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兢兢业业努力干,认真编好地名录

雅安地名办公室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编者按:

       当前第二次地名普查接近尾声,各地进入地名志、地名词典编纂阶段,如何编纂地名志、地名词典和如何把地名词典地名志编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第一次地名普查中地名词典、地名志编纂工作已经过去近三十年,当年的编纂工作者对地名词典、地名志编纂的总结,刊发在当时的内部工作通讯上,很不易见。我们认为,地名志、地名词典编纂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编纂者除密切关注当下的编纂规则和因时而变外,不妨从历史时期编纂中作些借鉴。基于上述认知,江西地名研究公众号从当年的一些内部通讯上辑录了一些编纂总结,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兢兢业业努力干 认真编好地名录


文/四川省雅安地区地名办公室


我们在一九八二年四月完成地名普查“四项”成果资料的验收之后,紧接着组织全区地名普查的骨干力量。继续狠抓了《地名录》的编写和印刷出版任务。为了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及时地向行署领导写出了“关于善始善终地做好地名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请示报告,把编写《地名录》列为上交“四项”成果之后地名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行署批准,向各县及时下发了文件,强调了“在上交地名成果资料以后,应稳定骨干、集中精力,按照省地名领导小组印发的《市、县地名录编辑的几点意见》,积极抓紧编写地名录”的工作。在地、县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完成了全区地名录初稿的编写任务。三年多来,经批准已印刷出版了汉源、雅安(包括地区部分资料)、荥经三县地名录,即将出版的有芦山、名山、宝兴三县地名录,已批准付印的有石棉、天全两县地名录。此外,还编印出版了《雅安地区地名手册》、《汉源县地名手册》、《芦山县地名概况》等资料五千多册,绘制了《雅安地区行政区划图》,汉源、雅安、荥经等县试用地图二千多幅,在提供各单位使用和广泛征求意见中,受到了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好评。不少大专院校和一些专业部门看了后纷纷写信或来电。认为是“难得的资料,很有参考价值”。绵阳师范学院图书资料室要求把我区出版的地名录和其他资料都要给他们一套。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在编辑《四川省情》时看了《汉源县地名录》提供的重要土特产“汉源花椒”一文的介绍后,认为不仅历史考证翔实,而且写出了“贡椒”独有的特点和重要的经济信息,很值得借鉴。为此专门作了摘录,供各地、市、县写作时的例样。新调任的地委书记杨崇汇今年三月初来雅安后,看了《雅安地区、雅安县地名录》后,很感兴趣。认为帮助他了解了很多地情和社情,并要我们把编印的所有《地名录》和其他地名资料都选送一册给他看,对我们鼓舞很大。现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是编写好《地名录》的前提。我们在上交验收了“四项”成果之后,在各县有关领导和地名工作干部中产生了松劲自满情绪,认为几年地名普查,终于告成,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问题不大了,编写《地名录》可以慢慢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上级的文件和指示精神,反复讲明抓住有利时机,迅速编写出版《地名录》,为“四化”建设提供资料的重要性。从而统一了思想,使全区地名工作干部认识到虽然上交了地名普查“四项”成果,但是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就告结束。随着“四化”建设的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意义的地名资料以供存放、查阅和使用是非常必要的,这就在思想上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把“要我们编写《地名录》”变成了“我们要编写《地名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自觉性。在编写中,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和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照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为原则,要求在做好地名普査和地名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一部既能反映地名普查丰硕成果,又能提供完整的、准确的地名资料,既能继承几千年民间积累的宝贵的地名遗产,又能提供重要的自然和各项经济信息,特别重要的是为国家和一切部门及工作使用上提供了标准地名的依据。各县都本着这一精神,积极地开展工作。汉源县在完成地名普查,上交“四项”成果后,随即精选了骨干力量,组成工作班子。他们说编写《地名录》是“一代人做,百代人用”的重要工作,一定要搞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在编写中,他们对现有资料,又进行了细致的筛选整理,有的又重复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发掘了不少新的情况。如汉、彝、藏民族的发展,太平天国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现场考证和大树堡屠俘记实、富林文化、大树狮子山古脊椎动物化石、清溪花椒种植史的考证等。不仅充实了内容,也写出了汉源的特点。县委、政府都很满意,认为地名办的工作是有成绩的。


