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六期

鹤无粮 木心的塔中之塔 2022-07-20

2008年2月,我和几位同事第二次来到乌镇,那次我们有幸住先生家里。一进客厅就看见我们已出版的八种先生的新书整齐排在壁炉边的柜子上。那一次的感觉是,先生风趣而健谈。


第一天晚饭的话题就是读者,先生说他一直想写一本《论读者》。第二天早上就告诉我们,他已经开始写起来了。他还想着如何做一本《雪句》给年轻读者做情人节的礼物。

——刘瑞琳(理想国品牌创始人)



先生在《云雀叫了一整天》这本诗集里,有许多关于雪的描述: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你再不来 我要下雪了


雪飘下来 我是雪呀 我是雪呀


小雪 不佩服


雪吸音 故雪夕异静


再看《素履之往》这本书里:


余师雪而鄙残雪


爱情如雪 新雪丰美 残雪无奈


而在《我纷纷的情欲》这本诗集里,更是用一整首诗来写雪:


《雪句》的结集出版,既是先生生前的遗愿,又是准备送给年轻读者做情人节的礼物。遗憾的是,在先生走后的八个年头里,这一份本应迟到的礼物却迟迟没有出现。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先生的生日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是巧合,还是上帝的安排,让诗人写尽人间情事,仍孑然一身。这是先生与上帝的契约,给我灵感的诗句,还你清白一世。“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也许这也是代价之一。



01



上一期说到,先生喜欢晚饭后散步遛俳句,六期的读书会,我们就安排在了这样一个夏日黄昏,晚风习习,三五读者,围坐一团,一起来遛先生的雪句。



第一次把活动安排在晚上,便又多了一些新鲜的面孔,平日里这些读者很难出来,若不是因为这样的读书会,大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先生的读者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真的希望把大家都找出来,待到先生的生辰,大家欢聚一堂,来一场先生艺术的嘉年华。



读者李环宇,是一位外地来成都打拼的年轻人,全身散发着年青人特有的活力,比起先生的文字,他似乎更关心先生的绘画世界,一直在翻看先生的《耶鲁画册》,他分享了先生的俳句:贪吃家乡食品,是咀嚼童年呀


嗅觉,味觉的记忆是永远不会褪色的,我们爱过的那些面容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去,他们的声音我们也可能忘记,但是嗅觉和味觉,却永远不会被遗忘,当家乡的食品置于舌尖,味蕾即刻唤醒我们童年的记忆,那是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呀。



读者兰兰儿,一名钢琴教师,很多年前就读到木心的作品,默默的读,默默的领悟,先生在文字作品里,有大量关于音乐的论述,对于精通音律的兰兰老师来说,阅读这些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音乐上的享受。


她分享了先生的徘句:真正聪明的人,能使站在他旁边的人也聪明起来,而且是聪明得多了。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常常会在比自己聪明的人面前,感到焦虑或不适,这问题或许没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这个所谓聪明人的身上,反之亦然。



读者李丽,同样是钢琴老师的她,在阅读的木心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寻找自我,在一次一次与先生文字的共鸣中,找到一个真实的自己。她分享了先生的俳句: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


“轻轻”和“隐隐”,这是多么含羞的两个词,说含羞是因为里面包含了礼貌和自尊,这是一种分寸的力量,多一毫少一分都不行。



读者一碗苓,上一期为大家朗读了樊小纯的《借我》,这一期早早的就到了现场,她最早是因为在网上看到先生的俳句,才开始四处找寻先生的作品来看,正在读大学的她,很庆幸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读到先生的作品。


她分享了先生的俳句: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哪个我又不会善待曾经的自己呢?事实是我常会和从前的那个我闹别扭,即便曾经的我,如先生良善到可耻,那又怎么样呢?先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与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和解。



读者玉老大是一碗苓的同学,本着爱屋及乌的精神,刚开始接触木心,坦言领悟的不多,但是那种天然的好感是一开始就有的,也许下一期的读书会,就可以听到她详细读过先生文字后的解读。


她分享了先生的俳句:如果爱一个人就跟他有讲不完的话,如果爱一个世界,就会有写也写不完的诗。这是诗人的爱,常人的爱往往就是对情人有讲不完的话,而且是讲也讲不完的废话。



读者鹤松,和我的昵称同姓,所以记得特别清楚,上次和朋友第一次来参加我们的读书会,坐在最后一排,这次一个人早早的给我发信息,说是要过来参加,他为大家分享了先生的俳句:说了等于不说的话才是情话,干了等于不干的杯才是圣杯,静了等于不静的夜才是良夜。


想起先生另一句俳句:人之一生,必需说清楚的话实在不多。那么人生大部分的话语都在欲说还休之间,尤其在情人面前,哪些话又是有用的呢?这些无用的话呀!



