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晓园先生:“21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威力的时代研讨会”开幕词

袁曉園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21  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

威力的时代研讨会”开幕词


袁曉園


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天,能同全国各地的语文界、教育界和科技各界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又蒙党和国家以及北京市的党政领导出席会议,我们的名誉会长安子介先生不辞辛苦,专程由香港来京参加会议,这一切使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特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今天要讨论的,是汉字落后论时代结束了,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我们怎样去清除汉字落后论的余波,又怎样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这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文字语言是民族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先民智慧的结晶,经历数千年从未中断,这是举世无双的;用汉字写出的文史典籍,宏大渊博,也是举世无双的;汉字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走遍天涯海角,遇到同胞,尽管语言不通,动笔一写便亲如家人,如此巨大的凝聚力,更是举世无双的。今天,我们应当珍贵汉字,维护汉字,使汉字更有效地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晓园原是美籍华人,被汉字萦绕数十年。由认为汉字尽善尽美,转到只有拉丁字母才能救中国。因此,在美国大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因抗美援朝,中美交恶,被人发现本人所推行的方案是中共所制定的,将我解聘。后来,我考进了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每天同汉字和英法俄西班牙等文字打交道,也接触了许多其他语文,这才逐渐发现了汉字的优点。在五种同一项目的卷宗里,中文本永远是最薄的,证明简短明确是汉字的最大优点,联合国讨论的题目包罗万象,由于汉字的构词能力特别大,叙述、描写、说明任何事物,总是用那四五千个汉字,这又是汉字功能的奇迹。


可是汉字毕竟是三千年前的产物,基本设想是高妙的。但是没有千年不变之形,没有千年不变之义,在发展中必然有些被淘汰和失落。如果我们能抓住它的优点,加以整理,变成拼音汉字,岂不是更为科学。于是,本人就日以继夜,寝食俱废地琢磨出一种双拼带调兼表意的袁氏方案。这只是对汉字将来发展的一种探索。


1974年荣获已故周总理邀请回国参加建国25周年大庆,并蒙周总理安排,让我同国内语文学界共同研讨。……


晓园在国外教学,并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多年,对于自己的母语才加深了认识。实践出真知,根据我的了解,中文所以明确简短主要原因有三:


1)由于汉语基本上是单音节语,单音字的形音义,形义较为稳定,音的变动性大,故表音的作用较弱。汉字以适应单音节而形成为方块字。东汉的《说文解字》,有9353个字,国家语委公布的常用字不过三千五百,通用字总共才七千。用这些字可以构成无数的词语,比起西方多音节语,简短得多。西方语文的多音节,显然无法与汉语的单音节比较长短、繁简。


2)汉语没有印欧语系的语法变化,汉语的语法在语序和虚字。例如,了不得,不得了,得不了,同样三个字,因次序不同语义也就完全不同。如用西方语文来翻译,肯定需用较多的词,还要加上主语。汉语没有复杂的语法束缚,所以能简单同样也明确。


3)汉字之所以简短明确,因为汉语没有词性的变化,这就少了许多麻烦。再加汉字以字组词,用六书中的会意法来组词,因此合成词多有可解性。少力为劣,人言为信,有可解性。车,车库,车房,汽车,马车……壶,水壶,茶壶……在西方语言里,这些词都是单独的词,只有查字典才能明白。西方语言新词天天增加,真要达到爆炸的程度。所以有经验的教中文西文的老师,都认为,汉字初学难,越学越容易;西文初学容易,只是26个字母,会拼音就行,其实是越学越难。


所惜,我们一些盲目崇拜西方语文的人,没有认真研究,就把自己祖国的文字视为敝屣。汉字落后论干扰中国知识界长达一个世纪,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严重影响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近几十年来,更是乱造简字成风,全民语文素质陷于低落。


所幸,中国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贤能的邓小平同志创立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认真执行双百方针等一系列的英明政策,全国腾欢,人心振发。……


