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权太重要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1971年发生了一件世界大事。这一年的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决定改变甚至颠覆了二战以来的国际货币和金融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要点:
一、规定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大致是1美元折合0.89克黄金)。各国可以随时用美元找美国按这个价格兑换黄金,数量无限制,随到随换。
二、固定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则按照固定汇率和美元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成立并运转,靠的是美国超级强大的国力和财力。当时,美国刚刚在二战中发了大财,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黄金都在美国,因此美国敢说“随到随换”这种大话。
到了1960年代,因为越战等多种因素,美国的财力不再那么雄厚。其他国家见状,纷纷拿着美元找美国兑换黄金。眼看着金库里的黄金哗哗外流,美国人终于坐不住了。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到此为止,黄金不给换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这样解体了。
美国人这么干,当然是在违背诺言,无异于耍赖,但这种耍赖不可避免。毕竟,金库里黄金就那么多。不管谁当家,也不可能为了“严守诺言”而眼睁睁看着外国人掏空本国的金库。布雷顿森林体系严重依靠美国的财力,注定不会长久。
看起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是美国的一大挫折。不但当众背弃诺言,而且让美国财力不济的事实大白于天下,真是尴尬郁闷。但多年后回头看,美国实际上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大赢家。
美国赢得了什么?
美国赢得了完全的货币自主发行权。或者说,美元从此成为真正的主权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类似于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不是纯粹的金本位)。金本位就意味着,美国政府没有权力自主发行美元。发行美元,必须要有相应的黄金储备。金库里有1盎司黄金,美国政府才能发行35美元的货币。
后来美国实际上是超发美元了——越战打仗,国内福利制度,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美元多了,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兑换价就扛不住了,继续按这个价格换下去,美国就亏了,只好终止布雷顿森林体系。
经济学家预言,没有了35美元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限制,美国接下来必然加速增发美元。大家就等着通货膨胀吧。很多经济学家对此痛心疾首,甚至认为美国这就要完。
可是美国并没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更没有完。当然,如果计算货币量,美国确实有通货膨胀。现在,1盎司黄金已经折合将近2千美元了。从35到2千,这膨胀幅度着实不小。可是,这个通胀并没有发展为恶性通胀。虽然很多经济学家对通胀大为不满,但事实是,这个通胀对美国没有多大负面影响。
不仅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按照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分析,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来说简直是一次大解放。美国政府摆脱了金本位的限制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发行货币。到这时,美元才成为地地道道的主权货币。
表面上看,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这些货币都算是主权货币,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主权货币很少。现在,美元是主权货币,人民币也是,日元应该也算,但大名鼎鼎的欧元却不是。
港币尤其不是主权货币。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港币和美元直接挂钩,1美元兑换7.8元港币。事实上,港币就是美元,只不过票面图案不同。香港当局和发钞银行,没有自由发行港币的权力。他们手里有多少美元,才能相应地发行多少港币。自己说了不算,这还哪有什么主权?
欧元不是主权货币的原因则在于,发行欧元的欧共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为了防备通胀,欧元的发行有严格的规定,欧共体各国谁也不能单独决定欧元发行量。对欧元的发行量,各国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主动操作。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优点,可以预防通胀。是不是优点先不说,但必须承认的是,欧元因此也就不能算是主权货币了。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MMT)的观点,国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推动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有很强的功能性,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治理工具。而想要做到这些,首要的条件就是,国家拥有真正的主权货币,可以自主确定货币发行量。
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在这里充分显现。
名义上,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主权国家。在联合国挂号成为会员的,有将近两百个。但实际上,全世界真正拥有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内部事务的国家,屈指可数。
是否拥有完整意义上的主权货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在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美元成为完全主权货币。从那以后,美国政府就一直在增发货币。增发量是否合适,这可以研究,但美国国家和美国人民,通过这种增发货币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政府累积了天文数字的巨额债务,但并没有怎么妨碍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美国人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1990年代,美国还经历了一波超强超长的经济增长。
