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栏 | 汤湘希:回望·守望·展望

汤湘希 财务与会计 2022-01-11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在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之际,回望自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受恩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组织的培养、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财务与会计》等杂志的抬爱,还有学生们的厚爱。限于篇幅,本文简要回顾读大学以来,恩师们对我的言传身教,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一、

回望过去,师恩不忘

(一)扣扣子、打基础,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认为,专业亦如此。1981年秋季,我们财务与会计专业80级的同学迎来了《会计学原理》—— 我们会计专业的启蒙课程开课。这门课由徐时澍教授和曾其林老师(助教)合作,我们一同“学习”。当时,徐时澍教授用“学习”二字表达“授课”,至今难以忘怀。原本以为,徐教授会按照教材开始上课。没成想,他从为什么需要会计、什么是会计、怎么做会计引入,以他之前在正则会计师事务多年的从业经历开篇,适而穿插一些生动的会计、审计案例,文学作品中对会计的描述,如“西游记中的会计”“红楼梦中王熙凤理财”,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对会计的描述,对《会计学原理》的框架进行了介绍。虽然只有2学时,但徐时澍教授让我们端正了专业思想,扣好了专业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发现,原来会计学是那么“博大精深”,又那么有趣,看来,选择财务与会计专业是选对了!后来,我们也慢慢感受到“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一著名论断的科学性和伟大的意义。当时,社会上对会计不是很了解,对会计还有所偏见,完全没有现在的社会热度,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到的会计专业。直到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一直重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建设,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一些著名会计大师、学者,如刘炳炎教授、毛恩培教授、田鉴教授、柴华峰教授、方正生教授、阎德玉教授、许家林教授、唐国平教授等都曾或者还在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使同学们在会计的第一课上就能感受到会计的魅力。
(二)学会计、做会计,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会计学无论如何定义,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却是为大家所公认。如何学好我们的“饭碗”课程——  《工业会计》(此课已不再开设,现改为中级财务会计等),汤建善教授(主讲,现暨南大学退休)和尹建平老师(助教)可谓煞费苦心。每上完一章课程,汤教授就给我们写一个“条”:“xx厂xx同志:兹有我校会计80级xx等同学到贵单位学习xx内容,请予以支持为感!”我们拿着此“条”,到学校方圆10公里左右的企业实地参访学习,将书本知识与企业实际进行“零距离”对接,以巩固所学知识。汤教授还有一“狠招”,课程结束后,他直接采用当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某分厂(近5 000人规模)某个月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让同学们完成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再将同学们编制的会计报表与该公司实际报出的报表予以核对。“真刀真枪”做会计,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另外,按照当时的培养方案,毕业前还必须要实地实习2个月左右,当一名“准会计”人员。我们年级80余位同学有幸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所属的各个企业实习,更为有幸的是,带队老师是方正生教授和许翠薇老师。方教授读大学前就是湖北省黄梅县水利局等机关的主管会计兼计划统计,读大学期间还兼任过3年工厂的主管会计,是一位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兼备的教授。当时有个说法:如果遇到实习单位的个别特殊问题请教指导实习的师傅,如果遇到师傅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问方老师,如果方老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可是会计的“大问题”。的确如此,2个多月的实地实习,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为什么需要会计,什么是会计,以及如何做会计。通过向方教授请教,也知道了什么是会计的难题或“大问题”。多年以后,我受《财务与会计》杂志之约,撰写了多篇“会计疑难杂症”之类的解析文章,也是受益于当年的实习经历。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也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会计学变得有趣和有魅力。