卢遂现是澳大利亚华人,是高能物理博士。他主张用现代科学已达到的知识,不受感情因素的干扰,客观地研究汉字问题,著有《汉字的科学研究》。


……


……我们研究汉语汉字的科学性,容纳百家的理论和见解,对中国青年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尤为重视,我们发表他们的文章,替他们出专集。


我们更有幸于1985年在北京饭店遇见了香港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担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安子介先生。他博学多才,精通多种语言文字,曾用英文,著作《解开汉字之谜》五大册,旨在指导西方人士学习汉语中文。


安先生还设计制造了“安子介写字机”,解决汉字的科技应用问题。用科学可证的实物,否定了电脑为汉字挖掘坟墓的无知空谈。


安子介先生名扬海外,可是在大陆却没有多少人了解安先生,安先生对汉字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大陆人大都不知。我们认为我们要负起光大安子介学术思想的责任,所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专文介绍。非常荣幸,1987年,安先生应本会邀请,担任本会的名誉会长,从此,我会的学术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汉字落后论的迷雾笼罩国内外时,安子介先生以科学为根据,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发表专文《为汉字叫屈》,明确指出26个拉丁字母不能取代汉字,号召《重新认识汉字》,并提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汉字是中国第五大发明》等等振奋民族精神的崭新命题,为廓清汉字落后论的迷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导向。预言,《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更振奋了中国语文学界。


安子介先生有许多名言,他说“汉字能使人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现在,他的这个名言正被小学识字和少数民族学汉语以及外国人学中文的老师同学所记取,用在教学的实践中,效果良好,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早在1937年,安先生就用白话文译述过一本叫作《陆沉》的科学幻想小说,表达了安先生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经过半个世纪,今天读来仍然通畅易解,比起口语的变化来,书面语要稳定的多。所以安先生说“语是语,文是文”,并在他的著作中多次使用中文这个概念,也给人以极大的启示。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能不认识繁体字。汉字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两千年来,文字古今相通,所以人们能掌握丰富光辉的文化遗产。但在今天,一个大学生不认识繁体字的《后汉书》,一位中医学生看不懂《本草纲目》。过去全中国和海外都使用统一的汉字,现在的台湾、香港仍在使用传统的汉字。1956年,我国公布的简化字只有517个,因为简化偏旁类推多达两千多字,使人眼花缭乱。大陆的报纸、书籍、杂志等,只能行于内地,一出大陆就是繁体字的天下。一般侨民大都不识简化字,美国和其他国家,书摊上、书店里全是台湾的出版物,难得看见有大陆简字的书刊。值此改革开放的时代,这对于扩大国际交流和两岸的和平统一,都是不利的。大陆地区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不能读1956年以前的书报,这怎能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国家从来就没有过“不准学习繁体字”的规定,从现实国情出发,学一学认识一些繁体字显然是必要的。简化字不过五百多个,真学起来也未必就很难,有的学生用一两个月就学会了,怎能说不可能呢?提出“识繁写简”是为了避免出现文化继承的断代现象,批评为“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似嫌太过武断,证据不足。


在前不久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抵制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五四”的讲话中,自豪地宣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我们就是要在上述报告和讲话的精神指引之下,以新的学术成果为起点,结束汉字落后论的时代,以科学、爱国、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创造条件,豪迈地迎接“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谢谢大家!

(原载《汉字文化》一九九O年第三期)


本文來自袁先生著《曉園作品選》39-44頁


文字輸入  周君誠

文字校對  胡非才






【相關閱讀】


袁曉園先生:提倡繁簡字并用

袁曉園先生:漢字與孔子學術

袁晓园先生:识繁写简、书同文字、共识互信、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袁晓园先生:“识繁写简”以利促进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

張朋朋先生:论“识繁写简”的学术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漢字文化》期刊創辦人袁曉園先生



“21  世紀是漢字漢語發揮

威力的時代研討會”開幕詞

 

袁曉園

 

各位領導,

同志們:

今天,能同全國各地的語文界、教育界和科技各界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又蒙黨和國家以及北京市的黨政領導出席會議,我們的名譽會長安子介先生不辭辛苦,專程由香港來京參加會議,這一切使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特在此表示真誠的謝意!

