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合肥、珠海、成都!多个国家高新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通航圈 2024-04-05
*▌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月11日报道,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以来,国家高新区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引领低空经济发展进入新赛道。

广州高新区
  2023年12月28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低空10条”)及政策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低空产业项目奖补最高达3000万元,加快打造未来千亿级产业集群。(最高3000万元的奖补实施细则!《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正式印发
  政策还围绕基础设施扶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核心技术产业化扶持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惠企措施。当天,资金规模达100亿元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低空产业创投基金也正式签约。100亿元低空产业创投基金!广州国资大手笔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无人驾驶载人eVTOL全球商业首飞演示在广州举行
  据介绍,“低空10条”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力度最大、低空经济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最广的专项支持政策。该政策将有效促进广州高新区低空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抢占经济制高点。
  目前,广州高新区已集聚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接下来,广州高新区将继续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围绕落实“八个一”举措,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合肥高新区
  2023年12月28日,合肥市政府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合肥将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依托包河区、高新区打造两个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吸引一批eVTOL、无人机龙头企业落户。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依托国内领先的航天装备工程技术基础,大力开展空天信息产业培育招引工作,积极营造产业生态。例如深度参与举办“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空天信息产业与商业航天发展研讨会、空天信息未来产业大会、空天信息产业峰会,成功发射国电高科天启星座第21号卫星“合肥高新一号”,成功总装下线试飞零重力飞机ZG-ONE机型等。30亿元授信支持!零重力飞机工业eVTOL“ZG-ONE”总装下线!林左鸣发表讲话,多项签约合作同期举行
  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已集聚了空天信息企业约100家,零重力飞机、北斗伏羲、德智航创、羲禾航空、蜂鸟通航等低空企业20余家,积极谋划打造城市空中立体交通体系
  未来,合肥高新区将以应用为牵引,以遥感方向为重点,形成星座建设、整箭整星及核心器件研制、终端设备制造、前沿技术研发、空天新型材料等领域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加快融合发展。

珠海高新区
  2023年11月,珠海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在珠海高新区揭牌成立,联盟将为低空经济企业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为低空经济发展开创契机、构建生态,推动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形成集聚效应。目前已有14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申请加入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覆盖了核心零部件制造、无人机飞行器、任务荷载系统、导航系统等相关产业链环节。
  2023年12月,珠海高新区企业广东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海鸥复合翼EAGLE-863-SY获得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标志着该复合翼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进入全面试飞验证阶段。
  近日召开的珠海高新区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2024年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奋力打造成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全区集聚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30多家,2022年规上企业经济规模达40多亿元,涵盖了无人机飞行器、飞控及导航系统、核心零部件(芯片和电池)等重要领域,拥有聚集的产业态势。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抢抓低空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机遇,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谋划布局,从引培产业项目、支持创新发展、拓展应用范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产业生态5个方面,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全方位的服务配套和保障,推动全区低空经济产业蓄势腾飞。

成都高新区
  2023年3月,《成都高新区发展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基于全区在工业无人机整机研制、航电系统、交管系统、运营服务等领域产业集聚优势,以需求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与应用“双轮驱动”,以研发、制造、试验、应用服务产业链为主线,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建设全国工业无人机产业引领高地。(奖补高达2亿元,事关成都工业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成都高新区就支持航空航天产业3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若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4年,工业无人机产业能级位势实现显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循环畅通的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培育50亿级链主企业1家、10亿级骨干企业2家,本地配套率达40%。
  据悉,成都高新区工业无人机采取“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高新南区为研发创新集聚区,高新西区为整机生产智造、验证中心未来科技城为整机制造拓展发展空间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高新区全域为场景应用试验区。(在成都 遇见未来 | “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专访解读:成都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背后考量
  目前,成都高新区汇聚了5家无人机产业相关上市企业,成功培育孵化了多家本土无人机创新型、科技型企业,汇聚了多个重点无人机产业创新平台,如5G网联无人机创新中心、四川省无人机创新中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省重点实验室等。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抢抓制造强省、制造强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产业建圈强链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引领、整装赋能、场景拓展、集约集聚为核心思路,围绕工业无人机产业链构建供应链、围绕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围绕价值链打造创新链,加快构建专业化产业生态,打造全国工业无人机产业高地。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部分图片来自各高新区网站。编辑:通航圈。
PS: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