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的创新周,张敬华用“四张图谱”发出南京邀约

毛庆 余梦娇 紫金山观察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6月22日上午,以“读懂城市创新”为主题,2020“南京创新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标志着又一次南京创新周的开启。


疫情之下,今年的创新周处处显现着与以往的不同,这是一场特别的“云端”相约、创新峰会;是一次向世界传递科技战疫、共克时艰的南京声音;更是一份携手创新、共赢未来的南京邀请。


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深度解读南京创新的“四大图谱”,分别是基因图谱、生态图谱、活力图谱和合作图谱,全景展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并再次向全球发出“南京邀请”:共做创新名城的合伙人、美丽古都的追梦人!

2020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余梦娇 摄


【关键词】基因图谱


科技资源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南京向来“自带”创新基因。本届创新周的主题是“读懂城市创新”,从南京来说,就是要读懂她强大而恒久的创新基因。


在“基因图谱”中,张敬华从历史、人文、自然、开放四个方面,细数南京创新的脉络渊源: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01不循于俗的历史基因,是南京创新的深厚底蕴

南京金箔和南京明城墙


这里传承了匠心独具的古代技艺,比如小到厚度不超过0.1微米的金箔,大到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明城墙。


这里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科技探索,创办于1865年的金陵制造局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端的重要标志,始建于1928年的紫金山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这里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多个第一,新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亚洲第一台大型光谱仪等都出自南京。


02思想开明的人文基因,是南京创新的丰沃土壤

中国最早的世界史地著作《海国图志》


180年前,中国最早的世界史地著作《海国图志》在南京成书,晚清名士魏源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0多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南京诞生,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壮丽序幕。


今天,南京拥有普通高校53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两院”院士80多名。天下文枢的美誉、崇文重教的风尚,共同点亮了南京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城市之光。


03和谐共生的自然基因,是南京创新的深层滋养

山水城林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这里满地皆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5%,梧桐树是南京的一张闪亮名片。


这里满眼皆碧,河湖众多,水环境质量全省最优;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的“生态眼”系统,率先实现长江大保护的智慧监测、动态感知。


这里满城皆景,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四十八景久负盛名,“一江两岸”的九大客厅尽显滨江城市魅力。


04海纳百川的开放基因,是南京创新的非凡气度

南京港。南报融媒体记者 丁劼 摄


这里引领开放风气之先,1800多年前的东吴使者、600多年前的郑和宝船从南京启航远行,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早经略海洋、接触世界的先驱。


这里具备开放地利之便,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拥有千万级国际机场、亿吨级深水江海港,正在建设“米”字型铁路枢纽。


这里绽放开放合作之花,目前已与95个境外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对接23个国家开展实质性创新合作,并布局建立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使南京的创新融通世界、链接全球。


【关键词】生态图谱


创新动能的“生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南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聚力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连续三年召开聚焦创新的新年第一会、制定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南京软件谷。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冯芃 摄


一张南京创新的“生态图谱”徐徐展开:


在南京,你能获得全面赋能的创新激励

比如,对初创型科技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对地方的经济贡献,全部奖给企业;


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升级规上企业后三年内的经济新增贡献50%奖给企业;


对高成长性企业、拟上市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培育支持;


对新型研发机构,可根据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此外,南京还专门成立创新产品推广办公室,制定推荐目录,支持首购首用。

在南京,你能享受诚意满满的创新礼遇
  • 如果你是顶尖人才及科技企业家,可获得一事一议支持,科创资助上不封顶;


  • 如果你是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可根据经济贡献享受奖补;


  • 如果你是企业博士,可获得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以及优质人才房的购买资格;


  •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仅能享受“宁聚计划”“就业十条”等政策,今年还有20万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

在南京,你能赢得精准滴灌的创新活水

注重用好资本市场,组建注册资本50亿元的南京创投集团,引导科创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的直投力度。


