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 李伟长:科幻,链接现实和虚拟的桥梁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认为,《国王与抒情诗》这部作品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对科幻文学在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分类上,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甚至对科幻文学的定义产生了兴趣。这个分类之所以重要,在于提醒我们,科幻文学,首先得是文学,其次才是科幻,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文学的角度上来讨论科幻文学,而不仅仅是站在科幻的角度上来讨论科幻文学。《国王与抒情诗》给了我们讨论问题的样本,这个样本足以让我们对科幻文学在今天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思考。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李伟长
科幻,链接现实和虚拟的桥梁
关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科幻作家夏笳引用过科幻大师A.C.克拉克一句话,他说:“我写科幻小说,因为科幻是唯一关心现实的文学。”夏笳认为这里的“现实”,是指全体人类的共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文学与经典文学在关注人类命运的主题上不谋而合。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大概只有在地球文明遭遇外来文明入侵的想象中,才会谈论起所谓的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严肃命题。
一
当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被作为科幻小说谈论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个古老的主题,其次才是科幻小说的认知边界,以及科幻文学以科幻的方式对现实问题作出了回应。科幻作家星河在一篇关于克拉克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当年度最优秀的硬科幻和软科幻作品。这自然是星河的一家之言,也是一个科幻作家的一厢情愿,但这个观点的有趣在于,将《1984》这部带有某些幻想色彩的纯文学作品视为软科幻文学,倒真的是建立在软科幻约定俗成的定义上,即这部文学作品是以人文社科和哲学为思维基础进行幻想创作的。显然,将《1984》视为科幻小说会让人大吃一惊。不过这很正常,许多人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软科幻和硬科幻,甚至对科幻这种文学分类本身就缺乏理性认识。
奥威尔
从科幻界定的角度而言,《国王与抒情诗》被纯文学研究者视为科幻文学,和《1984》被科幻作者列为软科幻,这两件事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即科幻文学的界定标准不是大家都熟知的常识,恰恰相反,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观念进行理解和判断。问题在于,从科幻这个角度,去谈论这部2017年长篇小说创作中最独特的《国王与抒情诗》,是不是一个值得信懒的角度?在纯文学领域,李宏伟的名字值得信赖,他的小说集《假时间聚会》,以其哲学思辨、想象力和富有探索性的文体意识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一部文学性很浓厚的虚构作品,同时被人看作是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事情,就我的理解而言,这多少与我们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有关。科幻文学素来就有硬科幻和软科幻之分。问题在于,软和硬如何区分?在科幻小说里面,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来区分软硬。我们通常会下意识地,以书写科学技术的多寡作为评判的一个指标。那些技术多的,我们会认为它是硬科幻,而技术涉及面少的,我们会认为它是软科幻,那么事实上是否是这样呢?关于科幻小说如何界定,面对李宏伟的长篇小说,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国王与抒情诗》能够被称作科幻小说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关于科幻小说这种文体,我们忽略了一些元素,或者说,我们以往的理解出了一些偏差。从专业的理解来说,以什么学科出发为基础,决定了什么才是硬科幻和软科幻。从物理学、化学、机械学、太空等领域为基础进行幻想的小说,叫做硬科幻。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的人文哲学类的角度出发,进行想象和幻想,才叫软科幻。这基于一个前提,即我们对什么是科学有着彼此接受的定义。
李宏伟
