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丘:大河之洲春正好

朱新国 相约新乡 2023-01-15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大河之洲 魅力封丘 

航拍提供 李学胜 制作 朱新国)


再说黄河新乡


这条全长5000多公里的世界长河之一,原本只是默默的冰雪融水,经过万千年的积蓄,成就了一路向东的大河,并蜿蜒经过中原沃土,造就170公里的新乡河段和最广滩涂、最美风景。


(黄河新乡封丘段风光)


今天我们就顺着黄河干流新乡段,去黄河六大河湾最后一湾铜瓦厢所在的封丘,去梳理这座城市的黄河历史,去感知这方热土的过往今昔,去领略这里人民砥砺奋进、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一 大河之洲瞰封丘



黄河之险,险在河南。河南之险,险在新乡。


黄河新乡河段扼守黄河下游上首,西与焦作市武陟县接壤,东与濮阳市濮阳县毗邻,流经原阳封丘长垣三地南界,长170公里,并且有黄河一级支流天然文岩渠汇入,流域面积4558平方公里。从原阳到封丘的河道,是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的明清故道,两岸最宽处12.7公里,河道宽浅散乱,是最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至今还矗立着有名的曹岗险工。封丘以下则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之后形成的长垣河道,两岸大堤间最宽处达24公里。


(黄河新乡封丘铜瓦厢段)





封丘,这座大河湾畔的城池,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这里是炎黄分支羌族的生活圈。夏朝时炎黄部落的姜封父被封侯到此,建立封父侯国。


(商代封父侯国)


到了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翟盱燕县令(今延津县东北),以都尉身份随刘邦攻下楚项羽九座城池,并在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七月,因功受封为衍侯,管辖原南燕县延乡之地。


“北济也……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汉高帝封翟盱为侯国,濮水出焉。”(《水经注》)

“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置。属兖州。县十七:陈留……酸枣……封丘……长垣……平丘……浚仪……。”(《汉书·地理志上》)


从此“封丘”二字,开始以建置出现在史书上,不断续写出彩篇章直至新时代的今天。因此可见,后世以翟母赠饭救刘邦而被刘邦改延乡为封丘,是对翟盱之封的误读,也是对汉高祖刘邦的一种附会。


如今,时光漫漶岁月变迁,所封衍国的遗迹早已湮没无闻,只留下史书中的片段,成为后世考证封丘来历的线索。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封丘更已发展成为面积1225平方公里,辖13镇6乡83.8万人的人口大县。四座公路桥、三座浮桥打破黄河阻隔,与郑州、开封紧密连接,大广、兰原、安罗、长济高速,濮潢铁路、新开城际铁路以及多条国道省道纵横交错,让这里坐享上亿人口的1小时城市圈。


(封丘县城新貌和黄河大桥 

摄影 李学胜 下同)


如今,封丘利用黄河流域的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成就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相思文化之乡、中国树莓之乡、中国道地金银花之乡”四大国字品牌;成就了“首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三大金字招牌,不仅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还完成了黄河滩区最大的移民迁建工程,2022年春节前夕,已有91927位滩区群众搬进新居,和全县人民一起,走上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的生态、幸福康庄大道。


(封丘李庄镇黄河滩区迁建新城)



二 大河变迁与封丘



封丘原本并不临黄河。


从最初的禹河故道到北宋以前,黄河基本上从广武、原武、阳武(今原阳)再到胙城(今延津北部)、滑县、浚县一路向东,封丘可以说是遥望黄河波浪翻,叹息沿岸民众水患苦。偶尔也会被延津滑县两地决口的水灾波及,但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黄河波涌 )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史记· 河渠书第七》)汉兴三十九年,也就是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王开始39年后,即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黄河从酸枣也就是今天的延津决口,冲毁了西汉时修筑的金堤,波及到封丘、濮阳一带。


这是史书上第一次记载黄河水淹封丘,清顺治时的《封丘县志》也有类似记载:“汉文帝十二年十二月冬,河决酸枣(今延津县西南),东溃金堤,流入封丘。是岁,东郡大兴卒,塞之。”


