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讲: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张伸虎】

张伸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特别说明

高中历史新教材实施在即,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了很多老师最关心的话题。

山西省星河科技学校张伸虎老师先行研究,结合最新教材逐课编写教学讲义,已形成完整体系。经张老师独家授权,本平台将安排每个工作日推送一课提纲,和各位同仁分享。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特别感谢张老师无私奉献!

张老师简介与往期作品:史学入门大全

知识提纲
第七讲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课标要求

通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


■ 本节重点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 本节难点

两税法的利弊分析


■ 知识概要

一  选官制度

1. 变化:

汉朝——察举制

曹魏——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2.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为人才评定等级,朝廷授予相应官职。选官标准主要看家世、门第、出身,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诗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3. 科举制

(1)发展历程:

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宋朝,采用糊名法、誊录法。

(2)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进士科最为重要。

(3)历史作用: 

a. 使一批出身低微但有才学的人获得了参政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把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  中枢政务机构

1. 变化:

秦汉——三公九卿制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2. 三省六部制  

(1)隋文帝时,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记忆口诀:中书门下尚书省,决策审批与执行;礼吏兵户和刑工,六部职权要分清。

(2)宰相会议,地点政事堂,又称中书门下。

(3)评价:

a. 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b. 三省合作,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c. 是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三  赋税制度

1. 变化:

魏晋时期(北魏)——租调制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唐朝中期——两税法

2. 租庸调制  

(1)解释: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帛或布代役称为庸。

(2)作用: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时,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

3. 两税法

(1)背景:唐朝中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大批流亡,国家控制的户口不断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2)实行:780年,杨炎提出,唐德宗推行

(3)内容:按土地和财产多少纳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历史作用:

a. 简化纳税名目,扩大纳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 改变了收税标准:人丁—→土地和财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编者说

该资源由张伸虎老师授权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往期回顾


●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 第4讲: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