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的两个问题2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意识形态斗争,战场在世人的大脑里。而人脑的思维,有其固定规律。开展意识形态斗争,要顺应和利用这些规律,否则就会劳而无功。

 

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在妖魔化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解体以前,苏联首当其冲,是妖魔化的首要和重点。苏联解体以后,中国成为头号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成了西方国家妖魔化的首要和重点。

 

起初,中国经济落后,西方人对中国还不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2008年以后,一方面,西方国家深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却持续增长。此消彼长,中国因此实现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路赶超,国家整体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而超过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是不太长的时间。

 

中国国家的成功复兴,引发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强烈的不安,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妖魔化中国。

 

两种妖魔化叠加在一起。一是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妖魔化,二是近年来对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妖魔化。这显然大大强化了西方人心目中对中国的固有标签。

 

理解了“贴标签”这种思维规律,才能理解为何西方人对中国有那么多荒谬的认识。即使有大量明显的相反证据,他们也不肯放弃那些荒谬。比如关于新疆棉花的种种谣言。

 

那么,面对这种妖魔化的“贴标签”,怎么办呢?

 


在这方面,同样要反对“速胜论”和“失败论”。

 

速胜论者认为,只要展示足够的证据,就能以理服人,说服西方人放弃那些荒谬的认识。

 

这种想法,违反了人脑思维的规律,不可能成功。具体来说就是,你出示的证据,只会被认为是欺骗和宣传。甚至证据越多,“宣传味儿”越浓。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失败论者则悲观地认为,在中国经济压倒性地赶超西方以前,没办法。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埋头发展经济,等到中国人均收入也碾压西方国家了,到那时,意识形态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现在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必败。

 

悲观失败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掉进了钱眼里,只看到钱,没看到观念的力量。而且,即使今后中国人均超过了西方国家,也不等于西方国家就会陷入贫困。贫困面对富裕,会备受冲击。但在富裕和很富裕之间,不见得有观念的冲击力。没有多少人真心羡慕阿拉伯酋长们的富裕的原教旨生活。

 

经济固然是基础,但观念问题,还是要靠观念来解决。

 


人的思维,必然要贴标签,并且,难以改变。但是,这不等于人的思维不会改变。只不过,人的观念改变,不是那么直接。人脑毕竟不是计算机,不会那么“理性、中立、客观”,完全根据输入的数据改变计算结果。人脑的运转,要复杂得多。各种理性、非理性的因素混杂在一起,改变起来,很麻烦。

 

人的思维是成套的,但这个“套”里面,并不是简单堆积、平均分布的一大堆,而是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核心区是指人的基本信条,外围区则是由基本信条生发出来的种种观念。

 

基本信条是非常难以改变的。而且,如果你试图去改变,往往会激怒那人。他会认为这是一种冒犯和侮辱。你直接说某人是个混蛋坏蛋,有几人能听进去呢?相反,你有理有据、态度和缓地说他做错了某事,大多数人,是能听进去的。

 

有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指出,中国人直接批评西方的自由民主,效果很差,因为这种批评直指他们的核心信念。这时候,被批评者是什么也听不进去。他不会分析你说得对还是错,他只会想:这个人想干什么?他为什么这么邪恶?

 

相对来说,外围观念比较容易改变。人们比较容易根据明显的证据改变外围观念。比如,你不能直接否定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他们完全不会接受,但如果你有理有据地批评他们某项具体法律或政策,他们是有可能听进去的。

 

原因就在于,那是外围观念。外围观念被推翻被改变,并不等于是撕下标签,只不过是把标签上的内容略微改改。这对人的心理冲击就小多了。通情达理的人,会接受。

 

因此,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观念,不要直接批评、攻击他的核心信条,而要从外围说起,从那些看起来不重要、争议不大的相关话题说起。只有这样,双方之间的对话才能继续下去。而且,在这些外围话题上,证据、事实、逻辑都是有用的。只要你有理有据,就有可能说服他。

