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贸易战对中国经济打击有限,是因为……

plus观察者 学术plus 2019-03-28




2018年8月,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表评论文章《How Cities Are Saving China》,文中分析了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以及城市群作为重要经济体在贸易战中的作用,并由此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之道。从城市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一种经济发展的角度与观点。现由学术plus编译,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作者介绍:

Andrew Sheng,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署可持续金融咨询委员会成员,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现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肖耿,香港国际金融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香港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教授。


发布日期:2018年8月28日

编译:学术plus 谭惠文

原载: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






贸易战的威胁对中国来说并不利好,但也不会打击其经济。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利用城市群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以财政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应对结构性挑战。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的十年中,发达经济体严重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希望高流动性和超低利率所产生的需求量来消除过剩产能。但此举无疑破坏了生产力,同时鼓励了投机活动,助长了资产泡沫,加剧了收入和财富不平等。

 


随着发达国家公民对这种状况愈发沮丧,政治家们,特别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试图通过移民限制和保护主义贸易措施来进行安抚。虽然这可能会暂时满足短期利益,但终会通过抑制全球需求,加剧结构性失衡(包括贸易不平衡),最终导致社会整体陷入衰退。


 

而在其中,中国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关税的主要目标。此时,中国迫切地通过促进可持续的国内消费来遏制对外国需求和高水平投资的依赖。成功将取决于中国继续使用“BREEP方法”(Browse, Research, Experiment, Evaluate, and Push) ,政策制定者可以浏览,研究,试验,评估和推进有效的工作,不断改进和调整他们的工具和策略。



自2000年以来,中国提高收入,减少不平等和保护环境的长期计划取决于创新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希望创建绿色高效的城市群,城市市民由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组成,那么就可以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当前的经济理论并没有指出如何实现收入增长和生产力提高的良性循环,但是利用BREEP方法,中国已经了解到,促进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实现发展战略突破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2010年,中国国务院确定了三个主要城市群作为智能城市的实验基地:长江三角洲(YRD),珠江三角洲(PRD)和京津冀(BTH)。到2014年,珠三角已成长为大湾区(GBA),期领域扩大并覆盖了广东粤南地区的九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

 

汇丰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三大城市群的每一个国内生产总值都高于西班牙; 到2025年,它们将占中国GDP总量的45%。其中,大湾区是人口中最小的,拥有7000万居民,而长三角地区为1.2亿,京津冀为1.12亿。然而,大湾区为中国的GDP贡献了1.5万亿美元 - 总计12% - 占出口总额的37%。集群的GDP增长率明显高于中国其他地区。

 

大湾区(GBA)集中了大量富有活力的私营企业,如腾讯,美的和华为。它也是中国最具创新性的城市群,占中国国际专利的50%以上。而且,根据汇丰银行的说法,GBA对低效国有企业和产能过剩的负担最少。

 

原因很简单:GBA远比同行更具市场导向性,香港和澳门比其他任何中国城市对外开放更加开放。这两个城市不仅允许货物,服务,资本,技术,人才和资源的自由流动,而且在法规,商业惯例,软基础设施甚至生活方式方面也符合全球标准。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每一个国内生产总值都高于西班牙; 到2025年,它们将占中国GDP总量的45%。







当然,中国领导人不仅仅满足于成功城市群的桂冠。从2013年开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了GBA最具活力城市之一“佛山”,以便通过更优化、更具创新性的策略来规划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发改委通过世界银行、麦肯锡等公司关于智能城市化的研究,深入了解集群如何支持经济增长和创新。同时,为了加强研究,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人员也加强与当地官员、投资者和外国专家合作。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和“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启动了一系列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就包括雄安新区,这项计划旨在利用尖端技术建造一座充满智慧和活力的绿色模范城市,从而重新统筹京津冀的城市规划与配置。


 



除了不断发展新型的城市群,中国也应该继续推动现有成熟的城市群的再次爆发。








事实上,中国目前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创造了19个“超级城市群”。到2030年,汇丰银行预计,这些集群将占该国GDP的80%左右。


除了不断发展新型的城市群,中国也应该继续推动现有成熟的城市群的再次爆发。在GBA内,香港是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之一,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深圳、东莞、佛山等GBA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市场导向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因此,改善GBA内部的连通性将支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创新,从而可以将产品销往中国的14亿消费者并适应全球市场。

 



贸易战的威胁对中国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它不会打击经济。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利用像GBA这样的城市群,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以财务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应对不平等和产能过剩等结构性挑战。


 

 


(全文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英文原文


 推荐阅读  中美贸易战扭曲全球创新

贸易战:别杀中兴(CSIS)

贸易战:美方第一批伤亡名单

贸易战:美国已然灭霸,中国能否钢铁侠?

贸易战:最易受创的美国企业名单

贸易战:全球10智库评中美贸易战

《自然》贸易战对中美科学家的影响

宏观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