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王德威: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收获——《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序言

王德威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自2007年史书美提出“Sinophone”这一概念以来,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在海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学界也对其有较为广泛的关注。张松建老师的新作《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为我们理解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该作中,张老师以“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为主题,通过对王润华、英培安、谢裕民、梁文福、鲁白野等人的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指出了通过写作他们实现了与“家国”的重逢,以及精神层面上原乡的重建。同为汉语写作的华语语系文学,不仅助推中国文学重新思考内与外的创作场域定位,而且它也表明“中国”成为了“华语世界”交流或交锋的重要对象。这正与近年来王德威老师所进行的“华夷风”研究不谋而合。文艺批评今日推送王德威老师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以飨读者。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论文衡史”,特此感谢!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王德威



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收获



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近年在海外引起广大回响,中国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注意也方兴未艾。华语语系文学强调以全球华人最大公约数的语言——主要为汉语,包括各种官话到南腔北调的方言乡音——的言说、书写作为研究界面,重新看待现当代文学流动、对话或抗争的现象。远离中州正韵的迷思,华语文学观察不同地域、族群、团体,甚至阶级、信仰、性别的发声位置,从而理解众声喧“华”的意义。


华语语系文学研究有不同理论脉络,也可以和中国文学研究相辅相成。一方面华语的世界观强调全球的、多声复调的格局,使中国文学必须重新思考内与外的创作场域定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历史经验,政治实体,以及文化创造的存在,也成为“华语世界”交流或交锋的重要对象。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张松建教授的新作《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提供一个极好的范例。


张松建


《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以八篇专论构成,讨论中国大陆以外华语文学从二十世纪中到当代的发展。张教授的个案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或国家。这一广大区域聚集数以千万计的华人,自古和中国关系密切,时至今日,更因“一带一路”计划、南海风云而引人注目。但以往对这一区域人文现象的理解多半囿于大陆境外,南方之南的偏见上,遑论文学成就。但张教授的专著刻画了一幅细腻而丰富的图景。他爬梳个案、借鉴理论,以精致的研究提醒我们台港和南洋文学别有天地,也企图为中国文学与华语文学两种论述提出连接之道。这本著作的意义可自以下三点说明。


首先,《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对文学地理的认知,大幅改变一般文学史的时空脉络。本书处理的作家他们活动的时间从四十年代到当代,范畴则从新加坡到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甚至延伸至北美。传统的世界或华文文学的论述只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做出静态的疆界区隔,何能道尽其中的流动脉络?比方说,鲁白野来自马来亚怡保,曾羁旅印度尼西亚,后转往新加坡。王润华原籍马来亚霹雳州,于台湾、美国求学,曾任教新加坡、台湾,现回马来西亚任教、定居。这些作家生命行旅如此繁复,很难以一时一地的环境或事件说明个人的经验和风格。但他们坚持以汉语创作,一种想象的文学共同体于焉形成。他们铭刻个人经验,从垦殖迁移到国裔认同,从日常生活到成长经历,无不生动感人。而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作为宗族根源,政治实体,文化传统——的态度也因时因地而异。张松建提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例子。如英培安则回归日常,探勘肉身欲望的依归;希尼尔、梁文福则无不叹息华族文化海外传承每况愈下,谢裕民、鲁白野则思考在地认同的必然与偶然。


藉此,张松建点出海外华人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多重选项。这一主题看似老生常谈,但张松建的专著却有过人之处。张先后就学河南大学,浙江大学,在新加坡完成博士学位归国。因缘际会下,他于2013年返回新加坡任教。中国是他生长于斯的家乡,南洋是他最终选择定居的所在。作者这一跨国迁徙经验和他笔下的个案其实有相似之处,因此论文所及有了感同身受的向度。他放低姿态,不以上国原乡立场看待书中作家的抉择,与此同时,又多了新移民或外来者的客观取向。张松建发挥理论所长,以中西理论——历史哲学,后殖民研究,移民研究,人文地理学等——验证作家的经验和作品,并藉此修订理论的适用性。


