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沙垚:潜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性能量——兼评《历炼精魂》

现代视听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文艺批评”


编者按


新中国的戏曲改革是一项系统的文化改造工程。经过70年的实践,戏改既给当代的文化建设积攒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最重要的在于:民间戏曲的“根”深植在老百姓的日用家常之中,对它的利用和改造既要从群众中来,也要到群众中去。只有那些能够深入群众生活,激发群众情感的戏才是真正的“人民新戏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民文艺”。这应当成为当代戏曲艺术乃至一切民间文艺形式“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张炼红老师《历炼精魂》一书进行评价。作者沙垚认为张炼红老师关于戏曲和戏改的研究中有着对底层个体生命的“体察”和“温柔”,体现着民间传统与“人民性”的血肉联系。张老师提出“细腻革命”的说法,站在底层与民间的视角重新讲述、思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为我们认识新中国、理解“人民文艺”提供了一个视角。


本文刊于《现代视听》2019年08期,转载自公号“现代视听”,特此感谢!


《历练精魂——新中国戏曲改造考论》(增订版)

张炼红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9年7月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沙垚



潜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性能量

——兼评《历炼精魂》



2019年7月的最后一天,在去京郊进行“不忘初心”主题教育的大巴车上读到毛尖老师发表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的文章《一树真理》,得知张炼红老师《历炼精魂》(增订版)出版。对于十数年磨一剑的写作者,毛尖感慨:“我也想惆怅地说一句,无论是对于我们同代人还是下一代研究者来说,‘炼红写书’,都可能是一种传奇了。”我一下子泪目。想到这些年,自己还算高产,可是又何曾真正用心去体察过“吾土吾民的世道人心”“戏里戏外的情义与坚忍”。

 

2013年底,我即将赴温哥华访学,行前去上海拜访吕新雨老师,请教博士论文的相关问题,她向我推荐了刚刚出版的《历炼精魂》。于是访学一年,我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是沈祖棻老先生的《宋词赏析》,一本是张炼红老师的《历炼精魂》。多少个日日夜夜,翻了不知道多少遍,从来没有一本学术专著让我如此这般读过。后来,我博士论文中反复出现的“世道人心”“历练与担当”“蚌病成珠”“涵养生息”“坚忍维系”“细腻革命”“捂暖人心”等关键词都出自这本书,甚至论文出版时定名为《吾土吾民》也出于此处,可见《历炼精魂》对我的影响之大。2017年我在甘肃玉门市挂职时,得知张老师要去敦煌,赶紧找到一同挂职的“挂友”刘卓老师,说我也要去接机,如果不抱着一束鲜花去机场,不足以表达对张老师的尊敬和仰慕。


《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

沙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关于戏


作为一个戏迷,我常常眯着眼睛,歪在剧场的一角,听杜丽娘嘤嘤呢喃“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为什么春天像一根线?作为一个学者,我曾多年在关中秦山渭水之间寻觅,想知道“戏曲对农民究竟意味着什么”。

 

已经不记得在多少个村庄看过多少场戏了。近年来,追着婺剧的剧团在浙西南跋山涉水,每每戏台搭完,便人山人海,小孩在戏台前后奔跑,在人群丛中穿梭,有的拿着烤鱿鱼串,有的拿着棉花糖,有的拿着手机拍照。仿佛在一片田野里穿花度柳的蜜蜂,这里是菜花成阵,那里是岸柳如烟。或许他们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戏。但有一个这样的童年,我相信,多年之后,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比别人多一点什么。

 

张炼红说自己喜欢戏,“更深层的动力源于我自小养成的对乡土生活、民情风尚的眷恋”,以及“后来在成长路道路上不知不觉间变得具体而沉重的,对于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政治和文化命运的担当感。”一个“眷恋”加一个“不知不觉”,便成就了一个人生。


