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理想:让学习真实发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有这样一个调侃:老师以4G的速度讲,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学神以3G的速度记,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瞅、发呆,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还有个别孩子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还有几个孩子一直飞行模式……还有的孩子一开始上课就自动关机了……看似调侃,但某个程度上其实反映了课堂上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许现实的情况更为严重,更多的孩子偏离在课堂之外,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其实发言却总集中在七八位孩子身上,更多的孩子处于“观众”、“看客”或者“休闲者”的角色,学习的效果确实也大打折扣。很多时候,学习并没有真实的发生。
我越来越急迫的想解决孩子关于“学习”的问题:为什么一同长大的(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个班)孩子学习的差异越来越大?为什么一个班级里会有第一名,也会有最后一名?为什么我们越是教育孩子,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弱?为什么孩子一听说第二天临时放假会兴奋得跳起来?
这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习想要达成的效果吗?
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认为是要达成这样的效果的。也许你还会说,“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可能是年龄越大,越是苏醒了他们“好玩”的天性罢了。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又是如此摆放在我们面前:孩子越来越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人悲观的表示说:如果没有了考试,孩子更不会去学习了。
“学习”为何如此不堪,为何成了孩子的“噩梦”,成了家长挥之不去的愁绪?我们可能想到或许算是猜测的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孩子的听课习惯、学习习惯不好!”这可能是我们从成绩的角度来考量“学习”时,说得最多的理由。因为“习惯”没有养成,所以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效果。但,我们需要反过来想想,有了好的习惯,就对学习有兴趣了吗?显然,答案不是这样的。
“孩子的座位不好!”或许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归因。不管孩子如何的表现,只要分数不够理想,兴趣不够浓厚,基本上与老师商讨的问题都是给孩子换座位。如果“换座位”真的可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那么一个班级总该有一部分孩子爱学习,可是事实是并不是如此。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座位的因素有影响,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呢?
“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好!”可能也是我们常见的、常说的原因。这往往是针对曾经表现不错的孩子而言的原因。是更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兴趣缺失后归咎的主因之一。可是我们总是总结性呈词,而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学习状态不好?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都会学习状态不好?
当然,也有人将原因归结于孩子的智商以及家庭教育的不配合与不当。
可不管什么原因,我们这些大人习惯的将问题的根子都认为在孩子的身上。似乎我们已经给了孩子足够的条件与空间,都是他们不好好学习,我们可是“恨铁不成钢”呀!
但,我们都没有想过,会不会是我们这些大人的问题?暂且不提家长,就说说我们这些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存在些许问题呢?当然我们是不会承认的,因为“我同样教一个班,一群孩子,成绩不是有拔尖的吗?同样是学习,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学得好,为什么就你学不好呢?问题不就是在你个人吗?”。同样教,学生同样学,似乎就没有了大人的什么关联。但我们又不得否认:或许我们的方式方法,只适合部分孩子,另外一部分孩子并不适合。久而久之,不适合的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或许,学习的困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难题。家庭、社会以及学校都有着各自的责任。可我总觉得,学习的“主战场”——教学现场(也就是课堂)可能是产生问题的最主要的地方。毕竟,课堂是学生学习“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想要破局“学习”的困境,可能还是需要在课堂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很固执的这样认为:问题大都在孩子自己身上,与老师关联极小。可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备课、试讲却带给了我新的思考:可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套路与虚假,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尝试从孩子的学习角度出发,或许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
这一次难忘的备课经历是这样的,那是关于《大自然的声音》的备课。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相比于人教版教材而言,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声音的感受的文章。最早拿到这篇课文,我试着去做文本解读。尝试用王荣生教授所提倡的方式去颜色标记。第一次的标记,出现了这样的效果:
黄颜色:关键点(阅读设计主要来源)
(粉)紫红色:用词特点(如《说扬州》中的动词)
红色:特色(殊)语句
灰色:语言特色(如“甜甜的”“腻腻的”“XX的”
为了记录自己的所想,当时,我自己也做了这样的文字叙述: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声音》,重心在“声音”上,为了体现这个“声音”,从文章结构来看,是紧紧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展开叙述的,而第二、三、四自然段是对于这句话的具体叙述,也就是通过后面的三个自然段的风、雨、动物来阐述“许多”的具体含义。所以我用黄色来圈划这样的结构特点。这是一种我们所谓的“总分”结构。传统教学时,我们觉得这样的叙述方式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相应的,我们设置的问题会是“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的”,于是会相应的设置我们的教学结构:
一、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问题设置则是:这篇文章围绕着那句话来写的?
