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2022年度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法研在线 2022-10-05

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题目及要点


(一)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研究


全面梳理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并以河北省环京地区及沿海三市为案例,深入分析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研究提出更好推动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2270


(二)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率研究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实践及经验启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蛙跳式”转移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地的现象及典型案例,研究提出更好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的对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2270


(三)完善京津冀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围绕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三省市“一盘棋”的优势,研究建立健全京津冀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就加强疫情联防联控、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和生活物资保障、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出对策建议,有力保障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咨询电话:010-68502269


(四)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转化研究


在梳理国际国内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实践、困难问题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高度开放的特殊优势和现实制约,研究提出大湾区率先开展深化数据跨境流动及应用转化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近期着力点。


咨询电话:010-68501743


(五)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一体化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乡区域发展现状,研究大湾区内地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和发展趋势,提出增强大湾区内地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的思路和举措,同时围绕更好发挥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研究提出打造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关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43


(六)粤港澳大湾区实行更加开放的一体化负面清单压力测试研究


在参考借鉴CPTPP等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中关于投资和服务贸易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在投资贸易领域的开放实践和粤港澳大湾区实际(CEPA服务贸易率先在广东实施),研究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对港澳实行更加开放的一体化负面清单管理,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为我国申请加入CPTPP、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提供压力测试。


咨询电话:010-68501743


(七)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形势研究


从大湾区内部和外部两大视角研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总体环境态势;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剖析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可能存在重要挑战和主要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从重点人群入手,评估和研判各类重大政策对于大湾区建设形势的影响;借助大数据、社会调查技术手段动态追踪、评估以及研判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大湾区建设形势的影响。


咨询电话:010-68501711


(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资本项目开放对策研究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分析评估当前大湾区资本项目开放和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和问题,在保证金融安全前提下,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特别是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11


(九)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高水平国际投资规则研究


梳理CPTPP等高水平国际经贸协定中有关投资领域规则,研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自贸港在投资领域与国际规则对接的实施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92


(十)国家南繁硅谷建设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全国种业发展,研究梳理国家南繁硅谷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2244


(十一)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市场监管模式研究


围绕建立健全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市场监管模式,梳理国际国内经验,研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2244


(十二)长三角更深层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深入分析研判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向更深层次、实现更高质量面临的堵点难点和瓶颈制约,围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焦财税分享、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要素自由流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风险联防联控等重点领域,研究提出下阶段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的制度创新重点方向和路径举措。


咨询电话:010-68502798


(十三)促进长三角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转移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


从长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梳理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已有建设成效,聚焦推动形成长三角产业高效分工协作和科学合理布局,以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规律为脉络,分析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堵点难点。强化产业协同创新,深入研究促进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转移重大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咨询电话:010-68502349


(十四)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


全面总结宁波前湾沪浙合作的发展基础,系统分析在推进沪浙合作中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短板弱项。立足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共建共享制度创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的建设思路、发展目标、产业及设施布局、重点任务以及保障目标任务实现的政策措施。


咨询电话:010-68502746


(十五)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


深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摆在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推进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的重点问题,包括建设基础、总体思路、目标定位、重点任务等,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咨询电话:010-68504705


(十六)黄河流域洪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研究


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2021年秋汛期流域特大洪水和郑州“7.20”特大暴雨,反映出黄河流域抗风险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城市应急防御体系不健全,应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重点研究黄河流域防洪体系,特别是城市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短板弱项,开展应对洪涝灾害及相关次生自然灾害能力评估,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和安全,提高新建公共设施防灾能力,增强应对极端情况下防洪排涝综合能力。


咨询电话:010-68502952


(十七)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长效机制研究


在借鉴多瑙河、莱茵河等国际流域治理经验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入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综合治理、政府管理、市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完善长效机制,实现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长效化、机制化、规范化。


咨询电话:010-68502952


(十八)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研究


围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梳理总结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亮点,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机遇挑战,研究提出推动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2831


(十九)新时期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重点问题研究


系统梳理东北地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主要环节、重点企业、区域分布、国际国内竞争力、发展态势等基本情况,围绕新时期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目标,深入分析重点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制约因素,针对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71


(二十)调整完善“两个比照”有关政策问题研究


系统梳理实施现有“两个比照”(中部地区欠发达县市、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的进展、成效和不足,研究提出调整完善“两个比照”政策内容和范围的思路、方向,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07


