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飞向太空》(Соляри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飞向太空
(Солярис)
又名:索拉里斯 / 星球疏拉利斯 / 梭拉丽斯 / 索拉瑞斯 / Solaris / Solyaris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弗雷德里克·格伦斯廷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主演: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 / 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 / 尤里·亚尔维特 / 弗拉季斯拉夫·德沃热茨基 / 尼古拉·格林科
类型:剧情 / 科幻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 德语
上映日期:1972-03-20(前苏联)
片长:167分钟
剧情简介
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饰)在飞往索拉瑞斯星之前来到儿时的父母家与当年的索拉瑞斯飞行员亨利•伯顿(弗拉季斯拉夫·德沃热茨基饰)见面。伯顿警告凯尔文索拉瑞斯星上会有不可思议的奇事发生,但后者并不以为意。凯尔文离开前,当 着父亲(尼古拉·格林科饰)的面焚毁了自己的个人物品。凯尔文到达索拉瑞斯星附近的太空站后,对科学家奇巴瑞安博士(Sos Sargsyan 饰)之死进行调查,却发现自己多年前已经去世的妻子哈莉(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饰)竟突然出现。惊慌失措的凯尔文与太空站上另三位科学家讨论该如何面对怪事,却发现原来每人都深受其扰,不明就里……
电影《飞向太空》改编自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本片被提名197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同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
预告短片
角色简介
克里斯•凯尔文
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饰
心理学博士,被派到宇宙某处的太空站进行研究并评估太空站计划。他登上太空站后发现太空站已经成为一个几乎死寂的空间,不久,克里斯十年前自杀的妻子哈莉在睡梦中来到他身边,两人不断追索前尘,感受聚散离合的爱与身心的痛苦。
哈莉
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饰
克里斯十年前自杀的妻子,在克里斯来到太空站后,在索拉里斯的操控下复生,她在苦痛挣扎与生死反复中形成自我。在这过程中,她渐生意识,但终于不可避免也要面对人类的终极疑问,她要求克里斯帮她了解她从何而来,以及自己是什么。
亨利•伯顿
弗拉季斯拉夫·德沃热茨基饰
克里斯的朋友,索拉里斯星球太空站负责人,他要求克里斯来帮助他们,但是在克里斯到达太空站之前,他就因为信仰动摇又无力解释之下采取极端行为自杀身亡。
施特劳斯
安纳托利·索洛尼岑饰
在索拉里斯星球太空站驻守的科学家之一,在克里斯到达太空站后,发现他处于孤绝状态,形貌邋遢,他渴望回归人世,认为没有科学家能解决太空站的问题,太空探索注定要失败的,人类需要同类。
精彩影评
对于塔可夫斯基而言,神秘莫测的索拉瑞斯星大洋不过是面镜子,用来审视自身的一面镜子。很多出色的科幻作品总是在扩展我们以往的定义,在面临他者的时候,都在反思我们作为人自身的局限,相应地,也在扩展我们作为“人”的概念,一步一步地颠覆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而问题是,塔可夫斯基审视的我们自身,绝对没有超出一个西方甚至是俄罗斯的视角。他并不是把这个概念扩展得更广,而只是钻得更深。当海若长久地凝视《雪中猎人》的时候,我们想到的这只是某个特定文化的产物,其它的元素还有巴赫的音乐,勃鲁盖尔,丢勒,安德烈·鲁勃寥夫的画。就是说,塔可夫斯基一点没有试图去掩盖他自己的文化背景。这可恰恰是一个科幻题材的作品所千方百计地避免的,大部分科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会想尽可能地摆脱作为某一个个体作为某个特定文化产物的特征,因为科幻更多地把人当作一个种族来看待。
