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希平│ 四十不惑 砥砺前行 ——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有感

徐希平 杜甫研究学刊 2022-08-27



编者按:原文刊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21年第1期,总第147期。




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杜甫研究学刊》创办四十周年了,可喜可贺!


五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秉承使命 薪火相传——〈杜甫研究学刊〉创刊三十五周年琐记》的小文,简要回顾了学刊的发展历程及我与学刊结下的情缘,说明学刊在杜诗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特殊影响,认为“作为《学刊》的作者、读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学刊》发展的见证者,我目睹和经历了《学刊》的发展历程,为《学刊》今天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四十年风雨、四十年坚守、四十年发展,殊为不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杜甫情有独钟的巴蜀老一辈学者在全国率先成立杜甫研究学会,随之于19811月创办了《草堂》学刊,远见卓识,筚路蓝缕。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学刊》编辑人员已经换过几代,但学刊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历任领导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下,几代学人艰辛奉献,薪火相传,紧紧抓住根本,团结凝聚海内外杜诗研究队伍,开展学术研究,培养后继人才,为传承弘扬杜甫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为杜诗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辛苦甘甜,冷暖自知。如同草堂是中国文学的圣地一样,《杜甫研究学刊》也是当代杜诗学研究极为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学术阵地。


四十年一路走来,历经坎坷,成就斐然,办刊条件和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未来新的形势,会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学刊》人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使《学刊》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大环境而言,《学刊》发展目前面对一个非常好的机遇。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形成共识,营造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开始启动,杜甫被评为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也成为杜甫文化和中国文化传习基地。在相关历史名人系列工作任务中,杜甫研究基础最为雄厚,是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中唯一拥有学术期刊的,其优势不言而喻。同时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学刊》还开展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包括连续举办三届全国硕博论坛,承担培育杜甫研究人才的责任。这一切都使其影响越来越大,独特优势十分明显。



另一个优势是《学刊》的编辑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有所增加,学历层次也有很大的提高,许多都是文史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有几位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的博士,队伍年轻,战斗力强;既有古典文献功底,又有开拓创新意识,熟练掌握现代科技,为编辑审阅和学术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在馆领导的垂范和支持下,许多编辑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承担从国家社科基金到四川省社科联、四川杜甫研究中心以及草堂博物馆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不断推出新成果,整个团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得到锻炼提高。同时还顺应大数据时代特点,创办了《学刊》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不同时期发表过的杜甫研究优秀论文,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对于杜甫研究成果的广泛交流与海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坚持和发扬。


《学刊》创办四十年之际,也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就是新时期学术刊物普遍面临的评价体制问题。《学刊》坚持研究为本,注重学术质量,在学界一直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一些杜甫研究重镇所在的著名高校甚至作出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必须要在《学刊》发表文章才能授位的规定。《学刊》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序列,为海外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公众图书馆所收藏。但是,随着国内学科评价体系的不断增加和变化,按照所谓的量化标准进行定性,不属于高校系统的《学刊》有许多优势和特色却不能得到反映和体现,因而长期游离于被众多高校纳入考核指标的核心期刊之外,与《学刊》其实际的学术质量与水平严重不符。作为一个办刊历史不算短暂的期刊,这似乎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先生、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刘明华先生等也都曾在多种场合予以呼吁,认为应该寻找解决途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认真分析,理性对待。应该说,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管理体系对于推进刊物的规范化,减少学术不端或许有一定积极性,但也是有利有弊。如学者们所言,评价过于复杂繁琐,一些定性标准看似公允,可操作性强,但可能更多适宜于理工科类论文的情况,未必能够全面反映衡量刊物尤其是人文学科文章的水准。甚至某种意义上还助长了形式规范、程序标准却内容单薄、冗长无物的风气,人为填充、拉长论文,个别刊物还强制规定作者转引、互引及自引以增加引用率,都是为了迎合评价标准而刻意为之,以便提高各种影响因子,思想的火花与闪光点反而被淹没。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给刊物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以稿源为例,过去《学刊》编辑主动走出去约稿,情感所召,学者以在《学刊》发稿为幸,当代海内外杜甫研究名家几乎都在《学刊》上发表过文章,这也是其学术质量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基础。而今受此影响,可能会流失一些好稿。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也必须引起重视和警惕,以免恶性循环带来危机。《学刊》为了留住好稿,往往需要更多的付出。一方面需要坚守初心,以学术质量为本,继续突出特色,并加强宣传呼吁,争取得到更多学界和社科评价专家的理解支持;同时也需要调整变革,与时俱进,在不影响编辑方针前提下,适当参考吸取学术评价标准之长及其各种积极合理因素,恪守学术规范。如此方能良性循环,砥砺前行,在四十年发展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更上层楼,为杜诗学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所企盼!







往期精彩回顾
薛天纬│四十年前草堂会议的记忆濮禾章|忆四川省杜甫学会创建往事《杜甫研究学刊》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周维扬|往事回望——四川省杜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感言葛景春│ 杜甫精神 薪火相传 ——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四十周年



杜甫研究学刊 ∣一个有态度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