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放架构、动态组网、智能算法、集群控制!中国空军首次以外贸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生产厂家为主体开展研讨交流

通航圈 2023-12-25
农业无人机、末端物流无人机两大赛道取得重要突破(无人机适航新规下农业无人机首次结束无TC时代,人口密集区低空空域开始向物流无人机开放)的同时,军用无人机也迎来了好消息。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主办的“空军在线”消息,近日,空军在北京组织召开无人机建设发展与运用研讨会,邀请23家国内无人机领域科研院所、军工集团、地方高校、民营企业,交流经验做法,启智前沿技术,发掘优秀创意,共谋建设发展良策,共商成果转化路径。空军在线指出,会议充分响应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时代召唤,借力国家综合实力在无人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首次以外贸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生产厂家为主体开展研讨交流研析未来无人机技术发展、协同创新、产业运用趋势,分享无人机产业运用常态化、产品设计模块化、研制生产低成本化等成功经验,提出开放架构、动态组网、智能算法、集群控制等攻关重点建立军地开放合作、敏捷响应、性能测试、空域保障、风险管控等机制,畅通高效对话渠道。

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空军副参谋长尹伟少将表示,对于无人机的运用与发展,中国空军高度关注,这也是将来空军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空军:无人机是将来空军装备发展主要方向,将与行业领域各方共同努力研制更多无人机装备!)。中国空军表示,将进一步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执行力,与行业领域各方共同努力,根据我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以及中国空军的职能使命,去研制更多满足我们需要的无人机装备,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军情有具有中国空军特色的无人机装备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知名的军用外贸无人机品牌,翼龙无人机也在昨天(2月27日)迎来了翼龙-2首飞6周年纪念日。而据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航无人机(证券简称:中无人机)2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披露,翼龙-3目前正处于科研状态,完成鉴定后才会面向市场销售。据了解,中航无人机正在与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建四川省无人机学院611所等五方共建,四川省无人机学院正式成立,副省长罗强为学院授牌!),而其所在的成都市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两会看点 |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也在近日调至四川大学任校长(原西工大校长任川大校长,原川大校长任西工大党委书记:他们都曾在成都任电子科大校长)。
据了解,目前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而在自贡,另一家无人机企业腾盾科创的二期项目也在抓紧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04亩,主要包含总装生产厂房、综合试验厂房等,预计将于今年8月投用;目前,综合楼已于1月中旬主体封顶。

在无人机厂商们抓紧建设生产基地的同时,部队也在抓紧相关训练。就在本月,《解放军报》刊发了《无人机连》一文,详细报道了无人机列装部队后某无人机连向战而飞、为胜而练

《无人机连》

■解放军报  向 勇 陈玉博

塞外荒原,疾风劲吹,卷起的沙粒打在人脸上生疼。风声和着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洪亮的口号声、急促的脚步声、无人机螺旋桨的旋转声,仿佛奏响了一场独特的交响乐。

“我的首飞终于来了!”担任无人机主操控手的中士刘家兴专注而自信,双手在平台上快速操作。

无人机升空,直扑目标。站在旁边的一级上士张强望着渐渐消失的航迹,思绪回到了自己逐梦蓝天的起点……

还在新兵连的时候,张强就对无人机充满好奇。无人机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怎样让无人机发挥战斗效能?若干个问号一直在张强心里打转。拉直心中的问号是在张强入伍的第三年,他终于考入院校攻读无人机专业。

步入校园,张强眼中充满了新奇和期待。然而,晦涩难懂的原理、繁冗的数据、抽象的概念让他焦头烂额。当得知在校学习以理论为主,无法参与实飞的时候,张强心中更是一阵失落。

那一晚,他怎么也睡不着,不断想着离队时领导的殷切嘱托、战友的期待……实飞是需要扎实理论基础铺垫的,既然立志实飞,就要先翻越理论这座拦路大山!想到这里,张强兴奋地坐了起来。

有志者,事竟成。扎实刻苦的学习,让张强的专业理论功底不断厚实起来。毕业时,张强终于以全队第一名的成绩来到了日思夜想的无人机连。

第一次参加实飞,眼前的无人机宛如一只白色巨鹰,展开翅膀,高傲地凝望着远方。张强抚摸着它,想象着它呼啸冲天的英姿,顿时热血沸腾。

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无人机顺利升空。发动机发出轰鸣,喷射而出橘红色火焰,强劲的气流卷起层层尘土……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离梦想如此之近。

无人机降落后,连长林森将首次参加实飞的人员集合起来,提出要求:“从事飞控专业既要锤炼过硬技能,关键时刻还要沉着冷静、敢于担当,让无人机每次起飞后都能顺利返航。”