读者Jocelyn,慕名前来,抱着对读书会的好奇,也抱着对木心的神秘感,她分享了先生的俳句:有的朋友犹如厨房砧板,不能无,不必多。



读者杨博,读书会的老朋友了,早早的来,晚晚的走,帮我一起布置会场,结束后收整杂物。他为大家分享了先生的一首诗《知与爱》:


我愿他人活在我身上

我愿自己活在他人身上

这是“知”


我曾经活在他人身上

他人曾经活在我身上

这是“爱”


雷奥纳多说

知得愈多,爱得愈多

爱得愈多,知得愈多

知与爱永成正比



02


之前有读者问过我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只做木心一个人的读书会?我知道,那言外之意是,只讲这么一个人,时间长了,不免枯燥,就没有什么好讲的了。这倒让我想起读者一碗苓分享的先生俳句:


如果爱一个人就跟他有讲不完的话



是的,我爱先生,所以对他有讲也讲不完的话,我们的读书会从“我与木心的故事”开始,到这期结束,刚好六期,我会继续做下去,做满十期,二十期……


木心当年在纽约给陈丹青这群艺术家上了五年的文学课,先生用五年的言行教育了一批艺术家,然后陈丹青把自己的听课笔记,化做了《文学回忆录》,又引来读者围观,从而《文学回忆录》又变相的教育了一众读者。


五年来,我们的课遭到许多嘲笑。我知道的。一件事,有人嘲笑,有人赞赏,那就像一回事了,否则太冷清……

——木心《文学回忆录·最后一课》


陈丹青回国后认认真真推介木心的那几年,同样有人嘲笑,有人赞赏,现在看来,真的是一回事了,先生的作品都出版了,读者多起来了,他又和陈向宏一起把先生接回乌镇安度晚年,又把先生送走,漂亮的美术馆也立在了那里……


“我了解他,但是不懂他。” 


“我手中有团火,我觉得他的东西非常好,在这样一个传播时代,之前知道木心好的人却那么少,你说我不推介我怎么办?”


“这么多年我四处推介木心,这是不得已,因为没人了解他。现在尤其是今天,看到这么多不同的人来谈木心和他的作品,我觉得自己可以歇了。”

——陈丹青


陈丹青是可以歇歇了,他为先生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同样,他本人受到先生精神上的恩惠更多。而我因着陈丹青,两年来,也受了先生这么多恩惠,我知道,现在是要回报的时候了,虽然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总会影响到愿意走近先生的那么几个读者,这样于我就够了!



03



我在上期活动中向读者发出招募,过后没多久,几个读者联系到我,有愿意现场帮助我拍照的,有愿意帮助我做现场发言记录的,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得到热心读者的反馈,而无论最终如何,我都提前在这里向你们表达我的感谢,谢谢你们!



精特希书屋一角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本次活动的场地提供方,精特希书屋,一方开在巷子尽头的精神空间。以及它的女主人——巫红女士,整个活动进程,她一个人既当店长又当店员,帮助岚灵一起给大家倒水,上水果,拍照。


还要感谢我的合伙人岚灵女士,读书会的老朋友杨博,感谢到场的每一位读者,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到来,点滴行动,撑起了这样的一期读书会。


本期读书会现场,除了看一些先生的视频,大家只讨论了二十条徘句,所以下期的内容仍会以遛雪句为主,想想先生那么多雪句,什么时候能够遛得完,还有《文学回忆录》,未来可以在读书会现场安排讨论书里面的具体章节,先生还有那么多作品摆在那里……


先生在文学课讲毕唐诗一节,送当时在座每位学员一首七绝,将各人的名字嵌入末句,同时也写了一首给自己:


东来紫气已迟迟,群公有师我无师。

一夕绛帐风飘去,木铎含心终不知。


先生泉下有知,在他走后,有那么多热爱他文字的读者,视他为老师,他会很开心的。先生在《鲁迅祭: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里说过,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虔诚的阅读作品。


读书会只是一座桥梁,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道桥,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方式与先生相处。期待下一期与大家相聚。


鹤无粮

2019年6月25日   成都


同情中断录

木心祭(九篇)

木心著作版本名录

The Art of Muxin》(耶鲁画册)

木心逝世五周年 :木心音乐首演《叙事曲》

《梦想抵抗现实》:木心纪录片纽约放映宣传片

BBC《文明》第三集:画卷天堂(木心四分钟视频)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二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三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五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