二、加强领导,是顺利完成《地名录》编写任务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没有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不能顺利完成《地名录》编写任务的。当全区地名普查资料被验收后,一般存在着地名普查已经基本结束,没有多少工作可做的思想,我们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和安排,及时提出新的工作任务,反复强调“四项”成果资料的完成,只是完成了地名普查工作的第一步,今后还有许多工作(编写地名录、立卷建档和地名的日常管理工作)要作。并请示行署领导,马上采取措施,发了文件,批示各县“机构不能撤,人员不能动,工作要继续搞”。各县党、政领导也很重视,名山县原县委书记季世福同志得知要编写《名山县地名录》后,很关心地说:“要把《地名录》编写好,要突出名山的重点,要从‘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做文章”。还具体提出要求,指出地名录的封面要有特色,文字概况、数据要核实,务求准确。原县长李永森也强调:“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经费不够再拨一千元(已拨);地名办人员已回单位的,如确实需要,一律再调回来”,同时还在区、社党委书记和县科、局长会上宣讲了地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今后使用地名的规定。在家主持工作的另一副县长还专门邀请宣传部、科委、文化馆等单位就编写《地名录》需要的地图、摄影等问题作了研究,还安排了驾驶班同志为地名办解决交通工具。


三、固定专人,是完成编辑《地名录》工作的可靠保证。全区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共抽调约110多名同志参加,待检査验收、上交了成果资料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全区还稳定了骨干力量20多人(每县平均2-3人,有的县达5人)。这些同志大多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水平,社会经验也较丰富,热爱地名工作,具有勤勤恳恳、埋头工作的精神。负责撰写《汉源概况》的芦邦杰同志,年已六旬,仍精神抖擞地白天査阅资料,夜晩整理材料,还带病坚持工作,很快完成了难度比较大的全县概况的撰写任务,并愉快地接受了编写《汉源县地名手册》的工作。芦山县地名办钟坚同志为了査清芦山县的历史变革,翻阅了很多史籍,査了不少资料,拜访了不少学者,最后写出了芦山县概况材料,获得了历史学家任乃强、徐中舒等同志的好评。由于骨干稳定,情况熟悉,我们在完成了《地名录》的编辑任务后,1984年七月又接受了编写《地名词典》的工作,同志们热情很高,感到又有用武之地了。做到了人员不散,工作不停、干劲不减,目前,全区释文初稿已基本完成。


四、上级指导、部门支持,是我们搞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在编写中,省地名办发了不少有关编写《地名录》的文件、简报和参考资料,对我们帮助很大。如一九八一年七月印发的《市、县<地名录>编辑的几点意见》,在编写的体例、内容、范围和顺序要求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我们有章可循。特别是《四川省什邡县地名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样。在具体工作中,凡涉及地名、地理和地貌的变化,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历史文物的查证资料和工农业生产数据以及制图、摄影等需要的专业人才,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编好《地名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实践,我们感到要顺利地搞好地名工作,地名办公室必须首先置于行政领导和在政府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能及时向领导汇报和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分管的行政领导和政府办公室便于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再是,地名办公室同志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启发各县地名办同志的积极性,如我们验收了《汉源县地名录》后,要他们再编写一些其他资料,汉源县同志便及时编写了《汉源县地名手册》,发行后普遍感到这种资料既实用,又方便。地区地名办又在全区上交了“四项”成果后,将“四项”成果资料加以浓缩、综合利用,编写了《雅安地区地名手册》,内容有国院务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摘录)。行署关于全区公社(镇)标谁名称的通告、全区行政区划、工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公社以上概况和历史沿革、大队(村)名称、重要自然实体和名胜古迹、著名土特产、全区赶场日期表、各县简图及照片等共十二个部分。印发后很受欢迎。



文章来源:《地名工作通讯》第36期,1986年7月,第33-34、41页

本期主编:白琳蔓

转化:曾依婷

终校:徐敏

   审订:耿曈 李露萍


//////////


往期精彩推送

地名录与地名志编纂刍议

地名志基本问题刍议

谈谈编写地名志的几个问题

我们是怎么组织开展编辑地名志的?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