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热点、行业在发生的事和一些思考
先做行业闲聊,明后天再做推荐
先跟大家汇报下个人近况,一些朋友可能看我前两天都没做内容。
我自己确实有点脸红。每次鸽,我都脸红。得亏我是自由职业者,我这样的作息,是真不敢去上班,怕给老板带来困扰……
鸽的原因很简单,我是真不知道写啥了!
与大家的立项一样,不是没内容写。而是想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包括最简单的游戏推荐。这玩意我现在写起来真的是烦(如果用产品做类比的话,他就像是3D超休闲),写文章不累,整理产品很累……就像做超休闲产品,几百款产品,做起来不累,挑起来才累。
以及,我就怕一些老粉丝,实在是厌倦看到一篇满是产品的文章盘点了。说好玩一点,游戏推荐做多了,我怕把我的逼格做没了……
(我总不能一辈子在那做游戏推荐吧?我总不能一辈子在这做抄休闲游戏吧?)
↑大家能理解这种感觉吗?
当然,游戏推荐也可以写的很漂亮,就像超休闲产品也能做的高大上,这是我希望去努力的方向。
然后,除了这个因素外,我最近“废案文章”写了很多,全是个人的自嗨和陶醉。
“老把公众号当作朋友圈”←这是我始终无法成为一个专业行业媒体的原因。
至于“废案文章”,用游戏开发者的话来说就是:虾哥开始砍项目了……
比如,昨天的推送为什么会谈到“迷茫”这个东西呢?那是因为我写了几千字,但是感觉这玩意发出去怕是被人笑话。但是又不想鸽,于是删删删……,就有了昨天那样的推送。(但是说真的吧,我自己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就比如一个研发团队,如果他进到小游戏赛道,是因为看到羊了个羊或是吸血鬼,那他大概率是不会迷茫的……)
我记得之前有个读者形容这类文章,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比如这一大段)
然后,我也很想知道读者是怎么去看这类自嗨陶醉的文章,以及这种为了不鸽而推送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类推送类比成大家的产品,我觉得有些产品&游戏,对团队来说,也是为了上线而上线。
但我作为写文章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读者看到这类推送的感受是啥。就像大家是做游戏的人,是不知道用户怎么看待这类“为了上线而上线的产品”的。
如果大家觉得这类推送没什么价值,那或许玩家也是这么去看待产品的。他注定要被精英份子淘汰或者取缔掉。
如果大家能接受这类推送,那我觉得市场是包容的,以及“流量产品是存在即合理”的。
这一次,换大家做旁观者。
好,回到正文,我们聊聊最近一些小游戏花边新闻。
1、说起来,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
上周我们的文章:再次分享下,找小游戏、休闲游戏的方法,苹果安卓榜单,steam等
因为这篇文章,ADX的VP加到我,表示谢谢我分享ADX。
(其实我大多数圈内的好友都是这么来的。有时候想想,先付出,再谈回报。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
然后,教大家怎么薅ADX羊毛,
加她↓
ADX的卿卿,可以找她给ADX账号开试用。
↓这样就可以看到一些产品的买量素材啥的了。
↓小游戏买量投放监测在这里。
(画外音:ADX打钱)
以及ADX最近在做大版本更新,开发者对平台有建议的,也欢迎联系卿卿。
不能白薅别人羊毛不是?
然后的然后,
我们也提到了一些数据平台,比如dataeye(ADX),广大大,热云数据这些。
这两天我看到广大大的公众号,确实有分享到一些海外的创意广告素材。
传送门:
(难道这就是虾的影响力吗!兄弟们!