(三)先学生、后先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不通、“业”不精,则“惑”不能解。在这方面,李道明教授等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李道明教授给我们主讲《财务管理》,他的讲课风格是慢条斯理、板书工整、娓娓道来,而且他总是在下课铃响之前,刚好讲完最后一句话。后来我们成为同事时,我问李道明教授:您上课时,既不看手表,教室又没有挂钟,怎么知道时间到了呢?李教授还是用他惯用的语气说道:小汤,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一桶水!每次我备完课后,会自己对着镜子或者按照上课的语速自言自语2~3遍,陆游早就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啊!主讲《管理会计》的朱海芳教授、《审计学》的李成章教授、《西方财务会计》(英文版)的高子宏教授等都是在不惑之年后服从组织安排,“另起炉灶”、开设新课,先当学生、后当先生。遇到专业问题时,他们先向刘炳炎教授、杨时展教授等前辈请教后再传授给我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成章教授,他原本主讲《商业会计》多年,可谓驾轻就熟,但《审计学》在当时可是“新生事物”。1982年,他先给杨时展教授当助教研习《审计学》(因从当年开始,受财政部委托,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联合举办了3期审计骨干人员和师资培训班,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审计学师资和审计骨干人才),他“边学、边教、边研、边编”,艰难地“啃外文”(他大学时学的是俄语,英语主要靠自学),逐字、逐句反复推敲,自编《审计学》讲义并讲授。这种辛苦编出来的讲义,既不算“科研成果”,又没有“奖励”,真乃“吃力不讨好”。但他无怨无悔,只想将《审计学》课程讲好,为新中国的审计事业尽点微薄之力。当然,李成章教授学习、研究、讲授审计学,也为他后来去深圳盐田港集团公司任总审计师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管建刚(2006)在其著作《不做教书匠》曾说道: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有约束感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有上进感的教师,有奋斗感的教师,有专业感的教师,有亲和感的教师,有智慧感的教师。而要实现这一切,首要的是不忘教育之初心。前述老师们敢于接受挑战,不辞辛劳为学生、为教学,这种初心、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敬佩!
(四)博古今、通中西,“高大上”的会计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我们本科阶段的最后一门专业课,也是当时财务与会计专业的“压轴大戏”—— 《中国会计史》由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主讲。我校会计学专业开设《中国会计史》课程,也有力地驳斥了西方学者的所谓中国无会计史的说法。1984年,郭教授的鸿篇巨著《中国会计史稿(上)》已经问世,要将有文字记录五千年辉煌的中国会计史在短短的几十节课中讲授清楚,实乃不易。他明确指出:“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也便有多大,会计史几千年浩浩汤汤,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功莫大焉!”这就是我们会计恢弘的历史和会计的“高大上”!为了节约有限的课堂讲授和同学们记笔记的时间,每次上课前郭教授都先将需要讲授的内容大纲用毛笔书写在大白纸上,让同学们“一目了然”。他以恢弘的气势、丰富的知识、富有激情的表达,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生动有趣。“来账银”“去账银”“天地合”“四脚账”“龙门账”等闪烁着的对仗之美,同学们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五)严是爱、松是害,治学、研究严谨至关重要1984年,我有幸考上了我校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在两年的研究生阶段,一大批过去耳闻详熟、只能仰望、几乎未曾谋面的导师们总算见到了真容。老一辈学者对学生既爱生如子、以情育人,又坚守原则、要求严格。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刘炳炎教授当时担纲主讲《会计理论研究》。还清晰地记得,年近八旬的刘教授给我们第一次上课时,先讲当老师必须有“几得”, 开课的这几句话,至今犹言在耳。一是“站得”,老师必须站着讲课,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二是“渴得”,即上课时不要喝水,如果经常去喝水等与讲课无关的动作,会打乱学生的思维或者自己的思维;三是“讲得”,不管讲什么,一定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喜欢听,而且要听得懂;四是“心得”,给学生讲课,一定先要做研究,不能照本宣科,自说自话。同时,他是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学者。记得《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的结业考试,题目是“会计的回顾与前瞻”,他用300字的稿纸作为答卷,题目占一行,姓名占一行,还将句号打好,即连题目在内只能300字,否则,拒收。这一近似“残酷”的训练,不仅训练了我们的写作能力,更是提升了我们的综合概括能力,为后来我们写论文摘要、写课题摘要等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著名会计大师、会计思想家、教育家杨时展教授担纲主讲《管理会计研究》和《审计理论研究》这两门课。杨教授独创的“受托责任”学说、“会计控制”理论等独领风骚、影响深远,其至理名言“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杨教授当时年已70多岁,每当他站着讲课实在是太累了,不得不坐下时,一定是先向同学们鞠躬,然后再说:“同学们,我实在是站不住了,请允许我坐下讲课”。他还告诫我们,教室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受教于杨教授的“身教”和“言教”,我们每次上杨先生的课,对于自己的着装和坐姿等都会特别注意。杨时展教授给我们上的两门课都是当时的“前沿”课程,参考书都是当时权威的外文教材或著作。《管理会计研究》的参考书是查尔斯·亨格瑞的《管理会计》,《审计理论研究》的参考书是《蒙哥马利审计学》,两本书加起来至少也有   2 000页。当时我们的英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阅读起来很是吃力。有时也找杨教授诉苦:老师能否指定一些章节我们读读,不需要全部都读吧。他总是很严肃地说,现在让你们少读,未来你们就需要多读,学生就是读书、啃文献、读原著,多看、多思、多练(练习写论文)。课程结业考试时,我们每个同学的试题还都不一样。即在厚厚的几千页外文文献中,他随机抽出某一段或某几段先让你翻译,然后再分析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或观点。我们当时有16位硕士研究生,他得出16份试卷,做16份参考答案,这一招,实质上是“苦了”先生、受益学生。同时,杨时展教授又是非常严谨的大学问家,精彩篇章的背后是杨先生衣带渐宽的辛劳,是杜鹃啼血般的用心。