二、理清课文结构,问题设置则是:围绕这句话,作者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经过这样的梳理后,传统的教学会进入到细节的学习,进入到对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写作方法的学习。于是我们可以发现,或者很容易发现这三个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于是,我也用黄色的标识画出来。仔细阅读,我们会很容易发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叙述方式有相近之处,都是采取先概括后具体的,于是我们又会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
三、教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叙述的方式。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加深对叙述方式的学习。
进行完这样的步骤,我们觉得已经将作家叙述的方式解析清楚,梳理明白了,于是我们还会根据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语言要素的学习,也就是结合课后练习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五、引导学生圈划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读一读,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也在哪里听过这些声音。
当然,我们传统的课堂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环节——小练笔。教材也因此也在课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我们的教学环节一定不会忘记这样的环节,于是在教学设计中一定会有:
六、小练笔,拓展学习
这样思路是与教材的整体设计是对接的,是符合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的。我们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将课文与课后练习紧密结合。
这样的设计其实是符合大众思维的,也是符合很多老师的想象的。可是,当我拿着这样的教学设计去试讲的时候,发现一切并不是这样的:
1.一切都很顺利,每一个问题都有孩子举手回答,准确率极高;
2.举手人数不少,但是回答正确的孩子总是那么8、9个孩子;
3.更多的孩子基本上是游离状态,最多是积极的鼓掌状态;
4.似乎急切的盼望着结束这一节课。
或许这样的奇怪状态,让我觉得不太正常,于是找来试讲班级的孩子询问,这一询问,让我逐步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原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教材的编排的需要,是教师的成人思维,是不必顾及学生的设计。
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我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体现文体的特征,虽然我们不必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文体,但我们教学时不能偏离这种文本的特质。也就是教小说要遵从小说的规律,教散文就要遵从散文的规律。本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散文的重要表征是什么?是“我”的想法的体现。这个如何理解?其实就是对于某个事物,“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理解等等,总之,是以“我”为核心,不会太多顾及别人的想法的。
那这篇文章“我”的感受在哪里体现?对于“大自然的声音”,“我”的总体感受是“美妙”,因为在“我”看来于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这就是“我”的感受。这是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声音的感受。可是,每个人对于大自然的声音,并不是都觉得“美妙”的,有可能是觉得无趣的,有可能是觉得恐怖的,有可能觉得嘈杂的,甚至更多的人已经熟视无睹。由此,我们的小练笔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是无所适从。所以我将这些重点重新来圈划,作为用重点的红色标记
第二、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大自然的声音”重心在“声音”上,一方面点明了这篇文章重要的观察方式——运用听觉来观察;另一方面,会用文字来表述所听到的声音,这些词汇会描述不同的声音。于是,我用最为重要的黄色来圈划所有的表示声音的词语与句子。这一圈划就可以发现,“轻轻柔柔、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淙淙地、潺潺地、哈啦啦地、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等就可以圈划出来了。而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又分别处于不同的段落,描写不同的事物的声音。但这些词语恰恰是孩子最难掌握,或者说孩子很难在听到声音或者回忆曾经听到某种声音时,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甚至有时候想都想不起来还有这些词语。而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单元,统编教材会有这样的语言要素训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而这个,我个人觉得这里是孩子理解与掌握的难点,为了这个难点的突破,孩子需要有支架的支持。这个部分看上去是简单的,其实是极难的。这才是教学所应该突破的地方,让孩子学习之后,会运用这些词语去表达。教学的设计应该从这一点开始出发。
第三、声音的表述其实是很难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任何的拟声都是最蹩脚的比喻”。但为了让读者清楚地感知到这种声音的魅力,感受到这种“美妙”。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联想与想象,而这些往往是孩子们忽略的,却又是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清楚在表述不能特别清楚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别人清楚;另一方面是符合孩子习惯性语言表述的实际。所以我用紫色将这些词语标记出来。“演奏”“翻动”“唱”“激动”“喜欢玩打击乐器”“一起唱着歌”等词语。仔细去读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发现,这与“我”的感受——“美妙”紧紧相连。如何体会到这样的方式,如何提供合适的感知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提供支架支持。那么如果从学生出发,从文体的角度出发,教学该如何设计呢?
