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⑬:吴文光:沈鹤松的路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05-07
(《寻求之路》截图)

母亲影展

观影笔记⑬

郑鹤松的路



文:吴文光 

郑鹤松的片子《寻求之路》,身为儿子的作者把镜头朝向母亲,看似一种简单的家庭录像,却如一条隧道打开,一路通向的是幽深并不时令观者愕然之所在。一个充满故事的母亲引带出一个充满故事的家庭,跟着又牵扯出包围该家庭的一个由“家庭教会”构成的“小社会”。

片子放完后的映后谈,主持王凯感叹片子“线头太多”。所谓“线头”,大概说的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冲突矛盾情节故事等等的“由头”,也是作为创作者渴望捕捉却又颇感棘手之求。这是来自同为作者王凯的感叹,我也深有同感。这篇看片笔记就从片子的“线头”谈起。

凭看片后记忆捋下片中“线头”——

1,一个失去丈夫并正在为丈夫治病期间“医疗延缓”努力索赔的母亲

2,母亲经济状况似乎不佳,与青春期小儿子关系好像“恶化”

3,镜头中母亲表现焦躁不安并悲伤自己“孤独终老”。

4,深陷现实挣扎中母亲选择一种“家庭教会”方式基信仰基督(“信仰线头”不止于此,母亲之前信过佛,追溯其出生,与一个伊斯兰家庭有关,如此母亲携带三种信仰)。

5,母亲皈依之“家庭教会”,教主为其妹妹,其弟媳也在其中,小儿子好像也被卷入,一个名副其实“家庭教”。

6,出现片中容量很重的“家庭教会”活动,场地有时某个家中客厅有时某个小会议室,出现其中有一些沧桑的脸,还有相当年轻的脸。不由猜想:一个相当成熟的小型社会。

7,无法被忽略的是,教会活动中肢体动作幅度很大(某些伴有哭诉告白)的祷告仪式。看片到此,我恍惚以为自己置身某个当代肢体剧场或舞蹈工作坊。如果作者此处不加入音乐的话,我真的就沉浸其中。就此联想,那些发生在狭小昏暗客厅肢体祷告表达及接近呼天抢地告白,如果剪辑更朴实简洁(并完全去除外加音乐),当然如果再有活动前后场景对话细节,那也是很可能会是一种“超异象”景观构成。

8,“家庭教会”场景中显眼的是一个领头祷告中年女性,她是教主,片中主角母亲的妹妹,也是作者小姨。这个外表朴实女性,透着稳沉笃定,该“小社会”之定心丸。我忍不住“作者习惯”设想她也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物”(以后作者郑称拍摄有其大量素材并打算做成另一部片子)。

9,然后是出现在“家庭教会”中那些无法被一扫而过的年轻的脸,这些动作发出者多为年轻的脸,看似虔诚并投入。又是忍不住好奇:他/他们是谁?来自何处?为何?

10,最后一个想说的“线头”即作者郑鹤松,也就是写这篇笔记片要奔的最重之“线头”。片中,沈出没(位置)不定。母亲打电话(医疗索赔,与小儿子争吵)以及“家庭教会”活动,他是默观者;母亲面对镜头倾诉,他是倾听者;某些场景(如吃饭),画面中有郑与母亲同在,这时他是对话者;还有某些隔着门缝拍摄母亲祷告,他似乎转为“偷窥者”。如此不同身份在片中转移(飘忽),刺激我去想:片中作者究竟应为何人(何种位置)?片子的叙事轨道该如何搭建?

“线头”捋出十个,我想我写这篇笔记意图慢慢清楚了。我设想,作者是不是可以凭借“第十个线头”(也即作者自己)将其它“九个线头”串在一起。

顺着这个思路,展开所得作者信息。作者呈现片中信息仅只是“片中被拍主角儿子”,其它的呢,两次与母亲对话中有“我以后也是孤老一人”(为何?依然模糊)“我有出国打算”(信息依然模糊)两处,另外还提到,母亲现在丈夫(已去世)是作者继父,之前除了与作者父亲外,好像还有一次婚姻并有一子。其它好像就没有了。