巨量的美元带来的投资,推动了美国的科技进步。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先后掀起了经济增长的浪潮。当然,美元的持续增长也有弊端,主要是造成美国金融业的恶性膨胀。但整体来说,美元成为主权货币,让美国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
而且,因为美元是主权货币,可以自主发行,从根本上来说,美元债务无论多么“天文数字”,也没有还不起债的可能性。用我自己发行的货币来还债,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嘛。
有人说,美国这不是变相老赖吗?这可不光彩啊。
还是那句话,不能用个人家庭的财务逻辑来理解国家财政。国家发行货币,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本身就能创造出新财富——当然,这种“造富”不是无限制的。只要善加使用,不乱用不滥用,发行货币的确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是有效的国家治理手段。
但是,这种手段,拥有真正的主权货币的国家专用。其他国家,想用也用不上, 只能望而兴叹。
欧元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欧元因为不是主权货币,各国在遇到类似债务危机、经济停滞的时候,无法使用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直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就挥之不去,长久存在。欧元区这些年多次爆发债务危机,欧元的“僵硬死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主权货币的这种重要性,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因为主要是金银铜等贵金属,所以实际上长期不是主权货币,是某种金属本位货币。这样一来,古代政府实际上缺乏推动经济增长的工具,只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
因此,遇到外敌入侵、农民起义、自然灾害能突发事态,政府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应付。这是几次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一。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财政非常紧张,经常要向外国人借钱,用各种国家资产去抵押,甚至把海关税收都抵押出去了。中国因此失去了关税自主权,也就失去了保护本国产业的能力。之所以如此,国家没有主权货币是个重要原因,要么使用贵金属——银元,借债则用外币计算。这两项,北洋政府都毫无主动权,只能被动被牵着走。国家的治理能力严重受损。
摆脱贵金属的限制,成为完全主权货币,到了近代才得以实现。当然,实行初期,由于经验缺乏,加之现实环境的制约,出现了金圆券失败这种恶性通胀。但解决办法,显然不是回到金属本位货币,而是继续坚定地走主权货币的道路。
现代货币理论的重要现实意义之一就在于,揭示出完整意义上的主权货币的重要性,进而揭示出国家完整主权的重要性。
主流经济学理论,其实内含无政府的意义。价值规律、比较优势、边际效应等等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不需要政府的存在。不仅如此,国家边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等,往往被认为是在扭曲甚至破坏市场运行,最好的形容也是“必要的恶”。
主流经济学理论背后的政治哲学,核心关注点是“选择什么制度”。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是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
现代货币理论,则建立起以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理论新范式。在这种新范式下,国家不仅不是“必要的恶”,而且是“必要的善”。国家创造货币,国家创造市场。国家的政治力量,不仅在维护市场安全、市场秩序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国家就是市场的核心部分。国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像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没有心脏源源不断泵出新鲜血液,人体就不能存活。同样,没有国家持续的治理,市场无法存在。
现代货币理论背后的政治哲学,核心关注点不是“选择什么制度”,而是“国家应该做什么”,也就是国家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治理。两个国家即使社会制度一样,成功的、正确的治理,和失败的、错误的治理,造成的结果大相径庭。仅仅有所谓“好的制度”,并不能自动创造好社会。好的社会,一定来自正确的治理。是善治而不是善制创造出好社会。一言以蔽之,事在人为。
实际上,呼唤“善治”,强调“得人”,正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传统。而西方则由于宗教教派斗争的影响,在政治上同样强调“制度选择”,认为只要选择正确的制度,就必然建成理想社会。相反,选错了制度,就和异教徒一样邪恶,必然下地狱。
西方这种片面的思维方式,误导和困扰了我们很多年。主流经济学是这种片面思维方式的产物之一。而我国在经济发展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姓资还是姓社,姓公还是姓私,这些都是庸人自扰的伪问题。跟着这些大词跑,只会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真正的核心政治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怎样实现善治。
现代货币理论虽然也是西方人提出来的,但却暗合中国自古以来“追求善治”的政治传统。或许,这也正是现代货币理论在西方学术界被主流经济学抵制的原因所在——这是两种政治哲学的对立和冲突。
说到这里,也可以提出我对现代货币理论的一个小建议,那就是这个理论应该有一个更准确的名称。“现代货币理论”就像“后现代艺术”“新自由主义”一样,是个暂时性、依附性的名称,完全看不出这个理论的核心和特征是什么,甚至会被误会为主流货币理论的某种现代版、普及版。
或许,现代货币理论可以使用类似“国定货币理论”“政治货币理论”“主权货币理论”等更鲜明、更准确的名称。在这方面,中国学界完全可以领先而行,不必等待谦让,率先换掉MMT这个译名。
两种政治哲学的斗争,是不容回避也不可回避的。既然如此,名正才能言顺,有名才能出师。
贾根良等:《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