好其军队规模以对抗随时随地发生的挑衅行为,不仅防止海外威胁到达美国本土,还阻止对手挑战现状。它结成了联盟,并与各国合作欧亚大陆的边地,这允许美国共同承担保持稳定的职责,在国外驻扎军队作为美国安全承诺的一个有形象征,并确保深度防御和兵力投送所需要的介入。最后,它把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核武器军械库投入战场,用以支持直接的和延伸的威慑,特别是针对人力众多和物资资源丰富的对手。


冷战以后,美国保留了兵力结构、全球姿势和联盟网络,这是与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进行战争的遗产。这种情况赋予了美国“共同司令部”的地位,它服务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这也导致了美国战略主要目的和地理范围的改变。鉴于其军事优势的程度,没有任何现有或未来的大国竞争对手,担忧敌对霸主的出现似乎不合时宜,而来自流氓国家和恐怖组织的威胁成为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们最担忧的迫切问题。此外,欧洲几乎没有主要的大国竞争,由于北约扩张和俄罗斯虚弱,而在东亚,大多数国家更专注于经济增长,而不是军事上的竞争。这使得美国减少了其部队的规模,缩小其全球军事范围,并将其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更广泛的中东地区,在那里对其安全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似乎正在形成。


美国战略的持久的关系


传统地缘政治威胁的明显退化也对长期以来美国大战略的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尤其是在2000年代中期进行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代价惨重。例如,许多知名评论家呼吁华盛顿缩减其安全承诺并返回到二战前的方法,即只有当其他国家自己无法保持稳定时才进行海外干预。然而, 似乎多数官员对“离岸置衡”策略的大战略仍然支持得相对较少,因为收缩的风险——包括有可能给敌对势力壮胆,触发前盟友之间的军备竞赛,以及允许集体决策问题处于不被解决的状态——从来没有消失。事实上,随着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之间鲜明差异的开始消失,这些风险变得越来越明显。


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宣布,地缘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现在面临三个地区中每一个都有修正主义国家,而这三个地区长期以来被决策者和分析师都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地区。例如,俄罗斯最近的行为表明,其2008年对格鲁吉亚共和国进行的军事打击并没有脱离常轨,而是为推翻欧洲盛行的秩序所做出的最初努力。强取豪夺克里米亚,支持乌克兰东部的反对派武装,和威胁其以西的邻国,莫斯科已通过这一切行为明确表示,它不接受现状。与此同时,伊朗继续支持整个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组织,采取措施加强其军事力量。此外,只要当地国家饱受内部不稳定的折磨,伊朗侵略的外部障碍就会很有限。最后,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军事建设已经开始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大国平衡。因此现在该地区的未来同样很成问题。


总之,“地缘政治对抗冲回到舞台的中心。”诚然,这些挑战不同于华盛顿过去所面临的那些挑战。例如,似乎难以置信,任何一个单独的修正主义国家能够主导自己中心地区之边缘地带。考虑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功能,以及莫斯科武装力量的局限性,即使在高度冷战时期,苏联能成功打赢一场受多方威胁的战争并确保控制欧洲、亚洲,和中东的这种预期都非常渺茫。在目前,抵抗组织可以配备极其先进的武器(使得以强对弱成为一种危险的情况),而许多国家的经济更多的基于信息技术而不是工业产能(与以前的情况相比,成功的扩张获利更少)。同样地,一个国家联盟将不太可能不动用武力就能把它们之间的边界区分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是合作伙伴,寻求在不同方向扩张,但被大地理缓冲区分离着。展望未来,主导欧亚大陆的两个主要候选国——中国和俄罗斯——是相邻大国,可能会在某些领域合作,但由于历史恩怨和当代争端,一个仍然对另一个心存疑惑。


尽管有这些差异,修正主义国家仍然在采取措施开拓自己的外围势力范围,限制外部介入经济至关重要的地区,削弱反对联盟,并破坏美国致力于创建并继续维持的国际秩序。因此,今天华盛顿行之有效的战略目标仍然是适用的。然而,实现这些目标几乎肯定会变得更不确定,不仅仅是由于资源的约束。尽管美国可能不愿收回其对海外的承诺,并有充分的理由,成功地实施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大战略需要克服一个主要障碍: 支撑它的前沿军事防御战略正在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美国策略的新兴挑战


加大对前沿作战部队的威胁,并因此质疑他们所支撑的广泛大战略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虽然有很多因素能使侵略的威慑和盟友的防御越来越成问题,其中两个因素特别突出,因为不同于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规定的国防开支限制等国内的政治选择,他们并不是华盛顿简单决定的产物,因此看起来更可能不受美国国内政治考量的影响。


首先,出现了(或再度出现)几个大型的、有能力的、野心勃勃的、横跨欧亚边地并相互支持的修正主义国家,更不用说低等级的持久性威胁像暴力极端主义组织,美国面临着它过去很少遇到的三个作战区的问题。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采用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大战略以来,华盛顿已经能够将其大部分注意力、努力,和资源集中于两大区域,至少与国防政策有关。单独看每一个都是相当大的任务。然而,新的安全挑战的地理范围使现状变得更加复杂。一位观察家指出,“一直是防御计划关注焦点的区域——欧洲、中东、东亚国家——正全部面临着深刻而令人不安的变化,而且美国可能不再能够奢侈地在区域中进行选择。”