 

今天要討論的,是漢字落後論時代結束了,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我們怎樣去清除漢字落後論的餘波,又怎樣來迎接漢字發揮威力這件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文字語言是民族的標誌,漢字是中華民族自己創造的,是先民智慧的結晶,經歷數千年從未中斷,這是舉世無雙的;用漢字寫出的文史典籍,宏大淵博,也是舉世無雙的;漢字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走遍天涯海角,遇到同胞,儘管語言不通,動筆一寫便親如家人,如此巨大的凝聚力,更是舉世無雙的。今天,我們應當珍貴漢字,維護漢字,使漢字更有效地爲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服務。


曉園原是美籍華人,被漢字縈繞數十年。由認爲漢字盡善盡美,轉到只有拉丁字母才能救中國。因此,在美國大力推行中文拼音方案。因抗美援朝,中美交惡,被人發現本人所推行的方案是中共所制定的,將我解聘。後來,我考進了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每天同漢字和英法俄西班牙等文字打交道,也接觸了許多其他語文,這才逐漸發現了漢字的優點。在五種同一專案的卷宗裡,中文本永遠是最薄的,證明簡短明確是漢字的最大優點,聯合國討論的題目包羅萬象,由於漢字的構詞能力特別大,敘述、描寫、說明任何事物,總是用那四五千個漢字,這又是漢字功能的奇跡。


可是漢字畢竟是三千年前的產物,基本設想是高妙的。但是沒有千年不變之形,沒有千年不變之義,在發展中必然有些被淘汰和失落。如果我們能抓住它的優點,加以整理,變成拼音漢字,豈不是更爲科學。於是,本人就日以繼夜,寢食俱廢地琢磨出一種雙拼帶調兼表意的袁氏方案。這只是對漢字將來發展的一種探索。


1974年榮獲已故周總理邀請回國參加建國25周年大慶,並蒙周總理安排,讓我同國內語文學界共同研討。……


曉園在國外教學,並在聯合國總部工作多年,對於自己的母語才加深了認識。實踐出真知,根據我的瞭解,中文所以明確簡短主要原因有三:

 

1)由於漢語基本上是單音節語,單音字的形音義,形義較爲穩定,音的變動性大,故表音的作用較弱。漢字以適應單音節而形成爲方塊字。東漢的《說文解字》,有9353個字,國家語委公佈的常用字不過三千五百,通用字總共才七千。用這些字可以構成無數的詞語,比起西方多音節語,簡短得多。西方語文的多音節,顯然無法與漢語的單音節比較長短、繁簡。


2)漢語沒有印歐語系的語法變化,漢語的語法在語序和虛字。例如,了不得,不得了,得不了,同樣三個字,因次序不同語義也就完全不同。如用西方語文來翻譯,肯定需用較多的詞,還要加上主語。漢語沒有複雜的語法束縛,所以能簡單同樣也明確。


3)漢字之所以簡短明確,因爲漢語沒有詞性的變化,這就少了許多麻煩。再加漢字以字組詞,用六書中的會意法來組詞,因此合成詞多有可解性。少力爲劣,人言爲信,有可解性。車,車庫,車房,汽車,馬車……壺,水壺,茶壺……在西方語言裡,這些詞都是單獨的詞,只有查字典才能明白。西方語言新詞天天增加,真要達到爆炸的程度。所以有經驗的教中文西文的老師,都認爲,漢字初學難,越學越容易;西文初學容易,只是26個字母,會拼音就行,其實是越學越難。

 

所惜,我們一些盲目崇拜西方語文的人,沒有認真研究,就把自己祖國的文字視爲敝屣。漢字落後論干擾中國知識界長達一個世紀,造成極大的思想混亂,嚴重影響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近幾十年來,更是亂造簡字成風,全民語文素質陷於低落。


所幸,中國迎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賢能的鄧小平同志創立了改革開放、一國兩制,認真執行雙百方針等一系列的英明政策,全國騰歡,人心振發。……