(先秦至五代黄河河道变迁

及封丘和济水位置示意图)


北宋之前,封丘则常常受黄河一级支流沁水与济水的影响。《晋书.五行志》记载:“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六月,大霖雨,河、洛、伊、沁皆溢。”春秋时期,这条河被人们称为少水,西汉开始叫沁水,近代才被称为沁河,是古济水上游被大禹导入黄河之后河道演化变迁的产物。


《尚书·禹贡》:“导[yǎn],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也就是说大禹治水前,济水,也叫沇水,与黄河并行,独流入海;大禹治水后,渡过黄河的沇水被叫作济水(“济”即渡河、过河之意)。过黄河后,济水形成了大型湖泊荥泽;然后过陶丘(今山东定陶)北、巨野泽、菏泽、历城(济南)等,最后流入渤海,成为古黄河南岸的一个重要支流。封丘便属于古济水范围,和平丘、临济、大梁等城池一起享受着这条大河的滋润。


(东汉陈留郡封丘 平丘 俊仪等城池)


到了宋代,由于周边强敌环伺,加上之前五代十国长期割据战乱,黄河下游河道工程废弛,淤积严重,河流开始频繁摆动,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北宋黄河东流北流二支河道

与封丘位置示意图)


金代黄河变迁与封丘关系

金世宗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河决原武西十里王村。十二年(公元1172年)检视官言:“黄河水东南行,其势更大,从广武山东到原武北,阳武北……等县增筑堤岸”,主流分三支汇泗入淮,南面一支由延津西分流,经封丘境内的太行堤以南,河行20多年。封丘县由此形成了顺河街、西河村、东河村、河东、河西、前老岸、后老岸、西堤、大楼堤、小楼堤、东大工、南大功、堤湾、俄湾、小李湾、孙湾、金龙口、梅口、周口、东陡门、西陡门、西洪、陈桥、小石桥、沙岗桥、十二杏河头……等等与河、堤、治黄工程、河湾、码头、决口、桥梁、河头等相关的村庄名字。


金世宗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秋七月,大雨,河决白沟”(《金史·河渠志》)。白沟因流经封丘翟盱封国国都古黄池,因此又名翟沟,属于古济水的一部分。此次河决水入白沟,使黄河主流进一步南滚,从西南入今封丘县城附近,又漫转东南,封丘开始紧临黄河,频遭河患。河决白沟之后,金朝组织民夫修筑堤防,阻挡洪水。


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今延津县北沙门村),黄河水经延津县之龙王庙、石婆固、曹柳洼、岸下等村入封丘县境,东南行经封丘县的老岸、后河、闫村、大沙、老庄、王河、大卜寨、大岸等村落。金朝组织人力沿河修筑了至今断续残存、西起延津胙城,经长垣、封丘交界的黄河北岸堤防。到明朝弘治七年刘大夏治河时,为断绝北流,又将此堤加以整修,作为北岸第二道防线,称为太行堤。另一段自延津县的新丰堤、石堤、新堤、胡堤的残堤即大定二十年所建的南岸堤防。


(金元时期黄河河道及封丘位置示意图)


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前后,黄河下游分成了三条主要泛道:主流由原武、阳武、延津、滑县、长垣出新乡,由徐州合泗入淮(即公元1168年滑县李固渡决口故道);二支由滑县沙店以东,经濮阳出河南至徐州汇合主流入淮(即公元1128年杜充人为决口泛道);三支由延津、封丘、考城、仪封、民权等地出河南到徐州汇合主流入淮(即公元1180年河决延津京东埽之泛道)。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秋八月,黄河在阳武县光禄村(今原阳县张大夫寨村)北老龙洼处决口。河水经原阳县之延州、河西张、河底铺、龙王庙、马滩铺进入封丘境内。再向东南经封丘县的东、西斗门,东、西河村,大楼堤等村落,向东过封丘县南,穿过封丘县继续向东到长垣大车集后北流出新乡。从此封丘由河南变成了黄河北,卫辉、延津不再行河。

