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年轻人“躺平”,听说也要让资本背锅?

新少数派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安娜的三千乱话 Author 安娜 TM


“人们躺平的原因,其实只有一条:当辛勤所得远远低于他付出的代价,人们就会停止有所作为,选择躺平。除去少数人的特别价值追求,年轻人躺平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定是整个社会系统出了问题。”



年轻人“躺平”,听说也要让资本背锅?

文:安娜  来源:公众号 安娜的三千乱话


01


今天我踢馆,踢公众号“九边”的一篇文章。

 

原文不贴了,保证以下引用的都来自他的原文。

 

九边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了“年轻人越来越丧”的理由,总结起来一句话:是资本,让年轻人不爽,把年轻人逼得没有办法,于是只能就地躺下,不玩了。

 

姑且不说年轻人是否真的已经躺平,这个前提本身值得商榷。“年轻人”是个集体名词,表示处于某个年龄段的一群人,很多,不计其数。

 

说年轻人躺平,其实很空洞,没有具体的个人。

 

事实上,不同年轻人的价值偏好可能完全不同,有躺平者,也有奋斗者。在某个特征——比如年龄——上归为同类的人,在另一个层面上可能有着截然相反的行为习惯,强行绑在一起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本身比较扯淡。

 

但这个问题先不计较,假设某些年轻人确实躺平了,资本该不该背这个锅呢?

 

九边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擅长演讲和表演,用词夸张,夺人眼球,比如他定义资本是:

 

“利用人的贪欲,只要你响应激励,资本就有办法治你,勾搭你早起晚归,甚至别上脑袋去奋斗。”

 

听起来比较邪恶,但从含义上看,这个表达没有大问题。用我的话翻译过来:

 

“利用人想改善不适、过上更好生活的天然动力,资本激励人们早起晚归,冒着失败风险去奋斗。”

 

鉴于只有“人”才具备激励别人的能力,这里的“资本”,可以理解为资本家,劳动力需求方。

 

为资本家工作,导向结果,有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方法对了,努力到位,就能得到资本家支付的劳动报酬,这是劳资之间的合作模式,正常而正确。

 

但经过九边的语言加工,开始走样。

 

“整个社会在盈利的目标下,为了利润互相折腾......资本就像‘绯红女巫’,它不会自己拿把刀去收割,而是通过激发人的欲望和恐惧去作恶,甚至作恶的时候都不觉得自己是在作恶。”

 

“资本作恶”就这么不经意出现在作者笔端,没有一丝犹豫。头脑不那么复杂的人恐怕立即照单全收。

 

可是,利润本就是经济活动的引擎,欲望和未能满足欲望的恐惧本就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好端端的人的行为机制,却变成了九边嘴里的“作恶”。

 

作恶有严格定义,伤害和侵权才是作恶。我想了很久,没看出九边笔下的“作恶”二字从何而来。

 

只能说,作者的世界观里——或者在他有意制造的情绪和观念里——商业等于作恶,盈利等于作恶。

 

如果这样,那么人类就不该存在,因为人活着,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利润,追求收益大于付出。


试想一下,如果你行动的结果和没有行动时一个样,没有利润,那么你为何而动?躺平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

 

否定利润,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心智和本质。

 

而且恰恰相反,因为有利润激励,人们才不甘心躺平。再懒的人,一想到努力一把有利可图,可以满足这个欲望那个欲望,浑身劲头就噌噌往上冒。



02


当然,作者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并不完全错误。

 

比如他认为: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奖励冒险和运气,鼓励竞争,并且把人分成好几等,不同等级的人供应不同等级的商品,还要勾搭金字塔下边的人勇敢往上爬。”

 

确实,市场经济奖励商家创造了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模式和产品,鼓励冒险和竞争。

 

消费也确实分层。一步之遥,金光闪闪的国际购物中心有十万起步的爱马仕包包,对面小弄堂里也在出售一百块钱的皮革挎包。

 