张炼红


更多的观众是普通农民。每当锣鼓声响,亿万民众在这里安放世道人心。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或收成欠佳,或苛税繁重,或悲欢离合,或生老病死。然而,只要锣鼓声起,仿佛进入到另一个时空,几千年来的苦难与坚忍在这里得到释放。在这个世界里,奸邪之人是会有恶报的,才子和佳人是要在一起的。戏里戏外,两个人间。张炼红说“对于生计艰难而容易消沉陷落的底层民众而言,只要戏台锣鼓一响,苦中也能作乐,再惨淡的光景也变得不那么难熬。”所以戏曲中“必定包含着民众的愿望和梦想”。

 

2018年,我曾在缙云县看到一出《血冤龙泉井》:真相大白后,张大人怒斩皇子,皇后来阻,他便用尚方宝剑刀劈凤辇;皇帝发来圣旨,他便卷起袖子,捞起裤腿,将圣旨甩到后台,一句“去他妈的”,就斩下了恶人的脑袋。虽然粗鄙,但大快人心,所有观众站起来鼓掌不息。我身在其中,无法不为之感动。诚如张炼红所说:“生活在哪里,哪里有戏曲,哪里就有百姓民众的喜怒哀乐,哪里就有不易被高高在上的知识者发现的精魂”。

 

张炼红的过人之处在于,她能够用自己温柔之心,去体察和洞悉最幽微暗淡的历史角落里底层民众史诗般的声音,她用“螺蛳壳里做道场”去赞美这种“涵养生息之功”与“坚忍维系之力”。她既能够感受李秀英的“一夜未眠、筋疲力尽、声声含怨、字字带泪”,也能够感受观众在听到“尘世昏昏何以为计呦”时的一声长叹和共鸣共情。也正是受到她的启发,我才会在自己的研究中努力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一个文艺工作者送戏下乡时,在山道上、雪地里连滚带爬,在饥渴之极却只能喝漂着马粪的水……以及这种经历的意义——对个体的意义,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关于戏改


最早知道张炼红是2007年底,我自诩“仗剑踏雪入秦关”,研究皮影戏时读到她2002年的一篇文章《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便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她不断思考1949年的解放,对艺人们意味着什么?难道“不过是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因为“戏里戏外见惯了兴亡成败、世道变迁,他们相信哪个时代都少不了听取找乐的”?

 

《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如果止于对个体生命的“温情”与“体察”,或如一幅戏台楹联所说“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是文人骚客的“缅怀”和“乡愁”,很容易陷入消极和虚无。张炼红把对戏的“眷恋”与波澜壮阔的20世纪联系起来,她要“从戏里戏外充满困厄的民众生活世界里,体认绵延于吾土吾民中看似曲折微茫却不竭向上的伦理传承、精神气脉与理想追求”。

 

最为吸引我的是,张炼红研究的重点落到了新中国文化建设中“人民性”与民间性、地方性、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这种关系被理解为“大传统”与“小传统”,或者“国家”与“地方”,无外乎“追随”“改造”和“旧瓶装新酒”。但在她的笔下,一切变得柔软和细腻起来,不再棱角突出、青面獠牙、你死我活,而是细水长流,有热情、有温度。


“人民性”常常与阶级分析、政治要求、意识形态等联系在一起,与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何关系?张炼红却偏偏要“经由同情的理解”去“复现”“人民性”的“肉身”,因为她坚持认为“人民性”之中也包含着“全然融化于生活世界的‘民间性’特质”。她讲述了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的故事,在她看来这是一个从民众生活世界中不断自下而上地发掘提升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何尝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一种表达,即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不乏“对民间资源、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的征用吸纳,须知“‘人民革命’最深厚的根源正是潜在于普通民众之中”,由此实现“人民性”和“民间性”的统一。她将这种统一,理解为一种“鱼水情”,并认为这是“革命中国”尚未耗尽的历史遗产和政治资源,可以为今天考察和反思“中国问题”“中国经验”提供启示。

 

