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4:怎么安排皇上的兄弟们?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隋唐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四百年的大乱世。这也成了实际上的历史分期线。秦汉以来的中国称为第一中华帝国;隋唐建立的,是第二中华帝国。

 

前文说了,在第一中华帝国及此前的上古时期,围绕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问题,在吸收前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周秦汉魏晋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归纳起来,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倾向于中央集权压制宗室子弟的;倾向于宗室子弟守四方拱卫中央的。

 

这两个方向,经过晋朝的覆灭及其招致的大混乱,分出了高低。倾向于中央集权,虽然也有弊端,但被证明更可取。这是第一中华帝国给后世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之一:整合优于分立。

 

当然,这只是一个历史大方向。在具体的时空里,面对具体的问题,人们实际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

 

李渊打天下,靠的主要还是自家人。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各有分工,一起帮着老爹打天下。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世民杀兄弑弟,抢夺了皇位,李渊也只能识趣地配合。

 

李世民虽然是个好皇帝,但他后来也遭到了报应。李世民这一脉的子嗣,后来几乎被武则天杀光了。再往后,李家宗室在唐朝政治中一直没多大作为。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元帝国——李世民曾经被举为“天可汗”,也就是说,李世民同时是中原地区的皇帝和草原地区的可汗,这意味着,农耕区和游牧区在唐朝初次实现了结合。

 

这种结合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要经过几次反复——唐朝皇帝“天可汗”的名号,也没保持多久。在这个反复中,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进入了唐朝的政治圈。最典型的是安禄山。

 

在《大国宪制》中,关于长城的作用,苏力先生有个精彩的分析。在边防上,唐朝没有像秦汉那样依赖长城这个国防工事,而是更依赖边防军队。因为没有工事依托,边防军队就要强大、战斗力很强,而且,领军的大帅要有很大的权力,否则,无法灵活地应对边事。

 

于是,渐渐地,边防上那几个节度使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不仅军权民政财权一把抓,而且往往一个节度使掌管几个地方。安禄山就是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权力这么大,且没有牵制,这不就造反了么。

 

虽然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但藩镇势大这事却没能解决。最终,唐朝就是亡于藩镇之祸。也可以说,唐朝没有足够时间来消化草原,没能在那些地方建立起有效统治。农耕-草原的二元帝国,基础很不稳固。

 


唐朝的藩镇之乱,在唐灭亡以后依然以军阀混战的形式存在,这就是五代十国。经过这个仅次于魏晋南北朝大乱的第二大乱,中国人“整合优于分立”的观念更加强化了。

 

随之建立的宋朝,其实并没能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甚至可以说,是个“新三国”——宋、辽、西夏三国鼎立。唐朝初步实现的二元帝国,倒退了一大步,基本退回了农耕一元帝国。北宋虽然没有统一天下,但中原江南四川等农耕区,基本上合为一体了。

 

这块地盘虽然不是全天下,但也足够大,所以也就再次面临“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问题。那么,宋朝是怎么解决的呢?

 

宋朝人看前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已经足够多了。而且,这时候,经历五代十国之乱,人心思治,宋朝肯定选择强化中央集权这个方向。

 

事实上,在强化中央集权这方面,宋朝有很多拓展,尤其是是对于手握兵权的武将的控制,已经成了赵宋王朝历任君主念念不忘的“家法”。不幸的岳飞,就是因此被宋高宗送进风波亭的。

 

具体来说,宋朝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宋朝没有像周朝、汉初、西晋那样把姓赵的派到各处去当诸侯。另一方面,宋朝把军队集中到首都附近——八十万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这样,就避免了唐朝那样的藩镇之祸。

 

怎么评价宋朝的这个解决方案呢?

 

首先必须看到的事实是,宋朝成功地避免了自己成为梁唐晋汉周这“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两宋加起来,国祚超过三百年,而且其中不乏繁荣兴旺的年头,总体上说,宋朝很成功。

 

但宋朝不成功的地方也很明显,那就是对外作战上的被动挨打。左右为难依旧存在,仍然没有一劳永逸、各方面都理想的解决方案。

 


元朝的制度建设,乏善可陈,好在时间不长,正如朱元璋所说“胡虏无百年之运”。来回不到一百年,蒙古人就匆匆返回草原了。

 

虽然统治的时间不长,但接续元朝的明朝,也受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政治制度上出现了某种倒退,主要就表现在朱元璋错误地恢复分封制。

 

在这个问题上,朱元璋的想法和西晋皇帝差不多,对外人不放心,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才靠得住,于是便把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守边”。想要打造一个坚如磐石的朱家天下。

 

前面的历史教训很清楚。朱元璋这么干,是在玩火。当时就有大臣苦劝朱元璋,您这么干不成。汉的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教训太多了。朱元璋不听,还大骂这大臣离间他朱家父子关系,把他关进监狱弄死了。以后再没人敢劝朱元璋了。

 

其实,朱元璋倒也不是简单地重复错误。他有很多相应的安排。朱棣这些藩王在各地,虽然掌握军队,但地方上的民政权、财权都由地方官员掌握。地方官员也有监控这些藩王的任务。加之皇位继承人长子朱标能力很强,能管得住这几个兄弟。如果正常发展,藩王造反的可能性很小。