虽然冷战是一场全球竞争,美国决策者关注的主要焦点是欧洲事件,而且在较小程度上,也包括东亚事件,苏联扩张的风险在那里最严重(以及在后一种情况下,来自中国和北朝鲜的威胁也在不同点上突显出来)。相比之下,苏联进军深入中东腹地的物流挑战更艰巨,而英国作为该区域关键外部力量的传统角色允许美国参与很大程度的分担。即使在伦敦选择撤出苏伊士以东前哨的情况下,降低了苏联扩张的障碍,美国仍有使伊朗保持王国体制而做做美国在当地的副手。然而,这一切在1979年末发生了改变,伊朗革命剥夺了美国的一个关键伙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得在该地区迁移似乎更合理。中东问题突然成为头等大事,因而美国接下来要花十年时间来应对世界的三个地理战略关键地区的威胁。然而,冷战结束后,华盛顿再次缩小了其关注的焦点,这一次集中在中东和东亚,从本土到流氓国家,如伊拉克和北朝鲜是美国的主要威胁,而且是美国国防计划的主要驱动力。


今天,美国深陷在这三个地区中,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改变修正主义国家在每一个地区的存在。虽然他们想推翻现状的意愿和能力各不相同,存在多个挑战者意味着华盛顿可能无法把其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地球的某一个角落,也无法针对一种类型的对手优化自身的武装力量,除非美国愿意在其他地理区域冒更大的风险,或愿意接受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


其次,技术扩散、仿真和创新的趋势也为美国在多个地区造成了兵力投送的问题。在整个冷战后时代, 相比任何潜在的对手,华盛顿已经享受了一个巨大的常规军事优势。但现在这种主导地位正受到挑战。随着美国精确打击武器近乎垄断地位的削弱,潜在竞争对手更有能力使美国的军事资产处于危险之中。反过来,这可以使美国停止侵略和增援盟友变得更加困难。


自2001年以来,美国经历了两次代价极其惨重的战争,对抗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不如它的对手,对手除了了解当地地形和人口外,只有即使代价惨重——霸权实行和僵局——也要取得成功的决心。然而华盛顿在这些旷日持久的地面作战行动期间面临的挑战不应掩盖这一事实,即它有能力毫无挑战地在全球范围内投放兵力事实上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美国军事单位开始在沙特阿拉伯的驻扎后,萨达姆•侯赛因1990年吞并科威特并持续至今,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再能够动员国家军事力量;在冗长的空中和海上航路部署军队,介入战区港口、机场、和暂存区免遭严重袭击,并使用短程平台基于接近作战区来实现空中优势。


这些有利条件已经对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军队结构和应急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很多方面的识别不断增多,他们也创造了明显的漏洞,这个漏洞可以被细心的、别有用心的、资源充足的对手加以利用。此外,技术上的变化正使得这一前景的可能性变得更大。


数据处理、广域传感器、终端指导,和通信链接的改进已经结合起来使得常规武器变得更加致命,逐步增大射程范围,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移动目标。作为这些技术的早期采用者,美国已经在精确打击武器方面遥遥领先,并利用这一点在军事的有效性和效率上获得可观的收益。然而,这种相对优势已经削弱,随着技术的扩散,其他国家也试图在某些方面效仿美国和在其它方面进行创新。这些竞争对手也获得了通过直接实施一个比过去更严重的打击增加美军战争成本的能力,而且不需要诉诸非正规战争或者核升级。因此,相对短暂的无竞争的兵力投送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不仅在欧洲如此,俄罗斯正在为常规部队部署能将邻国定为攻击目标的弹道导弹,而在北约成员国的领土上扩张了一个防空保护伞,而且在中东地区也是如此,伊朗继续把反舰导弹投入战场,可能威胁到波斯湾狭窄水域内缓慢流动的通道,与此同时伊朗正在努力改善其地对地弹道导弹库存的有效性。正如下面第二章中所述,尤其在东亚更是如此,中国已率先探索精确打击模式以挑战美国的兵力投送。


结  论


正在重塑安全环境的严酷的地缘政治和技术变革已经引发了关于美国主导地位的持久性和美国未来战略的激烈争论。他们也使华盛顿高级官员确信现在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重要的是,装备精良的修正主义国家的崛起将具有横切的效果。一方面,它正在使美国大战略的核心目标比他们数十年一直以来的目标更适用。另一方面,那个大战略的军事元素将更加难以在一个以几个主要挑战者为特征的世界中维持,这几个挑战者都正在增长更多的能力。在这些条件下,华盛顿需要建立和维护明确防御计划重点。虽然欧洲、中东和东亚地区都将保持相关,而且尽管一个地区的事件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他地区,它也不可能对每个地区同样排名。相反,有强大的理由来支持最该重视东亚问题——结论是,甚至有大多数的支持者都会同意紧缩。东亚不仅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且这也是美国现在面临着的唯一新兴大国的故乡。当然,华盛顿在当地的一些合作伙伴,可以帮助抵消中国咄咄逼人并试图占据地区主导权的努力,然而,中国周边的邻国没有一个能够强大到足以独立维护地区稳定。并且,中国的这些邻国之间关系紧张,如果没有美国的压力,这些国家之间的真正合作将遥遥无期。最后,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使得中国站在了挑战美国安全的最前沿。


(未完待续)


  拓展阅读  国国土安全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布鲁金斯学会《AI、政治战与俄罗斯》

《国家利益》杂志:欢迎加入第二次冷战

兰德《现代政治战》

美国空军如何应对赛博竞争(长文)

2018美国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法

《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

赛博空间作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文章。

快来试试!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