在塔可夫斯基看来,我们连对自身的探索都未完成,怎么能去飞向太空?塔可夫斯基过多地把我们束缚在此时此地。他继承了俄罗斯思想的反思传统,同时他又是一个生活在冷战时代的人,在他看来,我们的文明的毁灭绝非是危言耸听,因而他的忧虑完全可以考虑。但是有意思的是,冷战时期也恰恰正是科幻的黄金时期(不是科幻小说史意义上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的科幻作家们拥有惊人的活力和想象力,后来科幻的题材里,以文明毁灭为背景的题材也太多了,Matrix, Fallout, 基地,等等等等,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现文明的毁灭绝非是世界的终结,甚至是另一种新文明产生的基础——无论是更好或更差。大部分科幻都有着不同程度乐观主义,人在探索的时候是绝不会缩手缩脚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终是一往无前的。
——豆瓣·SWX
在《飞向太空》中,塔科夫斯基避免了电影的“奇观化”,只用了不多几个钱来表现神奇的大洋,让这个“神”看起来有点稀松平常。当然,这也跟意图有关系。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小说中的大洋,是一个残缺的神,带着孩子式的天真,莱姆曲尽笔墨,模状了大洋上的种种奇观,既科学精确,又有极强的观赏性,并且最终由此推衍了一段关于神的讨论。但是电影的神并不是大洋,电影里的神是贴在凯尔文卧室里面的那张安德烈·鲁勃廖夫画的《三圣像》,是哈莉翻看的书本上丢勒的铜版画《启示录武士》,是两人深深浸润其中的荷兰画家的那张充满世俗气息的《冬猎》。奇观并不是壮丽的大洋,而是平凡的生活中孕育的火焰。就电影的影像表达而言,《冬猎》的作用与《潜行者》的最后一个晦涩的镜头有着难以言表的一致。在《潜行者》的最后,导游满身疲惫地又一次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疲倦地睡去,这时候,响起来火车的声音,其中夹杂着刺耳的巴赫,残疾的女儿看着桌上的玻璃杯,玻璃杯在毫无外力地情况下,慢慢向桌边移动。老塔的奇迹从来就不在奇观之中,而是在最普通的日常影像里。
在电影的第二部分(空间站部分)中,有一部分对科学伦理的探讨,但仅仅是几句话,未能给人留下印象,而对于大洋制造的哈莉是否是人,我们有没有权力把她消灭的问题,在电影中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在小说中,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关于哈莉的身份认定问题,也就是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认人在世界和宇宙中的地位的问题。小说中有哈莉血检、自杀又复活以及对凯尔文不可思议地依赖,都是在挑战人的定义。甚至最后,凯文有意把哈莉带回地球的时候,他还考虑到了应该如何让哈莉通过重重关卡,得到人的“社会”的身份。电影中也有这些细节,尤其是哈莉的自杀和复活,塔科夫斯基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技巧来表现。但是,他不是在挑战“人”的定义,而是在重申对人的定义,并不是说能奇怪地复活,她就不是人了,反而,她的自杀,她对生命的放弃,更加说明了她是人,因为她有了除依赖之外的感情。在哈莉自杀又复活后,电影就彻底地走入了一个和小说完全不同的轨道。在机械而单调的太空站,他们举行了一次小型的生日宴会,在那个奇妙的有着地球的温暖的小厅里(整个太空站的镜头,都是用的一种冰冷的银灰色调,只有那个房间,才有厚重的黄色和棕色的暖色调),凯尔文和哈莉感受了《冬猎》中的世俗生活,感受了凯尔文心灵中对父亲、母亲以及女人温暖的感情,她们甚至一起达到了性的愉悦的高潮——就是著名的“失重30秒”。在失去重力的状态中,两人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也是哈莉在情感上复活后的最高峰。
——豆瓣·无尽藏
塔科夫斯基在这样一个奇幻故事下实际仍然关注着我们的情感世界。他在片中的结论似乎是我们不要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去探求这个情感世界,虽然片中克里斯的同事对发生的这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但他的解决办法是只有摧毁它。但摧毁不是办法,只能带给人们更大的伤害。人类的情感世界的确是个神秘所在,它大概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让人困惑,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对它不完全了解,但至少可以接受它,和它泰然相处,虽然它有时以让人不知所措的方式出现。
——豆瓣·阿木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蜂蜜之地(Медена земја)》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法国梧桐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