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解读|“通用机场建设是实现通航产业发展的前提,是释放通航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基础” 民航局官方解读《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

通航圈 2023-12-24
日前,中国民航局正式印发《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MH/T 5065-2023),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已正式施行!民航局正式发布《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包括跑道型机场、 直升机场、水上机场三部分,附图解)。8月3日,民航局网站又发布了《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的官方评论和政策解读,其中特别指出:通用机场建设是实现通航产业发展的前提,是释放通航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基础。通用机场选址是通用机场建设的首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场址优劣将直接影响机场后期建设、运行和发展。此外,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需要降低机场的建设运营成本。《指南》从通用机场建设的实际出发,鼓励通用机场因地制宜,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适用、低成本通用机场,支持远程塔台、无塔台、无人值守等运行模式
民航局的详细评论及解读如下:
评论


通用机场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建设和完善通用机场网络,是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解决“落地难”问题的关键举措。日前,民航局印发《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通用机场选址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指南》明确了各类通用机场场址要求,规范了选址程序和流程,为构筑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打下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面临通用航空市场培育不充分,服务供给不足及通用机场数量较少,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印发通用机场建设是实现通航产业发展的前提,是释放通航消费潜力、扩大内需的基础。通用机场只有形成网络,才能真正发挥航空产业优势,实现通航传统业务和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通用机场选址是通用机场建设的首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场址优劣将直接影响机场后期建设、运行和发展。《指南》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通用机场的建设管理,指导设计、建设等单位规范开展场址的选择及评估,从而促进整个通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是要在提高治理能力、深化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监管理念,在牢牢坚守民航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指南》围绕安全运行关键环节,明确了场址建设环节的基本要求,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通用机场,对选址程序和流程进行分类简化,有利于整体提升通用机场选址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需要降低机场的建设运营成本。通用机场建设需遵循通用航空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通用机场功能定位,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绿色的原则,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简单套用运输机场建设标准和运行模式,过度超前。《指南》从通用机场建设的实际出发,鼓励通用机场因地制宜,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适用、低成本通用机场,支持远程塔台、无塔台、无人值守等运行模式。
作为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出台将促进了通用航空标准体系完善,更好发挥通用航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国防需求、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解读


日前,民航局印发了《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共分三册,对通用机场的选址工作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通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指南》发布的背景是什么?《指南》在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指南》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指南》课题组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
问:《指南》的发布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答:随着通用航空“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我国通用机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新时期,各地掀起通用机场建设热潮。通用机场较运输机场存在服务领域广泛、分类复杂、建设需求差异大等特点,不同类型和用途的通用机场选址缺少相应规范标准,目前普遍参照运输机场的标准执行,导致有些类别通用机场选址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建设要求偏高,客观上制约了通用机场的发展。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精神,落实“分类管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要求,民航局于2019年1月21日下发《关于推进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路线图,形成了通航业务框架和通航法规框架,“两个框架”为开展中国民航通航政策法规体系重构指明了方向。选址是通用机场建设的第一个环节。选址工作的质量往往对通用机场后续建设与运行有重要影响。为加强对通用机场选址工作的指导,编制了本《指南》。
问:《指南》在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
答:一是通用机场类型。通用机场所运行的飞机种类繁多,包括陆上固定翼飞机、旋翼类直升机和水上飞机,机场建设位置不一,不仅有建于地面的,还有建于楼顶和水上的。不同类型的航空器对选址要求差异很大。《指南》根据通用机场飞行场地物理特性和拟使用航空器类型,将选址工作分为跑道型、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三类分类指导。由于《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已涵盖建设直升机水上平台和船上直升机场相关要求,因此《指南》内容并未涉及,但指导建设单位按《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开展飞行场地设计和论证,以提升后期运行安全水平。
二是分类优化通用机场选址程序依据国办发〔2019〕33号文件规定,通用机场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审批,民航在选址和验收阶段进行行业审查把关。《指南》围绕机场场址在“保障航空器安全起降”“对邻近机场产生影响可协调解决”等涉及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细化机场选址要求,同时对使用临时性设施建设通用机场的选址程序进行了简化。此外,选址指南还简化了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函件的要求。
问:《指南》相比运输机场选址的主要区别?
答:一是降低了选址要求。通用机场规模小,对周边环境要求低于运输机场。《指南》结合通用机场的功能定位,遵循“安全、适用、绿色、经济”的原则,对场地条件、气象、净空、环境以及报告附件等部分条件的要求适当降低。
二是简化了选址程序。通用机场选址允许单一场址论证,不强制要求开展比选。对于通用机场来说,服务对象可以是单独的景区、医院、农场等,或者建设单位已有意向的场址,可仅对单一拟选场址进行论证,大大提高了部分类型通用机场选址的灵活性。但从提高选址科学性角度出发,《指南》引导鼓励建设规模大、投资高的通用机场宜开展场址预选及比选工作,科学选定条件更优、投资更合理的场址,降低决策风险和建设投资。
三是规范了选址流程。长期以来,通用机场选址基本上是参照运输机场选址相关规范执行,各地选址流程迥异,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南》的发布对通用机场选址流程进行了规范,提高了通用机场的建设效率。
问:《指南》的主要创新点有哪些?
答:《指南》从通用机场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是否建设永久固定设施、是否申请固定使用空域等情况,将通用机场分为建设永久性设施的通用机场和建设非永久性设施的通用机场两种情况。提倡通用机场建设遵循通用航空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通用机场功能定位,按照安全、适用、绿色、经济的原则,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简单套用运输机场建设标准,过度超前,鼓励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适用、低成本通用机场,支持远程塔台、无塔台、无人值守机场运行模式。
问:《指南》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答:《指南》作为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军民航管理机关、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用机场建设者、民航咨询设计单位以及民航监察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帮助。
《指南》的制定,解决了通用机场选址无技术标准可依的状况。各地建设通用机场,可根据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引导通用机场建设发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通用机场的建设规模,发挥通用机场的辐射功能,完善地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指南》的制定,有利于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解决通用机场“落地难”的问题,突出通用机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建设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进一步推动通用航空业的发展。
延伸:
已正式施行!民航局正式发布《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包括跑道型机场、 直升机场、水上机场三部分(附图解)
来源:民航局网站。通航圈综合编辑。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