(黄河长垣段大车引黄闸)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黄河在阳武县福宁集西五里贺屯村决口改道,延津、封丘又遭受水淹。这次黄河主流分两股进入封丘,经过封丘县的中栾城,再流向东南,出现全河夺淮势头,迫使原武、阳武两县隔河相望160余年。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洪水又一分为三:一支经阳武县下码头、范堤口、宣化堡、石佛、东老河等地进入封丘于家店(今于店)、荆隆宫等地,最终在江苏入淮,后人称为“大黄河”;一支由元代贾鲁故道东流走徐州入淮,后人称“小黄河”;另一支由山东曹州等地,淤塞元代开凿的会通河。


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由新乡八柳树和荥泽孙家渡(今原阳盐店庄北、姚村西)决口改道,河水再次淹没封丘,向东进入山东,由阳谷县入运河,最终汇合大清河诸水入海。


(明清至民国黄河河道及封丘位置示意图)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阳武至开封河段南北两岸多处决口,并引发新的改道。公元1490年,白昂“乃役夫二十五万,筑阳武长堤,以防张秋。引中牟决河出荥泽阳桥以达淮”。这里的阳武长堤,就是黄河北岸从原武、阳武、祥符、封丘、兰阳、仪封、考城到山东曹州的大堤。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采取遏制北流、分南水入淮的方策治理黄河与京杭运道,修长了太行堤。直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之前,黄河下游河道没有太大变化,封丘与黄河位置没有大的变化。


(封丘李庄黄河大堤上的

铜瓦厢纪念碑 摄影 朱新国)


1855年6月,铜瓦厢全河夺溜决口,封丘、祥符两县被淹,河水至长垣入山东后夺大清河入海。从此黄河多了一个最后的河湾——封丘铜瓦厢河湾。



三 大河奔涌文脉长



黄河及古济水的长期浸润,在塑造封丘广袤土地和重要地理位置的同时,也积淀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说起封丘,人们自然会想起鸣条,想起鸣条之战。《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舜出生地 今山东诸城),迁于负夏(今河南濮阳附近),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封丘平街 朱寨一带位置图)


鸣条,在今新乡市封丘县东南约二十余公里处的平街村、朱寨村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封丘李庄镇黄河滩区迁建新城区域。鸣条,在古时是古济水向东流经的富庶地区,水草丰美,宜耕宜牧,人口众多,可能正因为此成为帝舜最后的理想都城,并最终埋葬于此。



鸣条


舜死400百多年后,这里又成为夏代六大都城之一老丘的近郊。古本《竹书纪年》:“禹都阳城。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胤甲居西河,天有孽,日并出。桀又居之。”


(夏朝六个都城示意图)


公元前1600年,“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商和夏在鸣条地区展开决战。夏桀最终兵败落荒而逃,病死他乡,商汤建国。鸣条所在的古莘国,到宋代时成为陈留县辖区,到民国时,其所在的平丘一带仍属陈留县管辖,民国末年才划归封丘。


(鸣条之战示意图)


鸣条作为夏亡商兴之地,1000多年后,此地又诞生了平丘、临济等城池,并发生了著名的平丘会盟(公元前529年),秦、魏、楚、齐大战魏都临济(今封丘县东,即古平丘),汉高祖平丘建县等大事件。如今,又过了2000多年后,昔日的鸣条已成为黄河滩区迁建新城,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澎湃着复兴的力量。


(古平丘保护碑)

(古鸣条之地 今李庄新城 制作 朱新国)


此外,封丘还有位于封丘荆隆宫乡坝台村北的春秋诸侯国黄池会盟故城;


(黄池会盟纪念碑)