注重做大创投力量,对新注册的天使投资、创新投资给予最高1500万元奖励。


疫情发生以来,南京推出“惠企十条”,已有30多亿元直接惠及企业,累计为企业争取政策性贷款320多亿元。

在南京,你能感受随处散发的创新味道
  • 从政府部门看,只争朝夕抓创新、担当作为促创新成为普遍自觉,今年南京还专门成立市委创新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施策。


  • 从科创载体看,15个高新园区完成去行政化改革、形成“1+N”品牌,60多万平方米的城市硅巷高标准运营。


  • 从法治园区看,无论是在江北新区法治园区、河西法律服务园,还是在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都能感受到法治护航创新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活力图谱


南京高质量发展,创新正成为主要驱动力。


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随着创新名城建设的走深走实,一幅“百、千、万、亿”的生动图景跃然纸上:





所谓“百”

呈现的是近400家新型研发机构催生的科创裂变。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组建近400家科研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5000多家科技企业,包括剑桥、清华、北大、魏兹曼研究院等顶尖高校院所都参与进来。其中有一家名为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新研机构,仅用1年半时间,订单收入就从10万元飙升至6000多万元。





所谓“千”

呈现的是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的创新矩阵。近两年,全市高企增长1.5倍、从1800多家跃升到4680家,今年有望突破6000家;中兴通讯智能制造基地、T3科技平台公司等超百亿项目相继落户。同时,全市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600多家,已连续两年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年度报告》中跻身前列。


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人才落户手续。市公安局供图





所谓“万”

呈现的是数十万新就业大学生带来的无限生机。这两年,在南京就业并缴纳社保的大学生增加了70多万人,去年新增就业参保的硕博毕业生增长了1.5倍。此外,全市还培育创新型企业家344名,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862名,包括8名诺奖图灵奖得主、115名中外院士在内的顶尖科学家,都纷纷来到南京创新创业。





所谓“亿”

呈现的是超万亿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强大引擎。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5万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3万亿元,同时“4+4+1”主导产业正在提质增效发展,五大地标产业加速向全国前三迈进。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全市创新发展力度不减,1-5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24.4%,部分创新指标增幅超过去年同期,为南京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强劲支撑。



【关键词】合作图谱


创新之路,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创新故事,合作共赢才会别样精彩。新时代的新南京,发展空间广阔、创新机遇无限,重点是“一室、一区、一廊、八链”。


紫金山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供图01

“一室”

就是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自2018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紫金山实验室在服务重大战略、攻坚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目前正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以打造紫金山科技城为抓手,加速创新突破、异军突起。



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通讯员 蔡汉青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02

“一区”

就是国家级江北新区。这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并拥有自贸区南京片区的叠加优势。当前,江北新区正在聚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同时各板块园区在自贸区建立了“联动创新发展示范园”,全市范围内企业只要在园内注册,均可同等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紫东地区核心区自南向北鸟瞰图。来源:南京规划自然资源局03

“一廊”

就是紫东科创大走廊。这一走廊位于我市重点打造的紫东地区,拥有国家级南京经开区和麒麟科创园等7个高新园,以及仙林、江宁2个大学城,其中紫东核心区正在聚焦数字城市定位,超前布局5G等新基建。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北新区供图04

“八链”

就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命健康、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五大地标产业链,以及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三大优势产业链。战疫情稳增长过程中,南京聚焦“六稳”“六保”、实施“四新”行动,并重点梳理了8条产业链20个领域,明确由市领导担任“链长”专班推进,开展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前不久还发布《南京产业投资地图》,公布了一批特色平台载体和招商政策。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冲刺!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再次带队推进这件事

拼了!今年这场硬仗南京必须打赢

“链”接生活,南京这个产业强势崛起!

南京有座“地下城市”,你去过吗?

这个绿色大礼包,送给今天和未来的南京人

点绿成金!这个银行要在南京推广

这些产品厉害了,南京各部门将一起帮忙“带货”

变得更“聪明”,南京上万企业干了同一件事

南京这项改革连推三年,“客户体验”连续升级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毛庆 余梦娇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刘全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