盧遂現是澳大利亞華人,是高能物理博士。他主張用現代科學已達到的知識,不受感情因素的干擾,客觀地研究漢字問題,著有《漢字的科學研究》。

 

……

……我們研究漢語漢字的科學性,容納百家的理論和見解,對中國青年語言學家的研究成果,尤爲重視,我們發表他們的文章,替他們出專集。

 

我們更有幸於1985年在北京飯店遇見了香港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主任的安子介先生。他博學多才,精通多種語言文字,曾用英文,著作《解開漢字之謎》五大冊,旨在指導西方人士學習漢語中文。


安先生還設計製造了“安子介寫字機”,解決漢字的科技應用問題。用科學可證的實物,否定了電腦爲漢字挖掘墳墓的無知空談。


安子介先生名揚海外,可是在大陸卻沒有多少人瞭解安先生,安先生對漢字的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大陸人大都不知。我們認爲我們要負起光大安子介學術思想的責任,所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發表專文介紹。非常榮幸,1987年,安先生應本會邀請,擔任本會的名譽會長,從此,我會的學術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漢字落後論的迷霧籠罩國內外時,安子介先生以科學爲根據,高瞻遠矚,力排眾議,發表專文《爲漢字叫屈》,明確指出26個拉丁字母不能取代漢字,號召《重新認識漢字》,並提出《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漢字是中國第五大發明》等等振奮民族精神的嶄新命題,爲廓清漢字落後論的迷惘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導向。預言,《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更振奮了中國語文學界。


安子介先生有許多名言,他說“漢字能使人起聯想,聯想是一切發明之母。”現在,他的這個名言正被小學識字和少數民族學漢語以及外國人學中文的老師同學所記取,用在教學的實踐中,效果良好,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早在1937年,安先生就用白話文譯述過一本叫作《陸沉》的科學幻想小說,表達了安先生熱愛中華的赤子之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經過半個世紀,今天讀來仍然通暢易解,比起口語的變化來,書面語要穩定的多。所以安先生說“語是語,文是文”,並在他的著作中多次使用中文這個概念,也給人以極大的啟示。


爲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不能不認識繁體字。漢字的可貴之處正在於兩千年來,文字古今相通,所以人們能掌握豐富光輝的文化遺產。但在今天,一個大學生不認識繁體字的《後漢書》,一位中醫學生看不懂《本草綱目》。過去全中國和海外都使用統一的漢字,現在的臺灣、香港仍在使用傳統的漢字。1956年,我國公佈的簡化字只有517個,因爲簡化偏旁類推多達兩千多字,使人眼花繚亂。大陸的報紙、書籍、雜誌等,只能行於內地,一出大陸就是繁體字的天下。一般僑民大都不識簡化字,美國和其他國家,書攤上、書店裡全是臺灣的出版物,難得看見有大陸簡字的書刊。值此改革開放的時代,這對於擴大國際交流和兩岸的和平統一,都是不利的。大陸地區四十歲以下的人,基本不能讀1956年以前的書報,這怎能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國家從來就沒有過“不准學習繁體字”的規定,從現實國情出發,學一學認識一些繁體字顯然是必要的。簡化字不過五百多個,真學起來也未必就很難,有的學生用一兩個月就學會了,怎能說不可能呢?提出“識繁寫簡”是爲了避免出現文化繼承的斷代現象,批評爲“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似嫌太過武斷,證據不足。


在前不久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李鵬總理在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抵制批判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最近,江澤民總書記在紀念“五四”的講話中,自豪地宣告:“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傳統,爲人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歷史文化,區分精華和糟粕,使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的文明成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獲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我們就是要在上述報告和講話的精神指引之下,以新的學術成果爲起點,結束漢字落後論的時代,以科學、愛國、奉獻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創造條件,豪邁地迎接“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謝謝大家!


(原載《漢字文化》一九九O年第三期)

 

本文來自袁先生著《曉園作品選》39-44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