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启讲坛|刘北成:何兆武先生追思

刘北成 世界历史评论 2024-01-15

编者按:2022年5月28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历史理性的重建——何兆武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在线上举行。何兆武先生的家人、何兆武先生生前在清华大学的同事、后学,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十余位学者参会。本次追思会意在于何兆武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从为人与为学两个层面缅怀先哲。本刊选取了其中的若干发言纪要,以飨读者。

何兆武先生追思

2021年5月28日,一年前的今天何先生在期颐之年与世长辞。

先生也算是长寿之人。仁者寿、智者寿,这些都可以用在先生身上。众所周知,先生生前不喜欢祝寿活动,尤其不喜欢那种以学术研讨为名的敬拜活人的祝寿活动。在先生90岁时,我们系(清华大学历史系—编者注)曾搞了一个小型的祝寿午餐,先生到场了。我们祝先生长命百岁。也算是许愿成真。先生自己对大自然的规律也很是认同,但先生的离去,我们还是不舍。

这几天,我想到很多,限于时间,这里仅谈三点对何先生为人为学的感想。

一,我们想念何先生,会想到何先生的人品个性。因为读何先生的译作和文章,我对何先生敬仰已久,但是与何先生有较多的直接交流,是在我转到清华大学教书之后,先生已到耄耋之年。先生是极好亲近的,而且会很直接地进入思想和历史话题,但是先生的表述是讨论式的,而且经常抛出自己的许多疑惑,也包括几十年来一直不得解决的疑惑。我在多次的拜访中,始终面对的是一位承认“生有涯,知无涯”而不停发问的前辈。(何先生95岁因病住院时,我去探望,何先生完整地吟唱了儿时的《童子军歌》。)再联想到先生在《上学记》中的自我描述,我不时想:如何评价先生的个性?当然,我的接触是有限的,但我觉得用儒家的君子或仁者、智者都不能准确地刻画何先生的个性。我想到的是牛顿对自己的描述:“我并不知道我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对我来说,我似乎只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男孩,不时找一颗平滑的卵石,或是比较美丽的贝壳来取悦自己,而真理的大海则横陈在我面前,一无发现。”我觉得,何先生在精神状态上与牛顿是相近的,有一颗比较纯净的爱知识、爱智慧、爱真理的赤子之心。在中国,这是现代知识分子里面才有的珍品。我在给何先生的挽联里有一句——“百年逆旅一赤子”,凝聚了我对何先生的印象。

何兆武(1921-2021)

二,何先生在西南联大就读七年,于1986年回归母校清华大学,是一件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清华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建全学科的大学,尤其是重建文科。当时清华校方希望聘到一些有清华渊源的学者,重新接续清华的传统。但是在正式聘到清华的文科教授里,只有何先生有西南联大的学缘。说到清华文科的传统,一般想到的是国学院和后来的各个系。西南联大的历史也沉寂了40年,正是在1986年以后才逐渐变成热门话题,变成传奇。对西南联大历史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讲述,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热点,对于建构清华的传统,包括清华文科的传统也很重要。何先生是西南联大传统在清华园的活的存在。何先生以口述史的方式参与了这一重构,其价值无可替代。

三,何先生的学术翻译对中国当代思想文化的贡献,已经获得公认。无论语种(英、法、德),经典性(康德、卢梭、帕斯卡尔、罗素),都无与伦比。2015年,何先生94岁,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乃实至名归。我想补充一点的是,1949年以后,是中国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可以说是走向规范的时期。就学术著作而言,无论语言还是术语都在很大程度上逐渐规范化。何先生的译作是这种规范化的优秀代表之一。何先生的译作是中文的再创作,语言生动典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章的第一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犹如神来之笔。就术语而言,还是以《社会契约论》为例,近代约定俗成的译法是“民约论”。何先生 初也是译为《民约论》,但后来改为《社会契约论》,至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正因为如此,何先生的译作至今仍然可以让青年一代获得阅读的快感,当作学习的范本。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年。

先生离去了,他的文字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还在。对于与先生有过交往的后学,先生的音容还在,人格的温度还在。几年前,有一部电影表达了一个寓意:只要有人还记得,你就还活着。我们都还记得,先生还活着。

|本文刊于《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冬季号,作者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文为刘北成先生在2022年5月28日在“何兆武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上的发言,据记录稿整理。

|平台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参考原文。

编辑:胡平阳
往期回顾:
光启讲坛|何晓卉:孙女眼中的何兆武
评论|何源:从“服膺帝国”到“逆写帝国”——19世纪以来国外“约瑟夫斯与罗马帝国”研究的学术史
专论|法国社会主义者与北非殖民问题——以让·饶勒斯与摩洛哥问题为个案
光启讲坛 | 卡洛斯·诺瑞尼亚:古罗马的共和主义和帝国主义
光启讲坛 | 赵世瑜:历史哲学与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
专论 | 谢勇:萨瓦卡尔与甘地思想的异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光启讲坛|刘北成:何兆武先生追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