《芦荡火种》截图


在此基础上,张炼红创造性地提出“细腻革命”,“我们既然已经置身于重重困境中,何不索性沉住气,放开眼量,从长计议?同时落实功夫,就在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中,展开不同于激进政治的细腻革命?”何谓“细腻革命”?这是一种“潜在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性能量”;一种底层民众身处困境,却坚忍维系、深沉饱满的力量;一种“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中汲取能量,以低调持续的日常实践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行动”。这种能量最终“默默地指向未来”。


结语


在“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当代社会,全球资本主义席卷世界,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着民众的情感、价值和生活。如何真正显出“中国之道”,“体现吾土吾民的历练与担当”?

 

张炼红要从普通民众“看似如草如芥、无声无息的生命实践”中“开凿出希望之所在”,因为其中包含着源源不断的能量,“需要我们以格外的诚意和耐心去发掘、去阐释、去实践,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把日常实践提升为思想和理论……以期回应我们时代的文化与精神命题”。我在一篇文章中同样也提到:“如果说在阿兰·巴丢那里,20世纪是一场‘远征’,那么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或者说20世纪中国实践为寻找人类未来可能的更为美好的社会形态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则成为这场‘远征’中悲壮的史诗。”

 


张炼红通过历炼“三生石上旧精魂”,从对生命的温柔体察,到对历史的细腻开凿,再到对当代文化危机的直面回应,作为知识分子的情义、担当与自觉体现无余。


本文原刊于《现代视听》2019年08期



《历练精魂——新中国戏曲改造考论》(增订版)

张炼红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9年7月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序论

第一章 重构爱情神话:在“越轨”与“反抗”之间

第一节 《梁祝》:乔装传奇与反封建主题

第二节 《白蛇传》:仙凡之恋的正义性

第三节 精魂炼化:“越轨”与“反抗”

第二章 情理之争:人情戏的艺术流变与生活政治

第一节 《秦香莲》:从人伦困境到阶级矛盾

第二节 《女审》的历史承继与时代融铸

第三节 《碧玉簪》:“大团圆”之争

第三章 幽明之变:李慧娘鬼戏改编及其论争

第一节 《红梅记》:拈取一段人鬼奇缘

第二节 《游西湖》:摆不脱的“传统窠臼”

第三节 《李慧娘》:“幽魂”与“革命”

第四章 家与国:蛾眉请缨、英雄气概与爱国主义

第一节 《穆桂英挂帅》:“我不挂帅谁挂帅”

第二节 从《百岁挂帅》到《杨门女将》

第五章 罪与罚:大义灭亲、忠孝节义与政治伦理

第一节 《四郎探母》:千拜万拜折不过儿的罪来

第二节 《三关排宴》的“政治”和“伦理”

第六章 锻造“红色经典”:从地方戏到“样板戏”

第一节 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第二节 “戏胆”阿庆嫂

第三节 “传奇性”和“地方性”

第四节 “鱼水情”和“主体性”

专论

细腻革命:民众生活世界及其文化政治

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

“禁戏”问题与新中国戏改运动初期的政策实践

戏说革命:“反历史主义”戏改倾向与文艺阐释系统再考察

年表

新中国戏曲改造运动备忘录(1948—1965)

附录“戏改”再思量:新中国的文化理想和实践

——刘厚生访谈录

问题与思考 贺桂梅

一树真理 毛尖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增订版补记



明日推送


鲁明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人艺术与中国革命——以黄虹宾、郎静山及费穆为例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洪子诚:革命样板戏——内部的困境

文艺批评 | 季剑青:被“误读”的经典——《宋元戏曲考/史》的形成与接受

文艺批评 | 么书仪:戏迷、票戏和下海

文艺批评 | 江棘:“新”“旧”文艺之间的转换轨辙——定县秧歌辑选工作与农民戏剧实验关系考论

文艺批评 | 周敏:口头传统与“人民文艺”的普及面向  ——对“十七年”新曲艺创作情况的考察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好大的风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