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4月初便已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不过,当时上港集团的回应是「码头生产经营如常,集装箱船未见拥堵」。但到了近期,依据全球船舶信息追踪网站MarineTraffic和全球船舶数据提供商VesselsValue的图表,上海港的航运问题,正在愈发严重。◎ 4月19日,上海港附近船只的大规模拥堵情况。绿色代表货船,红色代表油轮。
图片来源:MarineTraffic
◎ 2017年到2022年同期,上海港等待卸货的船只数量对比。红色为2022年的情况,从3月末起,曲线明显升高。
图片来源:VesselsValue
从图表来看,上海港外等待装货或卸货的船只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的统计,上海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每年集装箱的吞吐量要比全球第二大港新加坡高出数百万箱。◎ 2016-2020年,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单位:百万标准箱)。
图片来源:World Shipping Council
打个比方,这就像全球航运供应链的一条大动脉被堵住了。要知道,每天有难以计数的粮食、工业原料等经由货轮运抵上海港,再从港口分发至全国各地的商场和工厂当中。或许你三餐中的某些食材,或现在手中正在使用的手机的某些元件,就是从上海港运送进来的。对于某些行业,如汽车制造,运输问题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4月1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如果上海及周边省份的供应无法迅速恢复,那么中国的汽车行业可能不得不在5月暂停生产。◎ 何小鹏发布的微博。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XP-何小鹏
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都必须长期依赖稳定的供应链,其中任何环节的断裂,都意味着其他部分同样得停摆。中国又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2020年之前每年生产约2600万辆机动车,占全球所有客车和卡车产量的近30%。所以,如果之后一段时间内汽车价格飙升,那么肯定与上海港的原料供应有关。按照高盛4月中旬的报告,中国东部地区82%的汽车、半导体、硬件与工业技术制造商,都在4月经历过供应链中断。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大量出口商品又会通过上海港出发的货船,运往世界各地。根据货运数据和分析提供公司Freightwaves估计,从4月6日到4月15日,以上海港为首的中国港口集装箱货运量下降幅度超过31%。这必然影响美国、欧洲以及其他一切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地区。对此,上海纽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扎伊丹(Rodrigo Zeidan)明确表示,上海港带来的供应问题,很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加剧通货膨胀。◎ 特斯拉在上海的生产厂,同样受到疫情影响而暂时关闭。
图片来源:VCG
自3月末以来的疫情防控期间,港口本身始终保持开放。彭博社与《南华早报》等媒体在相关调查中,都指出过由于防疫措施严格,许多港口工人的工作受到限制。按照世光物流(Seko Logistics)等公司给出的信息,上海负责处理交货事宜的卡车司机,由于通行证等问题,也有90%左右受到影响。结果是,数以千计的集装箱堆积在港口,而更多货轮徘徊在港口外等待。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美国在2021年已有前车之鉴。随着新冠疫情的进一步流行,美国内部运输系统老化,中国和越南等地的工厂部分停工,以及最主要的——加州两个主要港口长滩港和洛杉矶港的熟练工人数量严重不足,负责长途运输的卡车司机严重短缺。这些因素,导致美国内部供应链压力激增,许多货物囤积在码头,无法流入市场。◎ 2021年10月,大量集装箱船积压在加州长滩港。
图片来源:AP
根据CNBC的报道,同年9月,平均每天有约75艘集装箱船在长滩和洛杉矶外等待泊位。到10月7日,仍有约60艘集装箱船在西海岸外的开放水域等待,以便停靠和卸货。新冠疫情之前,这样的场景几乎不可能出现,几乎不会有一艘货船在港口外等待。由于诸多因素,一个集装箱从中国装船运至美国西海岸卸货的平均成本,从2020年8月的3000美元左右,飙升到2021年9月的2万美元以上。同时,政府还建议消费者,最好在10月份提前购买年底的圣诞礼物,以防止年底大家都在大肆购买时供应不足,无法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面对这种情况,拜登政府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保持西海岸主要港口全天候开放,并与加州当局、当地工会,以及沃尔玛、联邦快递等零售业和货运公司合作,扩大运力,给予员工额外报酬,让他们进行额外的轮班工作,加强夜间作业。可是,以目前上海的防疫政策来看,恐怕很难完全效仿这一策略。更重要的是,上海港202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是长滩港和洛杉矶港之和的2.5倍。它们在全球航运和商品供应上的地位,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中,洛杉矶港排名第17,长滩港排名第22。它们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之和是1731万箱,约为上海港4350万箱的40%。
