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泉农专:心济苍生 粮安天下

文艳 相约新乡 2023-01-15

·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百泉农专,位于辉县市百泉湖畔,是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出生于50年代之前的新乡人,骄傲的称百泉农专为育种界的“黄埔军校”。


因为正是在这所太行山下僻静校园里的农专人,在半个多世纪前,实现了用一粒种子装满中国粮仓的传奇,让黄淮地区的百姓结束了几乎全年吃粗粮的历史。


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时期的大门


也正因此,老一辈的河南人端起饭碗时,都会想起颇负盛名的百泉农专,就连很多不识字的农民都知道在辉县有一个学校,叫百泉农专。

而年轻一代,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百泉农专就是现在位于新乡市区的河南科技学院

 

今天,让我们在一餐一饭中,再次向每一位农专人致敬。

最低调的高校


百泉农专这个名字,在学校整体发展的83年历史中,共存在29年,也是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名字。


当年它虽以所在的百泉乡镇为名,但实力却远远超过国内众多地市级大学。

 

农专前身为1939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迁至晋冀鲁豫边区重镇长治市办学,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等发展阶段。

 

1949年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在新乡成立。新成立的平原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大,是个名符其实的“大粮仓”,为了尽快培养出优秀的农林业技术人才,平原省决定成立省立农业学校。

 

1950年春,隶属省农林厅领导的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在延津县小店镇成立,并由时任平原省农林厅厅长的姜纪五兼任校长。开办之初,由于学校资金短缺,条件简陋,教学设备匮乏,就连学生入学体检用的色盲表、视力表、教学用的工具都要向地方借用,学生上课的教室和教职工的办公场所也是与设在东大庙内的小店小学一起共用的。


平原农学院开学典礼留念 (1951.12.31)

 

1951年7月,在小店镇开办了一年零五个月的平原省立农业学校迁至辉县百泉,与从山西省长治迁来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合并,组建平原农学院。与此同时,将平原省内北京农业大学农村工作站的大部分人员、物资并入平原农学院,又从北京农业大学抽调来一批骨干教职员工充实力量。

 

至此,隶属于平原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平原农学院正式成立。


❖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正式撤销。同年12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  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改建为百泉农业学校。

❖  1958年9月,百泉农业学校升格为百泉农学院。

❖  1958年12月,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

❖  1959年,改称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  1987年2月恢复本科办学,改名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后在新乡市区的洪门建了新校址。


学院更名河南科技学院揭牌庆典(2004.06.16)


2004年5月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之后学生大部分都从辉县校区搬迁到新校区了,但农艺、园林、牧医三个农口院系的实验室、设备、试验田等仍在百泉校区。现在的百泉农专成了河南科技学院的二级学院,承担着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


回顾农专办学初衷,建一所高标准的农业学校不仅是平原省的当务之急,也是新中国的迫切需求。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人口猛增,已属农业资源贫国,为国家仓廪大计着想,大力发展农业院校,成为当时的新中国必须面临的课题。


所以百泉农专成立之初,便承载了国人吃饱肚子的梦想。

平原农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合影留念 (1952.12.01)


迁往百泉的平原农学院,作为平原省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也是平原省的第一所农业本科学校,一经建校便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时任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罗玉川担任首任院长。罗老后来在调离平原农学院之后曾经担任国家林业部部长、中顾委委员等职。

 

由此足见当时平原省对农科专业人才的渴盼,足见历史对平原农学院所赋予的重任。

 

之后,学校经历数次调整,面对重重困难,师生共同想办法解决,教学工作一点儿没有停滞,众多农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带领学生们,在实验室全神贯注,让世界小麦史写上“中国”二字。

“黄埔军校”大师如林


原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感慨:“大学之谓,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农专的大师,随便挑几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



大家熟知的茹振钢教授、欧行奇教授等,都师出农专时期的全国著名育种专家黄光正。


而百泉农专被称为育种界“黄埔军校”的原因之一,正是来源于黄光正的姓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们大多只能用国外的小麦品种,辛苦一年,一亩地收成不过三四百斤,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奢侈地吃上几个白馒头。

 

自家的麦地种满外国种子,这成为当时我国育种专家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心怀让农民吃饱饭吃好饭的梦想,黄光正教授先后培育出多个优良的小麦品种,均以百泉农专四个字中的“百农”冠名:百农221、百农3217、百农792等小麦良种。

农专师生在麦田鉴定成果

 

其中1983年,黄光正培育的百农3217一经问世,便受到广泛认可,第一次打破了外国麦种的垄断地位,让黄淮地区一亩地多打300多斤小麦,被确定为我省小麦的主要推广品种之一,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黄淮地区的普通百姓因该小麦品种的高产而结束了几乎全年吃粗粮的历史。

 

百农3217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小小的地方院校也因此赢得了小麦育种界“黄埔军校”的美称。

 

来自沈丘县、目前在河南科技学院工作的王玉玲老师,就对百农3217印象深刻: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百农小麦品种很牛,在老家沈丘县推广面积很大,尤其是百农3217让我们吃上了白面馍,那时感觉小麦真是一个神奇的作物,一直梦想能来到这个学校,学习育种和农业相关知识。



安阳的王芹,今年65岁,她回忆说:

小时候是吃不饱饭的,妈妈为了节省粮食,常年吃一些红薯叶子充饥。后来到了七十年代后,条件好了一点,开始吃红薯面和黄面馍,一年到头在地里累死累活,最多不过“混个肚儿圆”。直到自己大女儿出生后的八十年代,全家人才真的吃上了白面馍。但那时候不懂,后来从已在河南科技学院工作的女儿处得知,原来是优良的小麦品种让当年的全家老少过上了吃白面馍的日子。



