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70年前的胜利时刻,张敬华讲了“三个突出标志”

毛庆 许琴 紫金山观察 2020-02-03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70年前,被毛泽东主席称作“一场伟大战役”的渡江战役,让南京这座城市迎来了新生。


南京人民和全中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前景,迎来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灿烂曙光。


新中国成立的前奏和序曲就此奏响。


今天,南京市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座谈会举行。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今天,是南京解放70周年纪念日。下午,南京市召开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座谈会,共同致敬历史、致敬英雄。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与渡江老战士亲切交流。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在座谈会上说,回顾70年前的那个胜利时刻,有三个突出的标志令我们十分难忘、深受激励:


第一个,是一面红旗。70年前的今天,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闯关夺隘,最终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的门楼,南京正式宣告解放。


陈逸飞、魏景山油画《占领总统府》


第二个,是一篇诗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得知南京解放,毛主席情不自禁挥毫泼墨,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壮丽赞歌、不朽诗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资料图片


第三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一种精神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伟大胜利,孕育了伟大的渡江精神。这个精神,以“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为核心内容,具体就是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就是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这一面红旗、一篇诗作、一种精神,不仅唤起了我们对那段光荣历史的深情追忆,也激励着我们必须珍惜新时代、奋进再出发。当天召开的座谈会,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重温历史、继往开来,弘扬渡江精神、强化省会担当,奋力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01

70年前,一场对全国解放至关重要的胜利


70年前的今天,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闯关夺隘,最终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的门楼,南京正式宣告解放。


解放军登上“总统府”门楼。南京党史办供图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首当年的峥嵘岁月,让我们首先回望那场对全国解放至关重要的胜利。


70年前的4月20日20时,即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的当日,人民解放军渡江中突击集团按预定计划首先打响了渡江战役第一枪。
    

第二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空前规模的大进军。由此,长江北岸,万炮齐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千帆竞渡,冲破敌阵,直捣南岸,迅速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凭借长江天险,实现“划江而治”的图谋。
   

座谈会现场播放专题片《人民的选择》。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4月23日晚,第三野战军一部在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接应下,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南京宣告解放。


今年93岁的李剑锋老将军是这个伟大胜利的亲历者。70年前渡江战役时,他担任34军101师302团2营副教导员,解放南京后随军南下,改编至28军。1983年离休,现定居南京。
    

渡江战役指战员代表李剑锋展示“革命到底”字样的布鞋。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70年后回想那一刻,李剑锋还是觉得精神振奋。座谈会上,他激动地拿出一双黑面的布鞋,“当时,我们打完了淮海战役,奉命向长江进军,穿的是山东大姐大嫂支前的进军鞋,就像我手里拿的这种布鞋。”
   

李剑锋说,1949年4月21日,34军奉命进攻仪征江边的桥头堡——十二圩。他所在的101师302团二营从西北角担任主攻。“我们一个营,580多人,牺牲了180多人,我的通信员为了掩护我而牺牲了。如果他能活下来,今年应该89岁。”
    

座谈会上,李剑锋回忆着往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部队里传唱的“今年是个胜利年”的歌,“今年是个胜利年,全国胜利在今年,同志们再努一把力,打到那南京过新年。”
   

回忆完往事,李剑锋感慨地说:不管官多大、位多高、权多重、兵多广,没有老百姓一切都完蛋。
    

在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作为国民党的权力中心,也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领导下,一批英勇的地下党员活跃在敌人的心脏,千方百计获取情报;他们深入敌人内部,准备和组织起义,瓦解敌军;他们和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合”,实现了南京城的和平解放。
   

今年94岁的胡立峰老人当年是中共地下党南京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男中分委书记。
 

中共地下党代表胡立峰发言。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他说,当时南京市委已设有学生、工人、小教、中教、公务员、店员、文化、警察、银钱业9个工作委员会和情报、策反两个系统,工作进展得很有效,为南京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南京解放第二天,医院、商店全都正常开门。


当时,中共地下党还领导了学生开展护校的斗争,制止了中央大学校长周鸿经转移学校图书、资料和设备的企图,还写信规劝受到欺骗参加“寒假赴杭州旅行团”的中央政治大学师生,其中有200余人陆续回到学校。
   

庆祝南京解放,市民在新街口举行群众集会。渡江胜利纪念馆供图


紫君翻阅《南京解放》等相关史料了解到,南京解放,注定是有别于其他地区、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一役,注定是在党史、国史、军史上都具有非凡意义的伟大胜利。


