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城南旧事》

吴贻弓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导演: 吴贻弓
编剧: 伊明 / 林海音
主演: 沈洁 / 张丰毅 / 张闽 / 郑振瑶 / 严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3
片长: 88分钟


剧情简介

本片根据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小女孩林英子(沈洁 饰)住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南城,在他们家院子附近住着一个疯女人秀珍(张闽 饰),秀珍的丈夫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杀,孩子也不知所踪,因此落下了疯病,时常把英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小桂子”看待,英子也喜欢秀珍,答应帮她找回小桂子。英子有个苦命的小伙伴妞儿,学戏时常遭干爹打骂,英子偶然发现妞儿有小桂子的胎记,帮助她们母女相认。英子上小学后,一家人搬到了厂甸。在家门口荒废的院落里,英子发现了一个小偷(张丰毅 饰)藏赃的草堆,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只得干不光彩的勾当,英子却不把他看作是坏人。不久,女佣苏妈返乡,父亲去世,英子的童年,彷佛一下结束了……


导演简介

吴贻弓,中国著名电影导演。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电制片厂导演助理。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1989年1月后,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第六届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文艺一级导演。中共第十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他导演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同时,吴贻弓又是一位电影事业家,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创办了如今已然成为A级国际电影节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他先后担任了上海电业局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角色介绍

 英子   (演员 沈洁)


20世纪20年代,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时遇到了“疯女人”秀贞,英子帮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后来英子又遇到了一个小偷,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英子九岁那年,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也随家人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台湾。



 宋大妈   (演员  郑振瑶


宋大妈是英子家的乳母,她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她勤快、诚实,也很喜欢英子。当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后,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秀贞   (演员 张闽


秀珍的孩子失踪,自己的情人也下落不明,她常常会在馆门前痴立,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疯女人”。每次她与英子讲话时,都无一例外地变成自言自语。但是后来英子帮助秀珍找回失踪的女儿妞儿,秀珍和妞儿相认后便带着妞儿去寻找孩子的父亲。



 小偷   (演员 张丰毅


小偷在一个荒草丛生的破院子里结识了英子,他常常和英子在一起聊天,他告诉英子自己之所以做小偷是为了供弟弟上学。后来小偷被警察抓走了。


精彩影评



 豆瓣·林三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584764/

 作为一部自传体的小说集,本身在情节性和紧凑性上可能并不太符合电影的要求,过于零散;原作饱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祖国的怀念之情,表现北京南城风物容易,可是想要表现出这些情感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整部电影大致由三篇小说组合而成,用何种结构和叙述方式来表现剧本,是令吴贻弓导演为难的问题。

通常来说有两种方案,一是拍摄一部分段式的电影,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二则是把原剧本的结构打乱,重新编写。吴贻弓导演在思虑的过程中反复研究了原著,在作者的“代序”中找到了答案。“…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分头叙述并在每一个结尾强调“离我而去”,是形成《城南旧事》的“回忆感”、“往事感”的关键,也是保证电影能够体现出原作总的韵味和风格的关键。所以吴贻弓导演并没有采取第二种方案,而是尝试了一种在当时中国比较新颖的方式:以情感线索和心理线索整合情节结构,以影调取代事件作为影片的结构因素。同时在整部影片中采用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修辞手法:复沓、留白、反衬等。通过这些艺术处理方式,导演将他在原著中体会到的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这种溢于言外的感情,自然地、朴素地、不露凿痕地传达给观众。

电影语言通过省略从而暗示潜在内容的手法与诗歌中的留白何其相似,《城南旧事》中导演也多次使用了这一手法。剧本,导演台本和电影成片三者往往是不太相同的,导演会在创作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剧本和镜头。在看了《城南旧事》的剧本,导演台本和成片后,我发现电影的开头部分有三处改动:第一处应该是出于拍摄难度和情节缀余的考虑删去了;第二处,骆驼商队在电影文字阶段一直是行走在黄土大道上,但是在电影中,改成了在卢沟桥拍摄。我想这和电影暗含的政治意义以及与电影后面抓学生的情节相呼应,的确是更好的方案;第三处原剧本中,编剧伊明曾做一首歌词,放在卷首,唱出了海之彼岸的人民思念故国的心情。这首歌词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伊明在一篇名为《让心灵的童年永存》的文章中写到:“经过导演吴贻弓同志的建议,删去了。他的理由是,不唱出这种离愁,比唱出来好。”这和上文提到的“不道破一句”不谋而合。这一无法在影片中捕捉的创作细节,体现了吴贻弓导演的创作艺术,以及留白作为修辞手法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
      电影中,宋妈失去了两个孩子和宋妈离去的两场,导演同样采用了留白的手法。

