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靠钱 有事靠人 ——国家建设故事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中国社会体制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这个“办大事”,很多人的理解可能就是建设大项目,比如“两弹一星”、三峡水电站等等。其实,解决大难题也是办大事。因此,在各种救灾中,中国的体制优势都能大显身手。
在中国,自古以来,国家和政府在救灾上就发挥了非常重要乃至核心的作用。而长期的救灾经验,也让中国人深刻体验到统一大国的好处和优势。因为国家大,东方不亮西方亮,所以,可以调集其他地方的资源来救助灾区。小国就很难有这种能力。
2008年,中国南方多省遭遇冰雪灾害。冰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一年之所以成灾,是因为出现了特殊气候,一方面那年降雨降雪的量很大,更麻烦的是,气温在零度上下来回波动。零度以上,雪融化为水;但气温又到了零度以下,水就冻成了冰。来回这么折腾几次,就形成了巨大的冰凌。这在南方是很少见的。
灾害发生以后,中央派人到灾害现场考察。考察人员看到,路边大树的树枝上挂着巨大的冰凌。很多树枝被压弯甚至被压断。一个被压断的树枝,掉在路上,看上去并不大,有人想要捡起来看看,居然拿不动。挂着冰凌的树枝,异常沉重。
所以,这场冰雪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了摧毁性的影响。输电线路和铁塔被沉重的冰大规模倒塌,平常看上去挺拔威武的铁塔,这时就像面条一样七折八弯。南方相关省份很多地方的电都断了。
现代社会,断网只是烦人,断电可就没法生活了。如果不尽快解决,后果很严重。
江西是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赣州地区的供电,断了90%,上千万人的生活面临燃眉之急。可是,大量倒塌断裂的输电线路、铁塔,不可能在几天内就修复,解燃眉之急,只能靠应急电源。
想来想去,只能去找部队。当时江西有不少二炮部队(就是现在的火箭军)。他们有很好的野外应急电源。救灾指挥部赶紧给二炮司令员打电话。部队接到通知后,没有二话,不但提供,而且送货上门,部队派车把应急电源直接送到灾区。
一边救急,一边抢修。不仅山上的铁塔倒了一大批,遍布各处的电线杆子也倒了一大批。电线杆基本都是水泥造的。山东有一家专门生产水泥电线杆的企业。电话打过去,水泥杆不是问题,有的是,但运输是个问题。
几万根水泥杆,至少需要上千个火车皮。这时临近春节,铁路运输非常紧张,哪有火车皮啊。赶紧找铁道部。铁道部闻讯后,也是二话不说,立刻安排车皮,从山东往江西运送水泥电线杆,几天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接下来就是全力抢修电网了。受灾省份的电网抢修力量全部投入,还是不够。国家电网公司从河南、山东等省份调集电网抢修队伍驰援灾区。人员数量够了,但铁塔需要重新建。新铁塔在哪里?
开始,江西说他们自己能解决铁塔生产问题——江西也是有工厂的。但真干起来才发现,生产速度太慢,一两个月内根本生产不出来所需铁塔。救灾可没法等。救灾指挥部一看,别等了,赶紧找江苏。江苏的铁塔生产企业比较多。
这时,已到了春节。救灾指挥部一帮人,驱车直奔江苏。第一站是常州。到了常州,常州市委市政府一听,取消春节假期,赶紧奔工厂——江苏电力装备公司。公司一听,也是立刻取消春节假期,把人都叫回来,全员紧急动员,全力生产铁塔。公司还主动表示,会派车把铁塔送到江西。
下一站是南京。南京有一家生产铁塔的大型骨干企业。到了工厂一看,麻烦了,这里的工人都是外地打工的民工,春节放假都回家,没办法叫回来。企业所在的南京浦口区区长和企业领导知道事关重大、延误不得,一方面把工厂里所有能上班的工人都召集来,另一方面动员附近工厂,把其他工厂值班的工人都召集来,一起生产铁塔。
南京的工厂加班加点开始生产以后,所需的原材料,也就是铁塔所用的特种合金钢,很快就不够用了。国家有关部委紧急联系东北特钢,让他们赶紧运来合金钢。钢材有了,联结铁塔的高强度螺栓又不够了,紧急联系生产这种螺栓的企业,也是全力生产保证供应。
救灾指挥部如此一番上下奔忙,组织了全国多个省份的电网抢修队和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全力生产,这才在很短的时间里修复了电网,恢复了供电。
类似的事情,在汶川地震救灾中更多。地震发生以后,很多灾民都住在塑料布搭的简陋帐篷里。这种简陋帐篷住上几天还可以,但汶川地震的破坏很大,大量房屋倒塌,重建至少要几个月到一年。长期住塑料布帐篷是不行的。
救灾指挥部想到了建筑工地工人居住用的那种板房。北京有一家生产这种板房的工厂,一联系,这家工厂还在成都附近投资建了一个工厂。这太好了,赶紧联系成都这家工厂,让他们全力生产板房。板房两侧所需的钢板,救灾指挥部负责协调外省相关工厂,充分供应。后来,很多灾民在这种板房中住了一年左右。
南方冰雪灾和汶川地震,这两次救灾中,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尤其是铁塔、板房这种关键物资,都是其他省份的工厂全力生产,并且运输系统全力配合,才生产出来并及时运送到灾区,解了燃眉之急。
这种灾害让我国的某省独立解决,也是很难做到的。必须依靠兄弟省份的大力协助。而这种灾难时的互帮互助,在我国已经形成传统,深入人心。汶川地震后,救灾指挥部提出一个办法,让其他省份一个省包灾区一个县,对口支援。中央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立刻和各省领导打电话联系。
