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风采】一代学人的代表——孙培青先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孙培青 先生
孙培青先生(1933-2022年),孙先生这一代学者之有所成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可谓晚成的一代。这时候,他们已经五十多岁了。孔子自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他们的而立之年,暴风雨将起,随之荒废了十年。所幸“天命”之年以后,有了个比较良好的政治、社会、学术环境,于是他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再接再厉,终有所成。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创(1904-1911年)、发展(1911-1921年)、兴盛(1922-1937年)、停滞(1937-1949年)、起步(1949-1957年)、展开(1957-1966年)、歧路(1966-1976年)、恢复(1976-1981年)、高潮(1981-1993年)诸阶段。回顾孙先生这一代的教育人生:在学科起步阶段,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在学科曲折展开阶段,他们开始贡献学术力量;在学科歧路阶段,他们也陷入思想迷茫;在学科恢复阶段,他们小试牛刀;当学科进入高潮阶段,他们便大展身手了。且以孙先生论,第一,他的研究充满着强烈的探索思想与独立精神,这对新时期以来教育史学科学术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几乎所有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学术研究成果,他都参与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毛礼锐、沈灌群两位老一辈学者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六卷)、《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等“引领着20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的到来”的著作,他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沈灌群先生的助手。第三,他或参与或主持了大量的教育史资料汇编整理工作,为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付出了心力。第四,他培养了一批教育史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如今这些学生多成为教育史学科骨干。第五,他积极从事教材建设,主编的《中国教育史》一书特色鲜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第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能够迅速走上正轨,他也是功不可没的一位。
孙先生这一代学者,能够大器晚成,能有重建之功,固然是时代的造就,固然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这都是不争的道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种特殊品质,那就是普遍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譬如,孙先生学专业的时候,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国家花巨大的代价培养了自己,自己理所当然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上研究生班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国家千挑万选出来的,肩负着传承前辈学者学术遗产的使命,因而有刻苦钻研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认为华东师大教育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作为学科点教师,有责任编出一本有质量的教材为国家服务,使用他校编的教材都觉得说不过去……这种使命感的获得,实在是出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由此又产生出“舍我其谁”的自信,意识到自己对于国家及社会的价值。先贤之遗风,格外让人怀念。
他们似乎生不逢时,成长在曲折多难的岁月,半生动荡,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在资源缺乏的年代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甚而得到旧学根底扎实且西学涵养丰厚的名家耳提面命,加之靠着他们的不屈不挠,尽管经历艰难,终成事业,在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笔。
(本文出自华东师范大学2016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一代共和国新人的教育人生——孙培青先生口述史》,作者:董洪)
THE END
往期推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2期期录及摘要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fenglin@hebtu.edu.cn
教师与教师教育:huyanhua11@163.com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huosujun08@163.com
教育理论及其他:jiaoyub@hebtu.edu.cn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马晓雨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胡燕华、霍素君、冯琳、李阳、寇文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站
网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