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连环爆”,割韭菜风暴刚刚开始
文|凯风
企业违约潮的阴影尚未消散,P2P理财平台爆雷潮已经到来。
1集中爆雷
7月9日,P2P平台多多理财官方微信号发布公告,称平台情况已失去控制,无法联系到实际控制人及财务总监。员工仍被拖欠工资社保,与投资者同为受害人,现已联合报警,并呼吁投资人就近报警,尽可能限制两人出境。
一周前,7月3日,知名P2P平台牛板金宣告近亿项目逾期。7月5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对佐助金服(牛板金所有者)涉嫌非法吸取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再往前推20多天,6月16日,就在端午节期间,以高返利为人所熟知的唐小僧爆雷。随后警方透露,唐小僧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被立案调查。
紧随唐小僧,6月23日,同为高返利平台的联璧金融被立案调查。自此,国内理财界的四大高返平台——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全军覆没。
多多理财涉及资金63亿元,牛板金累计交易总额达到390亿元,唐小僧交易规模号称800亿元,仅这三大平台涉及金额就超过千亿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
据网贷之家统计,仅仅7月刚开始,就有10家P2P平台被立案调查,其中9家位于杭州。
而在2018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17家,问题平台63家,创下今年单月问题平台爆发的最高峰。
2挤兑效应
很多事情仿佛都是突然间发生的。
一个月前,P2P理财平台都还安然无恙。无论是电视还是电梯的广告里,唐小僧等平台的宣传还是铺天盖地,投资者还在心安理得地媷羊毛。
几天过去,理财平台的地雷仿佛一个接一个被踩响。在6月,平均每天就有2-3家平台停业或出现问题。
玩高返利的爆雷,违法进行自融的爆雷,合法合规的也爆雷;
十亿级别的爆雷,千亿级别的也爆雷;
民营系的爆雷,有国企背景的也爆雷。
刚成立不久的爆雷,成立了三五年以上的也爆雷。
P2P理财连环雷的产生,其实始于挤兑效应。
强大如银行者,即便有国家信用兜底,尚且害怕挤兑,因而要用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强监管作为约束。一直处在监管之外的P2P平台,更是难以经受一点风吹雨打。
一旦监管从紧,或者标杆平台出现爆雷,投资者对于P2P理财的不信任就会迅速传染。
尤其是以媷羊毛为主的高返平台,只要出现集中提现要求,其借新还旧的庞氏投资,很快就难以为继。至于设立资金池、变相自融、关联担保等违规操作的平台,早已触及非法集资底线,在恐慌下更是自身难保。
情绪会传染。
市场恐慌之下,无论大平台还是小平台,都会遭遇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年化收益率越高的平台,市场投下的不信任票就越多。
无论是正常逾期,还是创始人跑路,抑或经侦介入,在投资者眼中,都是一个样。在正常的市场里,小范围的逾期并非大问题,也是金融机构可以兜底的风险;但在恐慌下的市场,泥沙俱下,谁都无从逃避。
一时间,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雷声隆隆。
3流动性危机
挤兑效应只是行业恐慌的表征,P2P理财集中爆雷还有其深层次因素。
今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
去杠杆与紧信用的结果,一边传导到实体领域,最为典型的当属于企业债违约潮;另一边传导到互联网金融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P2P网络借贷。
P2P平台的底层资产,与企业融资、股市、楼市以及消费金融息息相关,一旦这些层面出现紧缩,P2P理财平台很难置身事外。
虽然4月份和6月份的两次定向降准释放了不少流动性,但在信用紧缩的背景下,这些流动性尚未从银行反哺到其他领域。
与流动性紧张同时而来的,是监管的日渐趋紧。
2018年是P2P网贷平台的合规年,6月30日本是网络借贷备案工作的收官之日。然而备案工作延期,同时降规模、降数量成为新的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监管的高压态势有增无减。7月9日,央行官网公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
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互联网金融整治的力度不减,P2P理财平台的优胜劣汰就不会止步。
4楼市“冻钱”
这一轮P2P爆雷的重灾区在浙江,这里不仅是互联网金融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楼市限价摇号最为火热的区域。
限价摇号的要害,不在于它在一手房跟二手房之间制造了套利空间,让万人炒房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在于摇号需要冻结验资存款,这一金额动辄上百亿。
6月25日,杭州融信保利·创世邸楼盘公开摇号。该项目此次摇号报名要求无房户验资100万、二套的验资200万元,全款300万元。该项目共计20256户购房预登记家庭,简单测算,一次摇号冻结金额就超过了300亿元。
加上在同一时间的启动的万科融信·西雅图和绿城·梧桐郡,三大红盘共计吸引了3.6万户家庭参与,合计冻结资金超过500亿元。
如果在考虑到同一时间开盘的其他楼盘,冻结的资金想必更加可观。
500亿元,这对于杭州不是什么问题。但在短短一周之内,就要冻结500亿元,钱从哪里来?P2P理财平台恐怕最是感同身受。
半年前,南京钱宝网的挤兑危机,背后隐隐也有楼市的影子。
2017年11月17日,南京河西,十个楼盘同时开盘,3200套房源受到限价约束,价格远远低于周边的二手房。买到就是赚到,套利效应,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与杭州要求冻结资金不同,南京河西楼盘普遍要求八成首付、验资200万以上,这对市场的抽血效应,丝毫不亚于杭州。
一个月后,盛行一时的钱宝网崩盘。
5钱多人傻?
明知道P2P理财到处是坑,清盘跑路事件始终未断,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钱多人傻?
或许,许多投资者本就缺乏金融常识,在P2P的高返利、高利息诱惑之下,不自觉地登上了满是陷阱的理财之船。
或许,一些P2P理财平台的宣传天花乱坠,让不少人迷惑了双眼。动辄宣称国企背景、第三方资金托管,动辄承诺还本付息,这的确容易制造安全无风险的假象。但是连银行理财都开始打破刚性兑付,遑论P2P平台?
或许,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他们未必没有看到庞氏骗局的风险,也未必没有想到高利息背后的种种问题,但他们却相信,即便最后平台清盘跑路,自己也不会是最后接盘的人。击鼓传花,只要不停在自己手里,一切都没有问题。
或许,许多人只是想跑赢通胀,并非贪图P2P的高收益。理财渠道匮乏,不是楼市就是股市,无路可去的资金,与铺天盖地大肆宣传的P2P理财,正好不谋而合。
显然,钱多人傻解释不了所有问题。
6天上只会掉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郭树清的提示,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2018年,请守卫好自己的财富。
-END-
欢迎加入房屋屋的交流社群:凯风聊楼市。
一对一解答,把握时局,读懂楼市。
『索引』从股市到楼市:割韭菜的N种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