图片来源:World Shipping Council
供应链本就紧张的经济环境下,现在还受双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方面,全球初步走出新冠阴影,民众的消费需求在压抑许久之后持续反弹。这种境况下,上海港本应起到稳定全球商品供应的作用。马士基(Maersk)等航运公司早已选择离开上海港。4月开始后的两周内,他们拼命将船转移到中国其他港口,如北方的天津和青岛。根据彭博航运数据,在4月11日,天津港外有54艘货轮等待入港,相较一个月前增加29%。青岛和日照等港口外,则有121艘货轮,比起上个月增加了33%。◎ 4月19日,上海北方沿海地区的航运情况(绿色代表货船,红色代表油轮)。比起上海附近,集群情况要好很多。
图片来源:MarineTraffic
但显然,北方港口无法吃下所有货轮,且有很多货轮需要在上海港交货。同一天,仍有222艘散货船于上海附近等待,比一个月前多出15%。在上海和宁波的联合锚地,亦有197艘集装箱船正在或等待装货,较一个月前增加了17%。◎ 4月11日,中国沿海散货船(黄色圆点)的位置情况。
图片来源:Bloomberg
伯恩斯坦投资银行在4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当前防疫措施的宏观影响「可能相当高」,且这种影响并没有被充分地置入原本的全球经济预期当中。这种没有充分考虑,很可能导致上海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比2020年时更严重。因为从2020到2021年,世界对中国出口的依赖逐渐增加。伯恩斯坦统计,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中的份额从2020年的14.7%上升至2021年的15.4%,达到了十年来最高水平。◎ 2020年,全球货物出口份额前10的地区。
图片来源:UNCTAD
显然,一个国家的出口份额越大,它出现问题时的连带影响也会越大。而伯恩斯坦之外,上海当前的状况,令更多投资银行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瑞银集团就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预测从5%以上下调至4.2%。瑞银投资官海弗莱(Mark Haefele)在4月19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流动性抑制、运输瓶颈与当前持续的严格防疫政策,对经济增长构成了短期风险。因此,我们下调了对中国2022年GDP增长预测数值。」
当然,瑞银集团的对未来的预测是否准确,还不得而知。也没有人能确定,从谷物到金属再到能源,各类运输的搁浅状态究竟何时能真正结束。◎ 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它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已逐步开始辐射全国,乃至全球。Ann Koh, Kevin Varley. China Port Congestion Leaves Everything From Grains to Metals Stranded. Bloomberg, 2022-04-11.
Christina Wilkie. White House plan aims to help key West Coast ports stay open 24/7 to ease supply chain bottlenecks. CNBC, 2021-10-13.Craig Fuller. Chinese lockdowns will create shocks to American supply chains (but China is the biggest loser). Freightwaves, 2022-04-18.Noah Yim. More consumer woes as Covid-19 lockdown in Shanghai clog supply. AFP, 2022-04-20.Olive Enokido-Lineham. COVID-19: Extraordinary image shows heavy marine traffic around Shanghai amid concerns over impact of lockdown on supply chains. Sky News, 2022-04-20.Ralph Jennings. China's Shanghai lockdowns have California ports bracing for shipping chaos, supply-chain 'hiccups'. SCMP, 2022-04-18.Sissi Cao. Shanghai's Long Covid Lockdown Poses a Threat To the Global Economy. Observer, 2022-04-18.Taisei Hoyama, Jack Stone Truitt. Key U.S. West Coast ports stay open 24/7 to unsnarl supply chain. Nikkei Asia, 2021-10-13.Will Daniel. This graph about the Shanghai port illustrates the harsh rea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crisis. Fortune, 2022-04-20.▽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