当时接到电话的各省,第一感觉是总算知道该做什么了。之前他们正发愁不知道为灾区做什么,现在中央有此安排,正好可以大显身手。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就是一句话:要多少钱给多少钱,要什么给什么。这种对口支援成为救灾的一个重大举措,发挥了很大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是某小国遭遇这种灾难,他们国内无法满足这些需求,那就只能求助其他国家。国际上的协调,一方面要看国家间的关系是好是坏;即使关系好,因为涉及外交,程序上就要复杂得多。怎么可能一个电话就全面动员起来那么简单快速。
在这两次救灾中,电力系统还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关键时刻要靠人。光有钱或者有合同,不行。
南方冰雪灾害发生后抢修电网时,当地电力部门的施工队伍不够用,是国家电网从其他省份调集施工队上阵才完成抢修的。在汶川,更是发现了意外情况。
原来,位于震中的汶川、茂县、阿坝的供电系统,不属于国家电网,而是已经出售给当地的私营公司。私营公司平时经营电网,还正常,但遇到地震这种大灾造成的全面破坏,立刻无能为力,根本没有办法维修电网。
这种情况下,救灾指挥部只能给国家电网下属的四川电力公司下命令,要求他们派施工队来维修——给私营公司收拾摊子。不但替别人收拾摊子,而且要立刻就开干,根本来不及谈价钱签合同。
在这里,也能看出国营和私营的一个区别。虽然大家都是企业,但国营公司实际上承担着多得多的社会责任。私营公司平时不会供养那么多维修人员——那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所以,他们应付正常情况没有问题,但一旦出现如汶川地震这种特殊情况,就陷入困境了。
此前,电力系统正在进行改革。改革中一项各方争议的问题就是:是否要在国家电网公司保留辅业,比如电力施工部分。
有一派认为,这些辅业并不是国家电网的核心产业,完全应该剥离,成为市场性的竞争企业。国家电网可以采购他们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电网公司的负担,避免了“企业办社会”的弊端,也可以激发市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有人则认为不应该剥离。理由是这些辅业对国家电网来说必不可少。虽然可以去市场上采购,但总归是不放心,不如自己保留一支队伍,更便于指挥。
经过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这两次救灾,这个争议不复存在。大家有了共识:国家电网必须保留自己的施工队伍,否则,到了关键时刻,靠合同、靠采购得来的服务,很可能顶不上去。
电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不能只按照平时的正常情况做出安排,而必须考虑到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种情况。而这两次救灾的事实表明,到了关键时刻,钱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人,而且必须是自己人。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实际上可以说,中国国家之所以出现,并总是趋向于统一,其中内在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能在大范围内筹集和调集资源,应对某地发生的灾害。可见,统一大国对中国来说,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中国人民应对灾难的能力必然大幅下降。
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中国政治的“大政府”传统,其中的合理性也在于应对灾难。应对灾难和正常生活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应对灾难需要大量的“冗余”设置。
成功救灾的关键,就是能设法满足突然暴涨的人力、物力、资源需求。平时那种市场化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安排,到了灾难来临时,就不适应了。国家电网保留副业——施工队的原因,就在于此。
平时,电网的施工作业采取外包、采购等方式解决。这样可以节省电网公司大量的“养人”成本。对施工队来说,也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和专业化优势。看上去,这种市场交易很好。
但是,到了灾难时期,就发现这种“市场化”的不足了。救灾时,时间是争分夺秒的,必须全力以赴,一是不能算经济账,而且有多大困难都必须上,不能临阵退缩。这些要求,私营公司恐怕很难满足。说到底,他们可以撒手不干。顶多是这钱我不挣了。你还能拿我怎么办?
只有自己的队伍,严密坚强的组织,长期的保障和领导-被领导关系,才能让人没有后顾之忧,愿意倾尽全力甚至承受牺牲去救灾。
在这方面,最典型最突出的组织是军队。国家供养军队,不能算经济账。这是国家必不可少的“冗余”设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某些关键时刻,你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兵了。
可见,所谓“契约型”国家,其实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或者说,是一种未经历史考验、没有经历重大灾难的幼稚设计。国家,如果不能负责到底,如果只是按合同办事,那还是国家吗?
一言以蔽之,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是靠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和互助精神维系的。国家绝不可能靠钱或者合同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