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爆炸时代,对科学生态的重新反思

plus观察者 学术plus 2019-03-28




如“人类简史”中所说,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在面临着全球化、知识数字化和科学家数量爆炸的趋势,以及看似“一片大好”的科学发展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和反思科学的现状与处境?


2018年9月,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表评论文章《What is  Treatening Science?》分析了当前科学生态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现由学术plus编译,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者:JEREMY J. BAUMBERG

发布日期:2018年9月11日 

编译:学术plus 谭惠文

原载: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







全球化,知识的数字化以及科学家数量激增,这些乍一看似乎都是科学进步的积极趋势。但这些趋势也鼓励了一种超级竞争,趋势驱动和类似群体的科学研究方法。








如“人类简史”中所说,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尽管面临着全球化,以及知识数字化和科学家数量爆炸的趋势,我们仍然缺乏对科学现状的反思。




当前科学发展趋势的两面性


 

目前我们所看到对科学发展的论断基本上都是“一片大好”的积极趋势。全球化将全世界的科学家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避免重复并促进制定国际通用标准。数字数据库则支持更好地科学产出,为新的科研与调查提供更广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意味着正在开展更多科学研究,加速进步。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为了更深刻理解目前科学的发展,必须认识到科学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就像任何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它的特点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推动和拉动。大学竞相提升研究排名,科学期刊竞相发表最优秀的论文,会议组织者争夺最杰出的演讲者,记者们争夺独家新闻,资助者竞相识别和支持将在社会影响、安全性或商业盈利能力方面产生最重大进展的研究……


与自然界一样,这种复杂的竞争使生态系统“商品”和“服务”得以生产。科学生态系统产品是独立的,经过提炼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知识,可以推动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其服务包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世界以及最能支持进步的框架,使我们能够创新和解决问题。科学生态系统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人类的价值观,比如:向我们灌输了对数学之美的认识,对教育固有价值的信仰,对跨国知识社区内在价值的信任以及对学术讨论的兴趣。

 



科学生态系统的改变与新问题



然而,资助者和政府并没有重视科学体系的内在的“生态系统”。不论是全球化、知识的数字化,还是不断扩大的科学家队伍,都在加剧这个“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引起新的问题。



1. 全球化中的“科学生态



随着全球化增加竞争,哪些研究领域应该获得最多资金?成了一个每天都在激烈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与世界各地政府官员的会晤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一点。他们鼓吹科学对其国家未来的重要性,然后确定他们“独特”领导的领域。正如媒体中的“趋势”主题可以引起公众的注意,趋势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而捐助者的这种放牧行为甚至可能忽视掉一些最重要的科学进展,而这些重要的科学进展往往存在于那些非“趋势”或非热门的科研领域中。



2. 知识数字化 对科学生态的影响



当一位科学家提到另一位科学家之前发表的著作时,科学界用来衡量其价值的货币就是“引用”。随着所有科学出版物以数字方式记录,可以立即计算出被引用的次数,从而使科学家得到相应的排名。例如,“ h-index”试图用引用数据来衡量特定科学家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如果科学家的h- index是他们的比特币(相当于他们的工资和研究补助金)那么引用就是它所依赖的区块链。现在,即使是同样的研究人员生产相同类型的研究所得到的回报也十分悬殊。



3. 与日俱增的科学家数量 对科学生态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要快于整个人口。然而,更多的科学家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发现。他们可能会导致“科学生态系统”内的竞争加剧,而h-index变成了这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从而使得h-index开始通货膨胀,就像印钞票会导致价格上涨一样。


鉴于这些趋势,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不得不过度研究他们的研究。在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科学生态系统中,找到解决方案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仍有一些方法值得探索一试。





科学生态系统,未来如何发展?



生态系统总是需要多样性才能恢复其生命活力。不论是政府机构、筹资机制还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都非常重要。破坏这种活力的不仅来自新的超级富豪科技巨头,也来自人群采购和技术富裕的捐助者。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也至关重要。为了支持这一努力,我们可以鼓励新一代科学策展人更系统地探索科学知识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趋势主题,而是关注那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最后,引用指标应辅以额外的指数,以便对科学工作进行更全面,多方面的评估。只有这样,每年加入世界科学研究人员队伍的大量新思想才能真正为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全文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英文原文



 推荐阅读  中美贸易战扭曲全球创新

贸易战:别杀中兴(CSIS)

贸易战:美方第一批伤亡名单

贸易战:美国已然灭霸,中国能否钢铁侠?

贸易战:最易受创的美国企业名单

贸易战:全球10智库评中美贸易战

《自然》贸易战对中美科学家的影响

宏观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