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暴雨过后,南京一批“老大难“摘帽

顾小萍 紫金山观察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暴力梅”连日来的疯狂举动给城市的防洪排涝带来巨大压力。大雨倾盆而下之时,市民最担心的就是积淹水问题。


此轮强降雨之后,紫君发现,曾经的“老牌”积淹水片区,如银城东苑、汉中路南医大校门口等,如今纷纷经受住了考验。短时积水地区也在雨停后的一两个小时内便迅速处置完毕。


南京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了昔日的“老大难”问题?




昔日“老大难”,如今表现令人惊喜

南医大汉中门校区大门口曾经“逢雨就淹”,被市民诟病多年。但本月13日起开始的几场强降雨中,这个“老大难”表现令人惊喜。


“每年夏天雨一大,机动车道的积水就会深达一二十厘米,非机动车道水深能有三十多厘米,行人根本没法过。但最近这几场大雨,竟然一点事儿没有。”市民周先生表示。



在鼓楼区行健路附近工作的钱璐有着同样的惊喜。行健路是龙江地区的一条支路,近年来也是逢雨必淹,不仅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且积水面积超过400平方米。而在近日持续的强降雨中,钱璐称赞其“几乎是雨停路清”。


鼓楼区行健路积淹水整治工程新建的智能一体化泵站。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还有曾经备受关注的玄武区银城东苑,在近几年的主汛期都没有再出现“看海”的画面。


2016年7月7日,暴雨过后,银城东苑北门积水严重,玄武警方用皮划艇为小区居民摆渡出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如今,连续几日的暴雨天气,银城东苑小区内未出现积水现象。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 摄

“南京处置积淹水的能力真的越来越强了!”几场雨后,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 


三年整治计划,积淹水点越来越少


和许多城市一样,在越来越任性的天气条件下,南京频频遭遇“逢雨就淹”的难题。尤其是2016年,持续的强降雨让银城东苑被大水泡了整整一周,一度成为全国焦点。


2016年7月7日,暴雨过后,银城东苑北门积水严重,玄武警方用皮划艇为小区居民摆渡出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如今,银城东苑小区道路也基本保持清爽,无明显积淹水区。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露洁 摄

积淹水难题,必须破解。

2016年汛期之后,我市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民生难题,出台积淹水点整治三年计划。



“按照‘积水深度达15厘米,积水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标准,对全市积淹水点进行了梳理整治。”市防办处长李宗超昨天回忆说,当年,银城东苑片区便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启动积淹水综合整治工程。

位于银城东苑小区负1层的停车库内,车辆整齐停放,地面基本保持干爽。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露洁 摄


南京兴河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此项工程。工程科科长陈岩介绍,银城东苑小区此前逢雨必淹,一方面与地理位置有关,其地处紫金山脚下,地势低洼,周边孝陵卫东沟、西沟、友谊河“三河交汇”,一遇强降雨,紫金山上的水全部下来,对小区排涝形成强大压力;另一方面,周边管网存在管径太小的“先天不足”。

位于玄武区银城东苑小区附近的长巷桥下的雨水排口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友谊河玄武段河道的水位。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 摄

在整治过程中,直径0.6米、0.8米的排水管网全部更换成直径1.2米、1.8米的管网;路边增加雨口收集口;同时将水泥雨水箅换成透水性更高的铸铁雨水箅。


玄武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在地下做文章,每年汛期来临前,还会将紫金山上的水库腾空,增加蓄水量,减轻下游压力。同时,在友谊河新建了排放能力达到50立方米/秒的石杨路泵站。

友谊河泵站主体完工,已具备防汛能力。通讯员 李欣哲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为防止友谊河水位上涨太高对小区形成倒灌,在排往友谊河的排口上还加装了“阀门”。


解决南医大汉中门校区门口的积淹水难题,靠的也是工程改造。

秦淮区防办主任科员吴明忠介绍,此处积淹水主要因当年地铁二号线施工时将排水管网抬高后造成排水不畅,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对地下管网重新梳理。

去年10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南医大门前铺设直径1米的雨水管并向西延80米,再通过顶管施工方式,穿过汉中路后再向东行进120米到达莫愁路口后,与原有的排水管网相衔接,工程在今年5月20日正式完工。“近日的持续强降雨没有出现积水,这正是对工程的最好检验。”吴明忠开心地表示。


行健路积淹水改造工程同样是今年5月完工。鼓楼区防办副主任朱志荣介绍,工程改造中不仅增设排水管网、收水井口,还加装了抽水泵站,整治效果在近日持续的强降雨中也同样得到了完美展现。 

鼓楼区行健路积淹水整治工程新建的智能一体化泵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雨水收集系统里的落叶。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3年的整治,解决了我市一批积淹水点的难题。其中,仅秦淮区、鼓楼区就分别整治消除了13处积淹点。


未雨绸缪

26处易积淹水点汛前就有“一点一案”


补短板,增韧性,南京的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持续增强。


“过去强降雨形成的积淹水点多达12个左右,今年短时积水地区只有4个,包括秦虹路、友谊河路、上高路、柴营路。其中秦虹路、友谊河路两处积水主要是受宁芜铁路地势低洼所影响,1小时内就处置完毕了。”吴明忠表示,根据气象预报,近日还将出现强降雨天气,应对这几个点可能产生的积淹水问题,他们正按照“一点一案”预案定人员、定设备。 


雨后的南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些积淹水点具备整治改造条件,但有些需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来进行,例如河西万达广场附近的积水难题,需结合地铁9号线施工才能彻底解决;洞庭路积淹水点,需结合中央路整治改造。”李宗超坦言。


他表示,现阶段不具备条件整治的积淹水点,今年汛期前也进行了精心梳理,最终,26处积淹水点全部按照“一点一案”的原则确定24小时值守人员、排水设备等。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冲刺!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再次带队推进这件事

拼了!今年这场硬仗南京必须打赢

“链”接生活,南京这个产业强势崛起!

南京有座“地下城市”,你去过吗?

这个绿色大礼包,送给今天和未来的南京人

点绿成金!这个银行要在南京推广

这些产品厉害了,南京各部门将一起帮忙“带货”

变得更“聪明”,南京上万企业干了同一件事

南京这项改革连推三年,“客户体验”连续升级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顾小萍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王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