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攻击时延对直升机前飞投雷命中率影响

学术plus 学术plus 2019-03-28


学术plus】快来试试号内搜索功能!

公众号→【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今日荐文

今日荐文的作者为海军驻北京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专家刘强,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专家刘琰,马欣,朱婉宁本篇节选自论文《攻击时延对直升机前飞投雷命中率影响》,发表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2卷第6期。

摘 要基于反潜直升机前飞投放鱼雷对潜艇进行攻击的作战使用方式,建立了鱼雷自导扩展螺旋弹道模型,结合潜艇可能的动态轨迹,在不同目标舷角方向、攻击距离、目标航向航速条件下,仿真分析攻击时延对直升机前飞投雷攻潜命中率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为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前飞投雷;攻击时延鱼雷弹道;命中率


引 言


鱼雷是航空反潜主要攻潜武器,直升机使用鱼雷攻潜有悬停投雷和前飞投雷两种方式。当吊放声纳探测到目标、直升机与目标距离大于悬停投放鱼雷所要求的距离时,采用前飞投雷的方式攻击。单机反潜时,从吊声设备收起到直升机前飞至投雷点进行攻击,存在时间延迟。在该时延内,潜艇目标脱离吊声探测,运动信息不确定。尽管鱼雷入水后具有一定的搜索探测能力,但攻击时延的存在,目标有可能脱离鱼雷搜索范围,影响鱼雷攻潜命中率。


目前在直升机前飞投雷攻潜概率研究中,主要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基于投放参数解算模型进行攻潜概率计算,对时间延时因素考虑较少。在实际应用中,攻击时延与吊声设备收起、风速风向等飞行条件、飞行路程等多种因素有关,难以严格确定。一种有效的做法是根据特定的攻潜命中率要求(如>90%),反推所允许的最大攻击时延,在该攻击时延内可以确保攻击命中率。


鱼雷扩展螺旋弹道是一种提高鱼雷搜索发现目标概率的设计方法,可使鱼雷探测范围尽可能覆盖目标散布区域,改善鱼雷攻击效果,适用于攻击低速水下目标。目前基于此弹道模型的研究报道较少。


针对攻击时延影响鱼雷命中率问题,本文通过建立鱼雷自导扩展螺旋搜索弹道模型,结合潜艇可能的动态轨迹,分析不同目标舷角攻击方向、攻击距离、目标航速、航向变化条件下,攻击时延对直升机前飞投雷命中率影响,从而获得特定条件下的最大攻击时延。本文分析结论可为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1   分析模型


直升机采用吊放声呐反潜,探测到目标后使用鱼雷前飞攻击,存在攻击延时,目标与鱼雷运动的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鱼雷攻击时延示意图

图1中,t0为吊声收起前最后探测一次目标的时刻,t1为鱼雷入水时刻,Td为最后一次探测目标与鱼雷投放入水之间的延时时间,包括吊声收起、直升机前飞至投放点、投放鱼雷、鱼雷空中入水等时间。


假设直升机探测到目标后,前飞至目标舷角Qm,距离R处进行攻击投雷,鱼雷自导弹道模型为扩展螺旋形,建立如图2所示直角坐标系:

图2 前飞投雷攻潜命中率分析模型

图2中,坐标原点O为鱼雷弹道旋回起始点,L为鱼雷自导头作用距离,y为鱼雷自导头扇面角,M0为目标初始位置,C0为目标初始航向,Vm为目标航速,M为经过时延Td后目标位置,Cm为目标机动航向, Dq为目标航向变化值,R为鱼雷入水点与目标初始位置的距离,Qm为目标初始位置舷角(取逆时针为正)。


在图2所示直角坐标系下,航向取正北为0°,则航向变化值为:

图3 鱼雷螺旋弹道轨迹坐标点

鱼雷入水后,当鱼雷导引头搜索到目标时,目标与鱼雷间的距离小于自导搜索距离,距离较近;在该距离内,由于鱼雷航速远大于目标航速,且短时间内水下潜艇的机动能力有限,潜艇摆脱鱼雷攻击的可能性非常小,一般将鱼雷攻潜命中率近似为鱼雷搜索发现目标的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探测设备存在一定的误差,目标的真实位置为误差区域中的任意一点。由于误差区域的存在,鱼雷导引头搜索过程中,在某一时刻,即使目标误差中心位置(即通常理解的目标探测位置)落入鱼雷自导范围,实际仍可能未发现目标,如图4所示。因此,在某一时刻,对所有的目标误差区域内的点,计算落入鱼雷自导搜潜范围内的点数占误差区域所有点数的比值,以此为鱼雷搜索发现目标的概率。

图4 鱼雷发现目标概率示意

考虑吊放声呐探测目标存在误差,目标实际位置为误差区域中的某一点。误差区域内的点坐标为:


2  仿真算法模型


由以上分析模型,为定量分析攻击时延影响,设计了仿真算法,对分析模型进行求解。

算法主要流程为:

  • 鱼雷、目标参数初始化;

  • 解算鱼雷弹道轨迹,弹道轨迹时间轴标定;

  • 在统一时间步长下,目标做匀速直线运动,鱼雷沿弹道轨迹点运动;

  • 从时刻起至鱼雷航程时间内,以为步长,循环计算t时刻鱼雷命中率。当命中率满足>90%时,结束循环;不满足命中率要求则继续循环,直至航程时间结束;

  • 输出命中率结果。 

计算t时刻鱼雷命中率时,计算流程为:

  • 由t时刻与(t-1)时刻鱼雷弹道轨迹点确定鱼雷航向;

  • 根据鱼雷航向与鱼雷导引头视场范围确定鱼雷自导搜索范围;

  • 由t时刻目标运动轨迹点及探测误差,计算目标误差区域范围;

  • 目标误差区域内划分网格,计算网格点坐标值;

  • 由目标网格点坐标值与鱼雷自导搜索范围,判断目标网格点是否在鱼雷自导搜索范围内;

  • 枚举网格点,重复e)步骤;

  • 统计落入鱼雷自导搜索范围内的网格点数,计算命中率。

仿真算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仿真算法流程图

按图5所示流程,在统一的时间坐标轴下,通过仿真算法,建立了鱼雷与目标两者间的动态运动关系,以此定量分析攻击时延对鱼雷命中率的影响。

3  攻击时延影响分析


假设声自导鱼雷航速为36节,角速度为7°/s,自导扇面角60°,自导作用距离1500m。在图2所示坐标系下,鱼雷入水点坐标值为(0,0),攻击距离1000m,目标航向30°(正北为0°),攻击舷角60°条件下,仿真示意如图6所示。

图6中,螺旋曲线为鱼雷运动轨迹模型,红色实线轨迹为鱼雷运行轨迹,扇形区域为鱼雷自导搜索范围,虚线方框表示目标初始位置误差区域,实线方框表示目标运动后的位置误差区域,实线方框所在的点迹线为经过一定时延后目标的运动轨迹线。由上述模型,分析攻击时延10分钟内,不同攻击舷角,不同攻击距离,不同目标航速目标机动航向条件下的鱼雷命中率,结果如下:


3.1 不同攻击舷角的时延影响

当目标初始航向30°,目标航速6节,攻击距离1000m,吊声误差区域为68×106(m2)时,不同攻击舷角条件下的鱼雷命中率随攻击时延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

图7不同攻击舷角时延影响

由图7,对6节航速目标,攻击距离1000m时,目标舷角30°方向攻击,攻击时延10分钟内,攻潜命中率可保证100%;目标舷角60°方向攻击,在保证100%攻潜命中率条件下,攻击时延缩短至9分钟;而在目标舷角150°方向攻击,允许的攻击时延为2分钟,才可保证攻潜命中率100%。可见,攻击方向随目标舷角的增大,要确保命中率>90%,所允许的攻击时延相应缩短。鱼雷攻击目标时,当攻击时延较长时,应选择小的目标舷角方向进行攻击。


3.2不同攻击距离的时延影响

仿真条件为:目标初始航向30°,航速6节,在目标舷角60°方向上攻击,吊声误差区域为68×106(m2)时,攻击距离500m、1000m、1500m条件下的攻潜命中率与攻击时延变化关系如图8所示。