这个非凡意义,在于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南京解放,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正式覆灭,新中国成立的各项条件已经成熟,预示着中国人民迎来翻身当家作主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迎来独立自主、走向复兴的灿烂曙光。


这个非凡意义,在于其特殊的军事意义。南京解放,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划江而治”的图谋,加速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土崩瓦解,也让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宣扬了正义、凝聚了民心、鼓舞了士气,为解放全中国打下决定性基础。


这个非凡意义,在于其重要的示范意义。南京解放过程中,我们党探索了解放大城市、接管大城市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工作重心加快由乡村向城市转移;提出了各方要加强团结,实现思想会师、政策会师、组织会师,为历史转折期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镜鉴。


这个非凡意义,还在于其伟大的精神意义。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是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高超智慧,展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展现了中国人民支援解放军、拥护共产党的朴素情怀。
   

这些,都是历史留给南京这座城市的重要红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


02

渡江精神: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伟大胜利,孕育了伟大的渡江精神。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有何内涵?
   

张敬华在座谈会上解读说,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伟大胜利,孕育了伟大的渡江精神。这个精神,以“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为核心内容,具体就是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就是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渡江精神?


庆祝南京解放、弘扬渡江精神,就是要把握历史必然、对党绝对忠诚。南京解放再次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庆祝南京解放、弘扬渡江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自信”。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庆祝南京解放、弘扬渡江精神,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植根人民,才有了千帆竞渡过长江的壮阔景象,才有了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顺利解放。7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发扬军民团结的渡江精神,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庆祝南京解放、弘扬渡江精神,就是要勇于拼搏奋进、再铸城市荣光。和平时期,我们要让南京这座英雄之城、胜利之城再现往日辉煌、彰显时代风采,就必须发扬一往无前的渡江精神,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于战胜风险挑战,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状态,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把新南京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庆祝南京解放、弘扬渡江精神,就是要汲取前行伟力、不断夺取胜利。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我们必须发扬革命到底的渡江精神,奋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披荆斩棘、跨越前进,推动改革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今天上午,经过两个多月的修整,渡江胜利纪念馆重新接待游客,以崭新面貌迎接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渡江胜利广场上矗立着的大型“千帆竞渡”群雕,显得格外气势恢宏。
    

整修一新的渡江胜利纪念馆亮相。 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江苏数量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孕育出这块土地上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如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和集中体现。眼下,我们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渡江精神。”渡江胜利纪念馆副馆长吴小宝说,最近,纪念馆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渡江精神进行研讨。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之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江防敌军,取得空前的伟大胜利,除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外,与广大指战员以及广大民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分不开。


这一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军精神等的传承和弘扬,也具有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中所彰显的独特的革命精神,即:将革命进行到底。


03

今天:弘扬渡江精神,再铸城市荣光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如今,南京解放已经过去整整70周年,我们也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春华秋实,南京的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山水城林的南京城。 南京日报资料图片


作为江苏省会、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山水城林一体,古今文化交融,科教资源丰富。
     

南京是中国第11个“万亿GDP”城市,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南京的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在《自然》杂志的榜单上排名全球第12位、全国前三;在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城市排名中,南京综合得分排名第2,其中科技创新绩效指数位居长三角城市第1。南京连续10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去年,南京GDP增长8%,增幅在全省和东部沿海GDP过万亿城市中名列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70%,净增1282家,名列全省第一位,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逾34万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渡江精神?不同岗位的人们有着各自的答案。


民主党派代表王真理发言。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民主党派代表、民革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王真理说,发展是最好的继承,进步是最好的纪念。将发挥民革在“三农”、社会法制、祖统方面的特色,围绕我市创新名城建设、城市首位度提升、长三角区域发展协同、江北新区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党派参政议政“言值”。


劳模、工匠代表孙景南发言。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孙景南说,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她将始终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继承“红色基因”,立足岗位,坚持不断开拓创新,弘扬工匠精神,描绘人生精彩。


青年学生代表刘东鑫发言。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青年学生代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本科生刘东鑫说,作为一名成长在新时代的学生,同时也是即将毕业步入军营的一名准军人,定当传承好先辈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发扬光大,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跑出成长的加速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今,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南京,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渡江精神,激扬矢志奋斗豪情,高扬创新实干旋律,努力以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往期精彩回顾

南京发力南北两端背后的战略考量

书记市长挂帅,“招商突破年”南京放大招

宁眼观杭城:张敬华率南京党政代表团在杭州学了什么?

南京考察团眼中的大上海:世界眼光与民生情怀

这条河,张敬华10个月去了12次

南京市委一批新机构密集亮相,从“组”到“委”有何深意?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毛庆 许琴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杨凡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