 

接下来就到了重点了。


人类的思维规律是这样的:虽然核心信念很顽固,不易改变,但核心信念实际上依托在众多外围观念上。你不能直接改变核心信念,但如果你从外围入手,把众多外围观念逐一拆除,他的核心信念也会不稳固,进而摇摇欲坠。最终,会在某个机缘片刻,发生坍塌。

 

重点在于,人的观念改变,是个坍塌——也可以说是革命——的过程。外围观念是逐渐改变的,但核心信念的变化,是突变。

 

个人是如此,人群也是如此。人类思想史的变迁,就是几次思想革命。日心说之于地心说,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甚至产业变迁,比如智能手机之于传统手机,之间都是断裂性的革命和突变。

 

意识形态斗争的这个规律,类似于“量变引发质变”,因此,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反对速胜论和失败论,要打持久战,以量变促成质变。

 

具体来说就是,不必直接抨击、否定对方的核心信念,那样一则没有效果,二则也流于空泛。能进行抽象概念思考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必须依靠现实案例进行思考。既然如此,就结合种种现实情况,把概念之争化为解决方案之争,逐渐扫清外围,然后,对方的核心观念就会越来越虚弱。这时,就要等机会了。机会一到,观念革命就会发生了。

 

人类历史上,战争,尤其是那种大型长期的战争,往往成为思想史上的节点,原因就在于此。这种战争,构成了观念革命的契机。战前,人们的外围观念已经被事实和逻辑大量改变,可核心信念还衰而未倒。一场大战打下来,该坍塌的观念,就再也支撑不住了。

 

说到这里,也就说到了观念改变的另一个要素,那就是人事的变迁。

 


扫清外围观念,削弱核心信念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长时段里,人事也必然发生变迁。老一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成长起来。新一代虽然继承了老一代的那些难以改变的核心信念,但因为是继承者,所以观念的牢固性必然不如老一代。

 

比如亲身经历过冷战和苏东解体的人,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必然有很多偏见。这种观念会传递给新一代,但新一代毕竟经历不同,他们对社会主义就不见得有那么强烈的偏见。

 

也就是说,当人事变迁以后,在外围观念被扫清的同时,核心信念的“坚持度”也会降低,观念发生坍塌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了。

 

面对面的个体经历,让人有一种感觉,观念改变一定是说服或者征服别人的结果。其实,如果把视角放到长时段和人类整体上来看,就会发现,大部分观念改变其实伴随着人事变迁,直接说就是:老家伙们死光了,那些观念也就跟着完了。坚持并等待,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手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对生活中不那么重要的人事物会贴标签,但是对少数特别重要的人事物,则会认真看待,仔细分析各种信息,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承受相应的损失。

 

在意识形态上妖魔化中国的西方人很多,但当他们作为进口商和消费者时,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商品。事关自己的钱包,他们会仔细查看质量、价格、功能,认真分析和选择,而不会简单化地贴标签。

 

用事实和证据逐渐改变外围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你对他越来越重要”的过程。他的众多外围观念,因为你出示的证据,而逐渐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就对你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了解。此前他给你贴的标签,只要是不符合事实的,也就不攻自破,他自己就给撕下去了。

 


总之,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上,要充分利用人脑的思维规律,在保持耐心的同时,用积极的努力扫清外围,促成核心信念的革命性改变。同时,注意利用人事的变迁,重视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

 

这才是意识形态的取胜之道。

 

下一篇讲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王莽证明了两件事

建立大帝国,很难很难

通古今之变 ——怎么看新中国的前三十年

美军为何奈何不了塔利班?

平时靠钱 有事靠人 ——国家建设故事4

让俄罗斯深受刺激的中国电力改革 ——国家建设故事3

西电送——国家建设故事2

西气东输——中国建设故事1

你不知道的台湾事

从一件小事看周总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原子弹确实有用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