图8 不同攻击距离时延影响

图8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为保证命中率>90%,攻击距离1500m时,允许的攻击时延为8分钟;攻击距离1000m或500m时,允许的攻击时延为9分钟。对6节航速目标,在[500m,1500m]范围内,攻击距离变化时,所允许的攻击时延相差1分钟。鱼雷攻击目标时,在一定的攻击时延下,攻击距离的变化对攻潜命中率的影响小。


3.3不同目标航速的时延影响

根据前述分析,对初始航向30°方向上的目标,选择在目标舷角60°方向上、攻击距离为1000m的条件下进行攻击。吊声误差区域与前述相同,对比分析不同航速目标的命中率。目标航速6节、12节、18节条件下的鱼雷攻潜命中率受攻击时延变化影响如图9所示。

图9 不同航速目标时延影响

根据图9计算结果,在给定条件下,攻击航速6节的目标,攻击时延为9分钟;攻击航速12节目标,攻击时延为4分钟;攻击航速18节目标,攻击时延缩短至2分钟。随着目标航速增加,所允许的最大攻击时延相应缩短。


3.4目标航向变化的时延影响

鱼雷攻击潜艇时,除了考虑攻击舷角、攻击距离、目标航速外,还应考虑目标航向变化情况。为方便分析,仿真条件选择为:目标初始航向30°,航速6节,在目标舷角60°方向攻击,攻击距离1000m目标航向变化值在30°,90°,150°条件下鱼雷攻潜命中率与攻击时延的变化关系如图10所示。

图10 不同航向变化值时延影响

结果显示,在给定条件下,目标航向变化30°,攻潜命中率100%的最大攻击时延为6分钟;目标航向变化90°,攻潜命中率100%的最大攻击时延为4分钟;目标航向变化150°,攻潜命中率100%的最大攻击时延为5分钟。随着目标航向变化值增大,最大攻击时延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

 

综上,直升机前飞投鱼雷攻击,对航向不变的目标,应尽量从小的目标舷角方向进行攻击,攻击距离可选择在[500m,1000m]范围,则可允许的攻击时延较长,确保高的命中率;对航向变化的目标,需根据目标航线变化的角度计算所允许的攻击时延,以确保命中率。

4  结  语


本文建立了鱼雷自导扩展螺旋弹道模型,结合潜艇可能的动态轨迹,形成鱼雷搜索发现攻击命中率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攻击舷角、攻击距离、目标航向航速条件下,直升机前飞投雷攻潜命中率的最大攻击时延。结果显示,在目标舷角小的方向攻击,一定的攻击距离范围内,攻击时延较长,命中率高。当目标规避时,最大攻击时延还与目标航向变化值有关,随着目标航向变化值增大,最大攻击时延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本文结果可对直升机前飞投雷攻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略)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机器学习攻防技术三则

2018年世界军用作战飞机发展动向

评估《俄罗斯2027武器装备规划》

兰德《第二代开源情报》

天基预警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星载ADS-B初探

美海军MQ-4C无人机正式装备

反击美国及北约战略挤压,俄优先发展“杀手锏”战略重器

美陆军招标“隐形士兵”

好书《超导量子干涉仪》

现代无人机地面控制技术浅析

峰值能量比在SAR图像目标鉴别中的应用

雷达间歇调制信号及其性能分析

预警机雷达对海面目标的航迹平滑方法研究

美军先进防空反导雷达(AMDR)浅析

未来网络与网络操作系统发展综述(上)软件定义网络

未来网络与网络操作系统发展综述(下)未来网络

基于并行架构的敏捷卫星任务调度优化算法(上)|(下)

“量化自我”-复杂信息系统人因功效评估,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上)|(中)|(下)

国外水下插拔连接器密封设计及分析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截面形状对发射性能影响

基于能量均衡的自组网改进型混合路由协议

一种改进的FDTD/TDPO混合计算方法研究

多次重触发冲击波测试记录仪的研究
基于JSON的雷达报文交换框架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与通信对抗训练效能评估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