(二十一)地区经济运行形势重大问题研究


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区经济分析,对我国地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精准“画像”,挖掘地区经济运行中的亮点,梳理各地采取的个性化举措,剖析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后期发展走势,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形成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


咨询电话:010-68501842


(二十二)国家级新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路径和方法研究


围绕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综合功能平台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研究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级新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的路径和方法,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18


(二十三)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系统总结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包括航空枢纽建设、临空产业发展等),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推进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分地区梳理主要临空经济区基本情况、发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围绕航空货运、对外开放功能平台、临空经济区产城融合、制度创新等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对临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提出促进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71


(二十四)新时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政策研究


系统梳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总结各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培育、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咨询电话:010-68501771


(二十五)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研究


全面梳理全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分布和功能类型,深入分析省际交界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基础设施联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提出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


咨询电话:010-68502798


(二十六)适应高质量发展方式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利用方式研究


围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求,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最新情况,在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研究提出优化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和开发利用效率的政策举措。


咨询电话:010-68501718


(二十七)推动建立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有关问题研究


围绕煤炭、石油、风能、水能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研究提出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实现路径、补偿方式等,充分发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比较优势,增强输出地在保障资源安全方面的功能,支持输出地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输出地和输入地形成协调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


咨询电话:010-68501707


二、申报要求


(一)课题申报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原则上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接受以个人名义的申报。课题负责人应当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具有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历,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二)请按要求如实填写《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研究课题申报书》(见附件),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一式3份(另附电子版光盘)通过中国邮政EMS邮寄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邮编100824),信封上请注明“申报课题”字样。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0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三)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我委地区经济司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如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必须事先征得地区经济司同意。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对课题享有署名权,在所发表成果上必须标明“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课题研究项目资助”等字样。


三、其他事项


(一)地区经济司将对研究课题申报书进行评审,按程序择优遴选,并与入选单位签订正式合同,给予相应经费资助。课题承担单位入选名单将在本网站公布。


(二)课题执行时间为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12月。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应在2022年9月底前提交中期成果(含电子版),2022年12月底前提交最终报告(含电子版)。


(三)课题成果报告应达到公开发表或出版水平。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研究课题申报书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2022年5月20日


华东政法大学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大学生研习营招生公告
关于甘孜州丹巴县关州水电站“1·12”较大透水事故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22年第一批次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2年教职工招聘公告
华东政法大学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补招录参加考核人员名单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创新成果认定办法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上海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含复试名单

“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推免名额的重要参考因素,各高校务必重视

高校累计确诊11人!北京继续执行“暂不返校”

这一全国性法学比赛正式开始啦!

沉痛悼念刘佳律师,年仅33岁!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关于举办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极地问题研究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共481人

贵州医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272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空军军医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100人

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2022年博士招生最新通知

西南林业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及复试名单公示

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100人

青海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初审通过考生名单公布(最终),438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厦门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增补公示)
山东大学法学院校友徐成光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部属高校,换帅!
这位曾经的法学教师被双开!
“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赛道获奖名单公布
新疆大学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推介!
西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推介!

法学论文应该如何选题与发表?

2022年全国部分高校法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汇总

《诉讼法学研究》第27卷征稿启事

第二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孙海燕女士履新中国驻新加坡大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3期法学论文要目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2022年第1期要目

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2022年度课题申报公告

河南省司法厅关于拟聘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名单的公示

第二届“人工智能与司法大数据”国际研讨会公告(2022)

赵某龙(男,33岁),落网!

《法学家》2022年第3期要目

第一届“中世纪与近代早期欧洲法律史前沿”研修班招生启事

天津大学2022年博士生学术论坛——法学学科分论坛会议通知

月旦法学杂志324期 - 2022年5月号

西北政法大学的这些数据你了解吗?

北京理工大学房山校区发生疫情,情况通报来了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关于举办2022年“财经法律前沿问题——自贸区专场”暑期学校的通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要目

重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迎来重大变化!

第三届宪法环境法对话会—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专题—会议议程(草案)

深圳证监局对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第四届东南破产法论坛征文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推荐名单递补公示

第八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公示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8期要目

关于举办第五届广州市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的通知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5期要目

《法治研究》2022年第3期要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法学目录

《电子知识产权》2022年第4期要目

月旦民商法杂志75期 - 2022年3月号(季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