以及他们的视频号:
好,聊完数据平台,我们分享行业的,一些有的没得。
2、今年小游戏公开课-厦门站的完整录播已经出了。
全部录播和演讲内容可以跳转“做个小游戏”视频号查阅↓
我也终于能整理大会的内容了。
这两天做下,今天我们先聊点别的。
3、小游戏目前大环境-不确定性
我之前一直想说的是“混乱”,
整个大环境,
是一个哪怕千万投入的产品上线就凉的时代;
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产品爆了都有可能的时代。
与其说是混乱,直到周末看了刘润的年度演讲,才发现有“不确定性”这个词。
虽然会有些跨行业,但是我们可以自然的代入到“游戏行业视角”去阅读。
比如,意外是什么?可能是热点游戏,羊了个羊,可能是防沉迷政策
周期是什么?可能是吸血鬼割草、二合产品、解谜游戏等等。
趋势是什么?app买不动量了来小游戏卷,游戏用户增速减缓,重度在用轻度素材买量,微信IAP产品数量变多,全球化等等等等
规划是什么?平台方的各种政策和手段,他们需要的产品以及要处理的产品,就比如上文微信小游戏公开课里提到的,创意小游戏新政策,小游戏圈,微信搜一搜的买量联运等等。
当然,我自己平时在看这类文章的时候会反过来思考。
比如文内的一些数据,反过来去推。
4、10月没版号。
10月没版号。大家又很慌。
很多朋友会聊到“我们这个行业还会不会变好”
我的回答是:不会。
而且,说残忍点,我觉得现在还寄托行业会变好的开发者。大概率是走不下去的。
特别是当老板的,团队的负责人,千万千万不要有“等游戏行业变好”这样的想法。
你会被这个想法拖死的,真的!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不是这个行业的投资者。
就像我这个没买房的年轻人,我以前会想“房价能不能降一点”。
现在:妈的,随便啦……降就降,涨就涨。who care~
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
当然,文章里这么冷冰冰的说。
但茶余饭后我们抱团取暖的时候还是会寄托这个行业能变好那么一点~
不影响,不影响。
5、广告卡
这个好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记得很早之前就有“IAA广告卡”这个东西。
这次无意间刷到的,刚好就再分享一次。
费用是1块钱=5张广告跳过卡。
一些朋友会问:这个项目推动怎么这么慢?
我觉得这很正常。
是否真正是小游戏用户刚需,我们还不确定。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不能寄托游戏行业会变好。
就像这一段,提到了广告跳过卡。
难道广告跳过卡普及了,我们的产品就赚钱了?
不现实哈。
把这些东西,当作一种平台变现方式的多样化,而不应是游戏赚不赚钱的寄托。
不过,能感受到微信为了优秀IAA产品的变现是煞费苦心……
6、鹅盒
不知道有多少开发者有在关注鹅盒。
偶然间上去看了一下,发现他们要结束内测了。
这个也是小新闻。
为什么看上去这么伤感?
随着鹅盒内测版本结束,是会推出全新的呢?还是关闭呢?
但,这份公告,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做事的态度。
7、微信小游戏大环境又变了。
当我偶然去观察最近的微信小游戏人气榜时,我发现,头部的产品又变了↓
与之前一大堆IAP产品霸榜不同。
这次人气榜上迎来了很多新面孔,无一例外不是休闲IAA产品。
就在上个月,我还说,因为羊,大量新用户的涌入,啥产品都有可能爆。买量在那段时间被弱化。砸钱下去推,不如一款产品的自然量高。
但,就是有开发者反过来操作。
就是想着“既然有新用户?为什么不买?”
于是,买出了爆款。
只留下屏幕前的我,脸红惭愧。
8、抖音小游戏在变得“老龄化”。
这两天观察抖音小游戏的热门榜↓
这张是上周:
这是今天:
而其实,可以说这几个月以来,整体的TOP20的变化不大。
解谜、文字类产品已经占据了抖音小游戏的TOP。
我们开玩笑的说:抖音小游戏在变得“老龄化”。(我记得一年前也有行业媒体说微信小游戏在变得“老龄化”。)
而在一些阳光的开发者眼中,看到的是:产品长生命周期和抖音小游戏的长线运营。
导致这种“老龄化”的原因,我们之前分析到:是已健全的达人生态,以及达人和开发者的合作关系。
我们甚至会去类比早期微信小游戏流量时代,头部厂商与达人=矩阵盒子。
当然,我们不是刻意去强调开发者要从这恒古不变的TOP20里,去看到抖音小游戏的长线。
而就老龄化这个事,展开一波分析。
你说,平台官方会去纠结这个事吗?(头部产品没变化这个事)
我觉得他们一定是纠结过的,并且在无数次会议里讨论过。
不然,我们也不会看到,排行榜被放在抖音小游戏那么下面。
包括微信小游戏,包括抖音小游戏,我觉得这就是那些新入局的开发者需要知道的一件事:这就是目前的小游戏生态,你做得好,可以做很久。你做不好,是卷不上去的。因为已经过了那个时间点了。平台不再是三天两头一个新品冲榜的那个年代了。接受现实吧!接受版本吧!