上文提到,《城南旧事》的剧本情节稍显分散,没有一条贯穿到底的情节线,但是它在内容的核心上是统一贯穿的。其次,它又通过一些感情因素贯穿起来。但是导演认为,光靠情绪内核的统一是不够的,除了内容所决定的主要方面以外,还应该注意到形式上的补充这一方面。为了使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从而达到“美”的境界,导演采用了重复的艺术手法。

1、场景的重复

清晨井台打水一场反复出现了四次,景别相同,机位相同;操场放学一场也反复出现了四次,景别相同,机位相同。在这两个场景中,改变的只有人物的衣物和周围的树木。

这两场在内容上毫无关联,为什么偏偏重复这两场呢,因为它们给予观众的感受是相同的。它们造成了生活的流逝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生活还是在不停地不知不觉地流逝。它们将影片中叙述的一件件看似无关的生活琐事联系在一起,观众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这重复中接受到一个讯息——影片所表现的不是一件件琐事,而是一个生活的整体。

2、音乐和音响的重复

全片包括片头、片尾共有八段音乐,这八段音乐中只有一段是特别的以外,其余全部是“骊歌”的旋律,或是不同乐器的演奏,或是不同的变奏。这样的处理,造成了由听觉而引起的连贯感和统一感,帮助影片达到了情绪上了首尾呼应和完整。同时,这首歌曲有着古朴、单纯、清淡、典雅的韵律和强烈的时代感,体现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对祖国、对家乡、对童年深切的怀念以及影片的几个主角都是离英子而去的悲伤的情感,催人泪下。每当音乐响起,英子身边又有一位她深爱的人离开,观众的心弦就又被拨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送别》的旋律将情节的悲剧性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

3、叙述上的重复

影片中,三个看似并无关联的事件,却有着一样的开头——都从宋妈送别他的丈夫说起。每当观众看到那个牵着小毛驴的庄家汉,就暗暗体会到似乎又要发生什么了。每到一个段落的结尾,每个故事里的主角又离英子而去,直到爸爸去世,英子的童年结束了,影片也结束了。这种叙述上的重复。加强了各片段之间的联系,使原本看似分散的影片在无形中联系在一起。

4、节奏的重复

和以上三个可以看见听见的重复不同,节奏上的重复是“感觉”上的。

电影的节奏并不是拍摄的速度,镜头运动的速度这么简单,它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镜头的长短、景别远近的组合、色彩的浓淡、明暗的对比、音量的轻重等等,都是节奏的组成部分。

导演在电影中用了较多的长镜头和较多的大停顿,用二者来制造一种节奏上的重复。比如秀贞给英子染指甲的结尾镜头、妞儿告诉英子她不是父母亲生的结尾镜头、秀贞母女被车压死以后英子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的镜头、小偷被抓后英子在教室里发呆的镜头、宋妈孩子死后在厨房里的一组镜头以及英子去医院探望父亲后半段父女对视的镜头等等,这种类似的蒙太奇处理方法贯穿全片始终。

 豆瓣·Mr odd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40603/

小说《城南旧事》在台湾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大陆去台同胞中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思乡浪潮。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也开始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台湾作家的文学作品,《城南旧事》便是其中的一部。北京电影制片厂老编剧伊明读了这部在当时还不能公开发表的作品后,觉得是个“拍电影的料”,便立即着手将其改编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看了伊明写的本子后很是欣赏,当即指示北影厂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北影厂拍电影的事一直未能有个着落。陈荒煤这下坐不住了,北影厂不拍,他又将剧本推荐给上海电影制片厂。上影厂领导经过研究,决定由导演吴贻弓来执导这部影片,因为吴贻弓的导演风格与这部作品比较吻合。

吴贻弓看了伊明写的本子后,感到统战意识太强,猜想改编者一定是出于当时政治环境考虑才这么做的。他于是向厂领导提出希望能看看《城南旧事》的原作。果然,当吴贻弓读了厂长帮他弄来的小说原著复印本后,觉得原小说较剧本更为打动人心。小说笔调虽然是淡淡的,但其中流露出对故乡那种难舍的情结却是浓浓的。他对厂领导说:“伊明搞的剧本统战意识太浓了,这么好的小说,只要老老实实拍出来就行了。而且故事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根本用不着加什么,我再写一个导演台本吧。”