正如天天光顾沙县小吃的人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出入高档餐馆,背个皮革包的小姑娘也梦想拎上爱马仕,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冲动,追求更好的体验和享受。被九边说成“勾搭”,倒也不失风趣,意思没错。

 

正常商业社会里,对冒险成功的奖励肯定大于按步就班的打工人。但是,配得起荣耀和财富,也受得了创业失败后的粉身碎骨,所有的行为和选择都应该自己负责。——如此正常的逻辑,九边称之叫残酷。

 

他认为创业成功名利双收固然很美,但失败的结局要自我负责却是残酷的,这种“残酷”让年轻人非常非常不爽。

 

那么,创业失败和躺下挨饿的残酷应该让谁来承担,九边吗?如果当事人不用为自己承担行动后果,我保证绝大部分人都会乱来。

 

九边还说,更让年轻人不爽的是起点的不公平和阶层固化。

 

“有人啥都没做,一次拆迁就能一辈子悠闲收租,而你985毕业,做科研,工资还没人家房租高。请问读书何用?”

 

985毕业并不保证收入程度,学历和收入有关联,但不是最强关联。走出校门,在社会上冲浪,凭的可不是学校里的考试分数,而是实实在在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本事和能力。


从小没有接受过相关熏陶和训练的天之骄子,不经过脱胎换骨的打磨,很难取得市场竞争的成功。

 

而跟同龄人比出身产生怨恨,更是幼稚。别人拆迁收租是上一辈的积累荫及子孙,如果真想发泄抱怨,把矛头指向自己的父母可能更合理一些。

 

最后,作者说:

 

“因为年轻人没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既没有勇气往前,又不敢停下来,只好每天骂骂咧咧,顺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报复社会,比如丢掉梦想,坚决躺平,不生孩子。”

 

“不生孩子就是对资本最大的报复”


反正,我看完是笑了。

 

当然,以上很像笑话的这些因果分析,是九边一厢情愿的臆想。



 03


在一个正常社会里,如果没被包养,躺平反而是最难的一件事。

 

从瑞士汝拉山脉的力洛克小城家家户户都致力于打磨出最精致的世界名表,到德国黑森林边缘的斯图加特汽车城大多数人以为奔驰和保时捷工作为傲,再到坐拥中国民营快递半壁江山的浙江桐庐县内90%的年轻人从事着快递行业.....


在你追我赶的自由社会,目力所及,身边人都在马不停蹄的努力赚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很少有人甘愿躺平,模仿领先者,以获取和成功者相似的成功结果,是正常人更可能采取的一种行动逻辑。

 

人们躺平的原因,其实只有一条:当辛勤所得远远低于他付出的代价,人们就会停止有所作为,选择躺平。


就像下图的猫宝:捉十只老鼠,上交九只,谁爱干谁去干,反正老子不干。

 


所以,除去少数人的特别价值追求,年轻人躺平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定是整个社会系统出了问题。


要么是因为有人承诺包养他们,躺平收益高于努力工作的净利。要么是努力工作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额外负担,使得努力的收益低于他们对于工作效益的评价。

 

除此之外,很难有别的理由,能让年轻人躺平。





有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事情是我们了解的,并且我们知道自己了解这些事情——这是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情是我们知道自己还不了解的——这是已知的未知;还有些事情是未知的未知,我们不知道自己还不了解这些事情。——《企业家的企业理论》

奥派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思想,包括众所周知的分散的、隐含知识以及企业家发现等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奥派的资本理论。对资本理论的悉心关注,异质的、主观感知的资本品特征,是奥派的显著标志。


▍延伸阅读

市场的本质

多数人的认知,决定你我未来的日子

出了事就骂资本,能让我们更好吗?

谁是资本家?

你是资本家,还是韭菜?

资本家以前也是打工人啊

“内卷”不是恶性竞争,而是自我锁死

制度都是浮云,精神才是内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