李宏伟《国王与抒情诗》的思想基础,显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硬科幻文学所关注的理工科层面,而是人文社科类层面。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人文社科类和人文主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李宏伟的文本是在探讨一个问题,即国王与抒情诗这两者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什么呢?国王代表一种秩序以及秩序的制定和维护者,同我们谈论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等现实的秩序不一样,在李宏伟的文本中,国王面对的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文明秩序。抒情诗代表的是一种被碾压和弃用的人文精神,一种难以被计算、被量化且允许游移并充满不确定的关怀,即作为人的一部分特征。
二
《国王与抒情诗》有几层丰富的文本。第一部分,就是目前被我们看作是科幻小说的内容。李宏伟虚构的几个概念,如意识共同体、意识晶片和移动灵魂。在未来的人类世界,人们可以将自己,通过某一种技术,进入到一个意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由人类所有意识组形成的一个网络。这当然是对未来的人类生活、思考方式以及社群特征的一种想象,即一个人的意识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李宏伟感兴趣的并不是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是这种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他虚构了一个小说家获得了20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是一次精心演算的结果,一次被过去预测的“偶然”事件,因为小说家的所有作品,都是通过意识共同体进行了多年无形的影响、渗透和培育,就连他的获奖发言提纲,很多年前就已经写好了。这样的意识共同体意味着什么呢?人的抒情本能,也就是独立的、自由的发自内心的创作渴望,是否还可能存在?李宏伟以文学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国王和抒情诗作为两种文明的代表和象征,他们彼此在争执、暧昧,又相互纠缠不清。作为技术的发展趋势,意识共同体值得肯定。抒情诗作为文明一种特别是作为人的独特存在,作者不愿意看到它的衰落和被取代。
如果到这里为止,《国王与抒情诗》的确是一部科幻小说。有意思的是,李宏伟还在小说后面附加了两个文本。一个文本是12首抒情诗。这部分内容看上去有些凌乱和率性,叙事不规则,词语不断跳跃,行文混沌暧昧,逻辑带着缝隙,但是又充满激情,还蕴含着叙事。这部分内容,纯文学性很强,如果不是作为这部小说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一部独立的诗歌来看待。作为抒情功能的例证,如此富有诗意的文本是机器做不出的,也是国王系统也不出的,它不符合机器计算的准确规则。第二个附加文本,关于人和人类意识共同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文中提到在更早时期,国王曾经制造过一种富有原始意味的硬件设备,以此链接人和他人意识,以及众人意识聚合而成的人类意识共同体,这个硬件像就像今天的“手机”一样。
我对这个像“手机”一样的硬件充满兴趣,且不说此物件在当下的对照和隐喻。李宏伟先是解决了一个“技术”变化问题。从个人意识到意识共同体的发展过程,得有一个设备进阶过渡,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升级,从类似“手机”的外在链接,发展到晶片植入身体的内置模式。其次,这是虚实之界,链接现实和虚拟的桥梁,犹如齐天大圣孙悟空使用金箍棒,需要“晃一晃”,金箍棒就会变得如碗口大小,也正如“摇身一变”的“摇身”,就是联通虚实之间的渡口。“手机”为实,“晶片”为虚,过了“手机”之后就进入虚拟,从实到虚,从现实到虚拟,文本由此变得更加可信。
这是我对科幻小说的一种理解,想象不是空穴来风,科幻不是胡编乱造,所有的可能都是真实的。即便是软科幻,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顾逻辑和技术限制。在现实的可能和未来的可能之间,必须千方百计搭建互通的桥梁,好的科幻小说都做到了这一点。
三
这些年,中国科幻文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得感谢一个人,就是刘慈欣。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帮助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认知层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使得中国科幻作家和世界科幻作家,站在同一个层面谈论问题,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困境。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不能因为这个弯道超车,就盲目自信起来,真的认为中国科幻文学和世界科幻文学已经平起平坐了,从而忽略中国科幻文学,特别是在硬科幻创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换言之,我们需要更多的扎扎实实的硬科幻文学,而不仅仅是一部《三体》和一堆跟风之作。即便是像《三体》这样取得同行认同和折服的优秀作品依然被人认为文学性有问题,比如语言显得粗糙,人物形象单薄,不够立体和丰富。与其说这是科幻小说的问题,不如说我们一直在期待,能够将科幻和文学性结合得严丝合缝的理想作品。从科幻性而言,是顶级的,从文学方面来说,又经得起挑剔。这种期待让我们面对科幻小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变得苛刻起来。面对所谓纯文学创作的时候,我们又会对作家,缺少知识积累、科学认知,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和未来生活的想象而变得忧心忡忡。硬科幻依赖于我们目前的科学程度,从技术的可能出发,寻找新的超生活可能,这和一个写作者所在的国家的科技水平息息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幻作品,基本上都在欧美国家。中国缺少好的硬科幻作品,某种程度上讲,是我们国家的科技缺少“硬作品”,还是国家的硬科技没能进去科幻作家的视野。当年克拉克就认为,保持科学的精确性对科幻作品的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刘慈欣