在征得厂领导同意后,吴贻弓花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一个新的剧本。如同小说的散文式的独特叙述风格一样,吴贻弓在写作导演本时也没有刻意去寻求小说外的东西,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把它演绎出来。他说:“小说中北京的冬阳、骆驼队的铃铛、《我们看海去》的课文以及井边的小伴侣、胡同里的疯女人、藏在草丛里的小偷、骑着毛驴回老家的宋妈和长眠地下的父亲等等,这种来自海峡彼岸的感情很朴素地打动了我。我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十个字作为影片的总基调,那里面有一种抽象又具体的‘乡愁’。”吴贻弓撰写的《城南旧事》导演分镜头剧本无形中使这部影片成为新中国散文式电影的“开山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伊明看了吴贻弓写的本子后说:“小吴,你胆子蛮大的嘛,里面怎么一点政治都没有?”吴贻弓说:“这个本子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只要拍出来,统战部肯定欢迎。”

吴贻弓选中了沈洁来扮演小英子,小沈洁自然也是兴奋不已,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决心要把这个角色演好。她在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上把所有属于自己的355个镜头都打上了记号(这也意味着小英子在影片中出现了355次),对小英子的每一个镜头都细细琢磨、推敲。然而令小沈洁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事前作了充分准备,开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吴贻弓见状对她说:“你不用去硬演,你自己就是小英子。”果然,经吴贻弓这么一点拨,小沈洁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正如她后来所说:“在真正表演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自己是在演戏,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角色里。那时候我真的把宋妈当作了老妈子。让她给我干这个干那个。”事实上,如果没有她在影片中那自然的一颦一笑,没有她随时流露出真实感情的眼神,影片《城南旧事》中那淡淡哀愁、沉沉相思的情感线索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电影《城南旧事》很多地方没有台词,这也给音乐留下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然而,如何将这首歌与影片主题巧妙地融为一体,其难度并不亚于创作一首新的电影歌曲。好在吕其明在影片歌曲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为《送别》所配的旋律,尤其是“小和弦”的应用,通过不同场景和心态下的复奏和变奏把片中的那种伤感情绪烘托到了极致。伴随着影片中小英子心境的变化,歌曲《送别》都会有些许不同的味道,而片尾那段近五分钟没有对白只有音乐的画面堪称电影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正如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那样:在《送别》的背景音乐声中,小英子坐在大车上离开了旧家。一颠一簸中,故居、故人、旧日时光都一步一步的远去了。那颗纯洁无暇的童心,终于在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了“告别”的况味。城南的旧事渐渐淡去,淡不去的是对旧时京华的回味,对往日悲欢的留恋……。

电影《城南旧事》上映后不久,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由于拍摄这部电影在当时无法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作者及其家属对此是否会有什么意见呢?吴贻弓和上影厂领导对此心中都没有底。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此事告诉了应邀前来参观的夏祖焯。不曾想,当获知母亲的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夏祖焯先生非常激动,当即代表母亲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当时原作者稿费有800多元),并风趣地说:“我代表我母亲拿过版税了。”夏祖焯此举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吴贻弓后来感慨地说:“我们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她的小说拍成了电影,他们一点都不计较,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爱国行为吗?”

临别时,上影厂特地委托夏祖焯将《城南旧事》的录像带转给林海音,这也是《城南旧事》在台湾的第一个录像带。由于电影对原小说内容没有加进任何政治的因素,这部影片很快在台湾上映了,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1991年林海音到大陆访问时,特地来到上影厂与《城南旧事》主创人员会面,这也是这部影片拍摄完成近十年后小说作者和影片创作者的首次见面。当林海音听了吴贻弓对影片创作过程的介绍后,感慨地说:“您幸亏没加进任何政治的因素,否则台湾决不会放这部电影!”他还感谢吴贻弓让自己在内地出了名,并对沈洁在片中的表演赞不绝口。

电影《城南旧事》不仅在大陆和台湾获得轰动效应,同时也在国际上获得好评,1983年,影片《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奖,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性电影节的综合性大奖,同时打破了电影节上影片最多放映3场的惯例。在同年举办的南斯拉夫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上,《城南旧事》获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在厄瓜多尔第10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上,《城南旧事》又荣获二等奖——赤道奖。

END


或许你想看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蜉蝣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