其次,《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对华语作家的地缘政治做出敏锐观察,并叩问政治如何经由文学形成对话:移民、遗民、殖民、夷民成为作家萦绕不去的主题。早在中古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居民已经来往南海。迁徙者的动机多受经济因素影响,但从战争到世变,仍然是那个世代流离因素之一。乱世乘桴浮于海,从明郑到清末都有实例。这些移民去国离乡,以孤臣孽子的姿态托庇海外,因袭了遗民身份。除此,十九世纪以来,殖民帝国主义肆虐南洋、台港。像是荷兰、日本之于台湾;英国之于香港;荷兰之于印度尼西亚,英国、日本之于星马等。华裔子民和土著一样,又成为被殖民对象。但不论移民、遗民、殖民,他们身在异邦,年久日深,逐渐成为夷民。


谢裕民


张松建研究的新加坡作家谢裕民,对此种身份的变换有不能已于言者的感触。谢的中篇小说《安汶假期》描述一对新加坡父子远赴印度尼西亚安汶寻根,一方面发掘明末朱姓遗民从中国漂流南洋的离散故事,一方面见证荷兰、英国、日本殖民东南亚的血泪历史。而时间流逝,当移民、遗民、殖民与土著来往婚媾,终成为混血夷民时,所谓的故国旧事已经不能闻问。面对这样的忧惧,梁文福和希尼尔等在纸上敷衍他们对华族文化的一往情深,英培安、王润华、吕育陶等则号召在地风土才是华裔落地生根的所在。


张松建提醒我们另一种身份认同,那就是公民。公民是现代国家建立个人权利和义务,塑造认同的重要构造。但诚如作家所示,从移民、遗民、殖民、夷民转化为公民的过程谈何容易。谢裕民作品的主人翁虽是新加坡公民,但回顾父辈所来之路,仍不禁惶惑自己何去何从。鲁白野在四十年代末向往左翼革命;但与华裔作家如王啸平、黑婴、韩萌回归中国的志向不同,他选择了马来亚联邦作为效忠对象。然而在一个多元族群的新兴国度里,作为华裔公民并非易事。鲁白野英年早逝,没有看到马来巫人政权对华裔的打压,这样不利的身份正是吕育陶等后之来者强调华族文化、争取自我认同的动机。而英培安与新加坡当局时而紧张、时而妥协的关系又是另一种例子。高唱“反离散”的学者只看到了多元文化的美景,忽略了公民身份之可贵,正因为拥有不服从、再离散的权力。


第三,《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思考海外作家及其创作,不仅超越传统中原/海外的简单分野,也辩驳当代批评政治正确的倾向。近年部分学者沿用后殖民理论讨论海外华语文学文化,除了挞伐西方帝国主义无所不在外,也质疑清帝国以来中国“内陆殖民性”,以及中国海外移民在移居地充满掠夺性的“定居殖民”行径。这类论述信而有征,但处理百年中国与海外华语社群的关系时,毕竟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殖民”或“后殖民” 理论不能解释海外华人对乡土、国族、文化、语言的复杂情绪。如张松建所讨论的十个案例所示,不论感时忧国或或游走跨界,作家个人的经验如此丰富,笔下的华语世界也必然引人思辩。


王德威《华夷风起:华语语系文学三论》


相对“后殖民”论述,我曾经提出“后遗民”论述,意在对传统遗民观做出批判,但也反思其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我所谓的“后”,不仅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而不了,甚至为了未来而“先行后设”的过去/历史。而“遗”,可以指的是遗“失”,是“残”遗,也可以指的是遗“留”—赠与与保存。失去,残存,留传三者之间形成的绵密脉络,为我们在海外面对中国性或是华语所谓的正统性和遗产继承权的问题,带来了新的选择。


张松建的讨论除了触及“后殖民”和“后遗民”的向度外,更涉及“后移民”的可能。在全球化快速移动的时代里,“移民”的起点和终点也必须重新定义。即以当下国际经验所见,移民是否真能融入理想“民族大熔炉”,仍然是争论焦点。移民是否“认同”在地文化是一回事,是否“被认同”又是一回事。“后移民”的思考一样企图跨越“离散”论,但强调移民动机和动线的多样性,不再局限于“落地生根”或“叶落归根”。传统“根”与“径”(roots and routes)的公式必须重新审视。移民的再移民、多重身份认同,候鸟式的迁徙,都成为社会、人类学者终必面对的课题。