当下做游戏难的原因就在这里:已经卷到头了!
所以,你不要指望通过努力,去赶超头部。因为头部团队比你还要努力。
你只能跳出这个公式化的赛道,寻找头部团队会错过,会忽略的赛道,然后绽放。
举一些栗子:
一个剧本杀模拟经营游戏。(我还以为剧本杀不火了……)
像这类,都是小众题材,我觉得是时下一些小团队可以参考的。
而这些小众题材的立项,来自团队的兴趣爱好。
当下,游戏想要突围,培养新的爱好,很重要。
唯有乱七八糟的比如露营、滑板、摩托车、剧本杀、插花、钓鱼……这些我们的爱好,去结合我们能做的产品,才有可能逆袭。
因为爱好这东西,我们与头部游戏团队,与大厂,是平等的。
9、一些观察,跨行学习。
最近不是双11嘛,刷微博。
发现电商买量广告有趣的素材↓
是不是看不懂?
但我为什么会说这个素材很有趣呢?
因为我刷微博的时候,总是不小心点进去,然后发现是京东、淘宝的链接。
这里的套路是:
左边的图是一张没有截全的聊天记录。(激起我们想看全图的点击欲)
右边的图跟左边的聊天记录匹配就行。
我觉得值得做游戏的开发者学习。
如果我们在传统游戏广告素材上,很难找到新的突破,那我建议跨行去看电商平台的买量素材和广告模式。
比如图里这种,不知道是不是我性格的问题,就是微信群、Q群的一些聊天记录,我都会想着点开看看。
当然……不一定有很好的转化,但是点击率是真的高。
ps.说到买量广告,我发现一些新的玩法素材,比如这个,堵羊……
最后,我们聊聊产品和热点。
10、产品和热点和思考
好产品、新产品倒是不少。(可能会有一些有潜力的产品,等我做分享吧)
但是热点吧,倒是一个没有。
美榜随便截张图。
没啥大变化……还不如看tap、摸摸鱼~
当然,开发者可能注意到这款弹球游戏。
这让我想起这两天唯一称得上热点。(因为一样的简单……)
没错,是电子木鱼。
电子木鱼,算一个热点吗?
我很难去相信这样的产品能称得上热点产品。
而且它本身应该是一个工具类的应用,竟然作为一个游戏上了TAP的热门。
而更有趣的是:
这样的产品,开发者竟然还要去思考“他值不值得做,算不算热点”,要去调研数据。
我觉得你有病。
这怕是我今年看小游戏以来,最容易被复刻的产品,没有之一!
如果是早期小游戏的执行力,真的。我甚至觉得就美榜那款剪头发的游戏,现在起码能看到三款!
一定纠结这样的产品能不能赚钱,有没抄的必要这件事,怕是会浪费你更多的时间。
你就不能把这样的产品当作试错手段吗?免得万一哪天知道“哇塞,这么吸量?”而感到后悔。
其实,跃动方块和数米也是。抄这两款的死掉的产品很多。
但我觉得,这应该是团队考虑之内的事:就是去试,花点钱踩坑。
无需因为事后觉得自己眼光不好而自责。都过去了~
当然,如果我是开发者的话我肯定不做。
我们客观的去看“快速试错”这件事。其实也不是全盘肯定。
为什么呢?习惯。
所以刚才骂你们有病的我,现在发现我自己有病。
是的。会养成一种习惯。
就是遇到热点就蹭,遇到能抄的就抄。哪怕亏一点钱。
但我们会陷入一种工业化和流水线化的思路。
这就好比我们逛淘宝,看到一件衣服,30块,小钱,买。
买来干嘛啊……衣柜都塞不下了兄弟们!
总之,做或者不做,有好有坏吧。
这就是辩证的去看做产品的方法和方式。
而同样值得辩证的,还有数据和直觉。
我觉得肯定有开发者,比起数据,更愿意相信直觉。
因为直觉更快,更高效。
我们再回去想:电子木鱼,他算一个热点吗?
我很难说它不是热点吧。
但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月前火的东西,能冲榜TAP的top2。
这都是9月份的事了!