 

没想到出了意外,朱标意外早死,后续继承人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比较弱。朱元璋意识到,这下麻烦了。他日后死了,那几个强悍的藩王儿子恐怕要闹事。朱允炆可不是那几个叔叔的对手。朱元璋只能加紧培养朱允炆,但历史留给朱元璋的时间太少。朱标死后没几年,朱元璋就撒手西去了。

 

在北京的燕王朱棣果然随后起事,打到南京,抢占了皇位。其实,朱棣的成事,有相当的偶然性和幸运的成分,主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实在太弱。不过,不管怎样,朱元璋的恢复分封制,确实是反动之举,在理论上错误的,在现实中是有害的。

 

说朱元璋的分封制是错误的,一个大证据就是,作为分封制的受益者朱棣,上台做了皇帝以后,却坚决反对分封制。朱棣大力管制各地藩王,把他们的政治权力大量剥夺,只是养起来而已。朱棣自己深知,分封制对国家稳定,危害太大了。

 

所以,朱棣以后的明朝,对藩王虽然经济上很优待,但政治上管理很严格。明朝顺应了历史大趋势,遏制宗室政治势力的膨胀,强化了中央集权。

 

明朝这种做法,虽然成功稳定了国家,但也造成了新问题,那就是养出了一大帮姓朱的废物。

 

明朝这些皇亲,名义上被分封到各地,但没有政治权力,国家发给大量财富,占有大量土地。一个人财富极大,但什么事情也不能做,这只能被养成废物啊。不但是废物,还是地方上人人厌恨的寄生害虫。

 

果然,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以后,朱家在各地的藩王,不但没能力帮着崇祯保家卫国,反而成为国家的牵累和包袱——政府还要分兵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自己啥也干不了。

 

更有福王那种超级废物,不但正事啥也干不了,而且极度吝啬,舍命不舍财。农民军兵临洛阳城下,地方官恳求福王出钱招兵打仗,他居然不肯掏钱。最终,洛阳陷落,这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被李自成生俘,架大锅给煮了。

 

农民起义军所到之处,明朝这些藩王几乎没有幸免的,各地的藩王及其家属几乎被杀光,原因就是民愤太大了。老百姓太恨这些大号寄生虫了。

 


接下来该清朝了。

 

清朝当然看到了明朝藩王制度的优缺点,同时,在中央集权这个方向上,清朝比明朝更进一步。所以,清朝对藩王的管理更加严格。

 

清朝的王爷,也就是皇帝的兄弟们,不但不可能成为拥兵一方的诸侯,而且,都不能像明朝那些藩王那样到各地去尽情享福,只能留在京城,不许随便出京。

 

所以,清朝虽然也有八旗子弟很快腐败的现象,但并没出现明朝福王那种人物。那么,清朝是怎么解决“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问题呢?

 

清朝的解决办法很特殊。清朝实际上接续了唐朝的二元帝国,真正把农耕-草原融为一体,突破了明朝的汉地疆域。我们当代中国的疆域,基础正是清朝打下来的。

 

由于满清成功地和蒙古族结成战略同盟,对西藏、西南等地区也有高效的管控,所以,在近代西方人到来以前,清朝的边患问题比宋朝、明朝要少得多。不过,这不等于清朝解决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清朝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以后,这个问题开始暴露。当时清朝很危险,几乎被推翻,好在有曾左胡李这批人死命维护,打败了太平天国,清朝才迎来“同光中兴”。不过,因为曾左胡李是外人加汉人,清朝对这些人一直很猜忌。好在这些人都没有曹操司马懿的野心。

 

后来,这个问题再一次爆发,那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各地民军起事。清朝不但没有勤王之兵,而且皇室人员皆蠢笨不可用,皇族内阁成了笑话,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袁世凯轻松拿走政权。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清朝重复了秦朝、曹魏的遭遇——外无藩王,内有权臣。最终亡于权臣。

 


二十多个王朝,两三千年的历史,反复试错下来,对于皇帝来说,到底是分派自家人去四方镇守,还是任用外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仍然是一个左右为难,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

 

用自家人,看起来很好,但在政治问题上,自家人同样不可靠。亲父子亲兄弟照样大刀互砍。

 

用外人,坏处是更加不可靠,但也有好处,那就是人才来源比较广,涌现优秀人才的概率比较大。

 

但是用自家人,就算打起来了,也是肉烂烂在锅里,比如朱棣虽然篡权,但还是老朱家的天下,没落到外人手里。这又是一层好处。

 

任用外人,虽然没这个好处,但也正因此会倒逼国家制度进步。实际上,明清两朝,在地方上都建立起复杂有效的制衡结构。地方官员想造反,难上加难。这才是明清两朝没有出现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那种大乱子的根本原因。明清两朝也因此都成为接近三百年的长命王朝。看来任用外人也有好处。

 

总之,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用哪个都不能彻底放心高枕无忧。而且,越到后来,分封藩王问题,越和另一个重大问题交织在一起,那就是中央-地方关系问题。

 

那也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大问题。下篇文章接着说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3——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2

人类政治的各种左右为难1

元宇宙和家国情怀

印度为什么总是和中国作对?

新一轮的思想解放

你不知道的台湾事

从一件小事看周总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原子弹确实有用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