跳出到影片外,作者提供的“影片简介”及“作者介绍”,得知,作者身份为舞者及剧场创作者,定居北京的自由艺术者,与住在河南(洛阳?)的母亲之前关系疏远。猜想,作者是从北京去到河南老家的“返回拍摄”。以后有映后谈,再有论坛及母亲影展其它讨论,郑鹤松更多身份和特点亮出(沈是一个坦然开放者——某种活得自信的表现):同性恋,长发,对母亲信奉的教处于“信与疑”之间,但对自己的艺术追求热情并坚定。好了,汇聚到郑的种种内存显示:这是一个非常有内容(故事)的人。

各位大概可以读出,我这篇笔记用意不是谈影片观感是想和作者切磋片子的构成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写到这里我犹豫着要不要和作者郑一杆子撸到底把话说透呢?两秒后我把犹豫抛在脑后,我是一个作者,与另一个作者敞开谈创作理所当然,接不接受是对方的事,但在我,重要的是一次刺激与想象之旅。

我想和郑鹤松的“一杆子撸到底”之谈就是,作者郑在片中是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搭建,他在北京,居身舞蹈剧场艺术圈,他有一种莫名焦虑或不安;他和艺术伙伴谈心,纠缠愈重;决定返乡,试图寻找少年成长记忆,也想试图和陌生日久生母有亲情关系的重建;踏足故乡,他掉入生母现实泥潭……以后就是片中一系列发生,但在新的叙事建构中,作者郑再不是一个“置身事外”旁观者,所有的发生都与他摆不脱关系。

这就是“郑鹤松的路”串出——母亲的路,继父的路,同母异父弟弟的路,小姨的路,舅妈的路,家庭教会年轻人某某的路……等等(如果还有其他人串入片中),这些人的“路”在郑鹤松返乡途中横竖交叉串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中某个地方某个人和某群人的“寻找之路”(或称“救赎之路”)。

(《寻求之路》截图)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①:邵志华·何海燕·彭珊·马孔多的呢喃·吴文光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②:马孔多的呢喃·吴凡·梁韵婷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③:哈比·高昂·彭珊·吴文光等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④:何海燕·颜循芳·郑忞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⑤:章梦奇·戴旭·胡涛·风荷·马孔多的呢喃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⑥ | 吴文光:我们为什么看片?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⑦:郑忞·张盾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⑨:郑忞 · 戴旭 · 哈比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⑩:吴凡 · 润度 · 郑忞
母亲影展 | 观影笔记⑪:哈比 · 马小翔 · 杨宇烨
母亲影展 | 影展/观影笔记⑫:章梦奇 · 戴旭


 作者的话 

首先,这是一个“私影像”,我将镜头对准我失去多年未联系的母亲。在离异之后,我们中间有十几年没有任何的联系,当我们有一个机会重新恢复关系时,但我已经有了很强烈的陌生感和抗拒。我试着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了解一个本不亲密的但有着血缘的关系感情,试着去了解她方式,她的经历,她的选择以及她的信仰。在与被拍摄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使我更困惑。其中,也发生了她人生中巨大的转折点,继父的去世。其中困惑来自于他的苦难与信仰,然而巨大的转折让我们都措手不及,本没有修复的关系又面临新的问题,所以我选择将这复杂的情感变化和一个观察者的生活视角记录下来,将她的信仰与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展露其中。另外本片所有拍摄均为真实生活场景即时发生拍摄而成,由于我们分地两居,所以差不多四五年断断续续的才完成,但是这种真实世界的情感和发生事件,带来的真实的生活语汇,纪录片的方式或许能更好的以我的方式去读懂母亲的苦难与选择,也试着与童年的那个自己和解的最好方式吧


 作者简介 

1990年生人,现居北京。独立舞者编舞、写作、剧场、装置、纪录片、多媒体、文化研究多领域创作。创办异象文化工作室 工作经历:2015-2017年 北京现代舞团职业舞者,参演作品《二十四节气》全球巡演、《逍遥游》、《岛》等。2018-2021年 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 作品曾在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民族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木木美术馆、77文创园、凹凸空间、33kn美术馆、ING美术馆、宋庄PINK美术馆、码字人书店、AC艺术社区空间中演出或展览,个人作品也曾参与中国青年舞蹈扶持计划、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与动画节、中国银川国际青年戏剧节、上海思南艺术节、南锣鼓巷戏剧节、华北五省舞蹈大赛等。曾合作独立艺术家:田戈兵、王亚楠、雷琰、连国栋、张献、杨月美、卿青、胡晓媛、毛磊、杨夕鹏、余国军、毛雪、邢龙、李阿平、丁路、潘小楠、孙荣波、Kai Erdweg(德国)、陈欣頔、张雪浩、艾阔等。