我第一次文章写到这游戏,都算晚的了。
而前几天,我却在朋友圈刷到:
这是一位圈外的,老家的朋友,
在朋友圈晒的一个日常:拿了个ipad在那敲木鱼。
当时我就觉得很有趣。
于是,我也陷入了沉思。
我是真没想到,电子木鱼这个热点过去了这么久,却仍然有人在发。
然后我就想起,之前看到游民星空的一篇文章:
文章内容大致是吐槽《brotato》以及小游戏里抄这款的游戏。
而我却在下面留言里看到了:
竟然有这么多玩家在找蜜蜂狗头的小游戏?!!!
我去……
我觉得我现在跟小游戏行业的朋友聊蜜蜂狗头,他们都懒得看。
觉得我太low了。都什么年代的东西了……
这,可能就是小游戏开发者们走的太快了。大家停一停。
刚好前几天有朋友跟我分享另一件事:
前段时间,数米不是还挺火的吗?但我的直觉觉得做这种游戏,没戏。
但似乎,前段时间出的一大堆数米的产品,是比同类其他产品要好点。
无论是电子木鱼、画线蜜蜂狗头,
还是我刷微博看到的重度游戏依然在用文字游戏连线买量素材一样。
↑说明什么?说明还买的动不是吗?
这些,都是我们觉得过时,但是用户可能还觉得新鲜的玩法。
从某一层面上来说,我认为这就是缓慢扩散的一个过程。
我自以为有些玩法都过时了,却发现在另一个地方,它成了流行。
我太相信我的直觉了,所以忘记了这回事。
上周我还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到:
我觉得数米也好、电子木鱼也好,不过是昙花一现。
但后来我想想,会这样。因为我太高傲了。
很多游戏产品,会慢慢火,由一二线城市的热点,转而扩散到三四线城市。
由互联网圈,扩散到生活中的老百姓,普罗大众。
作为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数朋友都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很容易忽视掉一款土里土气的游戏,或者是城市里新奇的玩意,会在一定时间后,扩散到尚未发达的地区。
(当然,也有很多反过来的例子,比如快手、王者荣耀)
而像电子木鱼这样的产品,似乎从“木鱼”这个角度出发,它本身带有佛学,宗教元素,再仔细一想,反而在二三线城市要更占据优势(烧香拜佛)。
这样的产品,自然是能洗到二三线城市的新用户的。
于是乎,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立项评测角度,我经常会忽视掉了这一部分用户。这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
就拿我们平时谈起一款游戏的美术也好、画风也罢,到底何为“好美术”?
为什么一些产品的美术,看似土气,却有着不错的数据。
为什么一些产品的美术很高大上,玩法很高级,但数据却一塌糊涂?
我曾记得有朋友跟我分享:他在抖音上卖一些廉价的地摊货,要远比他在抖音上卖一些所谓的国潮服饰观看人数更多,销量更好。
而面对这类问题,我觉得我对产品的直观判断,永远无法客观,无法做到“相对正确”。(因为多少会有个人的主观审美存在)
每每这时,我觉得,还是得看数据。并且要学会去依赖数据。
是的,扩散,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直觉和感觉不能帮我们抓住这个过程。
因为我们对周遭事物的理解,不客观。如果都在一线城市工作,我们对二三线城市用户的心里和他们的画像捕捉,也是不客观的。
很多朋友与我交流中,私底下会跟我抱怨道“虾哥,我觉得我的老板是个SB,天天就会说让我们看数据,数据说话。”
但我觉得这样的老板,很多时候是偏理性的,也是他们的偏执,能让公司盈利。
包括与很多职位比较高的游戏团队负责人,公司老板聊天,我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也是数据至上的判断标准。
可能于他们来说,这样更简单,更高效。
投资人视角,或许应该是这样的。
冷冰冰的数据,会令人反感。
但数据的背后,却是炙热的真实和商业化思维。
而另一方面,太过依赖数据,又似乎是不好的。
对部分文章的读者来说,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比起数据,我会更依赖我的直觉。
一些分析、预测,也都是基于个人对游戏的理解经验。
因为客观来讲,没有绝对统筹的数据,或多或少,我们了解到的数据,都会是片面的。而且,以个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数据,看到的也只是数据的一面。
就比如,朋友也分享到:
如果仅看上面的截图,我们会错误的以为:数米游戏的数据都很好呢!
