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你发评这些社会事件,能给你带来多少业务量?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2-12-05


近一个月来,徐州丰县八孩母亲事件闹得举国沸腾,超越和力压了春晚男足奥运等社会热点,尽管官媒多是默不作声,但各种社交平台的各种信息,一波一波的纷至沓来,各方网友点滴的关注和热评,将该事件的热度一直维持到了现在。终于,举国热议引来了官方在发布了四个情况通报后,再发通报,成立目前级别最高的联合调查组,要彻查事件真相,严惩违法违规人员。

这起事件中,不光这起社会事件,历来有一种伴随至今的声音,那就是,对于发生在别人、别的地方的事儿,作为一个外地的旁观者、事外人,一不了解事件前因后果,二没官方调查结案,三是跟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就不应该对事件的爆料评论文章,进行转发评论。这种观点对不?

今天,在微信群里,有位律师发了这样一个自己被人质问的截图,对方的大意是:对于沸沸扬扬、真假信息莫衷一是的丰县八孩母亲事件,作为一名律师,不去专营如何承揽法律代理业务,却热衷于转发事件的各种评论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对于这观点,该律师称,自己气得只想骂人,最后将其直接删除好友完事。


不少法律网友,自事件的开始,就积极的参与到了该事件的评论和热议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位法律大咖隔空展开了是否应该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法定刑罚的论战。再有,不少法律自媒体也在纷纷转发事件的进展,发表各自的观点。当然,也有不少法律人士,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信奉事不关己,最好闭嘴的态度。

应该明确的是,这起事件起因,首先是一个法律事件。尽管最初的网友质疑、官方通报,并没有涉及法律问题的认定,但从事主董某自己发布的抖音视频作品看,生育了八个孩子,孩子母亲身处那样的环境和对待,即使存在其他一切可能的“合理”原因,稍微精通法律的人就知道,这里面存在明显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可惜的是,这样的法律问题,在当地存在那么多年,居然没人质疑和反映,即使那些志愿者不断前去救济董某一家,也无人引起重视。身为法律业者,是否有社会职责普及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

再次,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事件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道德和社会安全的问题。被锁链拴住的女人,不管其身份如何病情如何,对其给予那样的待遇,看到的人,是不是应该基于同情之心进行关注?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公德问题。此外,每个家庭都会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如果这样的人口买卖不被禁绝的话,有买卖的利益诱惑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谁能保证自己的家人,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根据以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国家法治建设水平的法律人,基于自身职业要求的社会责任,基于社会群体成员基本的人文道德,基于自身家人安全顾虑的危险意识,表达对于事件的挂关心,难道不是合情合理吗?

反观那些持相反观点、反对别人关心评议该事件的人,他们其实不是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是满脑子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已。他们理解的“利”,必须是自己眼下就能看到或是获得的利益,而绝非长远利益、潜在利益和社会利益。即使明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公不义,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很多网友在微信,或是在后台都问过烟语君类似的问题,面对鱼龙混杂、数量激增的法律从业群体,自己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在都具备执业资格的众律师中,选择一名可以尽最大能力保障自己权益的律师呢?烟语君经常的答复是,可以查看其的朋友圈。

打开一个人的朋友圈,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社会见识和为人品质。转发的文章,真实而有深度;转发的内容,关注社会热点而且观点严谨;晒出的观点,观点独到而不乏热情,这样的律师,必定是一位深刻了解社会情况,却心怀正义公义,肯为了当事人的案件尽职尽责奋力争取的律师。

那些没有什么朋友圈,或是转发的内容只是自己的风花雪月、岁月静好,或都是冠冕堂皇新闻、专业法律业务的律师,只能说,要小心为上。他们关心的,自己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当事人的利益,远不及自己的安宁来的实际。曾经有位网友律师,平日里素无交流,突然一段时间里,天天在朋友圈重复发布一则某平台的众筹求助信息,其的某位亲戚继续大病众筹,甚至一天私聊发送数则该求助信息。打开其朋友圈,之前一年发不了几条信息,发的都是自己生活的岁月静好。大家说,这样的求助信息,应该帮助不?

其实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说与不说,转与不转,就是一个见识和态度的问题。那个名记说的,“沉默终于迎来了转机”,谁会相信,是她的智力低下使然而说出这样逻辑混乱的话?不过是利益使然罢了。

古语有云,认识一个人,不能听他说的,关键是要看他做的事情。面对不公和罪恶,选择了明哲保身,甚至趁机对受害者踩上一脚,那就是将不公和罪恶,留给了未来和下一代。具体到这个事件,有人提出自己的判断标准,那些不为了丰县母亲发声的人,最好有多远离多远,不要指望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伸出援手,他们只会抛下你转身飞奔逃离。

       往期文章:离婚判决书对原告诉称的“被拐卖”不予理睬,突破了法律、情理底线


       往期文章:出大事的判决,都是当时二审维持的;好的判决,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往期文章:震惊不?这么多人为作恶者辩护,让受害者屈服!


       往期文章:辽宁高院:当事人提交的指导案例未予以论述说理,应撤销一二审判决,案件发回重审!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组建法明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