每次落文之前,杨先生总是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如负重前行的骆驼;每次成稿之后,先生总是反复朗读,反复修改,如反复雕琢的春蚕;不敢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至少是“语不圆满修不止”(王军,2010)。为了训练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上《审计理论研究》课程时,杨时展教授以其非凡的前瞻性学术洞察力让我们翻译了《能源消耗审计》(未出版、主要是练笔)一书。他认为,能源,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以消耗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其持续性值得我们思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一定可取,作为会计学人,应该有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学术理想与学术道德。基于杨教授的教诲,我1985年在北京等地进行论文选题调研时,与大学同学讨论到无形资产、专有技术(Know-How)以及其如何作价等问题,回校后,我去找杨教授请教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他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很有价值,不仅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而且可以研究一辈子。他还告知我,沈如琛教授(杨时展教授的夫人)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可以请沈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在沈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无形资产计价问题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该文1995年以《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为书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论文过程中,郭道扬教授知道我关注无形资产的话题,还向我特别推荐了杨汝梅先生的《无形资产论》(商务印书馆版),让我仔细研读,至此踏上了研究无形资产会计的学术之路。做研究、做学问,严谨性是最基本的治学态度。在这方面,著名会计学家、成本会计学家易庭源教授堪称楷模。易教授给我们主讲《成本会计研究》课程。他独创的“资金运动会计”和“成本会计理论”(尤其是成本核算的“过六关”“六层宝塔”理论、成本分块、利润分块等),独树一帜、享誉中外。他从1940年开始研究资金运动会计,撰写的《资金运动会计理论》修改了100余稿还未正式出版,因为他觉得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发展“资金运动理论”,以具体说明利润是创造于生产过程,而实现于等价交换的销售过程。易教授也非常注重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或者某一观点,他授课时,每当有一个新观点或者某一个实例,都会加以注释或者说明。我有一段时间曾与易庭源教授同在企业成本教研室共事,在共同编写《成本会计》教材时,对易教授做学问的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书稿校对多遍准备印刷时,易教授有时打电话或者亲自到我家,说:书稿的第x页第x行有两个字,我想了一晚上,还得改!过了一两天,易教授又来电话:书稿交后,我一直在琢磨,书稿中第x页第x段第x行可能这样改更好!易教授常说,做学问要有学术道德,和泼出去的水、说出去的话一样,出版或者发表的成果是不能再收回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不厌百回改,千锤百炼出新品”。后来指导学生,我经常给学生们讲易教授做学问的故事,告诉他们,文章写完后,一定要多读几遍,消灭错别字或者语句不通等“细节”问题。
(六)好学风、好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学生,不仅要有好的学风,更要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方面,罗飞教授对我的影响较深。罗教授既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也是我工作后的第三任领导,与我可谓亦师、益友。1980年10月我们刚入校不久,罗教授便以学长的身份介绍了大学生活与中学的主要差别。他提出,作为大学生,应有“三不一要”的学习态度,即“不唯书、不为师、不唯上,要为实”。简言之,就是要有一定的“质疑”精神,多思考为什么?某个观点或者结论为什么成立?在什么条件下成立,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罗飞教授给我们讲授《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时,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我国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别,采用“拿来主义”,做到“洋为中用”;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去思考和准备小组的发言稿。当时罗教授采用专题式授课,他先将财务会计理论的流派、观点等进行总括性的介绍,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这种启发式、思辨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至今还受用。同时,也为我本人后来进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回望过去,师恩难忘,感触颇深。我(们)非常幸运,遇到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好前辈。老师一词,“老”字代表父亲,“师”字代表师傅;他们用父亲的慈爱,师傅的教诲,让我(们)成才!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使命。同时,作为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有理想、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二、