“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学的最初环节,需要给孩子以体验,让孩子能够与“我”一样,对于大自然的声音有体验,有感受。
于是,我重新做了颜色的标记:
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播放有大自然声音的声响音乐,学生完成初步感知。
1.播放声响音乐
2.学生聆听后完成练习
听完后,我的感觉是什么?我听到了哪些声音?(表示声音的词可以从下面的词语挑选,也可以用自己想出来的词语)
轰轰轰 轰隆 劈里啪啦 噼啪 唧唧 瞿瞿(qū) 嗡嗡 叮当叮当 叮叮当 咔嚓 咔嗒 哐[kuāng]啷 吧嗒 梆梆 咚咚 嘟嘟嘟 呷呷 嘎[gā]嘎 嘎—叽 咕咕姑 啾[jiū]啾 咕嘟咕嘟 咕叽 汩[gǔ]汩 哗哗啦啦
3.试着写一段话,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将你选的词语用进去。
播放声响音乐这样的设计,让孩子能够拉近与作者的感受,将平时没有注意或者忽略的记忆唤醒,做到尽可能的“感同身受”,而不是简单地布置孩子“你听到过哪些”。提供辅助的描写声音的词语,搭建这样的支架,让孩子能够迅速将头脑中的感性印象用文字固定下来。学生的感知经验建立之后,孩子的片段练习未必是顺畅的,也未必能够表述清楚的。于是,就需要介入课文的学习:
二、阅读课文,感知作者的表述方式
1.自己阅读课文,思考:
“我”对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感受?我用了哪些描述声音的词语?
2.师生共同讨论作者的叙述方式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孩子能否对教材文本进行“真实的学习”的环节。询问的问题与第一环节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面对的素材不一样。第一环节面对的是感性的声音文件,这个环节则是面对文字的叙述的理性感知。这样的问题提出另一个角度来说不会让学生有陌生感,容易接受。从这个环节开始,真正的学习开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知体验,需要让孩子对于自己的片段练习做对比与修正。
三、对比自己的习作,做适当的修改。
这是第一次的对比式阅读,是让孩子在对比之中真实的体验感知,并修正自己的片段练习。但,这篇散文式的文章,除了“我”的感受认知以外,还有散文式的特别写作方式——拟人化的写作方式。这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最值得学习与提升的地方,是“真实的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
四、对比阅读,学习文章特别的表述方式
1.引导学生用修改后的文章与课文对比,思考:我的片段练习与课文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习特别的表述方式,圈出能够体现这种特别表述的方式的语句与词语。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些词语,这是与什么有关系的?
这个环节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让学习自然而然,顺着孩子的思路进行。将最为难以讲解的部分用对比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这个环节的结束,还是需要回到学生的片段练习上,即学即用。
五、修改自己的片段练习,与同学交流。
六、总结
(需要告知学生这样的学习只是开始,仍需要继续修正自己的片段练习)
这个环节需要将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别的叙述方式告知学生:如何分类叙述。当然,仅仅靠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还不足够帮助学生了解这种文体的叙述,还需要补充不同的文本来深入学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到了教学现场也确实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反响:有孩子对于大自然的声音有了不同于“美妙”的独特感受;有孩子开始爱上写作;还有更多的孩子不愿意下课等等。让我难忘的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所有的孩子都在尝试,都在阅读,都在写属于自己的小片段,没有了下课的意识,没有了时间的长短折磨。这一刻,我觉得真实的学习开始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或许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也许可以解决孩子“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我觉得需要用剩余的教育教学生涯去探讨、研究这个问题。即便不一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尽心去尝试,总是好的。总会让我的课变得离孩子近一点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阅读故事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寒冰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