 选片人说 

章梦奇:无疑是一部具有争议,且能引出关于家庭、宗教等诸多话题。在家庭教会已经被打压得几乎听不见声的环境里,能够看到其内部的构成,仪式,具体成员的困苦……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这部影片特别。影片的出发点并不是蒙头眯眼奔着家庭教会这个题材而去,而是出于母子的关系,这第二点就值得拍手叫好。本能将这一切怪异的、撕裂的、无法言说的母亲的生活都转向了与自我连接的视角!第三点,导演尽管没有直白袒露自己的信仰态度,对这个看起来有些“失控”的家庭教会的态度也相对暧昧,但因为母亲、小姨、舅妈身在其中,这种暧昧变得非常有意思,也显得出一种人情味。设想,如果是一个奔着家庭教会题材的“导演”去拍,获得了同样让人震惊的场面(其中有一段场景简直是圣殿级别的荒诞剧场,皮娜鲍什看了也要合不拢嘴!)就会让这些东西变成一种猎奇,而不是作为儿子的注目——面对“走投无路,却以己之力找到了某根稻草的母亲”。


郑忞:这个故事讲的真好,真实到令人窒息!在每一个人都被打成原子的、只有恨没有爱的世界,苦苦挣扎,期待一个超越一切现实的大他者来拯救自己。在这个不准宗教信仰存在的国度,一个渴望耶稣拯救自己的人,或许是一个非典型观察样本,如果放到故事主人公成长生活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中去看的时候,又发现这个非典型家庭样本直接剖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切面,信仰缺失,连物质追逐的梦想都已幻灭,只剩下一堆无法偿还的债务时,如何拯救自己的灵魂?片子探索的主题非常深邃,七个章节七块拼图,每一块,都是一个切面,连在一起看,就是我们身处的残酷现实。


郭一骄:本雅明讲:“大难不止,救赎睿赖其间的缝隙。” 问题在于,大难并非自找苦吃,更不是一味接受乃至萨德主义般享受苦难所营造出的天启幻象。“耶稣又走开去祈祷,他说:我父,如果我非得喝下这杯苦酒,那就让您的意志得以实现(马太福音 26:42)。” 信仰并非有苦酒二话不说只顾吨吨吨喝,而是于苦难中面向神的自我救赎意志的义无反顾。犹太-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接受苦难不等于自我救赎,一味地接受苦难甚至有碍自我救赎与神的旨意。因为对苦难的完全接受所形成的认知论自洽,与基督教道德谱系本体结构中的赎罪意识矛盾对立,这也使得耶稣受难的被悬置而无法锚定。换言之,只有窄路并非迈入窄路,祥林嫂信了主也依旧是祥林嫂。但谁又是这场纪录片新年祝福里的牺牲贡品呢?历史中,上帝已死。反历史的虚无中,上帝又一次次在无谓的个人苦难中复生。阿门!


李新月:作者的位置很复杂,亲近、理解、不认同、旁观、介入,寻求之路是母亲的,似是在为母亲的信仰之路分章节做传,同时也是理解母亲的过程,没有光环的、一地鸡毛的生活现实和信仰的种种仪式一同贯穿始终,两者并置在一起,能感受到信仰作为母亲痛苦无法承受时的一种出口和希望。母亲在弹琴唱基督教歌曲时,向主祭拜、哭诉时,反证了在被现实压倒时精神的存在。信仰掩盖了具体问题,比如母亲和小儿子之间为何是如此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化解了问题,在信仰的仪式中人与人似乎很容易彼此关爱,作者在第五章“该隐的权势”中有试图解构信仰内部的视角,不是锋利的批判,依然是带着理解的注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