当然,科幻文学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文学问题,不是科普问题。如何将最尖端的,科学发展成果写入文学作品当中,不仅仅是科幻作家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作家同样面临的难题,譬如,金融知识如何进入文学,工业知识如何进入文学。披着纯文学外衣的写作者,回避了这些问题,不断的往后退,退回到自己内心世界,退回到个人生活层面。在我们挑剔科幻作家缺少文学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对纯文学作家,缺少现实关怀,缺少未来关怀,同样保持挑剔。
《国王与抒情诗》的出现,恰恰呼应了我们的这种焦虑。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科幻层面的内容和文学性追求可以合二为一,如果这个写作者足够优秀的话,不但有很好的文学方面的技术训练,又在人文社科有着相当深厚的积累。这就是理想的科幻文学,也是理想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幻文学和文学的分界,可以变得不那么清晰。我们既可以谈论其科幻性,也可以谈论它的文学性。不会因为贴着科幻文学的标签,就降低了对他们的文学要求。这对科幻文学不公平,对其他的文学创作也不公平。
从硬科幻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妨把它和非虚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在谈论非虚构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它看作一种叙事方法。非虚构讲究生活的真实,这对写作者构成一种压力。硬科幻写作同样要求写作者,在虚实之间保持一种自由,如果我们把硬科幻对应的科学基础视为一种现实的话。如果没有足够的写作技术作为保障,无论是科幻文学,还是我们熟悉的非虚构创作,听上去美好的克制都会变成笨拙。只有在技术的保证下才能够让写作者,在虚实之间,有无之间,自由地游弋。正如虚构的目的不在于虚构,科幻文学的根本目的恐怕也不在科幻,在于将人类命运的思考,通过一定的文学肉身得以完成虚构。如果说在科幻文学创作当中,关于科幻的部分,算是非虚构的话,那科幻之外的叙事,就是虚构,从这个角度来讲,优秀科幻小说,其实就是虚构和非虚构的完美结合。
越是优秀的科幻小说,在这一方面,就会提供出卓越的令人惊讶的创造性,正如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如果缺少第二部分和后面的附录,这个文本的丰富性就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李宏伟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将虚构和非虚构进行了结合,这种结合是巧妙的,也是有匠心的。如果李宏伟缺少足够的文学训练,《国王与抒情诗》也就不会显得这么独特。从科幻的角度来说,李宏伟关于未来人类意识的想象,放在科幻文学创作当中也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从文学性而言,李宏伟提供了很多科幻小说作者做不到的纯粹。
2017年8月17日,李宏伟与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作家走走在思南文学之家就《国王与抒情诗》展开对谈,探讨了书名中两个词语的含义、永生的概念、科幻的概念等。
李宏伟这部作品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对科幻文学在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分类上,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甚至对科幻文学的定义产生了兴趣。这个分类之所以重要,在于提醒我们,科幻文学,首先得是文学,其次才是科幻,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文学的角度上来讨论科幻文学,而不仅仅是站在科幻的角度上来讨论科幻文学。《国王与抒情诗》是一个范本,他一方面告诉我们科幻文学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强调纯文学和科幻并不是水火不容。重要的是,李宏伟提供的文本,给了我们讨论问题的样本。这个样本足以让我们对科幻文学在今天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进行思考。
本文原载于《青年文学》2017年第10期
明日推送
罗岗:“文学式结构”、“伦理性法律”和“赵树理难题”——重读《“锻炼锻炼”》兼及“农业社会主义”问题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唐弢奖专辑 | 李广益: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文艺批评 | 吕超:管窥中西科幻文学背后的文化源动力 ——以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为例
长按关注
长按赞赏
○
文|洛洛
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