对连长的殷殷嘱托,张强记得牢,落实得更好。那段时间,他白天钻进指挥控制车里研究操作、摸索训练技巧,晚上又到训练教室进行模拟飞行训练。第二年,他就成为了一名副操控手。

几年前,连队在某陌生地域组织训练的时候,迎来了新任连长张云超。张连长首次组织实飞,就带领全连安全顺利完成任务。正在大家放松欢呼的时候,张强却发现飞行中使用的电子地图和实际存在误差。

发现问题后,张强扎进指挥控制车,将100多张纸质地图与飞行录像一帧帧进行查验对照。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他终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张云超为张强的细心和执着叹服,发自内心地拍手称赞。

一次演习,导调组临时下达无人机飞行命令。在任务突然、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张云超大胆建议改变传统的飞行组织流程,精简优化操作步骤。张强基于对装备性能的熟悉,支持这一建议,成功将飞行准备时间缩短6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太遗憾了!差那么一点就可以实现既定目标!”一次组织无人机极限飞行,在即将接近极限飞行的预定距离时,通联信号却变得时断时续。考虑到继续飞行很可能造成无人机失联,他们只能遗憾决定返航。

负责此次任务关键环节的技师周乾富心有不甘,飞行一结束就找到连长张云超,建议组织骨干复盘。

“此次飞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重要原因是后期通联信号变弱。”周乾富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要解决好通联信号的问题,就能够为挑战极限增添不少底气。

二级上士李建忠回应:“通联信号弱是因为飞行高度不足,受地形影响造成信号衰减。”

这时又有技师提出,一旦提升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空气稀薄,含氧量降低,很可能造成发动机动力减弱,推力降低。于是,大家又将视线转向发动机专业的张明伟。

“此次飞行还未达到发动机上限指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张明伟表态,下次飞行将针对飞行高度调整发动机状态,以满足任务需求。

很快,各岗位具体意见汇总,全新的改进方案出炉,连长张云超决定再次向无人机的极限发起挑战。

“报告!无人机接近预定距离,信号、数据一切正常!”“发动机风门开到最大,增加进氧量……保持平稳姿态向目标距离飞行!”随着连长张云超的命令下达,大家都看到了方案改进的成效。

“成功了!”周乾富难掩喜悦,冲出指挥控制车,向战友们大声传递喜讯。

在无人机连官兵眼中,战机是克敌制胜的武器装备,更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那一年,无人机连配合兄弟单位执行任务,官兵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此时,草原上没有牛羊和骏马,却时时处处充满着浓郁的“战味”。

第一次考验是在当晚11时左右,乌云遮天、电闪雷鸣,狂风肆无忌惮地拉扯着无人机帐篷。

“机务班跟着我!”作为机务班长,一级上士宋磊披上雨衣,第一个冲出宿营帐篷,在暴风雨中跌跌撞撞飞奔到无人机帐篷。

“拉紧绳子,准备防雨布,设备一旦淋了雨很可能形成电路短路,造成装备损坏!”帐篷的一角被大风吹起,用于固定的铁杆朝着飞机停放的方向倒下。宋磊见状,一边用手抓住不受控制的帐篷,一边挡在无人机前,用肩膀扛住了铁杆沉重的一击。突变的天气让气温骤然下降,宋磊的双手已冻得发麻,肩膀的痛感逐渐传导至全身……暴风雨结束,已是凌晨3点多。看着完好无损的战机,宋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无人机飞行训练中随时可能遇到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除了应对变化莫测的天气情况,官兵有时还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去年集训队组织首次飞行,作为主操控手的张强结合装备性能和气象条件,申请第一个飞行。

“失联了!”无人机平稳飞行一段时间后,信号突然消失,操作平台不再显示相关参数。

面对突发情况,张强沉着应对。他根据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改变工作模式,并立即报告连长张云超,在最短时间内成功搜索锁定战机。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为后续成功处置争取到了黄金时间。”连长张云超为张强的临机反应双手点赞。

就在大家都以为险情排除的时候,无人机却再次失联,情况十分危急,官兵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在没有成功案例借鉴的情况下,张强凭借理论知识积累和多年飞行经验,根据无人机失联时的航向、速度,迅速调整天线指向,一点点搜寻着它的微弱信号,终于发现并再次成功锁定。

随着各项参数恢复正常,险情被妥善处置,张强操控战机继续执行飞行任务,最终顺利返航。

“此次险情的圆满处置,为今后在陌生地域、极限条件和复杂环境开展飞行训练提供了宝贵数据和经验!”总结大会上,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冷静果断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向战而飞,为胜而练。无人机连在突破自我中换羽腾空,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来源:空军在线、央视军事、自贡网、解放军报。通航圈综合编辑。


研报资料丨《低空经济政策汇编(2022)》《低空经济观察(2022)》等低空经济研究成果发布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