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食堂悄然走红,能否成便民生活圈“标配”?

新江北报 江北新时空 2024-04-11


近日,话题“社区食堂为什么吸引了年轻人”登上网络热搜。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作为政府托底、服务老年人的一种便民举措,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如今,社区食堂把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社区居民,也“圈粉”了不少年轻人。社区食堂究竟为何“出圈”?经营状况如何?能否成便民生活圈“标配”?本报记者深入新区多家社区食堂进行了采访调研。




“菜品多,味道好,价格便宜。”近日,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上班的“00后”小秦找到了午餐的好去处——家禾幸福里社区餐厅,一份秋葵蒸蛋4元、香菇上海青6元、杏鲍菇炒牛柳8元……小秦连呼“真香”。



家禾幸福里社区餐厅


8月8日午餐时间,记者来到位于沿江街道的家禾幸福里社区餐厅,看到这里已经进入用餐高峰,选菜区的餐盘内都已装满热气腾腾的菜品。

负责人李留斌告诉记者,餐厅自今年5月开张以来,提供应中餐和晚餐,平均每天都有150余名市民前来就餐。“价格低于周边餐饮店,每餐花费10几元就够了,不少居民、上班族,还有来这里打工的工友们都会过来吃饭。”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观察到,正在用餐的居民约有30人,年轻人占了将近半数。


环境舒适实惠健康

“65岁老人15元、75岁老人13元、新就业群体套餐12元……”在餐厅电子屏上,醒目地标注着优惠套餐价格。“菜品实惠健康,环境舒适,感觉很不错。”虽然不能享受优惠和补贴,但能在离工作地不远的餐厅吃上一口实惠的家常菜是小秦选择社区食堂最重要的原因,阳光好的时候,她喜欢坐在窗边,“感觉自己像在街心公园里吃饭。”


位于泰山街道锦城社区的丰华养老服务中心是新区最早的社区食堂之一,至今已运营5年,价廉物美是这家社区食堂的最大特点。当天,记者看到一位60多岁的阿姨买了一荤两素打包带走,只花了10元钱。

“每天翻花样,烧得软糯,适合老年人,菜价比周边社会餐厅便宜20%以上。”负责人告诉记者,买菜做饭看似简单,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并不轻松,在一些失能失智、高龄独居的老年人身上,这种困难还会被成倍地放大。


“凑合煮,将就吃;做一锅,管几天”等问题突出,助餐服务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内容,社区食堂目前采用“市场化+公益”运营模式,以市场化运营利润最大限度补贴老年人就餐成本,跟单纯的市场化餐饮商家有所区别。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它是社区食堂,只知道它的菜品好吃又便宜。”8月9日中午11点半,大厂街道孝诚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里人头攒动,几位用餐的阿姨这样对记者说。










虾仁豆腐、肉末豇豆、鱼香肉丝……从饭菜的口味上来讲,既有满足老年人喜好的清淡款,也有年轻人喜欢的麻辣款。


“居民可以来堂食,也可以自取回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由我们工作人员打包送餐上门,”孝诚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帆介绍,机构近年来延伸助餐服务触角,打造“一刻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目前配餐服务覆盖了周边6个社区,每天送出的午餐有100多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整,让社区食堂从面向老年人到“老少通吃”,涵盖更多年龄群体。


来自扬州的董洁今年6月跟着中介看房,才第一次知道社区食堂,这成为她决定租下这里房子的原因之一。每天下午五点半下班,还能赶上食堂的晚餐。不到20块钱,一荤两素,有免费的汤,有时候阿姨还多给打一些菜。

“吃得挺放心的,营养也均衡,比点外卖便宜多了。”董洁表示,“之前担心这是不是属于老年人的福利,我们年轻人也来吃不太好。”后来询问后得知都可以订,她才卸下了心理负担。

为居家老人

提供配送服务

居民可通过微信

线上下单




年轻人开始追捧社区食堂,原因不难理解。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年轻人想“好好吃顿饭”,选择并不多。看似普通的一顿饭,背后是更多的民生期待。



去年10月,住建部、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社区要“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可以说,带有普惠性质的食堂,已经成为社区应当配套的设施之一。








社区食堂不只是食堂,更是“民心”。年轻群体的加入,给社区食堂增添了活力与经济收益,除了口味清淡、食物新鲜、选择多样、价格相对实惠,或许给予他们的,还有一种托底般的安全感。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社区食堂的运营却不那么乐观。


效益如何来?

“办社区食堂,别想赚钱,不贴本已经很不错了。”一家社区食堂经营者李经理坦言。


李经理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他的社区食堂日接单量约200余人次,加上承担街道为老送餐上门项目的老年餐的制作,日营业额3000多元。“扣除房租、水电煤气费、原料成本及人工的住宿、工资成本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费用减免,很难维持。”


李经理介绍,目前,新区大部分社区食堂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免场地费、部分免水电煤气费。“这两笔费用减免,对社区食堂的运营很重要。”


社区食堂具备公益属性,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做到可持续经营?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社区食堂由社区主导,引入第三方公司承包经营。要么由街道或社区和第三方机构共同经营,要么由政府出钱委托第三方运营,还有就是商业化的社区食堂,只是给老年人提供优惠。但不管方式如何,社区食堂由于客群、定价等问题,都很难赚钱,甚至大部分会陷入持续的亏损,只能靠补贴维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摊平成本,不少有条件的社区食堂在街道的支持下向社会开放,引入客流,薄利多销以增加收入,在多方努力下,目前新区76家社区食堂总体运营尚可。

大厂街道社会事业办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政策内资金支持外,街道也多方努力帮助食堂可持续运营,提高食堂在居民群体中的知晓度和好感度,“让社区食堂真正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进一步增加食堂客流,实现自身造血,才能持久健康运营。”




END

来源| 《新江北报》编辑部视频| 李凤琴 戚嘉博来源| 新江北报/江北新时空深度报道记者 韩正莲
编辑| 新江北报融媒体中心 王若卉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