守望今日,铭记初心


1986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即留校任教,我时刻铭记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做一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优良传统的继承者、传承者。(一)教书育人,育人在首,成人造就成才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年)曾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年)认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爱因斯坦(1879~1955)的话更简洁: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成为老师后,我深刻体会到这些思想的深邃和其重大的指导意义,也感受到教书育人,首在育人,成才先成人。1989年秋季,受组织安排我担任会计8901班的辅导员。我告诉同学们,我既是专业课老师,又是辅导员,但我的第一要务是当好辅导员,我希望同学们先成人、后成才。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会计8901班不仅斩获了学校、院系的各种奖项,更获得全国“红旗团支部”和“全国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2011年,时任会计学院副院长的我,自荐担任“会计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的首任班主任,并主讲《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强调会计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更是与“钱”打交道的学科。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时刻牢记“伸手必捉”,时刻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座右铭”。为此,我邀请了湖北省某监狱的监狱长亲临课堂,以多种案例告诫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带同学们专程去监狱现场接受教育,让同学们切身感受“自由”的可贵和做人的“底线”。无论是在本科、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课堂,我都特别强调做人第一,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绩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先进个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道美品德行”奖等称号。
(二)以“严而不酷”作为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老师,前辈大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更是直接影响着我。成为教师一员后,我始终坚持“严而不酷”的教学理念,把握好“严”和“松”的尺度,也让同学们懂得“严是爱、松是害”。希望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读的(教材及多部篇参考书或文献);有看的(板书或者现在的PPT);有听的(即本人在课堂上讲,学生“听”);有想的(经常会采用“头脑风暴法”提问,让其思考或讨论,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教学内容跟进);有笑的(上课时穿插一些生活或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专业问题);有做的(有较多的课后作业或案例分析);有拓展的(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布置一些较为前沿的内容,让其延伸阅读);当然也有“不高兴的”(总有个别学生考试不及格,那是不会高兴的)……更将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等“三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2010年教师节,2009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班(MPAcc)给我颁发的“年度最旺人气奖”(颁奖词为:无私奉献、诲人不倦、风趣幽默、授业解惑)是本人获得各种奖项中,个人更看重的一个奖项。“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能够获得学生的赞誉,得到同学们的尊敬,此乃当老师的最大幸福和荣光!(三)学术研究,遵循“真诚”的学术态度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真诚”是学者的学术态度,“真实”是学者的学术根基,“真切”是学者的学术建树,“真理”是学者的学术追求,学术的使命和学者的担当,不只是具有“学术”本身的意义,而且关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孙正聿,2018)。刘炳炎教授、杨时展教授、易庭源教授、向泽生教授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感染了我,郭道扬教授一生专注于会计审计史学的研究影响了我,罗飞教授的耳提面命更是直接指导了我,使得我从1985年开始一直专注于无形资产会计、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迄今已逾30年,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1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0多篇学术论文和10余本专著中。我也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者研究心得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尽点绵薄之力,能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指导。作为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我向会计准则委员会提交了“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无形资产研究态势与热点扫描”“商誉及其减值会计研究”等咨询报告;为《中国会计年鉴》撰写了专稿“无形资产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在《财务与会计》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会计疑难杂症解析》等系列文章。当然,有些“论文”可能其学术味道欠浓、档次不高,但也是“用心”之作,始终遵循着“真诚”的学术态度。
三、

展望未来,牢记使命

2019年是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迁武汉办学和会计学科成立70年。70年来,历代会计学人“铭初心、担使命、铸辉煌”,经过不懈努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现已经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齐全、教学质量过硬、教学与研究设施齐全、在国内及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997年会计学科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7年被列为国家一流学科加以建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轻一代的会计学者已经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已经或正在成长。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时刻牢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历史使命!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向着“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作者:汤湘希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财务与会计》2019年第18期

▷责任编辑:刘霁

▷值班编辑:陈利花 曹媛媛

版式设计:赵梓轩



往期精彩回顾



▼大家都在看▼


声明:“财务与会计”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8822709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习/创造/分享

分享财务与会计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