今居厢乡桑村东的战国诸侯“虫劳之会”遗址;今城关镇北街村北的汉高祖遇翟母进饭处和翟母井;今留光镇留光村村北的汉光武驻跸处遗址;豫剧祥符调发源地曹岗乡清河集村,村里的科班“许门”民国时期走出了李剑云、时湘云、林黛云、阎彩云、陈玉亭、筱火鞭、李德魁等名角,新中国成立后封丘又相继走出了杨金玉、阎立品、马骐、孙延德、金不换、范静等豫剧名家,享誉中原;


(封丘清河集豫剧祥符调发源地保护碑)


见证黄河变迁和宋太祖黄袍加身的省级文保单位、陈桥镇陈桥村西的东岳庙


(封丘陈桥陈桥驿所在的东岳庙)


位于县城东大街西段路北,见证封丘变迁的省级文保单位清代城隍庙;


(封丘使君祠今貌 摄影  朱新国)


位于王村乡庙岗村村东、纪念东汉刺史百里嵩使君祠等等。


如今,这些历史遗存和文化建筑,如黄河湾里的点点繁星,在盛世繁华中诉说着过往,传承着记忆,开启着未来。


四 大河生态美封丘



(封丘陈桥湿地风光 制作 朱新国)

(封丘生命果 树莓)


黄河的多次侵袭,给封丘留下了广阔的滩区和众多的水系。它们经过历代人民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封丘等地的粮食主产基地、生态优美的湿地公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黄河岸边花海封丘)


如今的封丘,在当地人民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中,在豫剧母体祥符调为代表的文化熏陶下,在优质小麦、优质水稻、金银花、树莓等绿色食品的呵护下,把母亲河最后一道湾塑造的广袤土地,打造成田园梦乡、养生福地。


(黄河新乡封丘段)


从地图上俯瞰,封丘境内56公里的黄河干流纵贯全境,沿途还分布着“中原的白洋淀”——陈桥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曹岗青龙湖风景区、陈桥月牙湖等湿地。


(封丘陈桥湿地 摄影 封丘县融媒体中心)


(封丘青龙湖风景区 摄影 王健哲)


广阔的水域滩涂,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充足的水源,丰美的水草,为南来北往的候鸟和当地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这里生活的鸟类仅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还有几百只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占全国现存震旦鸦雀的大部分。


(封丘陈桥湿地鸟中大熊猫 震旦鸦雀 

摄影 徐宏)

(封丘陈桥湿地珍稀鸟类 青头潜鸭 

摄影 琳琳


此外,封丘还是历代治黄工程的代表,有着“黄河第一险”之称的曹岗险工。临背悬差达13米,加上黄河到此由南北转向东西,直冲大堤,给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与震撼。




(封丘曹岗险工)


登临险工所在的大堤,两岸分布着宽100米,长60公里的绿色长廊,形成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再加上晴好的天气、适宜的气温、天然弱碱性地下水、富含锌硒等多种元素的土壤,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传统,丰富的地方特产,使封丘寿星迭出,百岁老人超过一百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



(封丘滩区万顷良田美如画 

摄影 李学胜)


试想一下,在春和景明或者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漫步在黄河大堤林荫里,陶醉在黄河湿地的鸟语花香里,喝着养生的弱碱性水,吃着树莓等生命果,来一条黄河鲤鱼和封丘卷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眺望着波涛奔涌的母亲河,听着惬意的祥符调,泡上千年道地金银花茶,再用封丘特产李金梅毛笔写上几笔,那是何等的惬意!想不健康长寿都难!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了解新乡



【特别鸣谢】中共封丘县委宣传部 封丘县融媒体中心 封丘县河务局

【资料来源】新乡市黄河河务局 中共封丘县委宣传部  封丘县河务局裴自勇 封丘县作协李山 今日头条@说黄河 智汇三农网等等 

【航拍提供】封丘县摄影家协会李学胜 新乡广播电视台刘扬 封丘县融媒体中心 创影视觉王健哲 封丘陈桥东湖湿地刘东洋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新乡的春光,都在这一口里......

汲师:我有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延津:大河奔腾古渡情 金堤槐香第一麦

总  监 制:韩卫军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夏宝莲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