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宣传的本质:被操纵的“自由选择”

先知书店 新少数派 2022-07-11

宣传,是现代社会治理观念的一部分,但“宣传”和“自由”之间有着矛盾的一面:
 
●宣传者将宣传伪装成一般的信息,大众很难区分什么是有意图的宣传,什么是一般的信息。
 
●宣传者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大众的统计学数据,而社交媒体则引诱大众暴露自己隐私,主动为“大数据”提供原始数据,形成互相监控,甚至自我监控。
 
●整合宣传的理念,就是把一切信息传播乃至社会活动都变成宣传的一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产生即刻可见的外在行动,而是改变被宣传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认同。
 
然后呢?即使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情况下,被影响者也能做出有利于宣传者的决策。人们还以为这不是别人操纵的结果,而是自由选择呢。




……
 
换句话说,宣传者对民众洞若观火,民众则对宣传者一无所知。
 
“宣传”概念,不断提醒我们,传播可用于沟通,也可用于遮蔽;传播不仅是一个共享行为,还是一种复杂政治,我们是否严肃而理性地对待它,将决定自己和社会的命运。
 
目前我国在宣传领域研究的最佳代表作是,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老师的《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本书史论结合,选择了美国、苏联、纳粹德国和中国四条主线,特别是触及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和现实问题。可谓不回避敏感问题。

同时,本书梳理了20世纪以来宣传观念的谱系以及相关的思想理论,诸如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等等等等,读来让人出一层虚汗。

很多人宁愿轻信,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只用被灌输的“事实”去评断一件事情的善恶,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烧脑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官方制造的“宣传”,有媒体促成的“舆论”,还有各种小道“谣言”。要是这些信息,都照着单子全收,恐怕脑子就要不知不觉沦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那怎么办?

我们应该先要彻底认识它们,然后在产生更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此先知书店诚荐“破除谎言书单“:

◎《谣言》:这本书是一本把“谣言”介绍得很清楚的书。作者用细腻幽默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谣言从诞生到沉寂的过程,以及在谣言的传播中涉及到的人群角色、深层心理原因以及不同维度的分类法,可谓一部“谣言小百科”。

◎《宣传》:本书是目前我国此领域研究的最佳代表作。作者是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老师。本书触及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和现实问题。对敏感问题没有任何回避。

◎《舆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本书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景式论述,自诞生以来,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识破谎言,避免轻信,做独立思考的人。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谣言的本质:“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刘海龙:宣传观念与宣传话语

刘海龙:扯淡的本质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徐贲:为什么“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徐贲:人们不会轻信小谎言,却对某些大谎言坚信不疑

徐贲:人们为何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无知可以启蒙,愚蠢无药可医

钱颖一:教育要训练大脑会思考

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标准答案

茅卫东:你身边那些大力鼓吹“不信谣,不传谣”的人,都是什么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