今天的年轻一代,对于父辈们的这段饥荒岁月,始终无法感同身受。但吃白面馍确实是数代人几十年来苦苦追求的梦想,是曾经八亿农民理想中的天堂生活。

 

而农专的老师们,坚守在百泉湖畔一年又一年,就为了给农民奉上一颗一颗越来越丰产的种子。他们在当年农专校园条件简陋的实验室里,在恶劣艰苦的实验环境下,一步一步攻克难关,用汗水浇筑出了奇迹。


从1961年就开始在百泉农专任教的邓学法教授,提到农专,就会非常骄傲地讲述一个故事:

1984年的夏天,河南省干部改革,第一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环保局、畜牧局局长。参加考试的有好几百人,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只有7人参加最后的论文答辩,而其中4人都来自百泉农专。当时全河南省、甚至全国都知道百泉农专的老师和学生,生活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但师生们非常淳朴、勤奋、肯干,都说百泉农专是河南的黄埔军校。为什么?那都是干出来的,为“三农”服务干出来的。是学校的环境、办学宗旨等造就了这么一批人,造就了这些学生。

 

而今,农专时期的老师们大多已经退出了教学一线,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曾经的学生:茹振钢、欧行奇、张中印……一位位从农专走过来的学生们,已然成为中国农学历史上新的接班人。

 

农专培养的人才远不止于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基层优秀管理人才、企业精英,还有众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以及大批省级、厅级、县级政府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心济苍生粮安天下


而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辉县教育界曾经的最高学府——百泉湖畔的辉县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工”字楼与“志气楼”,以古朴厚重的模样告诉我们,刚建校的农专一穷二白,是每一位师生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平地起楼房的艰辛办学历程。

 

“志气楼”,是一座历经60年风雨而巍峨依旧的三层教学楼。这是在农专建校之初,物资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学校抽调精干教职工组成60勇士攻坚团,带领学生牺牲暑假时间,冒着酷暑、不计报酬,用瘦弱的身躯从辉县的山上背石头、拉砖头、砌泥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短短83天时间完成的巨大工程。


 志气楼


三层的教学楼在今天看来,平平无奇,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却是非常罕见的大建筑。

 

熟悉辉县校区的人都知道,因建筑外形像“工”字而被师生们形象地称为“工”字楼的办公楼,才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工”字楼

这座“工”字楼便是当年平原农学院的办公楼,建于1951年6月,是一座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房,二楼为木质地板,面积近1000平方米,砖混结构,成为当时平原省时期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辉县市最早的一座现代意义楼房建筑。该楼也是《天高地厚》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外景。

 

2018年,辉县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河南科技学院辉县校区“工”字办公楼成功入选。

 

农专的厚重感除了这些年代久远的低矮教学楼外,还有红砖平房的宿舍楼、见证农专学子成长的实验室……

 


漫步校园小路,两旁与校同岁的参天大杨树,依旧耸立,陪伴着每一位零零后的莘莘学子再攀高峰。


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庞,我们仿佛看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不顾蚊虫叮咬、酷暑高温,穿梭在试验田的老农专人。

网友上善若水:

我的母校,对她有发自内心的喜爱。虽然离校35年,但当年母校的一草一木仍然历历在目。毕业后曾经三次专门去看望母校,在操场漫步,在露天电影场徜徉,在图书馆、游泳池驻足,重拾那无悔的青春记忆,最难忘的是我们同学之间亲如姐妹、情同手足的友谊。百泉农专,在这里有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农专学子

1983年,经过一年的复习,我终于考上大专,这意味着我这个农村娃从此端上铁饭碗。8月底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看见百泉农专几个铅印大字,我才从梦中醒来,如释重负。我真的要离开农村了,我真的要上大学了。一大早,父亲带着我和一只皮箱、两床老棉被,踏上求学之路。我清楚地记得,临行时母亲还煮了十来个茶鸡蛋,她不住地抹眼泪,但没有只言片语的叮嘱。三个弟弟在床上熟睡,我背着行囊急匆匆走出房间。

农专学子

我1972年从林州考到农专,游泳池、东大操场以及农科所的莲花泉,都有着太多的回忆。还记得老师带领我们上苏门山采集植物标本,假日里同学们结伴到百泉湖畔游玩....

从1939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出发、到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的艰难岁月,从百泉农专的艰苦创业到移址新乡的升格转型、快速发展,一代代百农人怀揣报国梦想,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


殚精竭虑兴农业、鞠躬尽瘁育人才,数易其址不坠科教之志,几更校名愈彰兴农大任,在中原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曲厚生丰民的不朽篇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希望之光可以照亮生命,孕育万物。


一颗种子亦可在悄无声息中成长为参天大树,庇佑农专学子心济苍生粮安天下的梦想。

 

“为农树谷,五谷丰登;为民树木,农业发展;为国树人,桃李盈园。”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产业之一,也是一门无数先驱驰往而未达其终的浩瀚学科。每年选择农学的学子不乏其人,因为我们有无数的榜样指引,有优秀的老师同学为伴,更有教民稼穑的崇高理想。我们享受农学的生活,用青春为人民、为祖国、为全人类不懈奋斗,担起时代使命,谱写农业振兴的壮丽篇章!

 

          ——献给所有奋斗的农学人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了解新乡



【特别鸣谢】河南科技学院倾力指导

【资料来源】新乡文化研究  知乎尤三思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封丘:大河之洲春正好

新乡的春光,都在这一口里......

汲师:我有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延津:大河奔腾古渡情 金堤槐香第一麦

总  监 制:韩卫军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夏宝莲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