我曾提出在分梳“根”的政治同时,应该设想“势”的诗学。如果“根”指涉一个位置的极限,一种边界的生成,“势”则指涉空间以外,时间的消长与推移。前者总是提醒我们一个立场或方位,后者则提醒我们一种能动性(agency),一种情动力(affect)。这一能动性又是与立场的设定或方位的布置息息相关,因此不乏空间政治的意图。更重要的,“势”总已暗示一种情怀与姿态,因此饶有美学涵义:或进或退,或张或弛,无不通向实效发生之前或之间的力道,乃至不断涌现的变化。


张松建的研究提醒我们,正因关注“华”的能动性,华语语系文学也必须思考作为对话面的“夷”。这与目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方向有所不同。华夷互动的传统其来有自,更因现代经验产生新意。中央与边缘,我族与他者,正统与异端不再是固有的僵化定义,而有了互为主从,杂糅并立的可能。他所讨论的作家,不论希尼尔关注中文汉字的洋化异化,乃至谢裕民对混血化、土著化的焦虑,都从“华”的对立面作出动人对话。


王德威、高嘉谦、胡金伦主编

《华夷风:华语语系文学读本》


在“后夷民”的语境里,“潜夷”和“默华”回应中国的立场和能量是值得思考的——这正是我所谓的“华夷风”(Sinophone)研究的开始。“风”是气流振动(风向、风势);是声音、音乐、修辞(《诗经.国风》);是现象(风潮、风物,风景);是教化、文明(风教、风俗、风土);是节操、气性(风范、风格)。“风以动万物也。”华语语系的“风”来回摆荡在中原与海外,原乡与异域之间,启动华夷风景。


《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是张松建教授立足新加坡的第一本重要著作。他的史料考证,文本细读,理论辩难都令人深有所获。更重要的,张教授对华语世界文学所展露的“温情与敬意”,使他的专论有别于一般。我与张教授交往超过十五年,见证他问学每一阶段的变化,也相信以他的勤奋和敏锐,必能继续致力华语文学研究,做出更精彩的贡献。


本文选自《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重见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




作者:张松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目录


序言: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收获王德威


第一章 重塑南洋风景——王润华的雨林诗学
引言 长河无尽流
一 南洋风物与文化认同
二 历史记忆与本土意识
三 美学素质与修辞精髓
结语 把世界带回家


第二章 身体书写与性别政治——英培安的文学世界
引言 从“身体”出发
一 身体塑造与自我认同
二 身体的终结
三 权力与身体
结语 朝向“晚期风格”


第三章 家国寻根与文化认同——谢裕民的离散书写
引言 所谓离散,所谓认同
一 解构原乡与重溯国史
二 离散与文化认同
结语 根与路的辩证


第四章 抒情寓言与认同书写——英培安、希尼尔的现代诗
引言 理解现代认同
一 从“想象的乡愁”到“本土的诱惑”
二 在族群与国族之间
三 本真性伦理与自我认同

结语 抒情的寓言


第五章 新加坡:文化与怀旧的政治——梁文福小说新论
引言 怀旧的魅影
一 童年的消逝,成长的烦恼
二 现代性、新加坡与怀旧的风景线
三 全球化、后殖民与文化悲悼
结语 怀旧的政治及其未来


第六章 族群与国族的变奏——鲁白野的文化—政治论述
引言 乡愁的归宿
一 族群景观与文化认同
二 四百年来家国


第七章 家园、离散与身份政治——吕育陶的“地方书写”
引言 朝向“文学地理学”
一 家园、自我认同与“地方感”
二 离散感性与“地方”之爱
三 “地方”作为“事件”


第八章 缪斯的踪迹——新加坡华文现代诗的半世纪回顾
一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
二 离散华人与原乡追逐
三 国族认同与本土意识
四 召唤集体/历史记忆
五 现代化与乡土怀旧
六 华文教育与文化伤痕
七 环境保护与生态书写
八 普世人道主义
九 人生感悟与浮世哀乐
十 诗学建设与艺术实验


附录 新加坡华文文学未来五十年


后记





//或许你想看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法国梧桐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