这里,直觉又起到了帮助。因为数据,可能是片面的。
而直觉,来自我们的认知,和对市场的理解。
就比如这张图,我觉得就很好的诠释了:只看数据,没有客观认识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很多朋友抄游戏,抓着数据好的抄。
这不能说不对。但很多时候抄出来的产品就是不对,数据很差。
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理解某些产品是怎么火的,反应的是什么趋势和流行元素。
而理解产品真正火的原因,就是直觉,它能帮我们抓到真正的核心。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电子木鱼,
我们知道的数据是什么呢?火的。
还知道的数据是什么呢?有一堆抄的。
那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还能不能做,有没有意义。
以及,火的是题材还是玩法?这个玩法是否有代替品?
而后,直觉(行业经验)会告诉我们:做不了游戏拿来买量?拿来做关卡玩法?黑白美术是不是能搞?等等等等。
是的。认知和基本功(直觉)一样很重要很重要。
有了它,才看得懂数据。
所以,才会有爆款产品,有黑马产品,有茫茫多行业寒冬却跑得炙热的产品。
最后,这一段思考。
是希望大家能客观的看待直觉认知和数据。辩证的去理解这个游戏市场和环境。
这样,我们才能度过我们的“迷茫期”,斩断小游戏的不确定性。
好,这个类型的产品就做到这。
这篇文章做了关键词,发送“街机放置”
当然,更建议大家收藏标签~
他们跟我都很熟很熟,随便撩。
每家都在小游戏这个行业三年多了!
全国各地小游戏出差拜访打卡圣地。
有任何小游戏想了解的,都可以从他们开始~
卡日曲(杭州):小游戏圈最闷骚搞笑的男人↑
很多小游戏研发有夸卡日曲的负责。
目前有出海业务线……欢迎交流。
产品对接可以联系卡日曲的甜甜(在群里)
他们是圈里公认杭州出差必拜访团队之一。
虾补充:带头大佬,低调的不像实力派。
微信:wangxiaowen
同艺互娱(苏州):金淞(商务负责人)↑
同程艺龙集团直系游戏事业部、游戏发行
优选游戏代投团队,集团老板亲自盯游戏
(其实佳佳很好说话,不会摆架子。)
一家能把A级产品跑出S级流水的发行团队。
苏州同程游戏部门招人,欢迎大牛与小牛!
↓加入同程,简历投递↓
微信:threebed
全民互动(深圳):商务负责人-小娟↑
虾补充:有精品研发基因的发行团队,
APP手游发行+小游戏发行+OV小游戏
对事对产品认真负责,不浮夸,谦虚。
潘总也是圈里的老人了,游戏圈老前辈。
恐怖躲猫猫、奇葩吃鸡派对、幻音大师……
等爆款小游戏的发行团队就是全民互动!
微信:laixiaojuan2012
智博云创(成都):负责人-郭霞
↑游戏软著、商标、版号办理以及咨询!
与郭霞认识有三年了,一直很靠谱!
(新)电子版权认证答疑:
电子版权认证(软件初步权利归属证明)是什么?
关于郭霞家的口碑可参考文章评论↓
分享一个办理游戏软著、商标产权的朋友。
羽仁游戏(深圳&北京&成都):coco巧巧↑
羽仁游戏回归,大家喜欢的发行团队~
终于有精力对外部CP发行合作了。
欢迎有想法、有创意的团队交流合作定制,
长线项目,文字类沙盒异世界类的团队交流!
IAA,IAP均有爆款产品的发行团队。
非常老牌的小游戏发行团队(全渠道)
与很多研发合作过,并保持优秀的口碑。
微信:cocosqq
虾自己:谢谢大哥们!
游戏推荐系列↓
游戏闲聊系列↓
几个小游戏平台目前的一些问题-微信篇
几个小游戏平台目前的一些问题-抖音篇
几个小游戏平台目前的一些问题-OV篇
重发-小游戏平台与开发者问题补充
小游戏月刊↓
感谢以下团队对龙虾的赞助,真的非常感谢!
我爱你们,感恩相遇和支持
文内有错误的,欢迎大家留言私信
欢迎玩家、游戏开发者加龙虾10群
(10群前段事件搞涩涩被疯了,等我……)
对小游戏行业感兴趣的,感谢关注↓
点赞越多,更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